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三、 論文結構及其章節安排

此研究預計分五個章節來討論:(一)緒論;(二)外境不能夠被認知是否等同於 否定外境;(三)「真覺」與「少知」:窺基的「夢喻」論證;(四)「無境」作為「後 得智」的認知對象(五)結論

(一) 緒論

在緒論中,筆者首先梳理近二十年來對於「無境」的當代討論。其中,對於「無境」

的關注,從 Alex Wayman 等在「形上學」議題的論爭,轉為 Birgit Kellner 和 John Taber 試圖從「量論」上解決唯識是否為「觀念論」的問題。

當代以「量論」的意義解讀《二十論》,不僅開展出《二十論》中世親可能採取論 證策略,並且在某些特定的議題上(比如「夢喻」論證),世親證明「無境」的方式也 受到 Feldman、Matilal 的質疑。以「量論」作為討論《二十論》的重心轉移中,窺基對 於《二十論》的注疏《二十論述記》正好能夠為這樣的討論潮流提供新的視角以及批判。

(二) 外境不能夠被認知是否等同於否定外境

本章節主要目的在於檢討「量」與「存在」的關係如何界定,並且在窺基的觀點下,

世親如何使用「量」來證明「外境不存在」。

本章的反省對象為 Kellner 和 Taber 的觀點。他們認為世親採用的是「訴諸無知論 證」的論證策略,即認為世親主張以缺乏對於「外境」的認識,來證明「外境不存在」。

筆者認為從兩個觀點,可以修正他們的理論:第一,窺基認為世親已經採用「訴諸無知 論證」的論證形式,而並不只是論證策略;第二,窺基指出所謂的「無知」並不是知識 的缺乏,而是建立在「量」的檢驗上。因此世親的方法仍是建立在認識方法(量)上的 論證。

本章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節在於梳理「訴諸無知論證」中,以「非知覺」作為

「因」在印度佛教「量」論系統中的歷史脈絡。藉此梳理的過程中,筆者試圖釐清不同 時代、派別對於「非知覺」概念的理解差異。第二節在回顧 Kellner 和 Taber 對於《二 十論》的觀點以及其論證的根據。第三節指出窺基如何以「非知覺」(不可取 agrahaṇāt)

重構《二十論》中的論證,以此作為與他們二人不同的觀點。最後筆者試圖指出窺基如 何討論「量」對「存在」的界定關係,以此回應他們二人的觀點。

(三) 「真覺」與「少知」:窺基的「夢喻」論證

這一章目的在於透過窺基重構「夢喻」的論證,重新反省夢喻對於論證「無境」的 有效性以及回應當代學者的批評。筆者背後更主要的目的,在於凸顯窺基討論對於「無 境」認識的兩種方式:真覺/少知。

本文區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討論窺基如何重構《二十論》中的夢喻論證,並以

「四事不成難」為核心。第二個部分討論窺基的觀點如何回應當代學者對於《二十論》

的批評。當代學者如 Joel Feldman 與 Bimal Krishna Matilal,從正理派的觀點上認為《二 十論》中夢喻是不成立的。他們認為夢喻論證不能推論出「無境」,因為這個論點的缺 陷是:如果用「夢中」類比意識生死流轉的世界,而「夢醒」類比涅槃,則 Feldman 提 出的挑戰是:夢的比喻中需不需要預設醒來的經驗?(1)如果不需要,則我們如何有 可能在夢中宣稱自己在做夢?(2)如果需要有醒來的經驗,則夢境論證不成立。因此 如果醒來的經驗類比涅槃,這無疑預設如果我們能夠認知到「外境不存在」,這經驗需 要基於我們涅槃的經驗。

筆者認為窺基確實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發現,並提出對於「無境」的兩 種認識方式:真覺/少知。以這個觀點,筆者認為可以回應當代學者對於「夢喻」的批 評,因為窺基主張凡夫對於「無境」的知識,雖然無法建立在「真覺」上,但仍可以建 立在「少知」上,而這個「少知」,指的是「比量」和「聖言量」。

(四) 「無境」作為「後得智」的認知對象

承接上一章問題的餘緒,窺基打開了兩種認識「無境」的方式:真覺/少知。上一 個章節,窺基所為的「少知」,指的是凡夫透過「比量」、「聖言量」而對於「無境」

產生非常有限的認知,但對於覺悟者的「真覺」未加以討論。因此,本章目的在於討論 這裡指的「真覺」是否指「現量」?「無境」的知識(外境不存在),是否能透過「現 量」來的認知?

筆者主張在窺基的詮釋下,「無」(不存在的對象)可以以三種討論的方式:(1)

認識論角度。就認識論的角度而言,外境不可能作為五識的對象,因為不存在的事物,

是無體的,無體的事物不可能產生「相分」而被認知,只能通過意識以共相的角度來理 解。因此還沒有獲得「真覺」的有情,只能以推論(比量)而不是「現量」的方式來論 證「無」,因為它不是存在的對象,就算是佛智也無法直接認識到「無」。(2)從解 脫論的角度來看,已經獲得「真覺」的聖者,能夠藉由「後得智」以有分別的方式比量 來認知「無境」,只是這個比量的認知是建立在「無分別智」的基礎上,因此和凡夫的 比量認知仍然有程度上的不同。

(五) 結論

此一章將對以上四章進行總結,提出《述記》中,如何看待「無境」的認知以及論 證。在窺基的論述中,「無境」這個議題在論證上可以被視為對「境」的簡單否定,然 而在認知上可以視為對「無境」這一個存有論狀態的認識。

針對以上問題意識,筆者透過三章去解讀:(1)第二章對於外境的否定來自於「訴 諸無知論證」的論證策略,但是所謂「無知」指的是對象沒有被認知的可能性,而不是 沒有關於「無」的知識;(2)第三章窺基為了解決「寄生論證」的問題,區分「真覺

/少知」。雖然世親說沒有獲得「真覺」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他認為世親並沒有否定

「比量」與「聖言量」某個程度上能夠認知「無境」;(3)筆者進一步討論「真覺」的 意義,並且區分窺基對於「無境」的認知可以區分兩種討論的方式:一、認識論角度;

二、解脫論角度。

結論而言,筆者主張終極意義的「無境」需要建立在解脫論的系統上,而且只有「後 得智」才能夠認知「無境」。然而,透過對於「後得智」盡所有性的功能,也可以明確

回應當代學者如 Kochumuttom、Lusthaus 等人對於世親是否為「觀念論」的質疑。就窺 基而言,覺悟者要具備兩種智慧「根本智」、「後得智」,才能認識到「境無」15,前 者要求認識對象的真實性,後者需要有窮盡認識事物一切可能性。因此,根本沒有任何 空間容許存在「識」以外的實在對象,而且不被認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