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第一節的結論得知,將數學史融入教學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態度 上很喜歡數學,雖然數學學習成就上並沒有顯著的效果。根據文獻資料,

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可以有效的預測其數學成就(張新仁,1982;王三 幸,1993;曾琬淑,1995;吳明隆、蘇耕役,1995)。Gilroy(2002)認 為學生的數學態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會決定學生的數學成 就。因此將數學史長時間融入到數學教學裡,將可以先影響到學生的數 學學習態度,進而影響到數學學習成就。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因要求學生自行搜索資料,故 協同教學是必要的,在學生上電腦課的同時,請班上的電腦課教師授與 學生資料查詢的能力,以利整個教學流程的進行。另外,由於他們所接 觸的數學內容並不多,想要把數學史的題材介紹給他們稍有困難;幸經 指導教授多方面提供建議與資料,才能成為學生所能接受的教材。

針對這次的研究,將對數學史教材的選擇、教學上及未來相關研究 提出幾點建議:

一、 將數學史融入教學的建議

學生渴望的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多一點歷史脈絡與人性的互動,

尤其是生活化的應用。教師不妨將數學史適當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以數 學史的例證來佈題,引導學生身歷其境,尋找歷史演進脈絡,學生對於 整個概念的形成會更深刻。

數學課程的目標之ㄧ,就是培養學生正向的數學態度,瞭解數學是 推進人類文明的要素(教育部,2003),在此方面,利用數學史融入教學 課程就能達成此一目的。對於運用數學史於教學的建議,將數學史融入,

有時會對數學課程產生排擠,對教師而言,實施上的確有些阻礙。但在 現在九年一貫課程中,協同教學與彈性時間的使用,教師不妨考量協同

教學這樣的方式進行而達到教學目標,也可免除對數學課程時間上的疑 慮。

評量對大部分數學教師而言,只是評論學生的程度而已,並未做更 進一步的改進,不僅沒有達成教學目標,也扼殺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曾 智鈿、易正明,2006)。也因此,在對數學史融入課程的實驗過程中,希 望採多元的計分方式,紙筆測驗成績只是參考值,整個數學教學活動流 程、學生的參與意願、個人上台的演示、分組討論才是最主要的成績依 據。此外,敎師可由評量的結果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與學習成 就,也可以了解教學目標是否如預期之成果;此外更可評估教學效果作 為改進教材、教法的依據(曾智鈿、易正明,2006)。

二、 未來研究的建議

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將針對研究對象、教學者的選擇上及研究方法 來說明:

(一) 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中,原預定同時實施數學史融入教學於高成就的兩個班 級與低成就的兩個班級,但因研究者時間不足以及學校排課關係,無法 同時任教於四個班級,最後選擇以高成就的兩個班級進行施測;也因此,

所得結論不宜過度推論。也建議未來的研究者,能同時在高成就組與低 成就組間進行施測,相信所得的結論能更有信度。

(二) 教學者的選擇上

由於實驗前,實驗組與控制組並非由研究者擔任教師,教學者的改 變,可能對班級學生學習的心態有所改變,而造成影響。所以,在未來 的研究上,應儘可能避免此情形。

(三) 研究方法

由於本研究時間有限(每節五十分鐘,進行為期三週,共八節課), 而且只針對台中縣某一所國中兩個班級作實驗,在樣本小、時間短的情 況下,較無法完整的記錄學生的學習成就及態度上的變化,因而可能導 致在數學學習成就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上可以針 對時間及樣本上突破,以取得較完整的結果。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三幸(1993)。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左太政(1997)。科學史在科學教學之研究---融入式數學史教學之成效 研究。國科會補助之專業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社。

列志佳(1996)。運用數學史於數學教育的初步調查研究。。《數學教育》,

第三期,頁 21-22。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 及其成就上比較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吳明隆(1997)。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與其電腦焦慮、電腦態度關係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

吳明隆、蘇耕役(1995)。國民小學學生控制信念、重要他人態度知覺與 數學態度及數學成就關係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81-200。

汪曉勤、韓祥臨 (2002)。《中學數學中的數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

阮錫琦(2004)。HPM 在課堂上的應用-以三角函數為例。HPM 通訊,4(12)。 邱守榕(2002)。

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史在數學師資教育改革中的實質作用-史實與史觀對數學活動設計與分析的啟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邵淑華(1997)。直接教學法在國小數學資源班補救教學之成效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南 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南市:南 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三冊。台南市:南 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南市:南 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五冊。台南市:南 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洪萬生(1999)。HPM 隨筆(二)數學史與數的教與學。HPM 通訊,2(4)。

洪萬生(1984)。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科學月刊,15(5),頁 371-376。

洪萬生(1984)。數學與數學教育。中等教育,(6),22-24。

洪萬生(1984)。HPM 通訊第一卷第二期。 袁小明(2003)。數學史。台北:九章出版社。

高石城(1999)。數學新課程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與數學態度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小學算數第二冊。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小學算數第五冊。 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小學算數第九冊。

張海和(2004)。OECD/PISA 研究中科学素养评价的内容。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祖貴(2004)。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台北:九章出版社。

教育部(2001)。數學學習領域。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 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

教育部。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陳景堂(2003)。統計分析 SPSS for Windows 入門與應用第四版。台北:

儒林圖書公司。

陳啟文(2001)。無窮等比級數融入數學史教學。Wann-Sheng Horng 等 編,《歷史、文化與資訊時代的數學教育論文集》(Proceedings of Asia-Pacific HPM 2004 Conference)(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陳啟文(2004)。數學史融入無窮等比級數的教學。HPM 通訊,7(6)。

陳鳳珠(2001)。阿拉伯代數在數學教學的應用:以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為 例。HPM 通訊,4(11)。

梁鑑添、蕭文強(1995)。一門與數學發展史有關的課程。香港大學。

曹宗萍、周文忠(1998)。國小數學態度量表編製之研究。八十七年度教 育學術研討會。

許淑清(2003)。 融入數學史教學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商高定理」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1994)。國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94)。國中數學課本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94)。國中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1994)。國中數學課本第六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二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三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四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五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國中數學課本第六冊。台北市:康 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德祥(1990)。國中與國小學生數學焦慮與數學態度之分析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3,1-52。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曾琬淑(1995)。三種不同補救教學方式對國小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實施成 效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集刊,1,345-383。

曾智鈿、易正明(2006)。數學學習成就評量-題目分析與編製。數學考 卷編製暨評析研討會。

楊淑芬(1992)。數學史在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數學傳播,16(3),16-22。

鄧明立、陳雪梅(2002)。重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北京:數學 通報。

歐陽絳(1994)。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素質教育。數學教育,第 6 期(7/98)。

歐陽絳(1998)。數學—數學史—數學教育—素質教育。數學教育,第 6 期(6/98)。

鄭毓信 (1995)。《數學教育哲學》。四川教育出版社。

蕭文強(1992)。數學史和數學教育:個人經驗和看法。數學傳播,16(3),

蕭文強(1992)。數學史和數學教育:個人經驗和看法。數學傳播,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