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影響力

影響力乃是一種權力形式;它確定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就某一意義而 言,就是明確該行為關係【33】影響是以間接或感受不到的方法,去激發他人的思想、

意見與行動。管理者利用權威使人行動,領導者運用影響,而不是使用權威。同樣的,

依研究觀察,我們仍須稍作修正的是,領導與管理在運作過程也要整合、互為運用【34】。 首先來探討這些權力形式的要素為何。

4.1 影響力要素

領導者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培養互相尊重、互補的精神去創造認同,激勵員工,

讓員工投入並留住他們,以營造出ㄧ種能激發出創造性行動的組織氣氛。

歐洲最負盛名的企業領袖之一,前 ABB(Asea Brown Boveri,艾波比公司)董事長 派西.巴納維克(Percy Barnevik)說:「員工為公司付出的能力,保守估計只占全部的 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其他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都用到工作以外的方面去了。」他並提 出,領導者的挑戰就是要「學會如何發掘並運用員工未彰顯的能力」。在一份由美國凱 納崔格(Kepner-Tregoe)企管顧問公司所做的調查中,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他 們頂多只使用到員工腦力的一半而已。而員工自己的看法甚至更不樂觀,正如英國一份 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十六的員工認為自己把過半的能力運用在工作上。

巴納維克極力主張,唯有把員工的腦力、技能、構想和創新能力結合起來,並加以 運用的企業,才有可能累積大量利潤。一份由賓州大學羅勃特.查姆斯基(Robert zemsky)

和蘇珊.夏曼(Susan Shaman)兩位教授統籌,針對美國三千二百家公司所做的研究結 果顯示,每增加百分之十的人力訓練發展支出,可以使生產力提高百分之八點五;然而,

每增加百分之十的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卻只能提高百分之三點八的生產力。

佐證如此,也難怪傑克.威爾許會說,他只有三件事要做:選對的人、分配資源,

以及迅速傳播想法。在會晤麾下幾百名主管時,威爾許最常談論的不單是他們的想法,

還會問他們和誰分享過想法,又有誰已經採納。

威爾許和巴納維克這兩位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企業領袖,對他們所扮演角色的看法竟 如此雷同,這絕非偶然。要招攬、留住人才,並啟發員工適應及創新的能力,端視領導 者能發揮多少的影響力。【35】

柯哲士(James M. Kouzes)在其所著「當領導與忠誠發生衝突」中,說明他與波士 納(Barry Z. Posner)共同的研究結果:他們要求一些經理列出對領導者最為讚賞的特 點,分別為誠實、能力強、有遠見、有激勵能力。同時又詢問另一組經理,重視部屬的 何種素質,大多數的欣賞要素為,誠實、能力強、可靠及合作。【36】

班尼斯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出領導的影響力具有七大要素,這些要素有很大部分與領 導核心及職能因素是重疊的。下列是領導所需的重要能力,:(請參照影響領導因素圖)

專業能力 ─ 所在領域的產業技術及掌握能力 理念技能 ─ 抽象性及策略性思考的能力

職場資歷 ─ 獲得成就的紀錄

識人技巧 ─ 溝通協調、激發鬥志和委託授權的能力 鑑賞力 ─ 鑑識及培養人才的能力

判斷力 ─ 在時間緊迫、資料短缺的情況下做困難決策的能力 人格特質 ─ 決定我們是怎樣一個人的特質

前三種能力在所有高階主管身上幾乎都看得到;他們很少會因專業或觀念不正確而 失敗;完整的資歷,更是位高權重之人不可或缺的要件。以上這些技能都很重要,但要 成為有效能的領導者,尚需具備柔性的識人技巧、鑑賞力、判斷力,以及最重要的:人 格特質。【37】

如果這些影響力特質能和期望達到的成效連結,領導效能就會展現。我們可以用一 個公式來表示這種現象:

領導效能=影響力=績效

一位深具影響力特質但績效不佳的領導者,絕對無法真正扮演好領導的角色。這樣 的領導人可能做對的事、人際關係良好、誠實守信,但只要無法達到公司期望的績效,

就稱不上是高績效領導人。再好的專業能力、職場資歷或人格特質絕對掩飾不了表現不 佳的事實。沒有清晰可見的績效,領導絕對無法持久。單單領導特質強的領導者,所精 通的可能只是領導的語言,而非本質。

反過來說,能達到績效卻缺乏品格與價值觀的領導者會面臨另一個挑戰:如何贏得 必要的支持來維持長期的表現?這些人常將不屬於他們的功勞納為私,將別人的成績據 為己有,因而很難一再達到或拓展那些成效。他們得不到下屬的信任和善意,同時發現 自己無法將注意力放在新提案或新策略上。這類領導人很少能創造出永續的資產,因為 他們的行為無法讓績效維持下去。真正優秀的領導者不但有辦法達成續效,所作所為還 能展現出高尚的人品。【38】

誠如馬基認為(「2408」Magee,1998),領導人是組織價值的化身,這些價值是團 體多數成員的工作準繩,可以激勵工作士氣,成為組織的規範。不合乎組織價值的行為,

不只會遭領導人反對,基層人員也不會贊同。即使在一個由上而下的獨裁體系中,除非 部屬心甘情願地執行上級任務,否則也不會獲致最佳成果。因此,領導人必須注意聆聽 參與者所提出的各種不同意見,制定決策後還要進行溝通。決策經協商後較能獲得接 受。組織領導人如果不能聽取屬下意見,不能獲得屬下支持,則不夠格當領導人。

4.2 領導藝術是一種影響力作為

如果觀察有關人性的事實,我們可據以描述出,領導藝術實際就是一種影響力作 為。領導者之所以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員,係取決於保有共同觀念之意願及溝通傳達能 力。該作為乃是個人價值觀的一種反射作用。

領導者必須同時了解自己和部屬們的價值觀,以部隊管理的世代差異為例,高級與 資深幹部因職務歷練,常堅守某些價值觀,諸如接受額外出勤,樂意接受競爭,以及一 直為高層職位奮鬥不懈。所屬則自認有為者亦若是,展現其自覺與自信,願意以同樣的 熱情去尋求最低限度之可接受的績效標準,期望可獲得同樣所望的生活品質及職務。

此種自覺係基於價值觀;自信乃是了解與相信一個人價值觀之行為結果。領導者的 價值觀,決定了他為何種部屬或領導幹部上扮演一種重要角色。這種價值觀乃是經由領 導者下達決心之方式,經由與部屬合作之方式,經由面臨各種危機情況所做的選擇,以 及經由所獎勵的人員與行為而表達。因此,卓越的領導係顯現在言行之間的永遠一致。

職是之故,價值觀導引領導行動,並使領導具有影響他人之能力。【39】

領導人的角色直接來自於正式職權,授予其強大的職務權利、並牽涉到基本的人際 關係。首先,要扮演象徵性代表角色來執行儀式性的職責,如迎接來訪要人、參加部屬 婚禮;其次為領袖角色為單位內人員的工作負責,例如負責招募和訓練屬下、激勵員工、

協調個人需求和組織目標;還有扮演聯繫的角色與同儕、公司外人員、顧客及上司等接 觸與協商,從這些個角色的扮演,可以明顯看出領導人的影響力。

在羅斯瑪麗.史都華(Rosemary stewart)的日誌研究中,一六 O 位英國中高階經 理人花四七%的時間在和經理人同儕共處,花四一%的時間在部門內的同事上,而上司 分到一二%。在明玆伯格的研究中,比例則是四四%,四八%及七%,從數據分析中可 看出領導者與屬下和人脈關係網路的人際接觸的重要性,以及當中有關協調、激勵和協 商衝突等職能所衍生出的影響力。【40】

4.3 領導統御是一種發揮影響力的過程

威爾許認為經營公司所要管理的絕對不是產品、價格、設計等,你的管理任務是

「人」,最重要的任務是建立團隊。【商業周刊 1007 期,2006,12,12 訪談紀錄】所以領 導必須藉由影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關係的一種作為與程序,運用組織內的人員使在 一起工作以達成共同的目標和希望。

松下幸之助為日本傑出企業家,一手創辦松下電器公司,他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智 慧,就是最佳應證:「企業領導者為了保障員工的生活,在企業危難時,必須有負責到 底的擔當。倘若領導者抱怨部屬缺乏犧牲奉獻的精神時,領導者首先要檢討,在公司危 急時,自己有無勇於承擔的勇氣。」【41】

領導統御係以人為本,領導者原本就是自部屬中產生,人格要素、狀況、與機會,

在洞察力、決心、冒險、自信、士氣與信賴等各方面都會有所表現。因之,領導統御實 是一種發揮影響力的過程,它會與領導環境產生影響。為此,領導者需要去擴展組織其 他成員,並代表組織與客戶及外部團體產生互動,以此建立穩固的內部及外部網路。同 時透過與其他人合作,或是透過他人而產生正向的結果,領導因此種的行為、技巧與能 力而對組織產生影響力。領導效能是平衡且可評估的,同時應兼顧到四種利益關係人:

員工、組織、顧客和投資人。【42】

小結

領導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有正面成果。因此,領導人為表現更大的責任,須將自己的 意志力和企圖心透過對其他人的指導來帶領團隊,促使組織內的成員共同達成目標。同 時,領導人也是組織價值的化身,這些價值是團體多數成員的工作準繩,可以激勵工作

領導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有正面成果。因此,領導人為表現更大的責任,須將自己的 意志力和企圖心透過對其他人的指導來帶領團隊,促使組織內的成員共同達成目標。同 時,領導人也是組織價值的化身,這些價值是團體多數成員的工作準繩,可以激勵工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