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在本章節中,研究者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進一步說 明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一、研究方法

本論文屬於質性分析研究與創作研究,旨在透過文獻探討、案例分析與創作 實踐等三個過程,探討、觀察與分析其音樂意象與影像建構兩者之間的關係、作 用等。因此,本研究陸續使用了文獻分析法、立意抽樣、檔案分析法等,將其探 討結果作為後續創作實踐的參考,並回應前面所預設的研究問題。最後,以硬體 與軟體完成本研究創作。

(一)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本論文針對音樂錄影帶,藉由探討音樂意象與影像建構,了解兩者的關係與 其結合後所產生的作用。因此,首先以「意象」、「音樂意象」與「影像」等相關 文獻作為基礎進行論述與分析。「文獻分析」是經由「文獻資料」的解析進行研 究的方法,它是應用科學方法尋求歷史資料,包括對歷史資料的蒐集、檢驗、分 析等內容,對各種文獻資料進行蒐集與分析,並以系統而客觀的界定、評鑑並總 括證明的方法,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及結論。同時,此方法在某些限度之內,

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過去、重建過去、解釋現在、以及推測未來,而俾利研究的進 行,在許多質性研究中被廣泛運用。

本研究首先以「音樂意象」為核心,以音樂、意象、音樂意象等為範圍,蒐 集相關論文、書籍、理論、文獻等,從中針對「音樂意象」進行概略的論述,以 了解音樂形成音樂意象的過程、方法、內容等。接續,研究者以「影像建構」為 副核心,針對影像、影像建構、影像創作等相關論文、書籍、理論、文獻等,從 中針對「影像建構」,尋找、分析、歸納出建構的方法,作為思考脈絡的探索。

除了文獻分析之外,為尋求進一步「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之觀察,本研究 陸續蒐集了台灣的音樂錄影帶,針對本研究限制、研究目的,以立意抽樣的方式 選取樣本,並透過檔案分析法以不同角度觀察、分析、歸納出其建構音樂意象的 手法。其詳細敘述如下:

(二)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

立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是一種抽樣方式,它是根據研究員的主觀判斷 與研究目的而作決定的。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為觀察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因 取自:http://youtu.be/ol37vBWBJIo。

5行政院新聞局(2001)。中華民國國歌-時光顯影篇。YouTube。2011 年 4 月 29 日。擷擷取 自:http://youtu.be/qpWmTX7zu0Q。

6行政院新聞局(2010)。中華民國建國100 新版國歌 MV-綜合篇演奏版。YouTube。 2011 年 4 月 29 日。擷擷取自:http://youtu.be/CCqzllw1Paw。

接續,本研究在分析樣本的部分,是以音樂錄影帶為樣本,進行其內容的觀 察、分析與歸納。因此,在研究方法上選擇「檔案分析法」作為研究工具。其詳 細如下:

(三)檔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

「檔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或稱「物件分析法」)為觀察法的一 種形式,主要是經由研究者針對某一特定文化內所累積的檔案或文件紀錄,經檢 視、考察後得到結論。其中可分析的物件包括日記、小說、雜誌、報紙等,為一 種非參與性的觀察研究,即在不影響研究物件的情況下研究社會心理、行為與文 化的一種方法。就檔案分析法而言,特別適用於傳播媒介方面的研究(Aronson, Wilson, & Akert, 1997:36-37)。

本研究是以音樂錄影帶為資料,經過系統性的蒐集、整理與分析之過程,觀 察研究主題,因此檔案分析法適用於本研究方法,藉由觀察的方式,針對資料逐 一檢視與整理,最後歸納出影像建構音樂意象的手法,應用於研究的實踐。

接續,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為達到以「反映社會現象的音樂錄影帶」

實踐「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因此,本研究擬以「台灣音樂錄影帶」與「《國歌》

音樂錄影帶」作為案例,並區分成兩個分析方向,作為實踐時的參考。以下分別 敘述之:

1. 影像建構音樂意象的手法:以台灣音樂錄影作為檔案資料,分析並歸納 其中音樂意象的建構手法。此手法的歸納有助於後續實踐時,其音樂意 象與影像建構的思考、發展。

2. 反映社會的影像建構:以《國歌》音樂錄影帶作為檔案資料,分析其中 呈現社會面貌的影像建構,並歸納反映社會的角度、層面與內容,作為 研究者觀察社會的角度、呈現的社會內容、反映社會現象的層面等參考,

以創作出「反映社會現象的音樂錄影帶」。

另外,除了探討、觀察、分析與思考之外,在音樂意象的影像建構上,仍需 要倚靠硬體與軟體的設備,完成音樂錄影帶的拍攝與製作。其說明如下:

(四)硬體與軟體的使用

本研究的創作設備分為硬體與軟體兩個部分。硬體為拍攝與剪輯器材;軟體 則為剪接與後製所使用的電腦程式。詳述如下:

1. 硬體部分

(1) 拍攝:拍攝器材為 SONY PD170,是一個小型專業級攝影機,因為它有 一定品質的畫質,加上拍攝時較不受體積、大小等限制,因此大多運用 於紀錄片的使用。其使用的錄影帶為DV 錄影帶。

(2) 剪接:剪接器材則為桌上型電腦(PC),其散熱性比筆記型電腦佳,記 憶體(RAM)的速度也比筆記型電腦快(可安裝的記憶體容量較高),因 此,對於剪接而言,一般較多以桌上型電腦為主。

2. 軟體部分

在創作的部份,研究者主要使用兩個軟體進行影音剪接與影像後製的部份。

(1) Premiere:它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非線性剪接軟體,可以針對影像與聲 音進行基本的剪接與特效。此軟體在取得與安裝上較為容易,比起Avid

(Avid 軟體對於某些電腦無法進行安裝,同時也有硬體安裝的限制),

Premiere 可以在任何的電腦裡(PC、MAC 系統)安裝及使用,且擁有 PC、MAC 系統的安裝版本。

(2) After Effect:此為目前較多使用於影像後製的軟體,可以針對影像進行 更多動畫後製、文字後製、影像合成等電腦特效的部份。取得與安裝的 部份亦相當容易,After Effect 可以在任何的電腦(PC、MAC 系統)安 裝並使用,同時也擁有PC、MAC 系統的安裝版本。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等,透過研究流 程的擬定,依序完成本研究。接續,以研究流程圖說明。

二、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下:

圖1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