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幼兒學習成效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本節主要針對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對幼兒學習成效的研究結果進行討 論。

一、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幼兒飛行概念之影響

在本研究中可以發現幼兒的飛行概念,無論是飛行器的改進、動力的發展、

好玩的氣流,皆普遍呈現直觀概念。研究者推論,幼兒因為侷限於自身對於飛行 相關概念的模糊不清,且這些概念對於幼兒來說較艱深,因而此概念習得不易,

但經由有系統的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幼兒能正確認識飛機各構造的名稱,並 對於不同時期飛機的觀察與比較趨於敏銳、成熟,不單只是比較外觀的不同,進 而思考到內部的構造甚至機能性的問題;對於飛行器設計的想法也能由單一的發 明(氣球)擴展為多元發明(火箭、熱氣球……);對於動力的發展有概念;了解 氣流的變化。本研究發現科學史教學確實可幫助幼兒釐清科學概念,與洪振方

(1998)、傅麗玉(1996)、賴淑婷(2006)提出科學史融入教學可幫助學童學 習科學概念或精緻化的論點相同。

此外,林淑梤、劉聖忠、黃茂在、陳素芬、張文華(2008)提出雖然很多探究 教學可傳達大部分的科學概念,但唯獨科學知識的暫時性、科學知識受社會與文 化的影響,以及科學知識需要科學家的想像力、創造力、毅力與專注力等,仍需 透過科學史融入教學,較能有效地傳達。因此,更加肯定科學史融入教學的教育 價值。

二、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幼兒科學態度之影響

在本研究中,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幼兒科學態度明顯有進步。此研究雖與 王郁昭(2003)、邱明富(2003)、許峻豪(2009)的研究對象不同,但對於科學 態度皆有正向的教學成效:王郁昭(2003)研究結果為科學史教學可以提升對科 學的態度;邱明富(2003)研究結果為學生對科學出現正面積極的想法;許峻豪

(2009)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的科學態度,在科學史教學法比講述式教學法明顯有

差異。研究者進一步認為,幼兒除了對科學家故事的喜愛外,也可從中觀察到科 學家正面的科學態度,在進行科學史教學的同時,也學習到遇到問題時應有的態 度,所以在平常的觀察中可以看到幼兒,遇到問題時會互相鼓勵、共同解決的情 況。如同辛懷梓(2004)提出,可由科學史描述的一些科學家的人格特質與作為,

可成為學生模仿學習的楷模。

三、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幼兒科學創造力之影響

過去這幾年,科學創造力的研究對象大多集中在國小以上學童,直到 2009 年 侯雅齡針對幼稚園大班幼兒設計啟發創造力的科學課程,藉由搜集幼兒於課程中 的創造力表現,作為幼兒科學創造力評量表之發展,才開始幼兒科學創造力的相 關研究。該研究認為幼兒在表達、邏輯上的明顯不成熟,以至於難以施以紙筆測 驗,因此建議採用實作評量的方式,故本研究亦使用實作評量觀察幼兒的科學創 造力的表現,並發現這樣的方式既能實際觀察到幼兒的歷程表現外,幼兒對於該 活動也顯得樂於其中。再者,讓幼兒親自去執行飛行玩具的改造,確實能激發出 他們創造的潛能與動機,尤其在想讓飛行玩具成功飛行的動機下,更能促使幼兒 在實驗中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這樣的歷程在改造時一直重複的出現,幼兒也樂 此不疲。

四、個別幼兒的特殊表現

在本研究中發現,C01在教學前就呈現較佳的飛行概念,即所謂的天花板效應。

從科學史融入幼稚園主題教學前測分數來看,C01在飛行概念分數最高,然而在科 學態度的九個分項中,他的表現並非頂尖,在科學態度的「求證的精神」、「堅持 與耐心」、「開放的心胸」、「樂於與人合作」、「勇敢面對失敗」等分項分數普遍較 低,是否意味著天花板效應的幼兒,反而在學習的歷程中科學態度較低弱呢?在 C01平常的學習確實有如此的現象,由於她的認知能力強,皆能經由自行閱讀獲得 很多知識,因此在遇到問題時,他直覺的會用自己的想法回答,無法接受他人的 建議,因而在討論或與人合作時,常會有爭吵的情況發生,這樣的狀況顯示該幼 兒在某些科學態度較低落。但因本研究的個案幼兒僅有一位,因此無法精準的確

定天花板效應與科學態度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