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強化無法彌補的遺憾感 第五段:對於自己的錯誤,作者感到萬分的沉痛。

以故鄉春天二月和首段的北京寒冬作對照,描寫 心境上的陰冷

以破壞小弟風箏一事,承續風箏所牽動的情緒,

為後來的心中悔恨埋下伏筆 第三、

四段

第五段到 第八段

遺憾自己過去的錯誤,精神虐殺了小弟的童年,

沒想到小弟竟然不記得此事,作者心中的悔恨,

也就無從平復

因心中得不到企求的寬恕,使作者帶著無可把握 的悲哀,並將心中的冷冽與外界的寒冬相結合,

強化無法彌補的遺憾感

第五段:對於自己的錯誤,作者感到萬分的沉痛。

第六段到第八段:作者滿懷期望能得到寬恕,可是弟弟早已忘懷此事,使作者跌入更深的痛苦。

20.小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甚至忘卻,是因自己認為於理有虧,所以任由魯迅以威權肆意虐殺。魯 迅對這樣任人宰割、麻木無知的「國民性」,感慨尤深。

第九段:以故鄉的春天映襯自己無從贖罪的惆悵與悲痛。

21.作者心中仍介意自己對弟弟所做的精神虐殺一事,但因弟弟全然忘卻,所以也無法依作者想法而說出 寬恕的話。作者得不到寬恕,便言「無可把握的悲哀」;而此話也隱含作者無法把握春天、風箏的悲哀。

22.(1)利用寒冬麻木自己的感受,隱喻作者想拋開他的醒悟;但作者文筆一轉,清醒的了解嚴冬的寒威,

不願躲到自我麻木中。

(2)魯迅曾言:「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文章結構表

第一段 以遠處一二風箏浮動,作為勾起少年回憶的串聯 起

第二段

合 第九段

◎本文採用的對比手法:

北京寒冬中所見風箏 故鄉放風箏的熱鬧情景

現實肅殺的北京寒冬 記憶中溫暖的故鄉春天

故鄉甜美的暖春 因年少的一段錯誤而隱含悲涼

作者對風箏的嫌惡 小兄弟對風箏的喜愛

滿懷希望的致歉 弟弟卻毫無記憶所帶來的失望

醒覺的心靈 無法改變的事實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一、作者看到在空中浮動的風箏會感到「驚異和悲哀」,是因這令他想起他曾犯的一次「罪行」,一次對 弟弟嚴重的「精神虐殺」行為。他曾經扼殺掉弟弟對風箏喜愛的那種孩童單純的天真、樂趣。這樣的回 憶是痛苦的,當然對他而言就會成為一種「悲哀」,而所謂「驚異」則牽涉到弟弟竟然把這事「忘卻」

所給他的「撞擊」──悔恨也無補於事了。所以文末會說「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 正反映了「無法補過救贖」對他所造成的「永恆懲罰」。

二、文中的「對比」如:溫暖的春天與肅殺寒冷的冬天;原本應美好溫馨的回憶,卻只感沉痛與悲哀;

滿懷希望對應著後來的失望;醒覺的心靈對應著無法改變的現實…等。事實上,「對比」──這種相對 應觀念做為文章敘寫的一種張力構成的手法,正是野草一集的特殊風格。

三、魯迅作品的基本情調是抑鬱的,多用形象的景物或概念來象徵情感,從不直抒;令人讀來特別有一 種肅殺尖銳的感覺。以本文為例,丫叉的樹枝、地上的積雪、孤獨的風箏都讓人有寒冷的感覺,而結尾 的出人意表更表現了其風格銳利的一面。

形音義辨析

詣 ㄧˋ

1.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苦心孤詣,造詣。

2.到、前往: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李賀感諷詩)

3.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陶淵明桃花源記)

懲 ㄔㄥˊ 1.責罰:懲罰,獎懲 2.警戒、教訓:不誅過,則民不懲而易為非(韓非)

3.悔恨:首身離兮心不懲 4.戒止:民之訛言,寧莫之懲。(詩經)

愆 ㄑㄧㄢ 過失。 愆尤、愆忒。

毖 ㄅㄧˋ 謹慎:予其懲,而毖後患(以從前過失為教訓,戒慎不再犯錯)。(詩經小毖)

瞞 ㄇㄢˊ 欺騙、隱藏事實的真相。 瞞了我的眼睛,欺瞞。

顢 ㄇㄢˊ 形容不明事理,糊裡糊塗:顢頇。

蹣 ㄆㄢˊ 形容步伐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蹣跚(足跛)、蹣跼。

慲 ㄇㄢˊ 糊塗。 慲兜(忘)。 璊 ㄇㄣˊ 赤色玉。 瓊璊。

詞義辨析

瑟縮

1.蜷縮,不伸展的樣子:眾睹之,「瑟縮」不安於座。仍請負去。(蒲松齡聊齋誌異)

2.猶豫遲緩的樣子。 2.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呂氏春秋)

3.狀聲詞。形容風雨的聲音。 3.臥松風之「瑟縮」,揭春溜之淙潺。(蘇軾洞庭春色賦)

修辭菁華

(一)譬喻:1.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隱喻

2.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明喻

(二)排比兼類疊:˙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 著,跑著,笑著。

(三)象徵:作者藉不同的季節來象徵不同的心境。文章由北京灰冷的冬日揭露了作者沉鬱的心情。而 故鄉二月的春景本應帶來溫馨的童年回憶,但一次無法挽回的錯誤又將作者帶回清冷孤寂的北地長冬,

全文以「北京的冬天」起始,以「非常的寒威和冷氣」終尾,正象徵作者無從彌補的沉痛。

(四)轉化:1.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人性化

2.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形 象化)

成語集錦

伶仃孤 苦

意義:或作「伶丁孤苦」、「零丁孤苦」。 同義:舉目無親/無依無靠/離群索居(離開群體,

獨自生活)/顧影自憐(孤獨失意的樣子)/煢(ㄑㄩㄥˊ)煢孑立/形影相弔 苦心孤

意義:費盡心思,專心研究,達到他人無法企及的境地。 同義:苦心竭力/苦心極力/皇天 不負苦心人/嘔心瀝血/雕肝鏤腎(比喻寫作時嘔心瀝血,苦心雕琢字句,刻意求工)/費盡 心血/煞費苦心/挖空心思/用盡心思/處心積慮/良工心苦

恍然大

悟 意義:心裡忽然明白。同義: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久夢初醒/如夢方醒/猛然大悟

課後活動學習單解答

《單選》(A)1.*(A)ㄇㄢˊ(B)ㄔㄥˊ/ㄓㄥ(C)ㄑㄩㄢˊ/ㄐㄩㄢˇ(D)ㄧˋ/ㄓ(B)2.

(C)3.(C)4.(D)5.*(A)背影一文為朱自清刻劃父愛的名作,匆匆一文則為其抒發時光難以掌握的 作品(B)徐志摩有再別康橋及偶然兩首現代詩名作 (C)周作人追求生活的恬淡及文章的閒散,近似隱 士;抗戰時期出任汪精衛政權官員,勝利後,被判以漢奸罪名下獄 (D)魯迅曾以「鐵屋裡昏睡將悶死 的眾人」為喻,比擬當時落後黑暗的中國。錢玄同則勸他以小說創作來「喚醒」昏睡的國人,因此魯迅 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B)6.

《多選》(ACD)7.(ACD)8.*(B)魯迅和二弟周作人俱為現代文學重要作家,但兩人後來因故決裂,

老死不相往來。三弟周建人為社會運動家和生物學家,並參與女性解放運動(E)前期以小說為主,後期 以雜文為主(BCD)9.*(A)回憶本是溫馨甜美,但作者卻因過去的事感到沉痛悲哀(E)與無法彌補的現 實形成對比,文章結尾籠罩在沉重內疚與悔恨的感情中。

《非選》1.周作人 2.夏丏尊 3.許地山 4.徐志摩 5.林語堂 6.胡適 7.魯迅

歷屆試題彙整

(一)修辭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C)1.斟酌下列文句,□□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甲)夏夜,柳絲是些溫寂垂懸的□□,在月光裡 睡著(司馬中原如歌的行板) (乙)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 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於無窮(魯迅好的故事) (丙)我看到紅色羽毛和黃色羽毛的朱鸝鳥,啄著 葡萄架上的青葡萄。美麗的朱鸝鳥常常成群的飛進院子裡來……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 碎細的□□(蕭白六月的眸光)(A)簾幕/霧靄/耳語 (B)簾幕/雲錦/珍珠(C)睫毛/雲錦/耳語(D) 睫毛/霧靄/珍珠(94 學測)

*(甲)由「垂懸」、「睡著」等詞推知為「睫毛」(乙)由「美的」、「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等詞語推知為

「雲錦」(丙)朱鸝因啄食跌落到地面的葡萄,發出細細碎碎的聲音,宛如耳語般。

(二)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B)1.關於下引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三十年代的時候,魯迅曾與梁實秋展開多次筆戰。有一回,

梁實秋說魯迅把一切主義都褒貶得一文不值。魯迅則反駁:「你究竟在說『褒』還是在說『貶』?褒就 是褒,貶就是貶,什麼叫做褒貶得一文不值?」梁實秋無詞以對,只是解釋回應說,按北京人的用法,

褒貶就是指貶。當年這場筆戰似乎魯迅了占上風,然而陳之藩總無法信服魯迅之說,卻也說不出具體的 理由。後來在香港,一位四川籍教授給他看一幅鄧小平的題字:「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落款有「錄魯迅詩」字樣,陳不禁為之大笑,原來他發現魯迅自己也有與梁實秋類似的用法,陳之藩因

而評論魯迅:泯恩仇指的當然是泯「仇」,「恩」為什麼要泯它呢?(改寫自陳之藩一星如月褒貶與恩仇)

(A)梁實秋心知魯迅的反駁是對的,所以無詞以對(B)陳之藩評論魯迅,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之身」 (C)鄧小平題字,頗有希望魯、梁二人筆戰「一笑泯恩仇」之意(D)魯迅事後自覺強詞奪理,所 以作詩有「兄弟在」、「泯恩仇」之語。(95 學測)*(A)梁實秋並不認為魯迅的說法是對的,只是一時詞 窮,找不到適當的解釋加以反駁 (B)陳之藩是以當年魯迅批評梁實秋使用偏義複詞「褒貶」的邏輯來 評論魯迅使用「恩仇」(偏重「仇」之意)(C)鄧小平之所以題魯迅詩是應陳樹柏之請。陳氏為美國矽谷 科技大學創辦人,其父曾為國民政府要員,鄧小平題此詩意有泯除國共恩怨,兩岸邁向統一之意(D)魯 迅此詩是為日本友人而作,意涵希望中日戰後能化解恩怨,重建友好邦交。

(DE)2.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 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的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家,

窺見許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昭明太子集只賸一點軼本了,文選卻在的;讀古文辭類纂者多,讀惜抱 軒全集的卻少。……選本可以藉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見。博覽群籍,採其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集,

一法也,如文選是。擇取一書,刪其不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新書,又一法也,如唐人萬首絕句選是。……

讀者的讀選本,自以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筆的精華的,殊不知卻被選者縮小了眼界,即以文選為例罷,

沒有嵇康家誡,使讀者只覺得他是一個憤世嫉俗,好像無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潛閑情賦,掩去 了他也是一個既取民間子夜歌意,而又拒以聖道的迂士。選本既經選者所濾過,就總只能喫他所給與的 糟或醨。(魯迅選本)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昭明太子集、惜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纂都 是全集(B)文中認為選集取精用宏,讀者不必詳讀全集,只要選讀好的選集即可(C)由文中敘述可知:家 誡的內容正足以證明嵇康是個憤世嫉俗的人 (D)文中認為選集常因編選者的任意去取,導致讀者對作

沒有嵇康家誡,使讀者只覺得他是一個憤世嫉俗,好像無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潛閑情賦,掩去 了他也是一個既取民間子夜歌意,而又拒以聖道的迂士。選本既經選者所濾過,就總只能喫他所給與的 糟或醨。(魯迅選本)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昭明太子集、惜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纂都 是全集(B)文中認為選集取精用宏,讀者不必詳讀全集,只要選讀好的選集即可(C)由文中敘述可知:家 誡的內容正足以證明嵇康是個憤世嫉俗的人 (D)文中認為選集常因編選者的任意去取,導致讀者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