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無境」作為「後得智」的認知對象

二、 窺基如何論證「無」

將「無」以「共相」的方式理解是唯識論者的立場。但是把認知對象判斷為本體上 不存在,此主張需要建立在已經「知無」(認知到對象是不存在)的階段。此一節,筆

158 《成唯識論述記》卷 1,T43, no. 1830, P.0247,a21:「然今大乘影像而言,緣無心不生,本質而說,緣 無心亦起。薩婆多說緣有心生,無即不起。經部師說緣無心得生,不要於有。大乘一念即俱得緣;獨 無不生;俱無得起。故三宗別。」對於底線句子的解讀,筆者依據智周的觀點。《成唯識論演祕》卷 1,T43, no. 1833, P.0823,b12:「疏。大乘一念即俱得緣等者。有、無本質,悉緣名俱。有宗要有質、

影心緣。若但闕質心即不起名獨不生。經部相、質俱無心生,名俱得起。此乃總結前三宗別。」

者探問對於「無」的判斷究竟如何成為可能?並且這個判斷(對於不存在事物的認知),

究竟是現量認知或者是比量認知?依據以上的問題意識,筆者將從《述記》提供的線索,

探討窺基可能主張的觀點。主要有兩個步驟,一、窺基所引援的跨文本的論點,二、窺 基如何討論對「無」的認知。

(五) 窺基所引援的跨文本的論點

窺基在《述記》中主張「無境」的認知,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種程度的認知,分別為 一、生死流轉識中的有情的認知;二、已經獲得無分別智的聖者的認知;三、獲得後得 智聖者的認知。這三者對於「無境」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論述如下:

(1)若生死識,雖少自知,不名真覺。(2)無分別智雖名真覺,不能 知境皆非實有。(3)此後得智遍緣理、事,能知境無,異前二智。159

筆者把三種認知的程度整理如下:

「智」的種類 對「無境」的認知程度 1. 生死識之智 非真覺,少自知

2. 無分別智 真覺,但不能知

3. 後得智 遍緣理事,能知

窺基認為「無境」的認知具有程度上的差別,在認知上只有達到了「後得智」,才 能夠合理地宣稱對於外境不存在有所認知。但是後得智所認知到「不存在」(無)的狀

159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1,c25。

態,究竟是以現量認知,或者是以比量認知?是五識的認知或者是意識的認知?這是本 篇要處理的重要議題。然而窺基的《述記》中提供了一些重要線索:

此後得智遍緣理、事,能知境無,異前二智。其義與前知世眠夢,平等 無二。前處眠夢得世覺時,知先夢境體非實有。今從生死得於真智出世 覺時,知先生死夢境體非真實,相似無二。平等、相似,一義二名,解 頌「知」字故。若不知生死夢境非實有,但是未覺。得真覺已,故能了 知。《攝大乘論》、《成唯識》中皆有此釋。義意既同,故不繁引。160

窺基認為後得智對外境不存在的認知,與有情醒後認知到夢境的不存在的意義,是 一樣(平等、相似)的,並且這個意義正是為了說明頌文中「知」(認知)這一個字。

161換句話說,窺基認為這兩種對於「境無」的認知,從認知論意義的角度下來理解,皆 是一樣的。但是依據夢喻論證得出的「無境」,都是建立在間接的推論上,而不是建立 在「現量」的直觀上,那麼是否窺基認為「無境」這個認知也是一種間接的認知呢?這 個議題窺基給出兩條線索,即相關《攝大乘論》與《成唯識論》的主張。

窺基雖然指出以《攝大乘論》為文本根據,但是沒有引證取自哪一個段落,但是就

《攝大乘論》本身的內容而言,的確存在著相似的脈絡,即《攝大乘論》也提出一個相 似的問題:世人因為有醒來的經驗,所以知道夢境是不實在的。但是世人沒有從生死識 中醒來的經驗,如何得以知道唯識呢?《攝大乘論》以為,透過兩個「量」,「唯識」

是可以被認知的,第一個依據是聖人的言說(聖言量)做推論,第二個是依據正確的道 理(真理)做推論。原文如下:

160 《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2,a06。

161 頌文脈絡為:「論。頌曰:未覺不能知夢所見非有。」《唯識二十論述記》卷 2。T43, no. 1834, P.1001,b07。

此中意為有情在夢中不能「認知」到夢裡所見(的外境)是不存在的。

[問]:若人未得真如智覺,於唯識中,云何得起比智?

[答]:由聖教及真理,可得比度。162

可見在《攝大乘論》中主張,一個凡人在未獲得對真理的直觀之前,推論是作為一 種認知「唯識」重要方法。特別要留意的是,這裡的「唯識」意義與「無境」意義不是 兩個不同的,即認知到夢境(夢塵)的不存在等同於認知到一切唯識所現。163總體而言,

《攝大乘論》明白說明凡夫能夠藉由比量來了知「唯識無境」,因此以「比量」論證外 境不存在是作為凡夫朝向解脫的一個知識來源。

不僅如此,在《攝大乘論》中,「比量」也是菩薩在通往解脫道路上,藉由它來認 知「唯識」道理。

由此道理一切識中,菩薩於唯識應作如此比知:於青黃等識非憶持識,

以見境在現前故。於聞、思兩位,憶持意識,此識緣過去境,似過去境 起,是故得成唯識義。由此比知,菩薩若未得真如智覺,於唯識義,得 生比知。164

《攝大乘論》中,無著主張如果菩薩沒有獲得察覺真理的智慧(真如智覺),仍然 可以從「唯識」的義理上,以「比量」認知到「境無」。換句話說,「比量」可以作為

162 《攝大乘論》卷 1 〈2 應知勝相品〉 ,T31, no. 1593, P.0118,b16:「譬如夢塵。如人夢覺了別夢塵,

但唯有識,於覺時何故不爾?不無此義。若人已得真如智覺不無此覺。譬如人正在夢中未覺,此覺不 生。若人已覺方有此覺。如此若人未得真如智覺,亦無此覺。若已得真如智覺必有此覺。若人未得真 如智覺。於唯識中云何得起比智?由聖教及真理可得比度。」

163 見上一個引文。引文中,並沒有明確把「唯識」與「無境」兩個命題分開,比如文中主張當人醒來發

現夢境只是識的變現。在這個例子中,旨在只有說明「無外境」。

164《攝大乘論》卷 1 〈2 應知勝相品〉 ,T31, no. 1593, P.0118,c07。

一種解脫學上的方法和手段,使得菩薩可以通過推論而對唯識的道理有所認識。而這個 認識,指的是以推論的方式認識到「無境」。筆者的證據在世親的註解,他在《攝大乘 論釋》在註釋以上段落時,提出如下說明:

釋曰:前明十一識,通說十八界,十八界中有根、有塵,菩薩於唯識義 中應觀定中色,既無別境,以定中色比定外色,應知亦無別境。165

世親認為菩薩對於「唯識」的體悟,建立在「禪定」中考察色法,並得出在禪定中 認知到的物質世界,是不存在的結論,進而以此作為基礎,進一步以推論的方式(比量), 來認知非禪定時所認知到的物質世界(定外色),也是不存在的。166可見,對世親而言,

還沒有獲得真覺的菩薩只能透過比量的認知,來認知「無境」,而不能直接將「無」作 為現量考察的對象。在此「無境」和「唯識」顯然不是兩個問題,認識到「無境」即表 示認識到唯識的義理。總而言之,透過以上的說明,可見推論的認知是菩薩透過修行方 式認知「唯識義」的一個方法,因為比量能夠提供正確的認識,與解脫息息相關。

(六) 窺基如何論證「無」:窺基文獻內部論點

以上是第一個跨文本的外部論點,接著是窺基文獻內部論點。承接著《述記》的主 張,窺基認為「後得智」能夠知道「境無」這個命題,因此有兩個重要的問題是需要被 探問的:第一,「無」的認知,對於「後得智」而言,是什麼樣的一種認知?第二,「後 得智」的特性到底是什麼?如果這兩個問題能夠被稍微釐清楚,那麼如何認識「無境」

這個命題,就會變得清晰了。

165《攝大乘論釋》卷 5〈1 相章〉,T31, no. 1595, P.0183,a27。

166《攝大乘論釋》卷 5〈1 相章〉,T31, no. 1595, P.0183,a27:「釋曰。前明十一識,通說十八界。十八 界中有根、有塵,菩薩於唯識義中應觀定中色,既無別境,以定中色,比定外色,應知亦無別境。」

對於「無」的認知可以被區分為兩個概念,第一種為「緣無」,第二種為「知無」。

第一種是指的是對於不存在對象的認知,比如過去、未來、夢境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意 識上的認識,因為意識能夠緣取一切法,因此能夠緣取不存在的對象;第二種指的是對 於「無」本身命題知識的把握,即把不存在的對象認知為「無」的一種認知,比如筆者 上文引述《瑜伽師地論》中,唯識論者用「共相」的方式認知「無常」、「無我」。167

周貴華指出,唯識學對於過去、未來、夢、影等境,雖然不是實境,但是識是確定 可以緣取這類這樣的狀況的,因此可以說「識完全可以緣取不存在者」。168學者的這種 說法可以在《成唯識論述記》中,討論「無所緣智」的脈絡中找到依據:

述曰。第二緣過、未等「無」,同經部義。如薩婆多前已破訖,故成無 境。「智」者即「菩薩智」。「無所緣識」者,無所緣之識,謂一切緣 過、未識,此唯有心。菩薩緣此識,無境得生,故名為智。舊云緣無得 起慮,今言大乘相分必有,應言境非真,慮起證知唯有識。169

上述引文中,窺基主張認為菩薩能夠緣取「無」,產生「無所緣識」,這個識得內 容指的是過去、未來這種不存在的法。因為菩薩能夠認識到「相分」一定存在,而「相 分」不必來自「外境」作為形上學的支持,因此能夠得出「唯識」的觀點。顯然,唯識 對於緣取「不存在」的理論,和經部師的觀點是一樣,經部師能夠以不存在的對象,比

167 《瑜伽師地論》卷 52,T30, no. 1579, P.0585,a09:「復有廣大言論道理。由此證知有緣無識。謂如世 尊微妙言說。若內若外及二中間都無有我。此「我」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相觀識,

非不緣彼境界而轉。」

168 周貴華,2009,頁 367。

169 《成唯識論述記》卷 7,T43, no. 1830, P.0488,c22。

如過去、未來,當作所緣而生起認知,不同於說一切有部把過去、未來當作實有的法。

眾多學者已經詳述這個問題,可見 Collett Cox 和法光法師等人的著作。

說明了對於不存在對象的認知,筆者認為這僅僅說明「無」的對象可以被認知。但 是「無」既然是指不存在的,要擁有對於「無」的知識如何可能呢?因此窺基提出「知 無」的概念,是筆者此一節要著手處理的主要問題。雖然在《述記》中,窺基只是略為 提到「知無」的概念,但是在他另外一部作品——《成唯識論述記》就有明確的討論:

說明了對於不存在對象的認知,筆者認為這僅僅說明「無」的對象可以被認知。但 是「無」既然是指不存在的,要擁有對於「無」的知識如何可能呢?因此窺基提出「知 無」的概念,是筆者此一節要著手處理的主要問題。雖然在《述記》中,窺基只是略為 提到「知無」的概念,但是在他另外一部作品——《成唯識論述記》就有明確的討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