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影像建構

本節藉由影像、影像創作、音樂錄影帶等相關文獻,探討影像建構音樂意象 的方法,並作為影像建構的思考脈絡。因此,此節將從「影像建構」探討至「音 樂意象的影像建構」。

一、影像建構

「影像建構」是指透過視覺性的「影像」,建構人們看不見或未知的形象。

因此,「影像」(Image)是形與色綜合的視覺對象,如,照片、繪畫、圖形等,

包含具體的或抽象的圖像、模樣(陳俊宏、楊東民編著,1993)。所以,影像也 包含抽象的想像;換句話說,「意象」亦即是一種心中的影像(Stephen, J., & Brown, S. J., 1927),它無法直接被他人看見。但是,人們渴望透過某些行為記錄眼睛所 看 到的一切;也渴望透過某些記錄表達心中的想法。也因此,抽象衍伸至具象;

意象衍伸至影像,人們透過一種複製、創作、重新製造的行為,將概念、印象化 作具有時間與空間的形象(王雅倫,2000;戴行鉞譯,1993);將意象轉換成具 體可見的影像。如原始人以線條在洞穴的牆壁上,具象地描繪當時所見兩隻牛互 相爭鬥的情景,並加以記錄保存,形成長久的記憶(如圖 2)。這些行為現象促 成了意象的「影像建構」之概念與行為,並且陸續被畫家所引用,透過繪畫記錄 眼睛所見,另外也包括或是聖經故事的記載等。

圖 2 「法國蕭維(Chauvet)岩洞壁畫」

資料來源:大紀元文化網(2011)。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更進一步以繪畫的方式,將文字成形。如中國的會意、

象形、指事等文字形式,以簡化的線條模擬並構成所指的物體,將意象與影像隱 含於文字之中(Paivio, A., 1971)。如圖 3 的「牛」字,透過線條建構牛頭的形象,

使「牛」字表現出「牛」的意象,同時,也形成意象的影像建構之概念與行為。

除此之外,文字更可作為「符號」的使用,用以指物或是表意(曹錦清、馬振騁

譯,1994),因此「牛」字代表牛。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認為,文字是「符號」,而「符號」本身含有意符(signifier)與意指(signfied);

亦即「符號」傳遞的訊息為何、在人們心理上產生的意念為何,這些都是符號構 成與傳遞訊息的依據(馮建三譯,1992)。因此,一連串的文字可形成句子與人 溝通;一連串的「符號」可形成語言與人們溝通。

圖 3 「牛」

資料來源:曹錦清、馬振騁(1994)。

接續,在攝影術發明後,影像建構的概念從文字與繪畫,來到「符號」組成 的概念。如一張透過構圖、主體、光影作為符號,所組成的照片(靜態影像),

任何一個影像細節皆可從「符號」的角度解讀。因此,後續學者巴特(Barthes Roland, 1997)以索緒爾提出的「意符」與「意指」作為基礎,提出:除了符號 本身的語言之外,還包含外延意義(denotational)與隱含意義(connotational),

亦即「語言訊息」、「圖像外延意義(denotational image)」、「圖像隱含意義

(connotational image)」。如達達主義的藝術家以真實主體的圖像為「符號」,透 過拼貼的方式組合出如夢境般的影像,傳遞他們對戰爭後的感想。所以,「符號」

的組合能夠成許多的意涵,進而組成訊息。

除了「靜態影像」之外,影像建構的概念也衍伸至「電影」(動態影像)的 層面。出現以「場面調度」、「佈景」、「道具」、「服裝」、「表演」、「燈光」、「場景」

作為「電影符碼」的思考(陳芸芸譯,1999)。「符號」被隱藏於每一個電影鏡頭 裡,透過它本身所代表的符號特性塑造出某些意象(Stephen, J., & Brown, S. J., 1927),形成「影像符號」的概念,而此概念與意象的影像建構息息相關。學者 程予誠(2008)更進一步將電影符號分類成:「構圖符碼」、「人物符碼」與「空 間符碼」。

構圖符碼指的是以鏡頭景框為依據的內在構圖,包含以符號形象相近的「相 同構圖」、以及不同構圖符號產生視覺刺激的「相異構圖」。人物符碼指的是演員 間的肢體動作,如「距離」、「動作」、「性別」、「肢體動作」、「方位」、「外型」、「頭 部動作」、「手勢」、「姿勢」、「眼光」、「眼神」與「聲音」。而空間符號則是用以 輔助事件的敘述,如家庭環境的「質感」呈現;服裝或道具的「色彩」,用以代 表一種心情或是情調;用以營造空間的整體感受(氣氛),以及呈現畫面的整體 顏色感受(色調);畫面的壓縮與放鬆感(空間寬廣)。由這些符碼可發現,影像 中主角的舉手投足、背景的細節、影像的構圖、顏色等符碼,可發現它們皆成為

意象的建構,也形成會說話的影像。因此,意象的影像建構,是可以透過各個影 像符號進行觀察的。

另外,在動態影像裡,符號亦仰賴一種結構,將這些說話的影像組成一連串 的訊息。而此結構即是「敘事結構」(如圖 4)。在敘事結構裡,說話的符號被安 排至每一個段落裡,形成具有故事性的情節與內容(Branigan, E., 1992)。同時,

透過此結構,組成一個完整的訊息。因此,現今許多影像的建構,皆是經由此結 構的安排與整理,用以傳遞不同的訊息內容。

圖 4 敘事結構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Cohan, S. & Linda M. S., 1988)。

經由以上的探討可以發現:「意象的影像建構」可由「影像符號」與「影 像結構」兩者組成。其展現意象的影像符號相當多元,是可以透過影像媒介 進一步地觀察與分析;而其影像建構的結構,影響著訊息內容的安排。接續,

研究者更進一步以「音樂意象」的角度,觀察其影像建構的方法。

二、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

「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是指透過「影像」建構出音樂的意象。最早的例子 可從無聲電影至有聲電影的發展過程中觀察到。從戲院放映時無聲電影、樂隊在 一旁演奏時,便有人發現音樂配上影像呈現出一種效果,可牽動著觀眾的情緒

(Branston, G. & Stafford, R., 1996)。如小提琴演奏搭配角色流淚的畫面,觀眾就 會進入悲傷的情境裡。起初,電影是以影像為主體,並以音樂為輔,透過音樂的 意象強化影像給觀眾的知覺。接續,此概念衍伸至有聲電影,除了音樂(電影配 樂)之外,更發現「聲音」也可以使觀眾產生某些認知與反應。如電影裡的兩位 主角正熱烈地討論某些事情,突然隔壁傳來槍聲、警車聲,觀眾就會自動聯想主 角隔壁發生槍殺案的劇情,同時產生緊張的情緒反應。因此,音樂與影像的加乘 作用,其實從電影中便可觀察到。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是一種「異質同構」

的概念,它結合「符號學」與「心理學」的概念,以聲音作為符號(余秋雨,2006),

使觀眾聽到聲音就像看到事情發生,立即能產生思考與反應。

後續,隨著電影、唱片的發展,「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持續發展成「視覺 音樂」(Visual Music),它主要是透過色彩、點、線、面等影像建構的元素,配 合音樂的旋律、節奏等形式變化而成的動態影像。這種影像隨著音樂意象而建構 的概念,確實展現出音樂豐富的變化與想像性。如學者張雁涵以「形式原理」,

將音樂的韻律、平衡、調和、比例、對稱、統一與變化、強調與集中(張雁涵,

2009),直接以視覺影像聯想並轉化為視覺音樂,如表 1 所示。

表 1 形式原理於音樂與視覺上之運用手法歸納表

另外,還有以音樂的主題、樂境、節奏等形式,進行視覺性的直接聯想。如

接續,此概念發展成「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亦即現今社會大眾所 熟悉的音樂錄影帶。它主要是透過歌手在影片中唱歌、舞蹈、甚至表演一段故事

(Shuker, R., 2002),進而傳遞音樂所傳遞的內容、及歌曲中的意境。在過去的 相關研究以及上一節影像建構的文獻探討中,不難發現音樂錄影帶確實存在著一 個「敘事結構」,創作者透過不同的結構形式,將符號組成訊息傳遞。而學者李 耀華(2009)針對音樂錄影帶的敘事結構進行研究,他發現音樂錄影帶可分成:

「敘事」(Narrative Form)與「非敘事」(Non-Narrative Form)兩種類型的說故 事結構。

圖 5 「MV 敘事觀點的四種形式」

資料來源:何天立(1998)。

而「敘事結構」中的「時空」、「事件」則是以「音樂」創作的背景、歌詞、

導演對音樂的想法,轉換成故事、編成劇本。學者鄭忠信(2004)在〈音樂情境 意象導引模式之研究〉中與許多音樂錄影帶導演進行訪談並分析作品,他發現音 樂錄影帶具有一個「情境腳本」,是由音樂的背景、歌詞、歌手對音樂的想法、

導演對音樂的想法、想傳達的意念等,轉化成一個「主題」,並以「敘事結構」

建構影像,使觀眾透過故事進入音樂的情境(音樂意象)裡。如 SONY 在 2010 年所推出的 NEX 相機廣告之音樂錄影帶中,以「回憶」為主題,描述老奶 奶生病躺在床上,老爺爺很傷心地憶起與她的過去,搭配音樂旋律的起伏、

穿插老爺爺流著眼淚的畫面,產生一種悲傷的氛圍,讓觀眾產生了情緒,也 引導他們進入感傷的情境裡(NOW 今日新聞網影劇中心,2010)。因此,敘 事結構著重於一種「因果關係」,透過此關係將音樂意象轉化成一則故事,

吸引觀眾走入其故事情境裡。

除此之外,較不注重「因果關係」的「非敘事」類型,其故事性並不高。如 紀錄片形式、廣告形式、聯想形式、抽象形式等。非敘事大多是透過「音樂對點」

的方式,讓影像隨著音樂的節拍切換、變化,達到節奏一致、與影像產生連結。

「音樂對點」(Music syzygy)一詞來自於「對點剪接」、「影音同步」(Synchronous sound)的概念,亦指在音樂的節拍點、節奏點上放置剪接點,讓剪接與音樂節 奏做配合。如剪接、動作、燈光、鏡頭移動等在音樂節奏點上進行變化,透過「對 點」成為互相搭配的節奏(林冠甫,2008:19)。因此,「非敘事」的影像變化 較具節拍性,而不具故事性。

以用於宣傳方面的「非敘事」類音樂錄影帶為例,流行歌手的生活花絮與 演唱會影像、政治候選人宣傳影像等,其內容不具故事性,而影像的變化則 隨節拍律動。另外,「非敘事」類型也可運用於「抽象」的概念,如「紀錄」

類型的《火車》音樂錄影帶,其透過紀實與模擬社會生活的影像,真實呈現 社會的面貌、反映社會問題的存在,促使人們透過影像產生思考。這些無論

類型的《火車》音樂錄影帶,其透過紀實與模擬社會生活的影像,真實呈現 社會的面貌、反映社會問題的存在,促使人們透過影像產生思考。這些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