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與啟示

本節根據本研究之結果獲得的啟示,對未來研究、教育人員以及政策推動人員 三方面提出相關的建議,茲分述如下:

壹、對未來研究之建議與啟示 一、研究對象與場域方面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物力以及人脈,僅以研究者任教之學校進行研究,因此研 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全宜蘭縣,建議未來研究可沿用本研究之問卷與方法,對宜蘭縣 所有國中教師進行普查,或是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擴大研究對象範圍與場域,以增加 樣本數。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兼採取量化和質性方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與質性訪談之結果彼此檢核 以及互補資訊內容,最後再整合兩者的研究發現導出結論。為了更深入探討特定內 容,本研究建議未來之研究可採用長期行動研究或比較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長期行動研究

相關文獻多以行動研究瞭解均一教育平台結合教學的情況,但多數研究之研究 期程最長僅有一學期,無法完全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將研 究期程拉長至一年以上,從撰寫使用平台的教學方案、觀察學生的課內外自主學習 變化、修改教學方案,到使用評量檢視成效等至少一個完整循環過程,以達成更全 面性的深入了解。

(二)比較研究

本研究發現除了建立校內教師專業社群之外,也可以成立國中小教師的共同社 群,以期能更有效率且連貫地規劃相關課程,建議未來研究可朝向比較研究邁進,

比較國中與國小教師在使用平台上的差異何在,以及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探討類 似的平台教學科技之設計重點為何。

三、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的核心價值為從第一線教育人員教師的角度探討使用平台的情況,以瞭 解實際操作上所會遇到的真實樣貌,但也建議相關研究若時間、人力許可,可綜合 多方說法,包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平台設計團隊,甚至再加入學校政策推動者 的觀點去探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考量面向。

貳、對教育人員之建議與啟示 一、對學校教師方面

本研究發現均一教育平台結合教學的設計必須要循序漸進且有系統地進行,並

使用平台,並且持續追蹤學習狀況;另外,教師在執行相關課程時須關注於提升學 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利用課餘時間善用平台提供的教學影片與練習題進行 自主學習。

二、對平台設計團隊方面

本研究之多數對象對平台的建議為希望能發展更多學科課程,讓更多的老師能 利用平台結合教學,以提升各科學習效率。此外,目前平台練習題的差異化設計廣 受教師好評,同樣建議教學影片能朝向差異化設計的方向邁進,讓不同程度的學生 有符合其所能理解方式的影片可觀看,以真正幫助到需要學習協助的學生。在版面 設計上,本研究建議平台設計團隊可參考 PaGamO 平台的設計,保留並修正原有的 獎勵制度,並且加入更多遊戲的元素,讓版面色彩豐富化以吸引學生長期的注意力。

最重要的是建議平台設計團隊可與專家學者和教師討論如何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低落 的問題,以利於將平台提供給學習者的狀態數據能發揮其預期的功效。

叁、對政策推動人員之建議與啟示 一、對學校推動方面

本研究發現在 107 學年度新課綱下資訊課程將增加,屆時會對各校的資訊教室 以及相關軟硬體設備的供需平衡造成衝擊,因此建議學校必須要重新檢視各項基礎 設備是否完善,以因應未來大量使用資訊科技結合教學的狀況。此外,相關文獻指 出組織與領導者的支持是影響教師使用平台教學的考量面向之一,學校除了辦理相 關資訊研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訂立推動目標以及制訂相關教學計畫,此舉能有利於 教師實際付諸行動;另外也建議學校以領導者的姿態,鼓勵和推動校內教師發展專 業社群,並且居中協調跨校交流事宜等。

二、對政策執行者推動方面

本研究觀察到教育主管機關網站有提供各網路學習平台的網址連結,但考量到 教師教學上的實際需求,建議政策執行者能真正整合各學習平台與學習網站的優勢,

除了可以集結專家學者與教師研發一系列利用平台結合教學的課程計畫供使用者參 考,也可以讓平台之間彼此有所連結,而非僅止於單一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千倖(201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推廣政策之敘說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

31-56。

王亦穹(譯)(2014)。S. Khan 著。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兩億人的家教課,跟比爾.

蓋茲的孩子一起學習。臺北市:圓神。

王欽哲(201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師友月刊,574,21-25。

白亦方(2002)。教學資源之探究。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 教學策略(頁 309-326)。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榮桂(2002)。臺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

87,22-48。

吳志銘、趙嘉浩(2003)。初入網路教學新領域。資訊與教育,93,35-43。

吳明柱(2015a,1 月 28 日)。均一教育平台之於翻轉數學教學的推動歷程~宜蘭經驗 縣層級策略整合篇(一)【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5798/post/85331/555514

吳明柱(2015b,2 月 8 日)。關於推動均一教育平台的宜蘭經驗彙整【部落格文字資 料】。取自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5798/post/88973/558674

吳明柱(2015c,9 月 20 日)。複製經驗、擴大規模,需要更多的連結與合作!~翻轉 偏鄉行動論壇 QA【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5798/post/85331/595778

吳明隆(2007)。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昭容、劉子鍵(2012)。實驗法在數位學習研究的應用。載於宋曜廷(主編),數 位學習研究方法(頁 44-72)。臺北市:高等教育。

呂冠緯(2015a,3 月)。從 Khan Academy 看未來教育。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取自 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859

呂冠緯(2015b,3 月)。跨越翻轉教學的鴻溝-2:「翻轉」到底是什麼?。親子天下 翻轉教育。取自 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blog-detail?id=861

宋曜廷、潘佩妤(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

97-130。

李昆翰(2014)。遊戲化的機制與設計。國教新知,61(4),13-21。

巫素萍(2016)。從「均一」到「學思達」國小高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佳玲(2009)。數位學習時期。載於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主編),教育科技—

理論與實務(歷史篇、應用篇)(頁 91-112)。臺北市:學富。

李昆翰(2014)。遊戲化的機制與設計。國教新知,61(4),13-21。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U. Flick 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

李春麟、方文昌(2013)。科技接受模式再探討:整合資訊科技外部變數之論點。企 業管理學報,97,1-37。

李珮瑜、連采宜(201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契機及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

13-16。沈中偉(2008)。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林天祐(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幸玉(2015)。翻轉教室之教學成效—均一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小五年級數學面積單 元教學。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財裕(2015)。均一教育平台運用於國小三年級數學輔助教學之成效:以時間單元 教學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國斌(2013)。台南市國民中學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專班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順成(2014)。高雄市國中教師對資訊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宜明(2016)。資訊融入國小三年級數學分數單元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洪素蘋、黃宏宇(2014)。缺”E”不可—以紮根理論建構影響國中教師推行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之多向度理論模式。國教新知,61(1),21-31。

洪蘭(譯)(2001)。L. R. Squire & E. R. Kandel 著。透視記憶。臺北市:遠流。

胡進興(2015)。國中數學教學之翻轉教室行動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范瑞東(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實施之困境與可行策略之文獻評析。中華人 文社會學報,3,132-155。

徐式寬(2008)。台北縣市國中小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方式與考量面向之研究。教學 科技與媒體,86,61-78。

徐式寬(2014)。談教師在資訊科技教育中的重要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7),1-3。

徐式寬、林珮貞(2003)。反省與回顧台灣政府近年來在電腦融入教學上的投資與努 力。教學科技與媒體,66,60-71。

徐新逸(2003)。學校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4,

68-84。

涂佳玲(2016)。運用補救教學資源平台於國小三年級除法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益勤(2014,3 月)。台中市光榮國中鍾昌宏老師:激發自學力老師等著被問倒。

親子天下雜誌,54。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

張義松(2014)。數位學習平台應用於國小數學科學習成效之探究—以國小五年級分 數單元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 林縣。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338&Page=16848&Index=4&WID=3ee 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教育部(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338&Page=16848&Index=4&WID=3ee 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教育部(2008a)。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 2008-2011。取自

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338&Page=16848&Index=4&WID=3ee 9c9ee-f44e-44f0-a431-c300341d9f77

教育部(2008b)。數位教育與網路學習計畫。取自

http://learning.teldap.tw/GipOpenWeb/wSite/ct?xItem=2822&ctNode=224&mp=1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 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http://learning.teldap.tw/GipOpenWeb/wSite/ct?xItem=2822&ctNode=224&mp=1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取自 http://12basic.edu.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