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教師、相關單位及未來研 究之參考。

一、對教師之建議

(一)女性教師多參加健康促進的活動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男性教師在健康促進上得分優於女性教師,顯示女性教

師在健康促進生活上是比較缺乏行動的,長期下來易對健康造成影響,因此女 性教師應多培養自己的健康觀念及活動,並將其落實於日常生活中,養成一生 活習慣,讓自己有更健康之身心,也才能提供下一代更健康的概念與行動力。

(二)年紀較輕之教師面對工作倦怠需有因應之道

年紀輕之教師在工作倦怠上有較為嚴重之趨勢,一方面可能剛進入教育職 場,生態環境適應尚不如年紀長者應對進退之熟悉,所以在遇到工作壓力及挫 折時較無法排解,因應這種情形,最好可以在面對工作倦怠時宜有自我紓解之 道,像是眾所皆知的運動、培養平日下班後興趣、適時與友人聊天排遣心事或 是與年紀較長之教師請教溝通等等,皆不失為好方法。

(三)促進自我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工作倦怠

研究顯示出工作倦怠的個人成就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所有構面呈 現正相關的關係,而情緒耗竭與缺乏人性這兩個構面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的 所有構面呈現負相關,顯示成就感高,倦怠情形較少,而情緒的耗損與人性面 的缺乏會造成倦怠的增加,所以教師在面臨工作倦怠之時,最好就要養成良好 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以減少可能會發生之工作倦怠情形。

二、對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師培機構加強健康促進觀念

健康促進概念過去較未在師資培育的階段融入未來教師的觀念內,也造成 健康促進觀念的缺乏,特別在健康責任部份,要使站於第一線教師有如此概 念,最好即是由師培機構著手,養成此如同喝開水一樣,不僅讓教師有更多能 力去發展自己,也更能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

(二)各級學校舉辦活動或研習鼓勵女性教師運動

許多教師活動皆由男性教師代表或是參與,建議可以舉辦一些女性教師較 易參與或是較感興趣之活動來鼓勵參加,可藉此提昇女性教師運動的機會,以 及提供一表演舞台。

(三)校內外可組織教師團體,加強教師工作上之支持與協助

針對工作倦怠部份,近期有許多不適任教師問題也逐漸浮上台面,建議不 論是校內或是校外部份,皆可由教師組成相關之輔導團體,來協助教師紓解及 諮詢工作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藉由團體力量,去察覺及增進教師之身心健康。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教師健康促進目前研究仍不是很多,特別是國高中教師為對象之研究,且 研究健康促進與工作倦怠之相關更是處於缺乏之狀態,建議後續研究者若有興 趣可增加其他的研究區域及對象,以更加瞭解目前台灣教師健康促進與工作倦 怠之情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在問卷部份為預防填答的倦怠而需有因應策略,

特別建議每校發放問卷份數不宜過多,易造成學校及教師負擔,另一方面在問 卷的印製上,研究者回收之後才發現雙面問卷會有大量漏寫的問題,可以在根 據題目數量斟酌單雙面的印製,另外在國高中部份,因為國高中教師自主意識 較高,通常透過行政單位的聯繫並不易接受問卷的發放,最好由校內教師著手 會比較好。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尤逸歆(200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毛繼萱(2009)。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職場健康促進關聯性之研究-以光電產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王智民(2005)。國民中學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台南市政府教育處(2008)。『跟健康談情,與運動說愛--我們健走去!』~教師 自我健康管理研習【資料檔】。取自http://www.tncg.gov.tw/news.asp?SUB1=H1

&SUB2=03&SUB3=04&ID={B98BCEFE-115F-4EE2-9EF8-8604480F7534}

行政院衛生署(2009)。行政院衛生署 98 年度施政計畫【資料檔】。取自 http:

//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450&no w_fod_

list_no=10530&level_no=1&doc_no=71090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昇忠(2008)。臺東縣警察人員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工作壓力 之研究生活型態、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

台東市。

吳明吉(2007)。國小教師健身運動參與行為及心理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李榮妹(2004)。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子淳、郭富舜(2006)。花蓮縣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

1,51-61。

林思嫻、陳政友(2006)。宜蘭縣高中(職)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 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33-53。

林美聲、黃松元(2006)。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宜蘭 縣中小學學校護理人員為例。學校衛生,48,1-17。

金車文教基金會(2006)。「無私真愛」教師問卷調查【資料檔】。取自 http:

//www.kingcar.org.tw/historicalEventDetail.php?id=27

洪于仁(2005)。國民小學資賦優異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調查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凌 文 輇 、 曾 慶 彬 (2003 )。 教 師 心 理 健 康 探 討 【 資 料 檔 】 。 取 自 http : //www.dsej.gov.mo/cre/tmag/

馬文華(2006)。學前教師壓力之研究-以台北縣私立幼兒園帶班教、保人員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高淑芬(2001)。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載於王秀紅,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與

實務(初版,117~137 頁)。台北:華杏。

高雄市政府(2010)。高雄市政府 99 年度施政綱要【資料檔】。取自 http:

//w4.kcg.gov.tw/~cadc01/web/construct.php#1

高雄市教育局(2010b)。各級學校校數【原始數據】。取自 http:// 163.32.250.1:

8000/Members/grp07/new_page_3.htm

高雄市教育局(2010c)。各級學校教師人數【原始數據】。取自 http://163.32.250.1:

8000/Members/grp07/new_page_3.htm

高雄縣政府(2010)。統計年報【原始數據】。取自http://paymaster.kscg.gov.tw/style/

front001/bexfront.php?sid=1484928302&page=1

張妙瑛、呂香珠、盧俊宏、闕月清、黃月嬋、邱靖華、林明宏、黃憲鐘編著(2007)。

運動健康管理。台北縣:全華圖書。

張華紋(2006)。劍湖山世界員工休閒參與、工作投入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教育部(2009a)。99 年度到 102 年度教育部中程施政計畫【資料檔】。取自 http:

//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 _sn=903

教 育 部 (2009b ) 。 各 級 學 校 縣 市 別 校 數 統 計 【 原 始 數 據 】 。 取 自 http : //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21549

教 育 部 (2009c)。各級學校縣市別專任教師數【原始數據】。取自 http:

//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021549

教育部(2009d)。97 年教育部對地方政府特殊教育行政績效評鑑頒獎【資料檔】。

取自http://www.edu.tw/PDA/news.aspx?news_sn=2660& pages=9

教育部(2010)。地方教育事務年度體檢 98 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地方教 育發展基金【資料檔】。取自http://www.edu.tw/PDA/news.Aspx?news _sn=

3706&pages=0

郭慧珍(2008)。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陳治平(2007)。大專甲組柔道選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品希(2007)。花東地區國中生的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 美 燕 、 周 傳 姜 、 黃 秀 華 、 王 明 城 、 邱 獻 章 、 廖 張 京 棣 (1997)。健 康 促 進 的 生 活 方 式 量 表 中 文 版 之 修 訂 與 測 試。長 庚 護 理,8( 1),

14-24。

湯慧娟(2003)。高雄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幸福滿 足感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馮美珠(2008)。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馮璽璁(2008)。國小教師休閒需求、休閒參與及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偉智(2008)。臺東縣退休公教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功能性體適能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黃毓華、邱啟潤(1996)。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信度效度之評估。高雄醫學科 學雜誌,12(9), 529-537。

黃慧菁(2007)。國中小學生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董氏基金會(2009)。台北市、高雄市民眾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原 始數據】。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 melancholia/survey.asp ?This=76

&Page=1

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秀鳳(2009)。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知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台科技大學,台中市。

蔡嘉仁(2008)。宜蘭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鄭小玉(2005)。花東地區學校護理人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鄭志成(2008)。工作壓力和休閒活動參與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以屏東縣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縣。

蕭百慧(2009)。工作倦怠與健康促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 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賴貞嬌(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

賴貞嬌(2006)。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