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建議

壹、 給台灣大學院校之建議

一、 建立大學特色,並維護其教育品質

從研究調查的結果發現多數陸生表示台灣大學院校多具特色,且大學的課程 選擇性與校園資源豐富,學校師資的專業水準亦高,師生互動良好等,這些因素 都顯示了陸生對於台灣大學院校的教育品質表示正面認同。因此台灣大學院校若 要吸引陸生來台的話,必須提升校內課程的多樣性、提升校內資院的豐富程度,

保持教師的高專業水準,並且建立大學的特色,使得能更具吸引陸生來台就讀。

二、 提供陸生完善的生活適應照顧,幫助適應台灣社會

台灣大學院校皆會對於目前在校內的國際學生或交換學生,進行生活適應相 關的輔導措施,然而許多陸生仍然發現在台灣社會中有許多難以適應的地方,例 如台灣政府所設下的陸生來台限制以及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會讓陸生難以融入 台灣社會。因此大學院校必須改善這個問題,加強陸生的相關輔導措施,並且增 進台生與陸生的互動關係,使得能夠更加了解彼此,消弭雙方的偏見,使陸生更 能融入台灣社會。

三、 設立獎學金以吸引優秀大陸學生前來就讀

由於目前台灣官方表示在開放陸生來台以後,並不會設立獎學金來吸引陸生,

然而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獎學金的提供為吸引陸生來台就讀的主要拉力因素之 一,在沒有獎學金的提供之下,多數陸生表示會降低其來台留學之意願。而開放 陸生來台除了使得台灣大學院校可以增加生源,更重要的是要在亞洲高等教育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中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前來台灣留學,世界各國主要留學國都有提供部分留學生 獎學金或補助金,因此台灣要如何與主要留學國家競爭,勢必要提供獎學金若來 吸引優秀的人才,因此各大學院校應該在不影響台灣學生的權益下,設立陸生獎 學金,來吸引優秀的大陸學生。

四、 利用同源之文化背景並推廣台灣之文化特色

從本研究中可以發現多數陸生皆表示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文化背景相似,

有住於他們來台灣就讀,而他們也都表示對於台灣的社會文化的興趣,會提升來 台就讀的意願。因此,台灣的大學院校可以將之做為行銷推廣的策略,利用同樣 的語言及文化之背景,鼓勵陸生來台求學之便利性與適應性,並安排相關台灣文 化體驗活動,豐富其來台留學之生活,借此吸引陸生來台求學。

貳、 給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 擴大中國大陸大學學歷採認範圍

目前教育部僅承認四十一所中國大陸的學校,因而有部分不在名單中的大陸 學生表示,大陸有超過一千所大學院校,台灣僅採認四十一所未免範圍也太侷限,

而從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也可以發現陸生皆認同若台灣開放採認學歷的話,會增加 其來台就讀之意願。因此若教育部經過詳細審查大陸各大學院校的教育品質與水 準後,可以逐步過大開放陸生的學歷採認範圍,必能吸引更多陸生來台求學。

二、 在不允許在台灣就業的條件下,開放專業證照考試

台灣目前尚未開放大陸學生考取專業證照考試,然而陸生在調查結果中也顯 示開放專業證照考試會增加來台就讀的意願。根據教育部中教司(2010)的資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中提到台灣為了拓展與國際間的合作關係,擬開放僑生、港澳學生與外國學生修 習完成並取得修畢師資職前教育後,參加我國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如通過會發給 及格證明書,但不具有我國教師任教資格,其主要目的是為提供這些學生返回僑 居地或原籍地從事教職。雖然這項政策不包含陸生,但是教育部不妨可以朝這個 方向開放專業證照考試。由於大陸目前的專業證照制度仍尚未健全,若台灣可以 在不允許陸生在台就業的條件下,提供專業證照考試並在通過後核發證照,使得 陸生來台就讀以後回去大陸工作可以增加其專業能力的證明,有助於吸引陸生來 台。

三、 加強兩岸在文化教育之互動,並建立兩岸學分轉換機制

許多陸生皆反應台灣政策的限制會降低來台留學之意願,而本研究結果也可 以知道陸生對於留學政策之重視。兩岸未來在教育上的互動與合作關係必定更加 密切,台灣政府在政策之制定下除了需要考量到台灣學生的權益之外,也要需要 考量大陸學分在台留學修業的學分與學歷問題。不妨可以仿效歐洲建立之學分轉 換制度,明訂相關修業學分轉換的規定,使得學分認定有所保障,便可促進兩岸 學生之交流。

參、 給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擴大調查大陸的學生或是台灣其他國家的留學生

由於本研究僅針對陸生進行台灣大學院校的拉力因素,從中可以發現對於陸 生的拉力因素,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台灣其他國際學生進行調查,可以從中去探 尋台灣大學院校的拉力因素是否對於不同的留學生族群有什麼差異,也可以發現 各族群的學生對於拉力因素的排序有無什麼不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 避免意識形態出現之問卷內容

本研究問卷之內容為針對台灣大學院校來做設計,雖然經由專家問卷審查,

但是在正式調查中也時常收到填答的陸生反應題目定義不清,或是有意識形態存 在,因此未來之研究應該更精進問卷之內容,明訂各式題之操作型定義,並針對 填答者的族群,審慎的作詞彙上的選擇,降低填答者避免作答,使得資料不完整 的情況發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大陸委員會(2008)。「延長陸生來臺研修期限為一年」及「放寛大學赴大陸及 金門馬祖辦理推廣教育」方案。2010 年 04 月 02 日,取自於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44953&ctNode=5652&mp=1

大陸委員會(2010)。大陸地區人士來臺從事文教交流核准數 2009 年第 4 季。

2010 年 04 月 02 日,取自於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01211803371.pdf

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編(2008)。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課題組(2008)。教育大國的崛起 1978-2008。北京:教育 科學出版社。

內政部統計處(2009)。重要內政統計指標。台北:內政部。

王堯(2009 年 07 月 23 日)。游學台灣,陸生感受如何?。人民網。取自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1/14871/9706508.html

方剛(2010 年 11 月 19 日)。陸生補助,給台灣帶來了什麼。旺 e 報。取自 http://www.want-daily.com/News/Content.aspx?id=0&yyyymmdd=20101119&

k=17915aed7bb9a81196139f84ceafb832&h=c6f057b86584942e415435ffb1fa9 3d4&nid=K@20101119@N0174.001

李仁豪、余民寧(2010)。網路與紙本調查方式、網路問卷長短、網路問卷一題 熟悉度高低的DIF 分析及潛在平均數差異。教育與心理研究,33(2),

111-140。

李建興(2008)。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修正

方向。2010 年 04 月 03 日,取自於 http://www.npf.org.tw/post/3/5219 李建興(2009)。大陸學歷採認規劃及配套措施。2010 年 04 月 02 日,取自於

http://www.npf.org.tw/post/3/6742

李建興(2010)。陸生三法通過後招收陸生措施。2010 年 11 月 20 日,擷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3/8000

李曜丞(2009 年 06 月 9 日)。嶺東交換生/陸生愛台灣 瘋媽祖逛故宮。聯合報。

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98317 吳政達、湯家偉(2009)。從國際學生流動趨勢分析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教

日,取自於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297

教育部(2010c)。開放大陸學歷採認與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規劃及配套措施公聽會。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2010)。「僑」一個教師夢,想當老師的看過來。2010 年 11 月21 日,擷取自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665

教育部高教司(2010a)。陸生三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2010 年 11 月 15 日,取 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794

教育部高教司(2010b)。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22 條修正條文對 照表。2010 年 11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794 教育部統計處(2009)。教育統計 99 年版。台北:教育部。

陳智華、薛荷玉(2010 年 8 月 20 日)。不溯既往 教育部承認 41 所大陸學校。

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797197.shtml 陳映竹(2010 年 11 月 12 日)。私校:陸生來台 學費高於本地生。中時電子報。

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0,5244,50205010x132010111200877,00.ht ml

曹筱靜、果蕾、王靜(2010)。赴台留學-你想過嗎?。高教技職簡訊,41。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1/2010051001.asp?c=0600&vers=042 程方平(主編)(2002)。中國教育問題報告-入事背景下中國教育的現實問題和

基本對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游森期、余民寧(2006)。網路問卷與傳統問卷之比較:多樣本均等性方法學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應用。測驗學刊,53(1),103-128。

楊朝祥、徐明珠(2008)。台灣高等教育指標國際化之比較研究。2010 年 03 月 29 日,取自於 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4602&topic=2

楊景堯(1999)。中國大陸留學政策之研究。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

教育研究與政策之國際比較(頁397-420)。台北市:揚智文化。

葉芷妘(2010 年 11 月 7 日)。台生看陸生 對政治很敏感。中國時報,A5 版。

劉彥妤、牛貞懿、呂沛軒、徐培倫(2010 年 10 月 28 日)。陸生交換在政大 兩 岸教育新體驗。公民新聞平台。取自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68385 戴曉霞(2006)。世紀一流大學之卓越與創新。台北:高等教育。

蕭霖、馮丰儀(2006)。大學國際化指標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19-136。

貳、 英文部分

Altbach, P. G. (1991). Impact and adjustment: Foreign studen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Higher Education, 21(3), 305-323.

Altbach, P. G. (2004, March-April). 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bc.edu/bc_org/avp/soe/cihe/publications/pub_pdf/Student%20_flow s.pdf

Bennel, P., & Pearce, T. (2003).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xporting education to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econom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3, 215-232.

Birnbaum, M. H. (2004). Human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 via the interne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5, 803-822.

Brennan, J., & Teichler, U. (2008).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Higher Education, 56, 259-264.

Cremonini, L., & Antonowicz, D. (2009).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Conceptualizing academic attraction in the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European Education, 41(2), 52-74.

Downer, A. (2005). Australia's Export Success in Educ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March 29, 2010, from

http://www.foreignminister.gov.au/releases/2005/joint_nelson_070905.html Jie, Y. (2007).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throug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view. Pacific Asian Education, 19(1), 58-71.

Larsen, K., Martin, J. P., & Morris, R. (2002).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 Trends and emerging issues. The World Economy, 25, 849-868.

Li, M., & Bray, M. (2007). Cross-border flows of students for higher education:

Push-pull factors and motivation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Higher Education, 53, 791-818.

Marginson, S. (2004).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2), 1-28.

Marginson, S. (2006). Dynamics of national and global compet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52, 1-39.

Mazzarol, T., Kemp, S., & Savery, L. (1997).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o choose not to study in Australia: An examination of Taiwan and Indonesia. Canberra: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undation.

Mazzarol, T. W. (1998).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12(4), 163-175.

Mazzarol, T. W., & Soutar, G. N. (1999). China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Issues in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5(1), 34-45.

Mazzarol, T., & Soutar, G. N. (2002). Push-pull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tination choi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6(2), 82-90.

Naidoo, V. (2007). Research on the flow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UK universities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6(3), 287-307.

OECD (2006).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Paris: OECD.

OECD (2009a). Education at a glance. Paris: OECD.

OECD (2009b). English and French Glossary. Retrieved April 2, 2010,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4/7/43642148.pdf

Sauve, P. (2002). Trade, Education and the GATS: What’s In, What’s Out, What’s All the Fuss About? OECD/US Forum on 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

Washington, D.C.USA.

Srikatanyoo, N., & Gnoth, J. (2002). Country image and international tertiary

Srikatanyoo, N., & Gnoth, J. (2002). Country image and international tert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