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自助互助團體的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第三節 自助互助團體的相關研究

上述照顧者在使用服務期間從事的活動,國外文獻多以休息或參與休閒活動 為主,國內社工也少以自助/互助團體作為心理喘息的途徑。本節首先先瞭解自 助團體的興起,其次聚焦在自助團體的定義、特性與功能,期對自助團體的本質 有進一步的瞭解,再從自助團體的結構與過程來分析自助團體的動力(張宏哲,

2007;馮譯葶,2011;曾華源、白倩如,2012;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

王增勇、蔡曉欣,2014);最後,描述瑞智互助家庭作為自助互助團體的另類助 人服務類型(王增勇、蔡曉欣,2014),分述如下:

一、自助互助團體的興起

Germain(1991)指出,自助團體的蓬勃發展,反映出社會各階層的人有解決自 身問題的意願存在,且更加覺醒或採取實際的行動來組織團體;有關自助團體的 資訊可輕易取得,電腦和網際網路提高個體尋求所需要的團體之機會(Finn, 1995);

再者,自助團體之所以如此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是自助團體的療效、專業服務機 構過度的擴張、專業服務缺乏人性化照護(Gartner & Riessman, 1977);加上社會變 遷過於迅速,限制了個體取得社會支持的機會;無可諱言的是,自助團體的風潮 和消費者運動並駕齊驅,因為消費者運動倡導個人參與、自我依賴、減少對專業 人員的依賴;Silverman(1987)認為自助意識的高漲正反映人們對非傳統服務模式 的需求,這種協助或服務輸送模式無法在現存的服務體系中找到;此外,個體最 能夠找到的協助是來自經歷過相同苦難的同儕(引自張宏哲,2007:139)。

國內自助團體的發展情形,也受到公民權運動興起、反專業主義、現有服務 資源網絡不足、社會支持系統的缺乏等因素的影響(李玲,1997)。也反映了當個 人遭遇困難,傳統家庭結構的瓦解不足以提供非正式的家庭支持,個人轉向尋求 社會支持,但由於政府財政緊縮而降低正式服務的提供,或專業服務難顧及大量 案主的多元需求,使得有相同經驗性知識的個體開始集結,以平等互助的關係以

類團體也是志願性的,由成員掌控資源和決策權,互助(mutual help)主要來自內 部成員的相互協助(張宏哲,2007:137)。另在自助的觀點之下,充權(empowerment)

2013:346);即是從成員的自助形成互助,而產生充權的結果。

依照 1987 年美國外科協會的自助與公共衛生工作坊,自助團體的定義是,

由一群具有對共同社會或健康問題的人所組成的自我治理、志願性組織,依賴彼 此共同經驗性知識,相互給予情緒支持並解決他們共同的關切,這個定義成為後 來討論自助/互助團體的基本定義(Surgeon General’s Workshop, 1987;引自王增勇、

蔡曉欣,2014)。

Gidron &

Chesler (1994)定義*

成員分享生命中類似情境 Yes Yes Yes Yes 成員自願聚集在一起交換資

訊以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Yes Yes Yes Yes

* 資料來源:英國諾丁漢定義來自 Seebohm, Munn-Giddings & Brewer (2010); 美國 Clearinghouse 定義來自 Broderick & Rodenbaugh (2007); 美國外科協會 1987 工作坊 定義來自 Surgeon General’s Workshop (1987); Gidron & Chesler (1994);引自王增勇、

蔡曉欣(2014)。

Borkman (2010)整理不同自助團體的定義(如表 2-3-1),並整合出一個完整的 自助團體關鍵定義如下,這個自助團體的概念架構提供我們理解瑞智互助家庭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二)自助互助團體的特性

1. 分享共同的經驗/經驗性知識

當自助團體成為全球運動後,源自於北美的自助概念被加以概念化運用到跨 國比較研究上,由 Gidron and Cheslers(1994)首先提出,指出自助的核心元素包括 三點:招募與動員同儕、聚集於一個非正式與非階層的地點、分享共同的經驗;

Borkman(1976)曾提出「經驗性知識」(experiential knowledge)做為自助團體的 重要特徵與分析概念,用以區隔專業知識,強調主導自助團體運作的知識應該來 自成員本身的經驗(引自王增勇、蔡曉欣,2014)。重視個人內在經驗,也主張人 們經歷過問題後,可以從中獲得學習(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

2. 成員控制與自決/成員自我治理與專業參與

自助團體的成員擁有自我管理、規範、運用資源,以及決策的權力(Silverman, 1987;引自張宏哲,2007);自助團體重視成員的共同管理,強調成員彼此之間的 平等性,並對專業主義抱持批判的觀點(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

曾經「自主」被列為自助團體的重要定義,自助團體的「自主」往往是相對 於專業與國家等強勢力量,但自助團體不可能完全獨立存在,仍須與其他相關的 外在世界互動,尤其是自助團體所關切的議題和具有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員與組織,

所以自助團體是自我治理但通常與專業人員有密切的互動;其次,在不同的社會 脈絡中,例如蘇聯解體後的後共產主義國家以及北歐國家,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可 能會支持甚至成立自助團體;因此 Borkman & Munn-Giddings (2008)將「自主」修 正為「成員控制」,認為團體是由成員而不是專業人員,他們指出現有文獻因為 缺乏區分專業參與和專業控制的區別而造成很多混淆,於是進一步將成員控制操 作化定義為,自助團體的同儕是否有權力與能力進行以下兩件事項:(1)決定與改 變共享議題的「意義觀點」,即團體中對經驗的詮釋架構,也是理解外在世界所 採用的視框;(2)針對服務或資源不當的問題,批評政府、企業、或自助團體所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附或參與的組織(引自王增勇、蔡曉欣,2014)。

3. 自助互助與充權

自助團體是由接受服務者所發起和參與,以同儕為導向的互助模式,且自助 團體的參與者不僅是受助者,同時也是助人者(馮譯葶,2011)。互助是團體的核 心,透過協助他人及接受協助,個人才會真正獲得助益;也認為受幫助是來自幫 助他人而得,因協助他人,提供協助的人可能會感受到被充權,而透過充權的感 受,個人參與動機會提升、增進個人成長與獲得能量(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

2013)。

經由上述可知,自助團體的特性,則可理解為同儕聚集於特定空間、分享共 同經驗/經驗性知識、成員自我自理與專業參與、成員控制與自決,包含決定或 改變共享議題的意義詮釋和表達權,並透過成員自助互助的過程獲得充權。

(三) 自助互助團體的功能

全美著名的紐澤西自助團體中心(New Jersey Self-Help Group Clearinghouse, 2011)的網頁以一句「你/妳並不孤單(You are not alone.)」一語道破自助團體的主要 功能;自助團體強調的是成員因具有共同的問題而聚集,在團體中對該問題經驗 的分享與討論,並透過對其他成員的協助進而協助自己,或透過團體的集體行動 對社會結構進行倡導或改變;一般而言,自助團體的功能,包括:歸屬感、資訊 或經驗分享、情緒支持、認知調整、問題解決能力提升、資源連結、充權、社會 倡導等(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350);自助團體可激勵成員、撫慰身心,

甚至擴大友誼圈,促使成員從事社會活動(Shepherd et al., 1999;Humphreys et al., 2007;引自馮譯葶,2011:17)。

(四) 團體的結構與過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團體動力包含兩個主要的因素:結構與過程。本文分別以個人與團體、團體 文化、溝通與互動模式、凝聚力等面向,探討自助團體的團體動力(馮譯葶,2011;

曾華源、白倩如,2012;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分述如下:

1. 結構

(1) 個人與團體

個人的特質會影響團體之互動,諸如:動機或需求、個人價值與生活經驗、

性別、認知思考習慣、情緒特質與反應方式等,都是認識團體中個人的重要面向;

且當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彼此之間的內在情緒和行為表現,將使活動結果差異頗 大;此外,也可從團體組成人數、空間配置、活動任務性質和時間等因素了解可 能之影響(曾華源、白倩如,2012:6)。團體組成是同質性或異質性的團體,在於 成員特質的一致性程度、或成員所面對的問題是否相同,影響達成目標的設定(曾 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78);團體的目標會影響舉辦的內容與活動走向,

以及團體獲益與個人獲益,而自助團體三個核心目標為「相互性」、「互惠」與

「共享責任與利益」(馮譯葶,2011:26)。

(2) 團體文化

是指團體成員共同具有或分享的價值、信念、習慣與傳統,是經由成員不斷 的溝通與互動下所產生的價值系統與人際互動模式;另一方面,團體工作者或領 導者的操作,尤其在團體規範的建立,也會影響到團體文化的形塑;團體所處的 環境,也會對團體文化產生影響,例如:團體是歸屬在某非營利組織之下,或是 在社區中運作,或受某特定贊助者支持而運作,該團體的文化都會有所不同,即 使他們的團體類型或團體目標是一致的(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79)。

2. 過程

(1) 溝通與互動模式

社會互動用以形容人際間交互作用的動力,反映成員間的行為和態度 (Northen, 1969),是由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所組成,故瞭解溝通的內涵就可以協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掌握社會互動;另外,也需考量團體中所發展出的互動模式,包括:輻射型 (maypole)、圓圈型(round-robin)、熱椅子(hot seat)、自由漂浮型(free floating),而成 員的互動模式也受到口語及非口語的暗示與增強、情緒連結、次團體、團體大小、

環境安排、團體的權力與地位關係的影響(馮譯葶,2011:26-27)。

(2) 凝聚力

凝聚力可被視為個體期待與他人有關係,且被他人所接受之一種心理需要;

對團體而言,團體中的凝聚力,是促使團體成員會持續參與團體的重要力量,在 於團體能滿足成員的需求,諸如:人際關係的聯繫、被認同、減少社會孤立感、

有安全感等(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84)。團體的凝聚力能使成員對團體 產生承諾,除滿足成員的個別需求外,也為團體的發展有所努力;另反映成員如 何融入團體及被團體所接受,也就是團體透過社會統整(social integration)而建立 團體的目標,在社會統整的過程,會促使成員願意去達成目標,一般而言,涵蓋 規範、角色及團體中的位置,在於團體認同的信念可使團體行為具有預測性與穩 定性,成員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也意味著在團體中所具有的位置,該位置會影 響成員與他人的互動以及對團體發展的期待,進而產生共同信守、且為該團體獨

有安全感等(曾華源、鄭夙芬、溫信學,2013:84)。團體的凝聚力能使成員對團體 產生承諾,除滿足成員的個別需求外,也為團體的發展有所努力;另反映成員如 何融入團體及被團體所接受,也就是團體透過社會統整(social integration)而建立 團體的目標,在社會統整的過程,會促使成員願意去達成目標,一般而言,涵蓋 規範、角色及團體中的位置,在於團體認同的信念可使團體行為具有預測性與穩 定性,成員在團體中扮演的角色,也意味著在團體中所具有的位置,該位置會影 響成員與他人的互動以及對團體發展的期待,進而產生共同信守、且為該團體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