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4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

一、研究限制

(一) 選樣的限制與樣本數偏少 1. 選樣的限制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樣的場域為瑞智互助家庭,樣本透過研究場域的 社工和家屬之引薦。選取的樣本考量家屬有使用三項支持性服務的情形,如使用 瑞智學堂和互助家庭、僅使用互助家庭、使用家屬聯誼會而未使用互助家庭。因 家屬同時有使用多項服務、或是中斷使用服務的情況,也考量其使用服務的資歷,

致使選樣的限制。

2. 樣本數偏少

本研究的樣本數偏少,在於研究者誤以為所蒐集到的資料豐富性足以達到飽 和程度,而沒有持續找尋受訪者,導致研究結果無法涵括多元的觀點。然而,實 際上的資料飽和度應是指研究者需持續收集資料直到受訪者的回答已與前面受 訪者的回答有所重疊,沒有新資料的出現,方為停止訪談。

(二) 資料缺乏全觀性討論

本研究本欲深入探討自助互助團體如何發揮充權的效果,然而本文主要以家 庭照顧者使用支持性服務方案的經驗,比較家屬使用瑞智學堂、互助家庭、家屬 聯誼會的情形。受限於研究者本身的訪談技巧不足,無法聚焦在探討受訪者個人 抑或團體的充權效果,但研究者仍試圖找出方案帶給家屬能量回復的經驗。

二、未來研究建議 (一) 研究範疇的再聚焦

本文探討家庭照顧者使用支持性服務方案的經驗,比較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5

辦的三項服務方案之異同,較聚焦在家屬從事活動的情形。建議未來研究可在聚 焦探討其中更細緻的問題。例如:進一步分析自助團體帶給家屬的充權效果,抑 或未來發展成為倡導團體的可能性。

(二) 研究選樣的改變,分析視角的轉移

本研究受訪者的選擇上,有考量家屬使用服務的資歷,可能會蒐集到不同服 務使用歷程的經驗,但以資深家屬的觀點為多,也因此忽略更多新進家屬的觀點,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侷限了分析結果的可能性,故未來在相關研究的選樣上,若可 以納入尚未發聲的新進家屬之經驗,可想見分析的視角將會轉移,研究的結果也 將更為豐富。

三、後記

以下為研究者的省思,首先是研究者的盲點或主觀的預設可能造成選樣上的 限制,如期許服務方案具有喘息、能量回復或充權效果。其次,研究者依循口委 決議比較家屬使用三項方案的情形,然受限於研究者本身資料蒐集與資料比較的 能力不足,無法確知受訪者的充權效果是哪項方案所致。再其次,研究者與人互 動的直觀感受,影響資料分析的視角。研究者深信田野的能量與發展的可能性遠 超過本研究所述。經由研究者的初探與淺談,留給未來發展有更多的期待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7

訪談同意書

我同意接受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生蔡曉欣的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這項 研究的目的,是要瞭解家庭照顧者使用支持性服務方案之經驗。

研究者會每週二次進到互助家庭(可視情況調整),進行場域浸泡與訪談。本 研究雖然不見得使受訪者個人受益,但是研究者希望,能藉由受訪者使用服務的 經驗分享,進而提供支持家庭照顧者相關政策之建言。

我瞭解我完全是自願參與,我也可以在任何時候退出。如果在訪談的過程中 有任何讓我感到不舒服或不適當的地方,我瞭解我可以拒絕研究者的訪談。

我也瞭解研究者可能會根據訪談內容,發表論文或相關文章,但是我的姓名 及身份會受到保密。參與觀察所用的筆記會匿名存檔,不對外公開。

我瞭解如果我有任何問題,可與研究者聯絡。這份同意書,由我與研究者各 保存一份。

研究生 蔡曉欣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生

11605 台北市指南路二段 64 號 綜合院館南棟 14 樓 0910327214

_______________研究者簽名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受訪者簽名 年 月 日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1550。

內政部統計資料(2008)。老人狀況調查摘要分析。上網日期:2013 年 10 月 04 日,

檢自: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 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社所。

王增勇(2008)校閱序:質性研究不只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於陳 秋山、王玉馨譯(2008)社工質性研究。台北:華都。Ian Shaw & Nick Gould (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London: Sage.

王增勇、蔡曉欣(2014)。自助互助做為另類助人服務類型:以瑞智互助家庭為例。

社區發展季刊,145,218-231。

王麗雪、何美瑤、呂桂雲、葉淑惠(2007)。照顧者社會支持、照顧評價和失能 老人家庭照顧品質的相關性探討。實證護理,3(3),177-187。

行政院衛生署(2012)。長照十年計畫成果。上網日期:2013 年 10 月 04 日,檢 自:http://search.mohw.gov.tw/TSSearch/SearchResult?

Keyword=%E9%95%B7%E7%85%A7%E5%8D%81%E5%B9%B4%E8%A8%88%E7%95%AB%E 6%88%90%E6%9E%9C&searchTemplate=4。

吳淑瓊(2005)。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政策。國家發展季刊,4,5-24。

呂寶靜(2001)。「第六章 支持家庭照顧者之福利政策建構」,老人照顧:老人、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

49-86。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 作學刊,12(2),123-194。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李淑霞、吳淑瓊(1998)。家庭照顧者負荷與憂鬱之影響。護理研究,6(1),57-68。

杜怡君(2011)。以壓力歷程模式探討女性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其正向照顧經驗、

因應模式及睡眠之相關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 文。台北:輔仁。

周月清、鄒平儀(2004).成年心智障礙者及其主要照顧者使用臨托服務影響之 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39-82。

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2014)。瑞智學堂。上網日期:2014 年 02 月 08 日,

檢自:

http://www.tada2002.org.tw/sow.tada2002.org.tw/sow_ideal.html。

邱啓潤、許淑敏、吳淑如(2003)。居家照護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綜合性需求調查。

醫護科技學刊,5(1),12-25。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文 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

秦燕(2002)。老人照顧者自助團體的組織與運作研究。社區關懷與老人保健研討 會論文集,249-275。

張宏哲 審閱(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合譯)。 顧者負荷之影響。長庚護理,16,152-166。

陳翠芳、黃璉華(2010)。台灣地區居家式喘息服務的效益及影響效益的因素。

護理研究期刊,18,18-25。

喘息服務操作手冊(1999)。台北:中華民國現代社會福利總會。

曾華源、白倩如(2012)。團體動力、體驗學習與社會團體工作。社區發展季刊,

140,5-17。

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 編著(2013)。社會團體工作。新北市:空大。

湯麗玉、吳沛錡、李會珍、洪心平(2013)。瑞智互助家庭-失智症共同居家照護 方案。長期照護雜誌,17(1),1-9。

雜誌,53(2),59-66。

黃秀梨、陳月枝、熊秉荃(2006)。從社會批判理論角度看台灣的喘息服務。護 理雜誌,53(1),72-79。

黃惠玲、徐亞瑛、黃秀梨、陳獻宗(2008)。失智症照顧服務之可行模式。研考雙 月刊,32(6),22-33。

楊明理(2011)。淺談賦能概念在喘息服務之應用。台灣心理諮商季刊,3(1),

蔡啟源(2009)。老人喘息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8,297-312。

衛生福利部(2013)。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上網日期:2014 年 06 月 28 日,

檢自:

http://www.mohw.gov.tw/cht/DONAHC/DM1_P.aspx?f_list_no=716&fod_l ist_no=0&doc_no=31602

衛生福利部(2013)。長期照顧服務網計畫(第一期)-102 年至 105 年。上網日期:

2014 年 06 月 28 日,檢自: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7084F4E88F1E9A4F&sms=11 4AAE178CD95D4C&s=2B1578C89676E7DC

鄭秀容、曾月霞(2008)。居家失智老人家屬照顧者照顧需求及需求被滿足情形之 研究。榮總護理,25(4),386-392。

二、西文部分

Arai, Y., Kumamoto, K., Washio, M., Ueda, M., Miura, H., & Kudo, K. (2004).

Factors related to feelings of burden among caregivers looking after impaired elderly in Japan under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system.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58, 396-402.

Ashworth, M. & Baker, A. H. (2000).‘Time and space’: carers’ views about respite care .Blackwell Science Ltd,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8(1), 50-56.

Borkman, T. (2010). Conceptualizing Self-Help/ Mutual Aid. Presentation at first organizing conference of Special Issue on Nordic Self-Help.

September 2010, Norway.

Cannuscio , C. C., Colditz, G. A., Rimm, E. B., Berkman, L. F., Jones, C. P., & Kawachi, I. (2004). Employment status, social ties, and caregivers’ mental healt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8, 1247-1256.

Gaugler, J. E., Jarrott, S. E., Zarit, S. H., Stephens, M. P., Townsend, A., & Greene, R. (2003). Adult day service use and reductions in caregiving hours: Effects on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or dementia caregiv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8, 55-62.

Gottlieb,B.H. & Johnson, J. (2000). Respite programs for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a review with practice implications. Aging

& Mental Health, 4(2), 119-129.

Greene, R. C., & Feinberg, L. F. (1999). State initiatives for caregivers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Generations, 23(3), 75-77.

Greenwood﹐N.﹐Habibi﹐R. & Mackenzie﹐A. (2012). Respite: carer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respite at home. BMC Geriatrics﹐

12(42), ISSN (online) 1471-2318.

Hilgeman, M. M., Durkin, D. W., Sun, F., DeCoster, J., Allen, R. S., Gallagher-Thompson, D., & Burgio, L. D. (2009).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stress process in Alzheimer's caregivers with race as a moderator. Journal of Gerontologist, 49(2), 248-261.

Hodge, D. R. & Sun, F. (2012). Positive feeling of caregiving among Latino Alzheimer’s family caregivers :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pirituality. Aging & Mental Health, 16(6), 689-698.

Losada, A., Perez-Penaranda, A., Rodriguez-Sanchez, E., Gomez-Marcos, M.

A., Ballesteros-Rios, C., & Ramos-Carrera, I.R. (2010). Leisure and distress in caregiver for elderly patients.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0, 347-350.

Losada, A., Perez-Penaranda, A., Rodriguez-Sanchez, E., Gomez-Marcos, M.

A., Ballesteros-Rios, C., & Ramos-Carrera, I.R. (2010). Leisure and distress in caregiver for elderly patients.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50, 347-350.

Mausbach, B. T., Coon, D.W., Patterson, T. L., & Grant, I.(2008).

Engagement in activities is associated with affective arousal in Alzheimer’s caregivers: A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temporal relations between activity and affect. Behavior Therapy, 39, 366-374.

Mausbach, B. T., Patterson, T. L., & Grant, I. (2008). Is depression in Alzheimer ’ s caregivers really due to activity restriction ? A preliminary mediational test of the Activity Restriction Model.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9, 459-466.

Pearlin, L. I., Mullan, J. T., Semple, S. J., & Skaff, M. M. (1990).

Caregiving and the stress process: An overview of concepts and their measures. Journal of The Gerontologist, 30(5), 583-591.

Salin, S., Kaunonen, M., & Astedt-Kurki, P. (2009). Informal carers of older family members: How they manage and what support they receive from respite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8, 492-501.

Semiatin, A. M. & O’Conner, M. K.(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 in Alzheimer’s disease caregivers. Aging & Mental Health, 16(6), 683-688.

Speer, P. W.(2000). Intrapersonal and interactional empower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8(1), 51-61.

Strang﹐V. R. (2001). Family caregiver respite and leisure: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15(1)﹐74-81.

Sussman, T., & Regehr, C. (2009).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on the burden of spouses caring for their partners with dementia. Health & Social Work, 34(1), 29-39.

Victor E. (2009).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for Carers in the UK: Outcomes and Explanatory Evidence. The Princess Royal Trust fo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3

Carer in association with Young Carer Intern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1-168.

WaKui, T., & Saito, T., Agree, E. M., & Kai I. (2012). Effects on home, outside leisure, social, and peer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Japanese family caregivers. Aging & Mental Health, 16(4), 500-506.

Watts, J. H., & Teitelman, J. (2005). Achieving a restorative mental break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ustralian Occupational Therapy Journal, 52, 282-292.

Zimmerman, M. A. (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8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