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無境」作為「後得智」的認知對象

四、 後得智認知「無境」

此節在於分析窺基如何在《述記》解釋「後得智」能夠認知「境無」的觀點。藉此 提出筆者的兩個問題:(1)真覺指的是什麼?(2)「無境」如何成立?

首先,窺基區分無境的認識為真覺與少知,並且認為世親主張認還沒有獲得「真覺」

前,是不能掌握真正「無境」的知識的,但是獲得「真覺」仍不表示能夠知道「境無」,

需要區分兩個層次的「真覺」:「無分別智」與「後得智」。「無分別智」還不算是認 識到「境無」的最終方式,而是要透過「後得智」(pṛṣṭha-labdha)181的方式才能認識。

182窺基在此對「真覺」進行進一步的解釋:

(1)二乘「見道」位,也名為「真覺」,但是在「後得智」位不認知外 境不存在,因為他們的預備的修行不是以「唯識」作為方式。

(2)菩薩在「見道」位的沒有污染的正確智慧,因為超越世間[的智慧],

稱為「出世」,能解脫生死輪迴,稱為「對治」[煩惱的智慧]。離開「世 分別」和「事分別」,稱作「無分別」。這個是在無間進入解脫道上[的 菩薩]能夠調服世間[的障礙],契合真如道理,稱為「無分別智」……不 是錯誤的[的認知]所以叫做「真」,能夠正確地明白[事物]所以叫做

「覺」……[為了]區別不同於生死有情在離開夢境時,也宣稱的認知道

181 《唯識二十論》卷 1,T31, no. 1590, p.0076,c12-TML:「此後所得世間淨智現在前位。如實了知彼境 非實。」梵文為: “tatpṛṣṭhalabdhaśuddhalaukikajñānasammukhībhāvād viayābhāva yathāvad avagacchatīti samānam etat|” Jonathan S., 2016, P.123.

182《唯識二十論》卷 1,T31, no. 1590, P.0076,c11:「未得真覺不能自知。若時得彼出世對治無分別智。

乃名真覺。此後所得世間淨智現在前位。如實了知彼境非實。其義平等。」

夢境都不存在這樣一種假借名言的認知,[而]建立「真覺」為名[的認知]。

183

窺基將「真覺」區分兩個種類:(1)二乘:聲聞、緣覺;(2)菩薩。就「見道位」

而言,二者都是獲得「真覺」,但是二者的不同在於,後者獲得「後得智」智慧。「無 分別智」不是認識「無境」的充分條件,需要通過「後得智」才能算真實知道外境不存 在。窺基進一步說明「後得智」的功用:

[菩薩]在見道位中,獲得這裡所說明的「無分別智」。之後才出現認知世 間的沒有染污的智慧,顯現在當下的狀態,才能合理真實地了解認知那 [有情]在生死輪迴[流轉中]識所認知到的[外在]對象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即是「後得智」。因為緣取世間,才被稱為「世間」,並不是本質上存 在染污所以叫做「世間」。本質上不是染污的,以純淨的名字來成立它,

合理地[看待]對象而有所認知,稱為「如實知」。184

按照窺基的觀點,菩薩在認知「無境」上需要經過兩個過程:(1)「無分別智」的 認知;(2)「後得智」的認知。然而為什麼要有這兩種認知的區別呢?顯然這是另一 層問題,但是《述記》中存在這兩種認知狀態的線索:

183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1,c14:「論。若時得彼出世對治無分別智即名「真覺」。

述曰。二乘見道亦名「真覺」。然於「後得」,不知境無,加行不作唯識入故。菩薩見道無漏正智,

超世間故,名為出世,能除生死,稱為對治。離世分別及事分別,名無分別。此為無間道對治世間,

契真如理名「無分別智」……不虛妄故名真。如實了故稱覺……簡異生死少出夢時,亦言知夢境皆非 有假名之覺。立真覺名。」

184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1,c25:「於見道中,得此所說「無分別智」。後有緣世 間無漏之智,現在前位,方能稱理如實了知彼生死識境非實有。即後得智。緣世間故,名為世間,非 體有漏名世間也。體非是漏,立以淨名,稱境而知,名「如實知」。」

前「無分別」,唯緣如理,但名真覺。此「後得智」,遍緣世間,能知 境無,名如實知,亦名真覺。此智得起藉無分別,無分別智獨名真覺。

(1)若生死識。雖少自知不名真覺。(2)無分別智雖名真覺,不能知 境皆非實有。(3)此後得智,遍緣理、事,能知境無,異前二智。185

根據上述觀點,窺基認為「無分別智」認知的對象是「理」,「後得智」認知的對 象是「理、事」。雖然對於「理」與「事」的概念在這裡不是那麼清楚,但是窺基在《瑜 伽師地論略纂》中為二者的功能做了一些說明:

論云一依如所有姓、二依盡所有性者。且如二智:

(1)如所有姓,即無分別智。緣「理」之智,如境道理稱實性而觀。

(2)盡所有性,即後得智。緣「事」為境,盡境界性而能觀之。此解大 分以理、事智別。186

窺基認為「無分別智」緣的是「理」,其內涵是認知真實勝義的智慧,處理的是知 識的深度。而「後得智」緣的是「事」,其內涵是窮盡對認知對象(境界)的周備理解 之功能,處理的是知識的廣度問題。但是由於「後得智」是建立在「無分別智」上,因 此也許《述記》中窺基認為「後得智」還是某個意義上能夠認知到「理」,因此它的認 知兼具「理」和「事」。187藉此,窺基主張「無分別智」不能知道外境都是不存在的(「境 皆非實有」),理由在於「無分別智」保證的是知識的正確性,但是「後得智」保證的 是知識的普遍有效性,因為它能窮盡考察所有對象,而知道「一切(外)境」都是不存

185《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2,a02。

186《瑜伽師地論略纂》卷 10, T43, no. 1829, p.0134,c13-TML。

187 劉慧玲,2006,頁 62。國內已經有論文點出關於無分別智與後得智,其功能為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這個觀點已經和玄奘當初將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當作為被觀察對象的觀點不同了。論文指出,窺基將 這兩個性,當作是一種智的內涵,而不是觀察的對象。

在的,進而成立「唯識無境」的觀點。但是由於它建立在分別的功能上,因此它屬於一 種比量的認知而非現量,只是這個認知顯然和凡夫的比量仍然是有所不同的。這個差異,

可見窺基的弟子——惠沼對「後得智」本身的認識功能的說明:

一切定心離此分別,皆為自相,並是現量,雖緣諸法苦、無常等,亦一 一法,各別有故,但緣自相。真如體是諸法實性,亦自相攝。其「後得 智」雖緣名名及所詮義,然不執義定帶於名,亦不謂名定屬於義。由照 名、義,各別體故,亦是自相。188

在慧沼的觀點中,後得智能夠同時認識「自相」(名)與「共相」(義),但是因 為不執著在「自、共相」概念上和關係上,而是將二者作為不同的對象來認知,因此也 可以稱為後得智是認識到「自相」。可見,對於惠沼認為「後得智」雖然是對於共相的 認知,但是並不執著於自、共的區分上而且還能認知到不同的這二種對象,因此也算能 夠認知到自相。因此,從惠沼的論述中可以知道「後得智」是兼能認知自、共相的智慧,

因為它建立在「無分別智」認知到「自相」的基礎上。從修行次第的脈絡下來考察「後 得智」,儘管它的功能建立在比量上以共相的方式認知無境,但與凡夫對共相的認知仍 然是不同的。

五、 小結

「無」在本章的討論,分為兩個步驟:第一,筆者將對「無」的認識,從部派到瑜 伽行派,做簡單的梳理。第二,就窺基的立場 而言,「無境」究竟屬於什麼樣的一種 認知。

188 《大乘法苑義林章補闕》卷 8,X55, no. 0882, P.0163,a05。

就第一點而言,姚治華指出,對於瑜伽行派而言「無常、無我」只能是「共相」

(sāmānyalakṣaṇa)的認知,或者是概念分別(parikalpa)的認知。但是這兩者都是建立 在意識的功能上,因此可以總結說:意識可以認知不存在的對象,比如「無我」和「無 常」。189

第二點而言,是延續以上的觀點,將對於「無」的認識鎖定在「無境」的議題上。

「(外)境」在唯識立場而言,是有情帶著「遍計所執性」的認知結果,但是「遍計所 執」不是有體的,因此要如何認知到「遍計所執性不存在」(或者「無境」)這個事實,

就涉及到佛教知識論(量論)的立場。如果「無」能夠直接被認識,則「無」便不會是

「不存在」的。因此,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因此筆者引用窺基的大量論證,來說明「無」

的知識,不是來自於直接現量的認識,而是比量的認知。

只是「比量」的認知,從修行次第的角度而言仍然有程度上的不同。對於窺基而言,

建立在「真覺」的認知上才算是終極意義的知識,在沒有獲得「真覺」前的菩薩,只能 透過比量獲得有限度的認知。因此,比較獲得「真覺」(即無分別智與後得智)與未獲 得「真覺」的狀態,此二種雖仍然需要建立在比量的基礎上認知「無境」,但是就修行 次第上,前者對「無境」的認知顯然比前者更真實,因為「後得智」建立在「盡所有性」

的內涵上,能窮盡一切存在而認知「無境」的普遍性狀態,在這個意義下才能合理認知

「無境」。因此,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檢討《二十論》是否成立的普遍命題:「安立大乘 三界唯識」。對於窺基而言,《二十論》對於「三界唯識」的命題,完全是建立在「聖 言量」上,採取的是經證:「以契經說三界唯心」190,並沒有積極的「比量」來正面證

189 Z. Yao., 2014, P.142: “So both cases would support the thesis to be proved: mental consciousness can cognize nonexistent objects such as selflessness and impermanence.”

190《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1,T43, no. 1834, P.0980,a04:「大文有二。初立論宗大乘三界唯識無境。後即 於此義有設難言下。釋外所徵。廣破異執 就立宗中。文有其四。初立論宗諸法唯識。二顯由經說,

以經為證。今明唯識但成大乘唯識之義,或顯論所明為成經義。成立大乘,是佛所說唯識不虛。」

明「三界唯心」的普遍命題,因為普遍的命題對於窺基是建立在「後得智」,以「盡所 有性」的功能來達成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