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本研究結果之發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作為相關單位推廣之用及未來後續研 究之參考。

一、相關單位之建議

(一) 增加潛在女性飛鏢參與者

於研究結果可以得知,男性飛鏢參與者人數比例比女性飛鏢參與者高,但在流暢體 驗與休閒效益中發現,女性比男性有著更深的感受。飛鏢簡單不複雜的特性,致使女性 容易學會,進而深深投入其中,隨後進入一種沉浸且無人的流暢狀態。同時,藉由參與 飛鏢,亦可以在生理及心理上得到助益。許多女性會希望透過運動,來達到身心上的益 處,但對於運動卻持著望而卻步的態度,原因可能在於從事運動過程,身體會感到很喘,

並且結束後會出現渾身無力、疲勞感等。然而,透過參與飛鏢的過程,可以使身體不用 承受如此的不舒服感,亦能有效促進生理及心理上的效益。有鑑於此,飛鏢是項非常適 合女性從事的運動之一,但在眾多宣傳飛鏢的店舖可以發現,較多行銷手法均主打男性 客群。因此,以女性為中心的行銷手法,使其願意參與飛鏢,是飛鏢店鋪經營者及相關 單位關注的課題之一。

(二) 飛鏢普及化以提升飛鏢知名度以增加參與人口

與其他廣為人知的運動相比,飛鏢對於許多民眾仍屬於較為新穎的運動項目之一,

參與者的參與年資多為 1~3 年區間,得知多數人幾乎這幾年才開始逐漸接觸飛鏢。認識 一項運動項目,除了從電視、網路、家人聊天等,學校體育課更是重要管道之一。在體

121

育課裡,不僅能獲得該項運動相關知能,亦能實際體驗感受,使其將印象深深烙印在心 中,未來則會有一定機率繼續從事該項運動。但從研究結果來看,職業的比例中,學生 飛鏢參與者的比例僅佔 19.7%,說明學生並不是很了解飛鏢,導致參與率偏低。為此,

建議相關單位積極與各級學校合作,使其能編列預算採購相關硬體設施,將飛鏢納入至 體育課或是社團中。進而將飛鏢的賽事推向班際、校際至全國性比賽,以達到普及化之 目的。同時亦可以透過巡迴或是定時定點的方式,讓職業鏢手、相關證照教練等人,教 授相關知能與技術,以利於飛鏢推廣及增加參與人口之用。

(三) 舉辦年齡分層飛鏢賽事,以擴大飛鏢參與者的年齡層

於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正式比賽或是朋友間的友誼賽,許多人參與飛鏢的過程中,

都會在意自身投擲表現。從中可以得知,透過比賽的性質,是有效可以提高參與者投入 下去的動力。有鑑於此,建議相關單位多舉辦飛鏢賽事,同時這些飛鏢賽事可以跳脫過 往依級數高低的區分進行參賽,取而代之的是依不同年齡層進行設計舉辦。許多不同年 齡層的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年齡,與級數之間有所落差,導致不敢報名比賽。但藉由年 齡進行分層,可以避免級數與年齡的落差感,進而放心的參賽。飛鏢是一項老少咸宜的 運動項目之一,透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的刺激各年齡層的民眾,以提高他們對飛鏢的 參與程度。

二、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 研究地點

本研究基於時間、人力、經濟等因素,僅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地區進行研究,不足以 推論至全臺灣之飛鏢參與者。而每一地區有不同的文化特性,了解其中有其重要性。因 此,若時間、人力、經濟等因素的允許,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將地區分為北、中、南、東 等四區進行探究,以作為更廣泛的研究。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施測的地點皆為飛鏢的專門店鋪,其研究參與者同質性太高。有鑑於此,

建議後續研究可針對設有飛鏢機台之場所,如複合式運動館、運動中心等地進行研究。

此外,亦可針對一般民眾與職業選手進行區隔,了解其不同之差異情形。

122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僅透過問卷調查法進行探究,未將質性的研究方法運用其中。因此,建議後 續研究可針對店家經營者或中華民國競技飛鏢總會之行政單位人員,採用個案研究之方 式,予以深入探討,使其將飛鏢相關議題,昇華為更精密且周全的研究。

12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競技飛鏢總會 (2017)。106 年丙級飛鏢運動教練講習會手冊。臺北市:作 者。

方怡堯 (2001)。溫泉遊客遊憩涉入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北投溫泉為例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 (1996)。統計套裝程式 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泰華文化。

王偉琴、吳崇旗 (2009)。以早期戶外經驗探討遊客環境態度、活動涉入與環境行為之 關係。觀光休閒學報,15 (1),23-47。

王學中 (2015)。不同運動項目涉入程度對幸福感的影響。通識教育學報,3,1-28。

王鴻達、陳維智、李居旺 (2011)。飛盤運動參與者休閒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關 係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6 (2),37-54。

白慧嬰 (2005)。桌球運動選手背景變項與團隊凝聚力相關之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科技。

余玥林 (2004)。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型態對休閒效益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余瑋舲 (2009)。大臺北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怡靜 (2006)。都市公園休閒活動參與者之休閒行為與休閒利益之研究-以豐樂公園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吳明隆 (201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 (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124

吳建霆、洪聰敏 (2007)。不同技能水準者飛鏢投擲時腦波頻譜功率與連貫性之差異。

大專體育學刊,9 (2),39-50。

吳家平 (2016)。立式划槳活動參與者之認真性休閒、休閒效益與流暢體驗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市。

呂志忠 (2012)。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進行電子飛鏢靶之新產品發展策略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秀穗 (2001)。運動團隊凝聚力。大專體育,52,130-137。

沈進成、曾慈慧、林映秀 (2008)。遊客休閒涉入、體驗、依附影響之研究-以南投水里 蛇窯陶藝文化園區為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113-132。

沈嘉雯 (2015)。羽球參與者涉入程度、服務品質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周庭竹 (2016)。鐵人三項參與者認真休閒特質、休閒阻礙、涉入程度及休閒參與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林子良 (2011)。電子飛鏢靶之設計與製作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林安庭 (2011)。愛好登山者涉入、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林志鈞、王建智 (2016)。路跑活動吸引力與行為意圖之關係-休閒體驗、休閒效益之中 介效果。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6 (3),114-152。

林志鈞、葉子明、林禹伶 (2016)。運動與休閒!肚皮舞運動者之休閒涉入、流暢體驗 對休閒效益影響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 (3),57-79。

林坤和、洪榮臨、王文正、葉文隆 (2016)。卡巴迪的運動承諾對休閒效益影響之研 究。高應科大體育學刊,15,38-49。

林昆樺 (譯) (2010)。飛鏢遊戲必勝指南 (原作者:岩永美保)。臺北市:臺灣東販。

林柏孝 (2015)。獨輪車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體驗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125

林禹伶 (2015)。肚皮舞運動參與者休閒涉入、流暢體驗與休閒效益之關係研究 (未出 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韋儒、洪聰敏、黃崇儒 (2009)。高低技能飛鏢投擲者前額中葉 Theta 之差異。臺灣 運動心理學報,15,1-12

林晏新 (2008)。小型賽車參與者涉入程度、流暢經驗與行為意圖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靈宏 (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邱文信、王翰晢 (2012)。單眼視覺對飛鏢落點偏移及出手動作之影響。大專體育學 刊,14 (1)。32-39。

邱懿瑩 (2012)。職業婦女有氧舞蹈參與者流暢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南台 科技大學老闆娘學院學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邱皓政 (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圖書。

侯嘉政、傅柏霖 (2008)。產品涉入與品牌涉入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以數位相機為例。

行銷評論,5 (1),27-56。

洪佑賢 (2011)。台中縣東豐自行車綠廊、后豐鐵馬道自行車騎乘者參與動機、滿意度 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洪煌佳 (2001)。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孫淑芬 (2016)。登山健行者戶外遊憩體驗、遊憩衝突、休閒涉入與地方依戀之關係-以 大坑登山步道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孫嘉億 (2016)。法式滾球參與者運動涉入程度、休閒效益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孫嘉億、林宗良、盧瑞山 (2016)。法式滾球運動參與者背景變項在運動涉入程度與休 閒效益之差異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11,15-24。

126

馬蘇惠 (2011)。認真性休閒目標取向、社會支持、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以射箭活動為 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高俊雄 (1993)。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遊憩研究,6 (4),1-12。

高俊雄 (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 (1),15-28。

張少熙 (2002)。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良漢 (2007)。登山健行活動涉入量表信度與效度之建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 (1),34-43。

張良漢、蘇士博、王偉琴 (2006)。不同活動涉入程度對地方依戀之研究。運動休閒管 理學報,3 (2),1-18。

張祐華 (2013)。不同時段及熱身準備對飛鏢投擲表現的效果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祐華、林貴福 (2013)。影響飛鏢投擲運動表現的因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 (2),

161-166。

張毓文 (2009)。法式滾球活動介入高齡者休閒參與對休閒效益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樑治、劉吉川、余嬪 (2004)。安養機構老人心流體驗與生活滿意關係之研究。戶外 遊憩研究,17 (3),19-36。

許良仲 (2010)。技藝競賽選手涉入程度、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中職商 業類科餐旅群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許寶文 (2017)。熟齡水肺潛水員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 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許寶文 (2017)。熟齡水肺潛水員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 教輔仁大學,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