•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茲根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研究結果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以供主管教育 行政機關、我國師範/教育大學或未來研究之參考。

壹、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定期舉辦學校公共關係研習活動,提升公關意識並增進學校教職

員基本知能

根據本研究結果,師範/教育大學呈現「中度」學校公共關係,可能的原因 是傳統師範/教育大學為培育師資唯一機構,隨著多元培育師資的開放,再加上 少子化的影響,市場上師資呈現供過於求之窘境,師範/教育大學畢業生不再是 擔任教師的唯一保證,造成學校形象及聲望日益低落,而學校的教職員在危機中 尚未具備公關意識並對公共關係的經驗又不足,容易忽略學校公共關係的重要 性。尚且教育改革之中,已擴大了家長和公眾對教育的參與權,學校不再是一個 封閉的教育單位,學校必須面對外界的各種聲音和意見,做出適當的回應和作 為。爰此,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動跟教職員的態度、知能有很大的相關性,若推動 者本身觀念、態度並不認同學校公共關係,那公共關係的推展成效應當是不佳 的,故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應該要定期為教職員舉辦學校公共關係研習,增進在職 人員的知能與技巧,提升公關意識並提供經驗分享及經驗傳承,以灌輸教職員對 學校公共關係的正確觀念,進而以積極正面的做法去推展學校公共關係,畢竟學 校公共關係是全校每一分子的責任和義務,做好學校公共關係是有助於提昇學校 形象。

二、編列固定經費提供學校推動公共關係之用

根據文獻資料及本研究結果發現,學校推動公共關係所面臨的對象眾多,不 論透過行銷策略與途徑,將學校所建立的優良文化、學校風格、辦學理念與成效 傳達給家長、社會大眾等,以獲得支持與瞭解;或者透過各種媒體與活動,與有 關公眾做雙向溝通,以了解社區家長的需求,並向政府官員、民意代表、社會大 眾、學生家長等,作適當的報導和接觸,以獲致瞭解、支持,滿足學生家長等需 求,使學校辦學理念順利發展等,學校在辦理各項公共關係活動時,是需要相關 經費挹注,才能順利推展,固定公關經費的編列,對於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應當 會更具成效。

貳、對我國師範/教育大學之建議

一、成立推動學校公共關係一級單位並編列專責人員

根據文獻探討結果顯示,設置推動學校公共關係專責單位或人員並不普遍,

此為推展公關時各校經常面臨的窘境,並且在師範/教育大學推動公關活動的現 況,校長為主要靈魂人物,在沒有公關專責單位的情形下,校長親自或指派專門 人員負責綜理學校公關業務,可想而知不論在經費編列上或推動學校公共關係行 政上的運作,容易被忽視或邊緣化,故建置專責單位有其必要性,由學校訂定一 套完整的學校公共關係計畫,將有限的資源、人力、物力作最佳化的分配,那一 定有助於學校公共關係的提昇,學校也比較能掌握整體的公共關係目標。爰此,

學校應成立平行其他處室的學校公共關係推展小組,由校長主持,負責學校公共 關係推展的核心工作,包括擬訂計畫、執行、考核,並且給予全校教職員在推展 公共關係工作上應有的協助與諮詢服務。

二、做好內部公共關係工作,並強化推動學校外部關係

根據研究結果,教職員對學校外部公共關係實際的表現評價低於學校與學生 關係及教職員關係的表現,可見學校外部公共關係的運作還有改善的空間,目前 師範/教育大學還是以學校內部成員為推動公共關係之重點。雖然學校內部公共 關係是外部公共關係的基礎,提升教職員的凝聚力固然有助於公共關係的推動,

然而學校係一個開放系統,學校內部活動應與外部環境做結合,重視與外在環境 的接觸,爭取外部大眾的認同與支持,才能有效做好學校公共關係。

三、加強社區及家長溝通互動,增加其參與意願及支持度並對學校做 適當的回饋

根據本研究發現,學校與社區、家長互動性不足,社區、家長對學校公共關

係的參與性不足。但學生家長與學校既是共謀孩子成長的教育夥伴,又存在著顧 客關係,學校應藉由各種場合與管道讓家長、社區瞭解學校推行重點、決策過程,

以實績與誠意,取得家長信任與放心,將家長轉化成學校內部人員,協助學校進 行行銷,結合學校、社區、家長等三者,來灌輸家長和社區民眾的正確觀念,認 同學校的辦學理念、支持學校,以提高資源的投入特別是人力上的資源,同時也 能讓學校成員、家長、社區對學校的教育有參與感,對於學校的教育活動能提供 適當的回饋,讓學校、家長、社區同步成長。

四、建立學校與企業的教育夥伴關係

根據本研究結果,學校與企業關係尚需加強,大學與企業界日益密切的關係 發展,學校公共關係應重於推展學校與企業界的夥伴關係。在資源合作方面,發 展建教合作模式、提供學生實習、參觀或技術指導,增加未來就業機會。此外,

學校主動規劃參與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及員工在職教育訓練工作或開設在職進修 推廣教育班,強化雙方教育夥伴關係。辦理產學交流活動如人員互訪、專題講座 等。

在經費籌措方面,捐贈收入是學校自籌經費來源之一,基於企業界捐款可以 抵免稅捐、獲取社會地位等的誘因,向企業界募款以增加學校經費來源。上述舉 辦推廣教育進修班,除了提供業界專業成長的教育訓練之外,亦是學校自籌收入 的來源之一。教育所必須的合作與經費,來源於良好的公共關係,尤其在大學面 臨品質競爭的壓力下,由須在面對與企業界的關係時,在學校公共關係部門積極 進行有計畫的公共關係活動中,了解公眾動態,建立良好的訊息溝通,以贏得企 業的了解、信任與支持,發展學校與企業界的教育夥伴關係,以創資源共享、互 利雙贏的新機。

五、重視學校與媒體良性互動,以提升學校形象

根據本研究結果,學校與媒體關係在合作、宣導及互動方面尚嫌不足,其原 因可能是面對媒體時還是抱著消極應因策略,尚存在著「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的傳統對待媒體方式。但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可知,大眾媒體已成為公眾獲取學 校訊息的主要來源之一,大眾媒體對學校的看法將更左右公眾對學校觀點。在民 主開放的環境中,新聞媒體充斥,教育改革已成為全民關切的議題,學校未來和 媒體的互動機會必定會愈來愈多。因此,現今學校和媒體關係應該以積極溝通取 代已往的消極逃避,建立彼此間良好關係,這將有利於學校獲得正面的消息報導 的機會,提升學校形象。

六、落實學校行政服務品質,提升公眾便捷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學校形象各層面得分情形,以「行政服務形象最低」,

顯示在行政服務上有待加強。爰此,我國師範/教育大學應加強各單位溝通與協 調、簡化行政作業流程、加強意見回應功能及服務態度,提供學校內、外部公眾 更便捷的行政程序及舒適環境。

七、強化課程內容,以符社會之需

根據研究結果,師範/教育大學在學校形象各層面中,「課程形象」得分為 次低,顯示課程內容有待加強,其原因可能是師範/教育大學在師資供過於求的 環境下,畢業生不再保證擔任教職,轉而至社會就業,在校內所學之課程內容不 足以應付各行業所需具備之專業知能,所以師範/教育大學在課程結構上,除安 排師資培育方面,應開設更多元的課程供學生選修。

八、落實推動學校公共關係,以提升學校形象

本研究結果發現,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呈現正相關,顯示學校公共關係 的知覺情形愈好,則其學校形象感受情形也愈佳。爰此,全面落實推動學校公共 關係,針對內部公眾與外部公眾,計畫一系列的公共關係活動,透過公共關係的 策略,如學校出版品:校刊、學報、行事曆、年度報告、學生手冊及學生成績報

告等、報章雜誌、電話、新聞發布會、展覽與陳列、廣播與電視、網站媒體、校 園識別系統、舉辦教育活動、博覽會、公共服務,使學校的曝光率增加並得到公 眾的認同與支持。

九、增進學校教職員間的溝通互動,凝聚相互間的共識,以負起學校

內外公共關係推動之責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學校公共關係中,教職員的溝通互動情形尚稱良好,學校 公共關係的推動執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訪談資料也發現加強學校教職 員間的互動是必須的,因為唯有良好的互動溝通,學校內部才能凝聚共識,相互 支援做學校教學、學校教育,並且才有足夠的力量面對校園外去進行學校公共關 係,否則連學校內部和諧穩定的人事關係,都無法掌握,那如何能夠面對家長、

社區民眾,又如何能做好學校公共關係。

參、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之對象係針對我國師範/教育大學之教職員所知覺學校公共關係與學 校形象進行探討,對於其它內部群眾(學生)及外部群眾(家長、社區人士、校友) 並未納為研究對象,使得本研究在進行推論時有所限制,所以未來的研究在人 力、物力等資源許可下,可將研究對象之範圍擴大,更深入瞭解師範/教育大學 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的情形。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之量化分析為主,未能深入瞭解個別學校公共關係 與學校形象之現況,建議未來研究可朝兼具質、量研究方法,透過訪談或觀察法 實際深入瞭解現場,進行比較分析與綜合歸納,發現學校公共關係推動之困境及

提升學校形象之方法並使推論結果更接近真實現況。

三、在研究變項方面

影響學校形象的內涵相關廣泛,除學校公共關係外,如行銷管理,創新管理、

品牌管理、全面品質管理、及知識管理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學校形象。建議後續研 究可加入不同變項探討影響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的相關因素,以建立更完善

品牌管理、全面品質管理、及知識管理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學校形象。建議後續研 究可加入不同變項探討影響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形象的相關因素,以建立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