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優於教學前。在教學後能運用所獲得的飛行概念,針對玩具本身進行問題的探討 與解決,進而修正改造,並有部份幼兒能展現其科學創造力。

(二)教學前幼兒有嘗試解決問題的動機,但受限科學概念不足,因此多數 幼兒僅侷限於他們自己天真的想法,未能針對紙飛機本身結構進行改造或修正;

教學後能針對重心與平衡進行修正;多數幼兒由至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增加到 能發現兩個問題,也能提出造成問題的原因和就飛行器結構進行改造。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及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之心得,提出進一步建議,以供實 務教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實務上的建議

(一)設計課程時最好有專家的協助:設計科學史教材時,當遇到困難或有 疑問時,可商請班上對此有專長的家長或國小自然科教師,提供其專家的協助或 意見,以提升教材內容的專業度。

(二)重視教材引用的正確性:科學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可參考的教材來 源很多,例如:百科全書、博物館展示品、簡介手冊、書籍、影片及網路資源等,

但發現並非所有資料內容完全正確,因此建議採用有審定者之書籍,並經由多方 校正後確定無誤再使用,最後在編寫完後,可邀請專家進行專家效度的審查,再 次增加教材的正確性。

(三)建立科學史教材資料庫:在蒐集科學史資源的過程中發現,僅在網路 上搜尋到現成的科學演進史,仍嫌不足,因此在設計科學史教材的過程中,相當 耗時費力,因此建議可徵求一群對科學史教學有興趣的幼教老師,以小組的方式 一同收集資源,開發科學史教材,不僅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亦可作為日後教學時 使用。

(四)可多嘗試進行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活動:本研究發現切合幼兒生活經 驗的科學史主題,幼兒的學習有加倍的成效,但限於目前幼稚園相關科學史課程 設計的缺乏,本研究尚屬初探性質之研究,在課程設計上仍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樂見未來對科學史教學有興趣的老師,能夠依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相關的教學 設計,開啟幼兒學習科學的另一扇窗。

(五)採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可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本研究的科學史融入主題 教學採多元化的設計,包含 PPT 講述、紀實影片講述、動畫故事放映、故事書分 享、相關操作實驗……等,發現以多元的方式既可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動手操 作的活動亦可增加幼兒的參與度。

二、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本研究僅限於一個全日班十八名幼兒為對象,將來的 研究者可將樣本數擴大,或就不同區域之幼兒為樣本進行教學研究,以了解或比 較不同地區幼兒在科學史融入教學之學習成效差異情形。

(二)研究設計方面:本研究僅以飛行相關的科學史為主題,然而,科學的 領域包羅萬象,例如:電力的發明、資訊的傳遞……等,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透過 日常生活觀察幼兒興趣,設計不同主題的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活動。

(三)追蹤研究方面:本研究未針對研究對象進行追蹤研究,然在課程結束 後許久仍可發現,幼兒有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表現與態度,有時身處於不同環境或 遇到疑問時,依舊可發現科學史教學的影響,如好奇、勇於嘗試、堅持與耐心、

開放的心胸、勇敢面對失敗……等,然而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科學態度影響程 度或時間,尚值得再進一步探討或追蹤。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份

王保堤(2006)。太空運輸科技教學活動—固態燃料火箭。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

(6),37-68。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郁昭(2003)。科學故事融入自然科課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敏華(2008)。國小科技教育課程-「造飛機」單元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增建(2009)。科學史的素質科普價值。焦作大學學報,4,118-119。

李錦煌(2004)。國中教師發展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統整教學模組之行動研 究-以創意飛行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市。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教育,33(9),

9-16。

李賢哲(2001)。以動手做(DIY)工藝的興趣培養中小學童具科學創造力之人格 特質。科學教育月刊,243,2-7。

杜明城(譯)(1999)。Mihaly Csiksentmihalyi 著。創造力(Creativity)。台北市:

時報文化。

辛懷梓(2004)。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的探討。國民教育,44(6),71-79。

周淑惠(1997)。幼兒自然科學經驗-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林心怡(2000)。科學創造過程模式之探討--師院生與小學生的個案詮釋。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淑梤、劉聖忠、黃茂在、陳素芬、張文華(2008)。運用科學史傳達科學本質之 教學實務探討-以簡單機械單元為例。科學教育月刊,315,2-18。

邱明富(2003)。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以提升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 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侯志洋、許良榮(1991)。國小自然科教師對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的態度之初探研 究。科學教育月刊,242,2-13。

侯雅齡(2009)。幼兒科學創造力評量方法之發展:嵌入視評量設計。科學教育 研究期刊,54(1),113-142。

洪文東(1999)。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特性及開發:創造型兒童思考特性研究。國 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7-2511-S-153-015)。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

洪文東(2000)。從問題解決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屏師科學教育,11,

52-62。

洪文東(2002)。創造型兒童之思考特性與科學創造力的關聯性。屏東師院學報,

16,355-394。

洪振方(1998)。科學創造力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9,290-301。

洪榮昭(1998)。創意領先。台北市:張老師月刊。

洪榮昭(2000)。試析科技創造力。台北市:中華創意發展協會。

洪藝芬(2007)。科學圖畫書導入幼兒沙土石探究教學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幼兒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梁家祺(1999):創造力在科學教育上的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科 教人,3,1-13。

莊嘉坤(1995)。國小學生科學態度潛在類別的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

112-135。

莊嘉坤(1995)。認知研究在科學教育的省思。屏師科學教育,1,25-29。

莊嘉坤(2006)。科學史融入自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鄒議。屏東教育季刊,26,

4-8。

莊蕙元(2002)科學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以提昇學生對科學的態 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峻豪(2009)。科學史融入九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振明(2004)。影響高一學生科學創造力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 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淑芳、江麗莉、詹文娟、鄭秋平、簡淑真、李宜倫(2002)。幼兒科學基本能 力 指 標 初 探 研 究 。 行 政 院 國 家 科 學 委 員 會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NSC-92-2511-S-143-006)。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陳淑媛、洪振方(1998)。融入科學史之教學對學生了解科學本質之影響,科學 與教育學報,2,121-150。

陳龍安(2004)。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心理。

傅麗玉(1996)。科學史與台灣中等教育之整合-問題與建議。化學教學面面觀(頁 165-19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游詩蒂(2001)。兒童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科學創意競賽活 動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惠娥(2004)。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科學本質、科學態度及 科學興趣之影響。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中市。

黃意舒(1995)。學前科學教育與認知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1,112-118。

楊燕玉(2001)。科學故事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影 響。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溫錦隆(2007)。科學故事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與科學創造力之影響。國 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市:心理。

葉玉珠、彭月茵、林志哲、蔡維欣、鐘素香(2008)。「情境式科學創造力測驗」

之發展暨科學創造力之性別與年及差異分析。測驗學刊,55(1),33-60。

鄭子善(2000)。科學故事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以燃燒現象發展史為例。國立花蓮 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鄭文章(2003)。培育兒童科學創造力教學模組實作評量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 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鄭宏吏(2008)。國小學生飛行科技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電動遙控飛機課程 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市。

鄭廉鎧(2002)。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新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美貴(2003)。我國五歲幼兒基本能力與能力指標建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賴羿蓉(2008)。幼兒科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華騰。

賴淑婷(2006)。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學生科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 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桃園市。

簡淑真、陳淑芳、李田英(2002)。建構取向幼兒科學教學之實施研究。行政院

簡淑真、陳淑芳、李田英(2002)。建構取向幼兒科學教學之實施研究。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