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第五節 後續研究建議

本研究在研究主題的選擇方面並沒有與其他產業一起探討,由於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 業務人員的人格特質及薪酬奬金制度不盡相同,因此後續研究者可針對某些具特色的薪酬奬 金制度,針對相關特性的業務人員人格特質進行分析,結合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其他的需 求及相關議題作深入研究。

至於問卷調查樣本問題,本研究鎖定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業務人員人格特質對薪酬奬 金制度進行研究,但不同的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業務人員會有不同的動機和不同的工作意 願,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較容易受到行業的限制及企業資源投入差異的影響,而忽略化學 分析量測儀器產業本身所呈現的特性。因此後續研究者可以增加受訪者樣本代表性,針對人 口統計變數分析較為客觀。

此外,本研究主要以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業務人員人格特質對薪酬奬金制度經驗的業 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但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之從業人員可能會受到外在干擾因素並非出於 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薪酬奬金制度本身。若考量其他可能因素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可能獲 得化學分析量測儀器產業業務人員選擇薪酬奬金制度之其他重要考量因素且獲得之資訊可能 更有建設性。

最後,本研究屬於橫斷面的研究,建議後續研究可採取縱斷面的研究,可獲得化學分析 量測儀器產業業務人員人格特質對薪酬奬金制度長期追踪的研究成果。

7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中國工信部(2020)。2015-2018 年全球測量儀器儀表市場規模,109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s://kknews.cc/finance/ag5xvxn.html

2. 行政院主計總處(2020)。行業標準分類,109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1230162221KI9NIEKP.pdf 3. 宋明哲(1989)。風險管理。台北市:五南。

4. 余舜基(2007)。連接器供應商績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 北市。

5. 余舜基(2014)。考量時窗限制之排程研究-以流程式及零工式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6. 余舜基(2018)。創意自我效能、組織創新氣候對國中教師創意教學表現影響之跨層 次研究。教育學報,46(1),143–164。

7. 季力康、黃英哲(1994)。運動機氣候與自覺能力對賽前狀態性焦慮和滿足感的相關 研究。體育學報,18,頁 321–332。

8. 張銀嶽(2001)。全球儀器設備市場發展動態剖析,108 年 11 月 21 日取自 https://www.ctimes.com.tw/DispArt/tw/0103050000M8.shtml

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1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11. 許子淵(2013)。羽球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自信心來源,自信心水準及運動表現 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台中市。

12. 許香伊(2014)。薪酬委員會特性、薪酬委員會與審計委員會重疊性對高階經理人薪 酬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13. 楊昌隆(2003)。理財規劃服務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 蓮縣。

75

14. 郭千鈺(2015)。CEO 薪酬、員工薪酬與企業績效的關聯—企業社會責任的觀點。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15. 黃勻萱(2013)。薪酬委員會之設置對高階主管薪酬與公司治理、公司績效間關聯性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16. 黃英忠(1989)。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華泰書局。

17.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18. 黃崇儒、郭香雲(1999)。運動員自信心的來源。中華體育季刊,13,頁60–65。

19. 彭冠龍(2015)。風險態度與投資行為對大學生理財工具選擇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20. 鄭明峰(2015)。薪酬分配公平對薪酬滿足與留任傾向之關連性:工作家庭衝突之調 節式中介效果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市。

21. 楊力彥(2001)。團隊績效奬勵制度知覺對於員工薪資滿意度與工作態度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22. 廖益均(2013)。我國薪酬委員會設置現況概述。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1,頁57–

64。

23. 羅月英(2011)。薪酬分配公平對離職傾向的影響-工作滿足感之中介效果。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台中市。

24. 龍印加(2019)。薪酬委員會對監督CEO薪酬的有效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 學,台南市。

25. 台 北 市 儀 器 同 業 公 會 (2019) 。 公 會 簡 介 , 108 年 11 月 21 日 取 自 http://www.instrument.org.tw/about/index.php?parent_id=10

26. 台 北 金 融 研 究 發 展 基 金 會 (2006) 。 公 會 簡 介 , 108 年 11 月 21 日 取 自 http://ocw.knu.edu.tw/sysdata/doc/e/e007a5d60fb68668/pdf.pdf

27. 台灣趨勢研究(2020)。2014年~2018年我國光學儀器及設備製造業之總體營收,109年 2月13日取自http://www.twtrend.com/share_cont.php?id=65

28. 經 濟 部 統 計 處 (2020) 。 工 業 產 銷 存 動 態 調 查 , 109 年 2 月 13 日 取 自

76

https://dmz26.moea.gov.tw/GMWeb/investigate/InvestigateDA.aspx

29. 工 研 院 經 資 中 心 IT IS 計 畫 (2001) 。 電 子 資 訊 , 108 年 11 月 21 日 取 自 https://www2.itis.org.tw/Report/Report_List.aspx?industry=1&ctgy=7

77

英文部分:

1. Adams, J. S. (1965).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 In L. Berkowitz(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nd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Allport, G. W., and Odbert, H. S. (1936). Trait-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7, 1–171. doi:10.1037/h0093360

3.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 1173–1182.

4. Barrick, M. R., Mount, M. K., and Judge, T. A. (2001).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millennium: What do we know and where do we go n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 9, 9–30.

5. Brain, C. (2002). Advanced psychology: applications,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Cheltenham:

Nelson Thornes.

6. Cheng, H., and Furnham, A. (2002). Personality, peer relations, and self-confidence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nd lonelines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5, 327–339.

7. Cyert, R. M., Kang, S. H., & Kumar, P. (2002). Corporate governance, takeovers, and top-management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Management Science, 48(4), 453–469.

8. Duda, J. L., and Nicholls, J. G. (1998). Dimension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choolwork and spor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3), 290–299.

9. Gilford, P. J. (1954). Psychometric methods. New York : McGraw-Hill.

10.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 (1), 26–34. doi:10.1037/0003-066x.48.1.26. PMID 8427480.

11. Hackett, G., Betz, N. E., O'Halloran, M. S., & Romac, D. S. (1990). Effects of verbal and mathematics task performance on task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interes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7(2), 169–177.

12. Hennig, M., and Jardim, A. (1977). The managerial woman. Garden City, NY:. Anchor

78

press/Doubleday.

13. Hergenhahn, B. R.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Prentice-Hall.

14. Hornaday, J. A. and Bunker, C. S. (1970). The nature of the entrepreneur. Personal

Psychology, 1(23), 47–54.

15. Kellner, S. (1989). Taking it to the limit with basketball cybernetics. New York, NY: Stan Kellner.

16. Komarraju, M., and Karau, S. J.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 557–567.

17. Korman, A. (1977). Organization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sey: Prentice Hall, Inc.

18. Lenney, E. (1977). Women's self-confidence in achievement sett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4, 1–13.

19. McGee, R. R., and Williams, S. (2000).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health compromising behaviour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569–582.

20. McCrae, R. R., and Costa, P. T. (1986).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 adult 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4(2), 385–404.

21. McCrae, R. R., and Costa, P. T. (1997).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509–516.

22. Milkovich, G. T., & Boudreau, J. W. (1988). Personne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diagnostic approach. Business Publications.

23. Milkovich, G. T., and Newman, J. M. (1999). Compensation(6th ed.). New York:McGraw-Hill.

24. Pulford, B. D., and Sohal, H. (2006).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H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their academic abilit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 1409–

1419.

79

25. obbins, W. A. and Turpin, R. (1991). GASB statement No. 13: New standards capture the economics of operating leases with scheduled rent increases. The Government Accountants

Journal, 40(3), 61–78.

26. RSchein, V. E. (1975).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x-rol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sit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among female manag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340–344.

27. Vealey, R. S. (1986). Conceptualization of sport confidence and competitive orientation: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strum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3), 221–

246.

28. Wallace, M. J., & Fay, C. H. (1988).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MA: Pws-Kent.

29. White, M. C., De Sanctis, G., and Crino, M. D. (1981). Achievement, Self-Confidenc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Leadership Abili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ex Differenc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48, 547–569.

30. Wood, M. M. (1975). What does it take for a woman to make it in management? Personnel

Journal, 54, 38–41.

31. Yu, S. C. (2014). Elucidating multiprocessors flow shop scheduling with dependent setup times using a twi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1, 578–589.

80

附錄一

業務人員人格特質與薪酬獎金制度問卷調查表

親愛的受訪者您好:

首先,十分感謝您參與本問卷之填答。此為一份學術性問卷,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從事業務 性工作的您對薪酬制度的看法,您會期待您的年薪收入組合是「高底薪低獎金」、還是「低底薪高獎 金」?

問卷所有資料是匿名且僅供學術研究使用,請你費神就下列問題作答。

您的意見對本研究十分重要,個題的答案並沒有對與錯之分,請直接依照您個人的體驗與意見填答即 可,您所填答的資料僅供整體分析所用,絕對不會做個別展示或發表,請安心作答。在此由衷感謝您 的幫忙與支持!

敬祝 順心如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高階經理人 指導教授:沈永正 教授 研究生:馬源炘 敬上

第一部分:

從事業務性質工作的您,

會選擇比較有保障的年薪收入(高底薪低獎金)

還是會選擇具有挑戰性高的年薪收入(低底薪高獎金)

我們設計了三個年薪收入選項,請根據您主觀的判斷或過去的經驗,勾選適當的選項

1 □ 薪酬比例(高底薪低獎金)月薪最高 8 萬,年薪最高 116 萬,獎金佔 10 ~ 20 萬

□ 薪酬比例(中底薪中獎金)月薪最高 6 萬,年薪最高 132 萬,獎金佔 20 ~ 60 萬

□ 薪酬比例(低底薪高獎金)月薪最高 5 萬,年薪最高 160 萬,獎金佔 30 ~ 100 萬 第二部分:「人格特質」你能多精確地描敘自己呢?

請以目前自己的狀況來描述,你的回應將 會被絕對地保密,因此你可以放心坦白地回答。請針對 以下每個敘述勾選對應的 選項作為你對自己的描述:

下列是關於您個人特質的敘述,各項敘述並沒有所謂對與錯,請您依各敘述與您個人符合的程度,勾 選適合的選項。

81

82

83

84 第五部分:

基本資料

1 性別:□ 男 □ 女

2 學歷:□ 高中職 □ 專科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3 年齡:□ 20 – 30 □ 31 – 40 □ 41 – 50 □ 51 – 60 □ 61 歲以上

4 月收入:□ 3 萬 以下 □ 3 – 5 萬 □ 5 – 7 萬 □ 7 – 9 萬 □ 9 萬以上

5 年收入:□ 60 萬 以下 □ 61 – 100 萬 □ 101 – 150 萬 □ 151 – 200 萬 □ 200 萬以上 6 工作類型:□ 業務 □ 非業務 □ 業務主管 □ 非業務主管

7 您目前的職稱:□ 助理 □ 工程師 □ 副理 □ 經理 □ 總經理 □ 公司所有人 8 公司服務年資:□ 5 年以下 □ 6 – 10 年 □ 11 – 15 年 □ 16 – 20 年 □ 21 年以上 9 團隊運作年資:□ 5 年以下 □ 6 – 10 年 □ 11 – 15 年 □ 16 – 20 年 □ 21 年以上 10 年工作目標達成度:□ 低於 70% □ 71 – 80% □ 81 – 90% □ 91 – 100% □ 101%以上 11 是否擁有房子:□ 是 □ 否

12 目前居住房子是否有貸款:□ 是 □ 否

13 投資理財工具:□ 股票 □ 期貨 □ 定期定額基金 □ 未上市股票 □ 定期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