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定義。

第一節 前言

自從台灣經濟起飛之後,人民生活開始走向充足富庶的階段,各大工業科技 不停的往前啟動之餘,卻也造就壓力型的社會,也因此很多的文明病及社會問題 誕生,2009 年董氏基金會即針對台北市及高雄市民眾調查運動習慣與憂鬱的情緒 之相關調查,結果發現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民眾高達17.3%,顯示社會的轉變也連帶 的影響人民的健康。

根據2007 年蘇郁婷的研究指出國小教師憂鬱的比率約為 19.1%,顯示約五個 教師中就有一人具有憂鬱傾向,另外,連台南市政府都針對教師的憂鬱情形進行 調查,並且於2008 年 12 月 25 日發出新聞稿推展教師自我健康的研習,不僅如此,

早於2006 年金車文教基金會進行無私真愛的調查時,就發現有高達 54%的老師感 到憂鬱,至於為何會憂鬱?很多調查研究指向工作上的壓力及倦怠,在 2009 年蕭 百慧對工作倦怠的調查研究中,結果顯示在工作倦怠上得分最高者為金融業、軍 公教及學生,顯現目前社會在金融及教育工作上所產生的壓力之大之後研究者馮 美珠在2008 年進行國小教師生活壓力的調查,亦發現教師的生活壓力以工作壓力 為最大;國外研究者Chaplain (2008)研究英格蘭高中教師的壓力問題,他以 12 個健康項目來做調查,結果亦顯示,包含學生的行為管理、工作量、缺乏支持等 三因素被認為是教師憂鬱的來源,這些的研究結果一再顯示出教師對於行政、教 學及親師教育等工作內容備感壓力,且目前的教育環境大多以家長、學生為主,

所有訴求皆以滿足家長為要項,教師在此環境中漸漸趨向弱勢,也使得教學這項

工作變得艱難,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造成工作倦怠情形越來越普遍。

行政院衛生署(2009)公布民國 98 年施政計畫,主要以促進全民健康為大方 向,配合中程的施政計畫,其中有一項年度計畫為讓民眾全面的參與並且推展全 民運動習慣,顯示台灣對於健康運動情形的有待加強,並且點出健康促進對全民 的重要性;在學校方面,教育部亦於民國99 年到 102 年的中程施政計畫,繼續執 行由97 學年度起推展的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旨在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但是卻忽 略了學校中最重要的教師身心健康,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個問題;目前老師的工作 壓力已累積成為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也會 間接影響到學生及學校的改變(Skaalvik, & Skaalvik, 2009)。

綜合以上論述,目前教育環境的轉變致使教師承受許多壓力,導致教師憂鬱 的身心靈,也造成職業工作上的倦怠,而教師的工作倦怠會影響其身心健康,教 師的身心健康與否又會同時影響著學校的環境氛圍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及行為,

是教育環境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此時健康促進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一方 面政府推動較少,因此關於工作倦怠及健康促進的推行現況,有其需要被更加深 入了解並且檢視。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目前因社會環境的轉變所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而工作壓力與工作 倦怠之間的關係,依據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與馬文華(2006)的研 究顯示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間是存有相關的,且壓力愈大,倦怠感也越大,所 以依上所述,其實教師工作倦怠情況是越來越嚴重的,且不僅僅於國內教育環境 的變化接連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情形及感受,國外情形也是非常類似,相關的教師 研究在近幾年因為相同的問題,而使得研究量大增,像是 Bert, Andre, 與 Welko

(2009)研究教師的工作倦怠問題,就直接指出教師倦怠是目前一個很嚴重的問

題,Noushad(2008)也在研究中提到工作倦怠是一種長期壓力累積的結果,尤其 是發生在特定的專業對象,像是護士、老師或是社會工作者的身上等等,類似的 研究對象包含美國、荷蘭、西班牙、印度、韓國,甚至是中國大陸及約旦等等,

顯示出教師的工作倦怠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廣泛性的嚴重問題。

近幾年台灣各地區開始陸陸續續舉辦尊師活動,像是高雄市舉辦尊師盃書法 比賽、宜蘭縣舉辦孝親尊師節等,表示政府也開始體認到學子行為態度對教師影 響的問題,在國外,還有研究以改善學生不禮貌的行為為出發點來降低老師焦慮 主題式探討,且研究結果顯示推行尊師的活動可以減少教師的工作倦怠(Covell, McNeil, & Howe, 2009),但是這些活動大多屬地方區域性,且很多只流於形式,

並未將此觀念落實到社會教育上,也使得教師工作倦怠的情形無法獲得紓緩,再 者,教師的行為在學生的發展初期有很重要的模範地位,透過學生與老師的密切 接觸,學生很容易受到教師耳濡目染的影響,所以教師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到 學生的身心健康(高淑芬,2001; 凌文輇、曾慶彬,2003); Jonathan, McCable, Michelli, & Pickeral(2009)研究學校氣候(school climate)也提出教師在教育階 段中會支持學生的健康發展,顯示出教師健康對學校及學生的重要性,而且教師 的健康促進應該更為積極進行。

這幾年來政府大力推動健康促進的活動,將健康促進推展到各個校園,雖美 其名為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能讓每位學童發展健康的身心,而運動又是促進健康的 最佳方法,不僅能降低焦慮也能減輕壓力(張妙瑛等編著,2001),美國家庭安 全部門(2006)也特地出版手冊指出遭遇事故、挫折時最好能參與運動或社團,

但是在尤逸歆(2008)的調查研究中卻顯示出教師運動的頻率偏低、實際參與運 動的次數不足等現象,甚至以近年教育部所推行的體適能 333 指標來說,有高達 75.9%的老師未達到每週三次的目標水準(蔡嘉仁,2008),顯示教師在健康促進 的部分尚未有足夠意識了解到缺乏運動對於生心理壓力所產生的影響與改變,實 在令人感到憂心。

其實休閒活動與運動的參與度與身心健康一直有著密切的關係,鄭志成

(2008)研究結果顯示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健康呈現正相關,且有顯著預測力,

但是教師的運動情形一直未被提升且改變,部分研究顯示教師的休閒運動以靜態 居多(郭慧珍,2008; 馮璽璁,2008),缺乏動態的休閒活動,在吳明吉(2007)

研究國小教師健身運動參與的結果中,顯示教師在行動及維持期的人數只有佔全 部的42.8%,其他研究大多結果亦為參與運動頻率不足或實際參與情形過低,顯示 教師的休閒運動參與情形應該被改變,且有組織的進行健康促進的方案。

目前國內外對於健康促進的研究大多偏向於了解學校實施健康促進策略對於 學童的影響,以及了解健康促進對日夜顛倒的資訊人員、缺乏活動力的老人、忙 碌的醫護人員和緊張的學生的影響或是方案的實施等等,鮮少有人察覺教師工作 倦怠與健康促進的關係,對於教師的健康促進目前也尚無明確的研究,雖有高淑 芬(2001)著的「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中有提到教師之健康促進方案,但自 2001 年到目前為止,未有實際推行以及結合與工作倦怠上的研究,實發人省思,

顯示社會的支持仍有須加強之處。

綜合以上所述,教師的工作倦怠情況在現今社會處於一個被忽略的狀況,雖 有部分地區開始意識到,但卻未實際扎根在教育環境及體系中,且台灣非為單一 個案,此情況已成為世界上廣泛的嚴重問題,再者教師的運動頻率及次數又未能 達到正確、健康的理想程度,導致無法適度減輕工作上的壓力,因此而成為惡性 循環,加以目前的研究及社會支持不足,故本研究擬以教師的工作倦怠及健康促 進為主軸,探討其關係,以提出對於教師健康促進的相關建議,作為學校及教育 行政機關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