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從事活動與心理喘息的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第二節 從事活動與心理喘息的相關研究

根據前節所述,喘息服務的功能與達到心理喘息的目的之間,需關注照顧者 在使用服務期間從事哪些活動。本節先探討心理喘息的定義與目的、達到心理喘 息的途徑和活動類型、心理喘息的機制以及從事活動的獲益等面向,分述如下:

一、心理喘息的定義與目的

Watts & Teitelman(2005:282)的研究指出,喘息服務所要強調的內容,就是提 供社會支持、降低壓力的情境,以及暫時抒壓的技巧;而要達到心理層面的放鬆 (mental break),必須包括抒壓的技巧與放鬆的體驗。至於心理層面的喘息(restorative mental break),係指在照顧者的控制範圍內,不透過正式的喘息服務也能達成,並 且包括了休息以及參與休閒活動。其中「休息以及參與休閒活動」著重在個人心 理層面的喘息,目的是理解家庭照顧者在 使用服務期間體驗到的能量回復 (restorative)和促發該經驗的情境,以探索照顧者如何經驗到心理的喘息。

二、達到心理喘息的途徑和活動的種類

國外有學者主張以工作表現(the occupations performed)來達到心理喘息作為能 量的回復(restorative),譬如 Howell 和 Pierce (2000)以及 Pierce(2003)。他們的主張為 當所關注的工作被執行和抽離,會使身心重新恢復,那就是 restorative;這不同於 目前所指的回復健康或功能,而比較像是 refresh、renew、re-energies capture the meaning of restore。Adolf Meyer(1992)認為生活節奏,包含:工作、遊戲、休息和 睡覺以支持日常挑戰,他質疑參與活動是支持健康生活平衡的唯一方式,而遊戲、

休息和睡覺的節奏,尤其有重新回復能量的潛能。同樣的,The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ce Framework(2002)也指出,除在其他休閒、日常生活活動、社會參與活動之 外,睡眠和休息若適切被關注也可能達到 restorative。Pierce (2003)則認為 restoration 不僅是睡覺,也有從事活動,譬如參與技藝的活動、親近大自然、運動和欣賞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術;Watts & Teitelman(2005:286-290)則指出,照顧者參與有趣的活動(absorbing activities)能轉移對受照顧者的關注,所謂有趣的活動是指活動種類有趣的程度、

可離受照顧者很近或很遠或保有空間、也可以是簡單或複雜的,而回復能量的活 動需要持續 20 分鐘以上,感受到正面的認知,如:外出散步、欣賞和聆聽鳥叫、

和寵物玩、信仰的活動(包含廣泛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像到教堂禱告、唱詩和誦經),

哭也是一種方式,但並非頻繁或壓抑的,而是提供紓解(引自 Watts & Teitelman, 2005:282)。

WaKui 等人(2012:502)主張政策制定者與實務者應覺知活動參與對照顧者心 理健康的潛在效益,將活動的種類分為以下幾種:(1)在家活動(Home activities):是 指照顧者在家中從事其本身的嗜好或休閒活動,如:在家閱讀、聽音樂、煮飯、繪 畫、運動;(2)外出休閒(outside leisure):是指照顧者在家外從事的非正式活動,如:

嗜好、購物、運動、旅行、散步、到戲院看電影;(3)社會性活動(social activities):

是指社會或更正式的組織,如:社區團體、志工或宗教活動;(4)同儕活動(Peer activity):是指任何照顧者可以與其他照顧者見面或說話的相關功能。也就是,帶 有能量回復的活動內容,從靜態到動態、或由在家中活動到外出活動的光譜,即 包含了睡眠、休息、在家中的活動、完成內心所關注的工作、外出休閒、社會性 的活動、正式或非正式的同儕活動等。簡言之,照顧者如能依其特性和照顧的需 求,適度或定期的參與上述的活動,對其身心健康都有獲益的可能性。

三、達到心理喘息的機制

達到心理喘息的能量回復(restoration)?可由「心理喘息的描述」、「評估心理 喘息如何與例行性工作相契合」、「提供照顧和自我照顧的平衡」三個面向來理解 (Watts & Teitelman, 2005:286-290),分述如下:

(一)「心理喘息的描述」

心理的喘息能促使照顧者重新回到照顧工作時有回復能量的觀點。Benson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Proctor(2003)對心理喘息的描述,提出休閒(leisure occupations)、流動(flow)以及突 破的經驗(breakout experiences)之要素,其包括:

1. 休閒:自由、放鬆、享受說話是休閒的經驗和功能之表徵(Parker, 1983)。

2. 流動:照顧者的充權(empowerment)、平靜(calmness)和心理的清澈(mental clarity) 是流動(flow)的面向,Csikszentmihalyi(1990)主張如何從絕望的情境轉換到有新 流動的活動,這將能掌控和喜愛自己,以及從苦難當中感到強壯;換言之,

創造內在流動的經驗,透過發掘新的機會來採取行動,且相信有能力去面對 遭遇,投以專注和發現新的情境,將促使流動的機會極大化。

3. 突破的經驗:放鬆(relief)、愉快的心情(exhilaration)、心理的清淨(mental clarity)、

放下感(sense of abandon)、帶有回復的觀點和心理喘息回到照顧提供,普遍帶 有突破的經驗。透過突破來提升心理狀態,有很多形式來促進表現:提升心 智的敏覺(mental acuity)、創造性、有生產的、體育活動、靈性的發展,透過能 使人清晰的思考又不費力的活動(Benson & Proctor, 2003)。

此外,Gottlieb & Johnson(2000:125)採質性資料的內容分析也指出,覺察到心 理的機制(psychological mechanisms),有三項原則:(1)減輕照顧者的警覺性和恐懼,

如說到:由肩上釋出重擔、內在的平靜、減輕、我感覺很好因為他做得很好、當 他走的時候我感到更放鬆、減少壓力、我不需有責任、我感到安靜和平靜;(2) 照顧者從照顧角色的緊張中獲得自由和解放的感覺,譬如說到:你是自由的、若 我沒有這兩天的喘息將會是很糟而且冗長的一周、我不知道若沒有使用喘息服務 我會怎麼做、這像是讓我從鳥籠而出;(3)照顧者認知他們的親屬也很享受日照的 服務,而獲得滿意感,意指照顧者認知到使用喘息服務是個正確的決定,如有一 照顧者指出,受照顧者喜歡來到這裡,如同喜歡此刻她生活中的任何事,這是她 生活中的亮點之一,即使這並不改變她的疾病,而這幫助她去減少對事情的擔心 和焦慮,我傾向認為我做了好事。換言之,喘息並不只是照顧者身體上離開受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顧者,照顧者需要確信受照顧者是安全的,而且是有意義的參與(meaningfully engaged),因此,喘息的提供不單只是有時間離開照顧工作,甚至心理的喘息是 要從他們所關注的事離開,因為有些照顧者可能使用正式的喘息服務,但仍然被 他們關注的事所佔據,沒有經驗到喘息作為一項心理的休息,故強調照顧者需要 有心理喘息,方能獲得真正的喘息經驗。

Strang 和 Haughey(1999)對照顧者抽離照顧提供的世界之定義,抽離(getting out) 不僅是身體的離開,還有從照顧的緊張當中轉移對照顧的關注,包含:認知有抽 離的需要、允許抽離、以及取得社會支持。抽離的技巧包括:安裝行動探測器 (installing motion detectors)、製造謊言(creative deception)和照顧者及時行樂(carpe diem)。因此,照顧者能認知到其本身有喘息的需求、給予自己喘息的許可、發 掘可使用的資源和喘息的機會、進而做出喘息的決定。另從喘息服務以外的日常 生活中,尋找其他喘息的機會,亦即在非正式的喘息期間也能有從事喘息的安 排。

(二)「評估心理喘息如何與例行性工作相契合」

儘管照顧工作可能是壓力的,多數達到心理喘息的照顧者,是透過巧妙的安 排將喘息安排進例行性的工作之中,有些照顧者使用正式的喘息服務而能從事旅 行。更普遍的是當受照顧者在安全看視的情況下,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 的喘息期間,創造能達到回復的心理喘息,這樣的心理喘息將照顧者的認知從照 顧提供的世界移開。

(三)「提供照顧和自我照顧的平衡」

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探討受照顧者的福祉以及照顧者本身需要放鬆和心理 喘息,儘管照顧者要在照顧工作與本身的福祉之間取得平衡是困難的,然而照顧 者的健康生活型態,是需要在每日的生活節奏中有重新回復的可能,事實上,將 回復能量的活動(restorative occupations)安排成為個人例行性的工作,不僅是自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服務,也是為他人服務。

四、從事活動的獲益

照顧提供經常會帶給照顧者生活的改變,特別是較少的社會活動和休閒時間、

或者以調整工作、離職來因應。然而,從事活動對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具有潛在的 效益,政策制定者和照顧者應覺知活動的參與可作為促進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及 維持照顧能量的有效方法;如 WaKui 等人(2012:500-501)在探討從事活動類型和 參與頻率對照顧者心理健康的影響,彙整文獻指出:參與活動的限制對照顧者的 心理健康是一個重要的問題(Miller & Montgomery, 1990),照顧者休閒活動的減少 與其情緒壓力和憂鬱的增加、生活滿意的減少是有相關的(Losada et al., 2010;

Mausbach, Patterson, & Grant, 2008;White-Means & Chang, 1994),休閒對心理健康 的助益將會提升,透過暫時逃離照顧提供的責任,有機會獲得支持性的友誼、增 進自由、掌控感和能力感(Coleman & Isoahola, 1993;Kelly & Steinkamp, 1986;Losada et al., 2010),社會性活動也在因應照顧提供的壓力上有重要意義(Haley, Levine, Brown, & Bartolucci, 1987;Pearlin, Mullan, Semple, & Skaff, 1990;Thompson, Futterman, Gallagher-Thompson, Rose, & Lovett, 1993),其允許照顧者暫時逃離照顧 責任(Barusch, 1988;Bedini & Guinan, 1996),參與有同儕支持的活動能提供經驗的 交流與回饋(Sabir, Pillemer, Suitor, & Patterson, 2003),社會連帶(social ties)和休閒活 動對照顧者的效益是,調節照顧提供所產生的憂鬱情形,考量活動的限制對照顧 者的憂鬱之影響(Cannuscio et al., 2004;Mausbach, Coon, Patterson, & Grant, 2008;

Nieboer et a;., 1998;Williamson, Shaffer, & Schulz, 1998),而這些研究提出:社會性 活動(social activity)和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ies)在維持照顧者的心理健康是重要 的;然而,哪些特定活動對照顧者而言是更具意義,較少被研究所探討。

經由上述研究,有關從事活動的獲益之相關研究的結果,分述如下:

(一) 調節照顧的情緒壓力和憂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Losada 等人(2010:347)以壓力因應模式(the Stress and Coping Model)分析休閒對 照顧者的負荷和心理健康的效益,評估 134 對照顧者和受照顧者,分別測量照顧 者的休閒時間、社會支持、負荷和心理健康,以及受照顧者的功能和心理狀態。

採分層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照顧者的休閒時間是與其負荷和心理健康問題有顯 著的負相關(p<.01);也就是照顧者的休閒時間較少、取得的社會支持也較少時,

有較高的負荷和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證實休閒時間對照顧者的心理福祉有顯著的 影響,且是調節照顧者壓力的重要要素。

Mausbach、Patterson 和 Grant(2008:459)採活動受限模式(the Activity Restriction Model)分析失智症照顧者的憂鬱是否來自活動的受限?分別測量 16 位老人失智

Mausbach、Patterson 和 Grant(2008:459)採活動受限模式(the Activity Restriction Model)分析失智症照顧者的憂鬱是否來自活動的受限?分別測量 16 位老人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