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分析

(二)觀察紀錄:本研究者為該班教師,故與幼兒接觸時間相當多,除了課 程進行時所做的錄影錄音紀錄外,其餘課程進行的時間或下課時間,研究者將扮 演參與觀察者的角色,採軼事紀錄法紀錄幼兒與飛行議題相關的行為。

(三)文件收集:包含相關的作品收集、學習單、學習檔案照片、研究日誌、

觀察紀錄。

第五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資料分析處理分為兩大部分:

一、 量的分析方面

量的分析主要以 SPSS 12.0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其分析項目如下:

(一)飛行概念

1.統計幼兒飛行概念的分項分數及總分,進行描述統計。

2.幼兒飛行概念前後測之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瞭解幼兒飛行概念 前後測的差異情形。

3.分項飛行概念前後測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瞭解幼兒前後測的差 異情形。

4.幼兒飛行概念總分及分項前後測,再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瞭解,不同 年齡及不同性別幼兒在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的學習成效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科學態度

幼兒飛行概念前後測之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瞭解幼兒科學態度前後 測的差異情形。

(三)科學創造力

1.幼兒科學創造力前後測之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瞭解幼兒科學創 造力前後測的差異情形。

2.分項科學創造力(最初作品、改造歷程評量、完成作品)前後測之統計分 析,以相依樣本 t 考驗來瞭解幼兒科學創造力前後測的差異情形。

二、質的分析方面

(一)現場教學之錄影、錄音資料整理成文字稿,另將學習檔案歷程記錄、

觀察紀錄、研究日誌內容輸入電腦建檔並進行歸納、分類及編碼處理。為方便資 料的整理與分析,將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與編碼,主要資料先以英文代號代 表資料來源,再以日期(年月日各兩碼)為輔。編碼方式如表 3-5。

表3-5 資料分析編碼表

資料來源 代號 編 碼 方 式

幼兒 C C01~C18 C01即1號幼兒C01-I981127-PoT即98年11月 27日C01後測訪談紀錄

觀察記錄 O O 年月日 O-981127即98年11月27日觀察記錄 訪談紀錄 I I 年月日 I-981127即98年11月27日訪談記錄

前測 後測

PrT PoT

PrT 年月日 Pot 年月日

PrT-I981127即98年11月27日前測訪談紀錄 PoT-I981127即98年11月27日後測訪談紀 教學錄影資料 V V 年月日 V-981127即98年11月27日的教學錄影資料

(二)透過反覆思考、閱讀及比較,結合文獻參考,以分析研究內容。

(三)將分析結果,依幼兒在教學中的飛行概念、科學態度、科學創造力三 方面分別描寫。

根據前述之量化資料與質性資料,依種類與其內容、測驗時機及資料分析,

以下表 3-6 呈現:

表 3-6 本研究量化資料與質性資料分析內容

資料種類 資料來源 收集時機 資料分析

量 化 資 料

1.飛行概念評量表 教學前後各一次 前後測之描述統計 相依樣本 t 考驗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2.幼兒科學態度量表 教學前後各一次 相依樣本 t 考驗

3.科學玩具改造作品創造力 評量表

教學前後各一次 相依樣本 t 考驗

質 性 資 料

1.學習檔案歷程紀錄 教學中 進行歸納、分類及分析

後,依幼兒在教學中的飛 行概念、科學態度、科學 創造力三方面分別描寫。

2 觀察紀錄 任何時間

3.錄影錄音資料 教學中

4.飛行概念訪談記錄 教學前後各一次 進行歸納、分類及分析 後,依幼兒在教學前、後

第六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進行步驟依研究流程圖 3-5 所示,分成準備階段、實驗教學階段、資 料分析與撰寫報告階段。

圖 3-5 研究流程圖 決定研究方向

蒐集與整理相關文獻

準備階段

建立教學資 料庫(編寫 科學故事教 材),進行課

程設計

自編「飛行 概念評量 表」及「科 學玩具改造 作品創造力 評量表」

課程教學階段資料分析與撰寫報告

後測

課程教學與現場資料蒐集 前測

資料處理分析

撰寫研究報告

專 家 審 查

一、 準備階段

本階段研究者對感興趣之主題進行文獻的搜集與整理,再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 確定研究方向。確定方向後,除了搜集科學史與科學創造力相關文獻外,科學故事 的相關研究亦是探討與整理的重點。接下來,一方面針對飛行主題收集教學資源,

編寫科學故事,同時邀請專家進行檢視;一方面與指導教授進行飛行概念及科學玩 具改造作品創造力評量表之編製。

二、 實驗教學階段

正式進行課程的教學時間為下午時間,每次教學時間為 40 分鐘為主,共進行十 六次的教學活動。課程教學以科學史切入,編寫與飛行主題相關的科學故事進行教 學,過程中著重與幼兒進行討論與分享,並延伸相關的科學活動。並於教學前以及 教學後進行幼兒飛行概念、科學態度、科學創造力的前測與後測。進行教學活動時,

同時進行現場資料的收集,以錄音、錄影及協同老師的觀察紀錄來了解師生互動與 幼兒的學習情形。

三、 資料分析與撰寫報告階段

將現場資料轉為文字資料,進行資料編碼與歸類,並配合各評量工具之施測 結果,進行多元資料交叉檢核。最後將資料分析的結果進行研究報告的撰寫。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瞭解幼兒在科學史融入飛行主題教學,飛行概念、科學態度、科學 創造力三方面的學習改變情形。第一節探討幼兒飛行概念之改變,第二節探討幼 兒科學態度之改變,第三節探討幼兒科學創造力之改變,第四節為科學史融入主 題教學歷程中幼兒的學習改變,第五節為綜合討論。茲詳述如下:

第一節 幼兒飛行概念之改變

一、幼兒飛行概念改變之

t

考驗分析

為瞭解幼兒在教學前與教學後三大概念之改變,故針對飛行概念評量表之前 測與後測分數,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並整理如表4-1。

表 4-1 飛行概念之前後測相依樣本

t

考驗結果摘要表

配對 前測-後測

N 前測 後測

t 值 p 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飛行器的改進 18 6.28 2.95 11.0 2.95 -6.50*** .00 動力是什麼 18 1.39 1.15 3.94 .24 -9.44*** .00 好玩的氣流 18 2.14 .29 3.50 .62 -7.38*** .00 總 分

(最高總分 28 分)

18 9.83 3.77 18.44 3.01 -10.77*** .00

***

p<.001

由表 4-1 可知,幼兒在前測時的飛行概念總分平均分數為 9.83,後測時平均分 數為 18.44,經 t 考驗後達顯著差異(t =-10.77,p<.001),符合研究假設 2-1,顯 示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幼兒的飛行概念有顯著差異。以下進一步探究,幼兒在

「飛行器的改進」、「動力是什麼」、「好玩的氣流」三大次概念前、後測是否有差 異呢?

在「飛行器的改進」部分,以三份飛行概念評量表之分數,累計為「飛行器 的改進」總分,最高總分為 20 分。由表 4-1 可知,前測平均分數為 6.28,後測平 均分數為 11.0,經 t 考驗後達顯著差異(t =-6.50,p<.001)。因此,幼兒經過科學 史融入主題教學後,飛行概念之「飛行器的改進」有顯著的提升。

在「動力是什麼」部分,由表 4-1 可知,「動力是什麼」最高總分為 4 分,前 測平均分數為 1.39,後測平均分數為 3.94,經 t 考驗後達顯著差異(t =-9.44,p<.001)。

因此,幼兒經過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飛行概念之「動力是什麼」有顯著的提 升。

在「好玩的氣流」部分,由表 4-1 可知,「好玩的氣流」最高總分為 4 分,前 測平均分數為 2.14,後測平均分數為 3.50,經 t 考驗後達顯著差異(t =-7.38,p<.001)。

因此,幼兒經過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後,飛行概念之「好玩的氣流」有顯著的提 升。

因為本研究對象為混齡班幼兒,為了解科學史融入主題教學對不同性別與年 齡幼兒是否有相同學習成效,以下就不同年齡與不同性別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和單 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分析如下:

(一)不同年齡幼兒飛行概念改變之比較

依年齡將實驗組幼兒分為中、大班組進行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摘要如表4-2,

各年齡組幼兒在「飛行概念」總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均達顯著差異(大班

t =

-8.66,p<.001、中班t =-5.84,p<.001),表示大班和中班幼兒在教學後的飛行 概念均比教學前有明顯的進步。再分別分析在「飛行器的改造」、「動力是什麼」

與「好玩的氣流」三個面向的學習成效,大班組幼兒在「飛行器的改造」、「動 力是什麼」與「好玩的氣流」得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均達顯著差異(t =-5.99,

p<.001、t =

-6.57,p<.001、t =-9.03,p<.001);中班組幼兒在「飛行器的改造」、

「動力是什麼」與「好玩的氣流」得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也均達顯著差異

(t =-2.79,p<.05、t =-8.22,p<.001、t =-2.70,p<.05),顯示教學實驗課程對不 同年齡幼兒均有提升飛行概念的效果。

表 4-2 實驗組不同年齡幼兒在飛行概念之前後測相依樣本

t

考驗結果摘要表

p =.06>.05、p =.74>.05、p =.38>.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迴歸線的斜率

相同,符合共變數分析的前提假設-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可繼續進行共變數分 析;不過「總分」一項,F值等於5.93;p =.03<.05,達顯著水準,故無法進行共 變數分析。而檢定結果敘述如下:

由表 4-3 可看出,不同年齡幼兒在「飛行器的改進」、「動力是什麼」和「好 玩的氣流」後測得分,排除前測得分的影響後,均未達顯著水準,表示經由科學 史融入主題教學後,不同年齡幼兒在「飛行器的改進」、「動力是什麼」和「好 玩的氣流」三個面向的學習成效是沒有顯著差異,代表本教學實驗方案對不同年 齡幼兒有相同的教學成效。

(二)不同性別幼兒飛行概念改變之比較

依性別將實驗組幼兒分為男生、女生組進行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摘要如表4-4,

各年齡組幼兒在「飛行概念」總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均達顯著差異(男生t

=-5.47,p<.001、女生t =-4.42,p<.001),表示男生和女生在教學後的飛行概念均 比教學前有明顯的進步。再分別分析在「飛行器的改造」、「動力是什麼」與「好 玩的氣流」三個面向的學習成效,男生組幼兒在「飛行器的改造」、「動力是什 麼」與「好玩的氣流」得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均達顯著差異

(t =-5.47,p<.001、t =-12.73,p<.001、t =-9.14,p<.001);女生組幼兒在「飛行 器的改造」、「動力是什麼」與「好玩的氣流」得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也 均達顯著差異(t =-4.42,p<.001、t =-5.86,p<.001、t =-4.35,p<.001),顯示教 學實驗課程對不同性別幼兒均有提升飛行概念的效果。

(t =-5.47,p<.001、t =-12.73,p<.001、t =-9.14,p<.001);女生組幼兒在「飛行 器的改造」、「動力是什麼」與「好玩的氣流」得分的前、後測相依樣本t考驗也 均達顯著差異(t =-4.42,p<.001、t =-5.86,p<.001、t =-4.35,p<.001),顯示教 學實驗課程對不同性別幼兒均有提升飛行概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