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後設認知的意義與相關研究

壹、 後設認知的意義

後設認知的英文字是由meta 和 cognition 兩個字組合而成,meta 源自 希臘文,原意是指以超然或旁觀的立場來看事物,對事物有更普遍性和更 成熟的理解(邱上真,1989)。

關於後設認知的意義,國內外學者提出許多的看法。Flavell(1976)認為 後設認知是一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結果的知覺和自我調整。Brown(1987) 認為後設認知包括兩個分離卻相關的領域,分別為認知的知識與認知的調

整。Jacobs and Paris(1987)認為後設認知是個體之間共有的有關知識狀態或 歷程的知識。Martinez(2006)定義後設認知為思考的監測與控制。

張景媛(1990)認為後設認知為關於個人擁有的認知系統的知識。陳李 綢(1992)認為後設認知是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

監督、評鑑的另一種知識。林清山與張景媛(1993)認為後設認知是學生對 自己學習情形的計劃、監控、評鑑和修正等的能力。

綜合上述可知,後設認知為個體在認知活動中,對其認知歷程的自我 覺察、自我監控和自我調整的能力。

貳、 後設認知的理論

關於後設認知的理論部分,本研究舉出較具代表性的學者之理論,分 述如下:

一、Flavell 的觀點

1987 年 Flavell 將後設認知分為「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和「後設認知經驗」(metacognitive experience)兩個部分(鄭麗 玉,1995),其模式如圖 2-2 所示:

(一)後設認知知識:指一個人獲得有關認知事件的知識,可分為人的 變項、工作變項和策略變項的知識。

1. 人的變項(person variables):

指獲得有關人類認知的(情意的、動機的、知覺的等)有機體的知識,

包含三個變項:個體內(intraindividual)、個體間(interindividual)和普遍性 (universal) 。個體內變項是屬於一個人自己的比較;個體間變項是指人與 人之間的比較;普遍性變項指的是有關人類認知或心理的普遍性知識。

2. 工作變項(task variables):即一個人學到訊息(或工作)性質會影響或 限制一個人的處理之知識。

3. 策略變項(strategy variables):指一個人學到為了達到各種目標的有

關認知策略的知識。

(一)認知的知識(knowledge about cognition):指人們對自己認知歷程的 知識,通常具有穩定、可陳述、可能會錯且較晚發生的特性,屬於傳統上 所謂「知道某事」(knowing that)的陳述性知識。

(二)認知的調整(regulation of cognition):由用來調整和監督學習的活 動所組成,分為下列三個活動:

3.查核結果:評估各種策略行動的結果是否符合效能與效率的標準。

這三個活動具有不穩定、不一定可陳述和獨立於年齡之外的特性。

圖2-3 Brown(1987)的後設認知模式

三、Paris 的觀點

1983 年 Paris and Lipson 以及 1984 年 Paris, Cross and Lipson 認為後設 認知可分為了解自己認知的知識(self-appraised knowledge about cognition) 與思考的自我經營(self-management of one’s thinking),其後設認知模式如 圖2-4 (楊宗仁,1991):

(一)了解自己認知的知識 又可分為三類知識:

1.陳述性知識:對某項概念或知識的了解,如知道讀報紙與讀教科書的理 解目標不同。

2.程序性知識:指能了解某一行動的程序。程序性知識可透過直接教學或 反覆的經驗來獲得。

3.條件性知識:知道什麼時候和為什麼要應用不同的行動。條件性知識可 幫助學習挑選出適合的陳述性、程序性知識,以完成特定的學習目標。

(二)思考的自我經營 後設認知

認知的調整 監控活動

計畫活動 認知的知識

查核結果

1.評估:分為兩方面(1)對自己當前知識狀態的評估,如「我了解文章的主 旨?」;(2)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此外,評估也包括對他人、工作兩者的評估。

2.計劃:對工作的目的和可運用的資源進行評估後,行動者需要謹慎地選 擇策略,並將行動的先後次序妥善的安排以順利的完成任務。

3.調整:在認知活動中,個人不斷地監控其認知的進展,以主導活動的方 向,而認知的調整有賴於先前所做的評估和計劃。

圖2-4 Paris(1983)的後設認知模式

四、Sternberg 的觀點

1985 年 Sternberg 從 心 智 運 作 的 過 程 將 智 力 分 成 後 設 成 分 (metacomponents)、表現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s)和知識獲得成分 (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s)三大類,其中後設成分就是 Flavell、

Brown 等人所稱的後設認知。三大類的說明如下(楊宗仁,1991):

(一)後設成分

後設成分的功能為控制認知活動的執行。Sternberg 指出有七種的後設 成分:

1.決定何種問題需要解決:確定問題為何,才能確定認知的目標,然後才 後設認知

評估

條件性知識

思考的自我經營

調整 計劃

陳述性知識

程序性知識 了解自己認知的知識

能進行各種的認知活動。

2.選擇較低一層次的組成要素:每一個體都需選擇一組較低一層次的組成 要素,來完成某一特定任務。

3.為訊息選擇一個或多個的表徵或組織的方式:選擇何種表徵依問題的對 象而定,表徵的選擇會影響認知運作的效率。

4.選擇一個策略以結合較低層次的組成要素:只有選擇解決問題時所需的 組成要素及表徵也許不能完成任務,還需將這些組成要素加以排序。

5.決定注意力資源的分配:解決問題時所有執行要素都只能分配到有限的 注意力資源,分配的結果會影響解決問題的效率。

6.監控問題解決的歷程:個體在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必須追蹤哪些事情是已 做過的,哪些是尚未做而需要做的,如果事情未如原先預期,則必須加以 調整其認知活動。

7.對外在回饋有所感應:外在回饋對於工作表現的改進有很大的幫助。

(二)表現成分

指在工作表現中,被用來執行各種不同策略。分為解碼的成分,聯結 與比較的成分、反應的成分。

(三)知識獲得成分 可分為三個方面:

1.選擇性解碼:指從不相關的訊息中挑出有關的訊息來。

2.選擇性聯結:將工作記憶庫中的訊息加以統整,使其意義連貫。

3.選擇性比較:將新獲得的訊息與舊訊息加以比較,使兩者之間產生聯結。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可以將後設認知大概分為「後設認知的知識」

和「認知的調整」兩方面。前者是個體對自己認知歷程的了解,並且知道 選擇何種策略以解決問題;後者是個體在認知的過程中,對認知活動進行 監控、計劃和調整。

參、後設認知的評量方法

研究者將後設認知評量較常採用的方法,說明如下(涂金堂,1996):

一、晤談法(interview method)

評量方式是受試者完成解題工作後,由主試者和受試者進行晤談,藉 著晤談而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受試者解題時,所產生的心理思考歷程。

二、放聲思考法(thinking aloud method)

放聲思考法是要求受試者在解題目的同時,將其整個思考的內容大聲 說出來,以評量其解題的心理運作方式。使用放聲思考法時,主試者會用 錄音器材將受試者解題時所說的話綠下來,然後將其騰寫成書面資料,再 將此書面資料進行編碼的工作,來評量其使用解題策略的次數。

三、信心評量法(confidence rating method)

信心評量法為受試者完成試卷的題目時,在尚未知道正確答案前,先 針對自己作答的答案進行自我評量預測,然後將預測的結果與實際答對的 題目互相比較,來評量其預測的正確性。

四、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問卷調查法是由研究者根據後設認知理論進行問卷的編製,然後由受 試者填答問卷上的題目,從受試者填答的情形,以了解受試者對後設認知 策略的了解或使用情形。

上述四種後設認知的評量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和適用情境,研究者將各 種評量方法的優缺點整理如表2-1(陸正威,1998;楊明家,1997)。本研究 的目的是探討學生解題後的後設認知行為,且為大樣本的研究,故採用信 心評量法作為後設認知的評量方式。

表2-1 各種後設認知評量方法之優缺點

Israel, Bauseman and Block(2005)指出當學生在閱讀時有較高的後設認 知能力,則他們的理解會更增進,因為他們有意識地監控和相互作用他們 的想法。Kolić-Vehovec and Bajšanski(2006)探究小學五到八年級學生的理 解監控和閱讀策略的知覺使用為閱讀理解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一)理 解監控的重要發展的改善發生在五年級之後與六到八年級之間;(二)理解

監控的所有措施跟文本的理解在所有年齡組有顯著的相關。陳密桃(1990) 在國民中、小學生後設認知發展與閱讀理解之關係的研究,發現後設認知 與閱讀理解的表現有顯著的正相關,且後設認知知識和後設認知經驗可作 為預測閱讀理解表現的參考。鍾聖校(1990)指出後設認知的知識與經驗,

和學生在校成績有關,尤其是在閱讀領域,成績差的學生後設認知知識和 經驗不如成績好的學生豐富。

綜合上述可知,後設認知能力和閱讀理解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後設認 知能力越高,則閱讀理解的表現越好;後設認知能力越低,則閱讀理解的 表現越不理想。

二、後設認知與數學解題

後設認知與數學解題之間的關係也有許多研究者進行探究。Lucangeli, Coi and Bosco(1997)研究小學五年級好與差的數學解題者之後設認知意 識,結果發現差的數學解題者相較於好的數學解題者:(一)有較低的後設 認知意識;(二)相信數字的大小是解決問題的難度指標;(三)有較多的計算 和程序的錯誤。汪榮才(1990)在比較國小六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在數學解 題中後設認知行為之差異的研究,發現無論是資優生或普通生,其後設認 知行為與數學解題能力有顯著相關。涂金堂(1996)認為數學解題的成功與 否,除了解題者具有足夠的數學知識外,解題者對於解題過程中,能否表 現出對解題歷程進行計劃、監控和修正等後設認知的能力,亦是一個重要 關鍵。他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對象,探討後設認知與數學解題表現之相 關,研究結果發現設認知與數學解題表現有顯著的正相關。

以上的探討可發現,後設認知與數學解題表現有關,後設認知能力越 高,其數學解題表現也越好。目前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閱讀能力的研究甚 少見諸於文獻,故本研究將探討國小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與數學閱讀能之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