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工作倦怠的差異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工作倦怠的差異情形

工作倦怠量表主要在探究教師工作倦怠的情形,共包含「情緒耗竭」、「缺乏 人性」、「個人成就感」三個分量表,共有17 題,每題得分為 0-6 分,整體而言,

教師工作倦怠情形為中度到低度倦怠,三個分量表中以「缺乏人性」及「個人成 就感」皆屬於中度倦怠,只有「情緒耗竭」為低度倦怠,各分量表得分情形請參 考附錄六。以下就各背景變項進行教師工作倦怠差異情形之分析。

一、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

(一)研究結果

表4-1 是不同教育階段教師在工作倦怠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研究 結果以總量表來說,各組中以國中教師在「情緒耗竭」及「缺乏人性」分量 表中平均得分為最高,在「個人成就感」部份則為國小教師得分較高,顯示 國中教師在工作上有比較倦怠的傾向。另由表中可發現不同教育階段教師在 工作倦怠上皆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教育階段教師在工作倦怠上並無顯著 差異存在。

表4 - 1

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名稱 教育階段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檢定 p 值 事後比較

情緒耗竭 國小 136 14.24 7.88 1.122 .327 國中 58 16.00 7.75

高中 22 13.82 9.24

缺乏人性 國小 136 8.34 5.91 3.039 .050 國中 58 10.76 7.01

高中 22 9.23 6.38 個人成就感 國小 136 13.60 2.82 1.256 .287

國中 58 13.43 2.90 高中 22 12.55 3.39

*p<.05

(二)討論

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可得知不同教育階段對於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較 為缺乏,蕭百慧(2009)研究一般民眾,發現不同教育階段的民眾對於工作 倦怠具顯著差異,Kim, Lee 與 Kim(2009)研究韓國國小教師,發現任教年 級與工作倦怠分量表(缺乏人性)達顯著差異,但在本研究中,並未有顯著 差異,可能與區域性及研究對象之職業落差有相關,期待後續的研究再加以 分析瞭解。

二、不同性別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

(一)研究結果

4-2 為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倦怠得分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研究 結果在「情緒耗竭」及「缺乏人性」分量表中平均得分女性皆高於男性,在

「個人成就感」部份得分女性與男性得分相差不多,顯示女性教師在工作上 有比較倦怠的傾向。另由表中可得知,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倦怠表現上皆未 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性別的教師在工作倦怠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4 - 2

不同性別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分量表名稱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情緒耗竭 男生 64 14.19 7.64 -.576 .565 女生 152 14.88 8.16

缺乏人性 男生 64 8.42 5.98 -.990 .323 女生 152 9.36 6.47

個人成就感 男生 64 13.25 2.86 -.652 .515 女生 152 13.53 2.94

*p<.05

(二)討論

此研究結果與大多數研究結果相同,在國內研究部份包括吳宗達(2004)

研究中部八縣市國小不分類資源班教師、洪于仁(2005)調查中部八縣市國 小資優班教師、劉秀鳳(2009)調查公立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以及蕭百慧(2009)

對一般民眾進行研究等,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在工作倦怠上皆未具有顯著 差異;另在國外部份,Chenevey, Ewing, Whitting(2008)調查俄亥俄州農業 教育教師、Anil et al.(2008)研究印度 Lucknow 的高中教師、Song(2008)

河南省商丘市國中教師、Kim, Lee 與 Kim(2009)對韓國教師進行研究調查 等皆顯示不同性別在工作倦怠上皆未達顯著差異,由上述這麼多研究調查可 以發現似乎性別對工作倦怠的影響比較不會因為區域、對象的差別而有所改 變。

三、不同婚姻狀況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

(一)研究結果

表4-3 是不同婚姻妝況之教師在工作倦怠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研 究結果可發現,各組在各分量表得分上並無特別之傾向;另研究結果顯示不 同婚姻狀況教師在工作倦怠中的「缺乏人性」層面上達顯著水準(F=4.604, p

﹤.05),經 LSD 事後比較發現未婚教師在「缺乏人性」分量表上得分高於已

婚教師,其餘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另由關聯強度指數來看,ω2值為3.2%,顯 示婚姻狀況與工作倦怠之間關係較顯微弱。。

表4 - 3

不同婚姻狀況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名稱 婚姻狀況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檢定 p 值 事後比較

情緒耗竭 未婚 88 16.03 9.34 2.395 .094 已婚 123 13.64 6.78

其他 5 16.00 7.65

缺乏人性 未婚 88 10.50 7.60 4.604* .011 1>2 已婚 123 7.97 5.00

其他 5 11.40 6.73 個人成

就感

未婚 88 13.18 3.08 1.387 .252 已婚 123 13.57 2.74

其他 5 15.20 3.83 關聯強度(ω2)為 3.2% *p<.05

註:1 代表未婚,2 代表已婚,3 代表其他。

(二)討論

根據研究結果可以發現未婚教師在缺乏人性的工作倦怠上比未婚 教師更為嚴重,顯示在婚姻狀況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工作倦怠情形可能因生 活重心之尚未轉移及缺乏調適而較易出現工作倦怠的情形。另一方面,研究 結果與吳宗達(2004)、蕭百慧(2009)及王智民(2005)針對中部八縣市國 中特教老師所作之研究調查結果相同,但與尤逸歆(2004)、洪于仁(2005)、

劉秀鳳(2009)、Chenevey, Ewing 與 Whitting(2008)、Bataineh(2009)以約 旦國小三至五年級的特殊教育教師所進行之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婚姻狀 況並未對於工作倦怠情形造成顯著差異之研究結果不同,由此可知,各地國 情之不同與擔任不同領域之教師即使在相同婚姻狀況下,亦各有其不同之工 作倦怠情形。

四、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

(一)研究結果

4-4 是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在健康促進型態得分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 表。由獨立樣本 t 檢定之結果得知,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在工作倦怠中皆未有 顯著差異。

表4 - 4

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表

分量表名稱 教育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情緒耗竭 師專與大學 131 9.73 6.34 1.898 .059

研究所以上 85 8.07 6.20

缺乏人性 師專與大學 131 15.24 7.96 1.309 .192 研究所以上 85 13.78 8.02

個人成就感 師專與大學 131 13.30 2.76 -.949 .344 研究所以上 85 13.68 3.13

*p<.05

(二)討論

研究結果與大多數研究結果一致,包括尤逸歆(2004)、吳宗達(2004)、

王智民(2005)、洪于仁(2005)等研究皆顯示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在工作倦怠 上並未具有顯著差異;另與劉秀鳳(2009)、蕭百慧(2009)研究顯示不同教 育程度教師在工作倦怠上具顯著差異之研究結果有所不同,反觀國外研究並 未對教育程度之背景變項做一研究調查,也顯示相關研究之缺乏,有待陸續 研究來加以支持。

五、不同年齡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

(一)研究結果

表4-5 是不同年齡之教師在工作倦怠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研究結 果可發現,各組在各分量表得分上並無特別之傾向;另由獨立樣本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之結果得知,不同年齡教師在工作倦怠的「情緒耗竭」、「缺乏人性」

層面上有顯著差異,由關聯強度指數來看,ω2值為6.6%,顯示年齡與健康促 進之間具中度關聯性,事後比較得知結果分述如下:

1.在「情緒耗竭」層面,不同年齡教師在此層面上具顯著差異(F=6.166,

p﹤.05),經LSD 事後比較發現,30 歲以下教師及 31-40 歲之教師得 分顯著高於41-50 歲組。

2.在「缺乏人性」層面,不同年齡教師在此層面上具顯著差異(F=6.045,

p﹤.05),經 LSD 事後比較發現,30 歲以下教師及 31-40 歲之教師得

分顯著高於41-50 歲組。

表4 - 5

不同年齡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之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分量表名稱 教育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檢定 p 值 事後比較 情緒耗竭 30 歲以下 53 16.04 8.65 6.166* .000 1, 2>3

31-40 歲 96 16.24 8.27 41-50 歲 55 11.64 5.80 51 歲以上 12 10.00 6.38

缺乏人性 30 歲以下 53 11.17 6.93 6.045* .001 1, 2>3 31-40 歲 96 9.66 6.62

41-50 歲 55 6.67 4.42 51 歲以上 12 6.25 4.39 個人成

就感

30 歲以下 53 13.13 2.82 1.644 .180 31-40 歲 96 13.93 2.57

41-50 歲 55 12.95 3.48 51 歲以上 12 13.33 2.74 關聯強度(ω2)為 6.6% *p<.05

註:1 代表 30 歲以下,2 代表 31-40 歲,3 代表 41-50 歲,4 代表 51 歲以上。

(二)討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可發現與尤逸歆(2004)、王智民(2005)、蕭百慧

(2009)之研究結果相同,但與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劉秀鳳(2009)

及國外研究Chenevey, Ewing 與 Whitting(2008)、 Bataineh(2009)、 Ismail, Atilla 與 Nuran(2009)之研究結果不同,以國內部份來說,以往之研究大約 一半具顯著差異、另一半不具差異,在國外研究來說,不同年齡教師在工作 倦怠的表現上皆不具顯著差異,也顯示出不同國家教師工作倦怠的情形差異

很大。另一方面回歸到本研究結果,可發現30 歲以下及 31-40 歲在工作倦怠 得分上皆高於41-50 歲教師,因此可推論,在教師職場上 41 歲以後之教師因 年齡之增長的調適與適應,在工作倦怠上反而不如較為年輕之 30 歲以下及 31-40 歲之教師嚴重。

六、小結

本節旨在瞭解不同教育階段、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年齡等研究背景 變項與大高雄地區國高中及國小教師工作倦怠之差異情形,根據研究假設及上述 資料分析,將其整理結果如下。

(一)研究假設2-1「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有差異」未獲得支持,

亦即不同教育階段的教師在工作倦怠情形並無顯著不同。

(二)研究假設2-2「不同性別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有差異」並未獲得支持,

亦即不同性別的教師,其工作倦怠情形並無顯著不同。

(三)研究假設2-3「不同婚姻狀況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有差異」獲得支持,

其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在工作倦怠的「缺乏人性」分量表中有顯著差異,

且未婚教師比已婚教師工作倦怠情形較為嚴重。

(四)研究假設2-4「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有差異」未獲得支持,

亦即不同教育程度教師工作倦怠情形並無顯著不同。

(五)研究假設2-4「不同年齡的教師工作倦怠情形有差異」獲得支持,其不 同年齡教師在工作倦怠的「情緒耗竭」、「缺乏人性」分量表中有顯著差 異,且30 歲以下及 31-40 歲之教師組比 41-50 歲教師組工作倦怠情形較 為嚴重。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健康促進的差異情形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主要在探究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情形,共包含「情 緒」、「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五個分量表,共有23

題,每題得分為1-4 分,將每位受試者之每題填答得分加總後,作為量化健康促進

運動 國小 進上達顯著水準以及Wang, Ou, Chen 與 Duan(2009)針對不同年級之青少 年進行健康促進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級健康促進至少一分量表達顯

2.在「健康責任」層面,不同性別教師在此層面上具顯著差異(t=2.210,

2.在「健康責任」層面,不同性別教師在此層面上具顯著差異(t=2.21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