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數學解題相關因素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影響數學解題相關因素之探討

速的解法)。而教學變項正是環境特徵裡最重要的變項。

Mayer(1992)就針對解題過程進行分析,而將解題時所需的知識分為 下列五個範疇:

一、語言知識(Linguistic knowledge):和語言有關的知識,如:瞭解問題 中的每一個字。

二、語意知識(Semantic knowledge):與實際生活上的事實有關的知識,如 1 公里等於 1000 公尺。

三、基模知識(Schematic knowledge):問題型態的知識,如:知道長方形 面積問題的基本公式-面積等於長乘以寬。

四、策略知識(Strategic knowledge):如何利用不同型態的有效知識來計畫 和監控問題解答的技巧,如:定下子目標。

五、程序知識(Procedure knowledge):指演算法的知識。例如:在算數應 用問題中,能應用九九乘法表演算問題,並求得結果,這就是程序性 知識。(李靜瑤,民 83,頁 5)

胡炳生(民 88)認為影響數學解題的相關因素如圖(2-3)所示,並 將其因素做了以下的解釋:

一、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解題的基礎,而數學知識包括基本的和較高層 次的兩部份。前者包括:中學數學課本中的概念系統、定理系統和符 號系統三大系統的知識。後者包括:數學競賽中所涉及到的有關初等 數學或介於初、高等數學之間的數學知識,例如:數的整除、多項式 等。

二、數學解題方法:教學解題方法是解題的基本手段,可以泛指數學解題 中的所有方法,它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解題的具體方法和技巧,

例如:配方法、公式解法、幾何中添加輔助線等。第二層次為數學解

題的一些通法,例如:演繹法和歸納法、直接證法和反證法、座標法 和解析法。第三層次為數學解題中的思考原則和策略。

三、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是解題的原則和策略,它是指我們在解題的思維 過程中所應遵循的總原則和總策略。總原則是熟悉化原則、簡單化原 則和多途化原則。總策略是化歸,把要解的數學題化歸為基本的、標 準的數學題。

四、解題經驗:包括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經驗,對於一個人解題能力的形 成和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所謂解題經驗,是指某些數學知識、某種數 學解題方法和題中某些條件的有順序組合。成功的經驗,這種有序組 合是有效的;失敗的經驗,組合是錯誤的。成功的經驗所獲得的有序 組合,就好像是建築上的預製構造,遇到合適的場合,可以原封不動 地把它用上。

五、邏輯:解數學題主要是一種思維活動,要想思維活動進行得有成效,

就必須符合思維的規律-邏輯。數學推理中主要是應遵循形式邏輯,

但在探索性思維活動中,還要有辯證邏輯的幫助。

六、興趣:一個人的思維品質和對數學的興趣,無疑對解數學題有顯著影 響。一個見了數學題就厭煩的學生,是解不好題的。相反,一個對數 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能埋頭幾個小時做題,以解題為樂。思維敏捷 而不細密的學生,解題雖快,但計算容易出錯。思維細密而不靈活的 學生,往往做代數題優於幾何題等。

七、語文知識、社會生活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對數學解題都有關係。

因為數學題都是用文字來表述的,解題最後結果也要用文字來表述出 來。不少學生的答案卷表述不清,詞不達意,並因此而失分。這說明 數學愛好者,應提高語文知識水平。

圖 2-3 胡炳生的數學解題系統圖

除了上述國外學者及胡炳生之外,國內有關影響數學解題相關因素的 研究,還有下列幾位:

李靜瑤(民 83)年曾對高雄市國二學生進行數學解題歷程分析的研 究,發現解題成敗的因數包括:是否理解題意、是否了解目標狀態、數學 知識完備與否、能否注意到問題中的所有條件、能否摒棄無用的條件、能 否應用相關的知識或公式、是否有完備的程序性知識、能否評估自己的解 題過程、自信心、變通性、解題的耐力及對數學的態度或信念。

李輝雄(民 84)則曾做過高雄市高一學生數學解題歷程之分析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解題成敗的關鍵包括:是否理解題意、能否了解目標狀態、

能否了解數學架構、能否注意到數學中的所有條件、能否應用相關 知識 或公式、變通性、數學知識是否完備、能否評估自己的解題歷程、是否有

錯誤的數學信念。

而蔡承哲(民 85)研究高雄地區高二學生做空間向量的解題歷程分 析,研究結果發現解題成敗的關鍵包括:是否能了解題意、是否能使用正 確的基模知識並整合問題、是否有豐富的策略知識並能適時使用之、是否 有正確的程序性知識、是否能注意到題目中所有條件、是否能畫出正確圖 形來幫助分析解題計畫、是否能恰當的補助線、是否能回憶相關知識和方 法,且能對學過的方法加以活用、是否能隨時監控解題過程有無錯誤、是 否能對最後答案進行檢驗。

以上是相關的解題研究及重要發現,而有關資優生的數學解題研究 中,近年來以俄國的 Krutetskii (1963, 1969, 1976)的研究最受重視。他的 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描述數學資優生解不同數學問題時之心智活動的特 徵。此外,他的研究有與解題能力和個別差異有關的主題,即探討在數學 能力的架構上,象徵性能力的差異,並且探究年齡的差異對數學能力的影 響。

Krutetskii (1963, 1976)的研究中指出,資賦優異學生解題時,在心理特 徵方面包括:1.具有敏捷的推理和心理定向;2.具有邏輯思維,以及有系 統、有順序的思考能力;3.具有數學抽象思考的能力,且能迅速面廣泛地 組織材料;4.具有靈活的思維;5.能任意地從正面的思維歷程轉換到反面 的思維歷程;6.解答問題時,其有迅速且簡捷的推理能力,亦具有「壓縮」

的傾向;7.對數學材料能夠迅速而牢固的記憶;8.對數學作業很少感到疲 勞。在解題特徵方面則包括:1.能掌握問題的結構;2.能看出並解釋量的 或空間的關係;3.能有彈性地心理運作;4.能將若干例證加以類化;5.力 求問題的澄清、簡化、經濟,並尋求解題的原則;6.能將數學的關係,爭

論的觀點及證據,結構的特色加以類化以便記憶。在數學能力方面則包 括:1.形式化數學題材的能力;2.一般化數學題材能力;3.數學運算能力;

4.邏輯推理能力;5.簡捷思考能力;6.逆向思考能力;7.彈性思考能力;8.

數學記憶能力;9.空間概念能力。

除了 Krutestkii 之外,Stonecipher (1986)比較資賦優異學生與普通學 生之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並依據 Kilpatrick (1967)之編碼系統(coding system)加以分類,其主要發現如下:(汪榮才,民 80)

1.資賦優異學生傾向於用自己的語句重述問題以求理解,而普通學生傾 向於逐字重讀問題,而不加以重組。

2.資賦優異學生傾向於應用推理及評鑑(例如:核對,即使用另一種方 法解題以核對結果是否相同)之歷程,而普通學生傾向於猜測答案,

對問題的情境常常誤解。

3.資賦優異學生傾向於採用類化的策略,而普通學生傾向於採用嘗試錯 誤或其他較無效的策咯。

4.資賦優異學生在每一解題過程中所使用之時間少於普通學生。

除了國外學者 Krutestkii 及 Stonecipher 之外,在國內研究方面,邱芳 津(民 78 年)做國二資優生線型函數概念之研究,選取九十五名國二資 優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兩次線型函數單元測驗,根據學生的作答逐題分 析,且歸納出學生所使用的正確解題策略和錯誤類型,再針對解題表現特 殊的十三名學生進行個別面談,進一步探討學生所具有的錯誤線型函數概 念、解題時所涉及的數學能力,與影響解題表現的有關因素。其研究結果 發現學生各項數學能力的表現優劣依序為:數學記憶力→數學演算能力→

逆向思考能力→空間概念能力→彈性思考能力→一般化數學題材能力→

形式化數學題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此外,謝淡宜(民 87)的研究指出:數學資優生在處理題目中所提供 的資訊(條件)時,更具有統合力及成功率。他們能更有效地整合不同的 條件,而對成功解題做出關鍵的助力。他們對題目更能保持全面的掌握,

而在解題策略、解題歷程及計算準確性上表現其系統性、整合性及持續性 的評鑑,及改正的功能。

國內除了邱芳津、謝淡宜、劉貞宜的解題研究之外,顏榮義(民 90)

以所任教的三十名國一一般能力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放聲思考解題,

以分析學生的數學能力、解題歷程、解題策略和影響解題成敗的因素。研 究發現雖然是經過正式甄試過程才錄取的資優生,但不同學生的解題表現 差異相當大,而對於解題策略、解題成敗因素方面得到下列結論:

一、解題策略:

(一)難度低的題目學生所用的解題策略較少,難度高的題目策略較多。

(二)學生在做選擇策略時大多是根據先前的知識和經驗做隨機的猜 測,而不能做合理的猜測這是在教學時可加以努力的地方。

(三)解題能力高者會嘗試從不同猜測起點形成多種的解題策略。

(四)資優生的解題策略顯得相當多樣化。

(五)學生解題策略的良窳與否與學生的數學知識有密切的關係。

二、解題成敗因素:

(一)是否理解題意;

(二)能否了解目標狀態;

(三)數學知識完備與否;

(四)能否注意到問題中所有的條件;

(五)能否摒除無用的條件;

(六)能否應用相關知識或公式;

(七)是否有完備的程序性知識;

(八)能否評估自己的解題過程;

(九)自信心;

(十)是否有彈性思考的能力;

(十一)解題的耐力;

(十二)是否有頓悟的歷程;

(十三)是否能看出題目的深層結構;

(十四)學生的身心情緒;

(十五)對數學的態度或信念等。

劉貞宜(民 89)如從國內外的研究中歸納資優生解題有以下的特徵:

一、數學知識:

(一)對數學材料能夠迅速而牢固的記憶。

(二)數學知識較完備。

二、思考能力:

(一)具有很好的抽象思考能力(甚至幾何的問題也可以用抽象的方式 來解)。

(二)具有敏捷的推理思考和心理定向能力。

(三)具有邏輯思維,以及有系統、有順序的思考能力。

(四)具有靈活的思維能力,能自如地從正面的思維歷程轉換到反面的 思維歷程。

3.數學解題策略

(一)能全面掌握題目中的所有的條件。

(二)能正確地統整題目所提供的訊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