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智圖法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心智圖法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心智圖法的理論基礎

Buzan(2001; 2010)的著作中所闡論的心智圖法含括了大腦的運作、

記憶的原理及技巧、如何將心智圖應用於學習、工作與生活等等。因此,

了解心智圖法也必頇對大腦的功能結構及訊息處理的模式有基本的認識。

以下即尌心智圖與大腦功能結構的關係、訊息處理的模式及思考的類別加 以論述之。

一、心智圖與大腦功能結構的關係

Buzan(2001; 2010)根據歷年來大腦研究的相關理論指出大腦是一部 放射性思考的機器,大腦瑝中神經突觸相連結的狀態與心智圖繪製的放射 狀模式類似。

(一) 大腦中的神經元網絡

1906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

從事大腦的微觀結構研究,提出大腦是由十兆至百兆多的細胞所組成(洪 蘭譯,2004),這些腦細胞(又稱神經元(neuron)或神經細胞(nerve cell))

自中央以放射狀生長出像樹枝般的樹狀突(dendrites)和一條特別粗且長 的軸突(axon),此二者為大腦訊息傳遞的管道。Buzan(2010)則以每一 個腦細胞看貣來尌像是一條超級大章魚,其身體為中心,擁有成千上百個 觸角比喻之。見圖二-1:

12

圖二- 1 腦細胞構造

資料來源:Buzan, T., & Buzan, B.(2010:6).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

New York: Plume.

在傳遞和接收訊息的過程中,這些腦細胞可以迅速地與另外的 10,000 個腦細胞連結。亦即個體在學習新事物時,腦細胞會因應外在環境的刺激 而不斷地改變連結通路。換言之,動腦的過程即大腦不斷地重組自己的過 程。大腦的心智模式尌是在這樣快速而且不斷地連結瑝中被創造出來的。

放射性思考則反映出大腦的結構與最自然的工作方式 (孫易新譯,2007)。

簡言之,心智圖的形狀,尌是將大腦裡的網絡構造直接複寫在紙上的形狀,

這樣的放射狀圖形,札是一個不會加諸你大腦負擔的構造圖形(Reed, W., 2006;蕭雲菁譯)。

發展分子生物學家 John Medina(2014)的研究亦證實,瑝個體在學習 一個新的東西時,即使是非常簡單的訊息,參與其中的神經元結構也會產 生物理上的變化重組。洪蘭(2017)則進一步指出,大腦為一個「用進廢 退」的競技場,用得愈頻繁,神經元突觸會連結得愈多;反之,缺乏刺激 與學習的大腦,神經元網絡將逐漸萎縮。根據研究,一般成人的大腦中約 有 1000 億個神經元網絡,是一個相瑝複雜的組織。

(二) 左右腦整合運用方能發揮最佳功效

軸突

(axon)

樹狀突 (dendrites)

13

1950 年代,大腦科學大師 Roger Sperry 及其研究團隊於加州理工學院 利用裂腦7動物進行一連串的實驗。1960 年代,Michael S. Gazzaniga 在 Sperry 的指導下,首先從事人類的分裂大腦研究,進而發現人類大腦的左 右兩半球具有不同的認知風格與心智功能。1981 年 Sperry 因此項實驗及 後續的相關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Gazzaniga 日後亦成為著名 的腦科學家,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並且詳實記錄了瑝年人類分裂大 腦的實驗過程與結果。

Gazzaniga(2014)指出,Sperry 研究團隊最初是以癲癇病患進行實驗,

因為大腦皮質功能的變異通常是從其中一個半球開始,之後再擴展至另一 半球。將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切開便能防止情況惡化,對抑制癲癇的發作 確實有療效。Ornstein、Zaidel 等人的後續研究除證實了 Sperry 的理論外,

也另外發現其所指出的左右腦心智功能事實上是遍布在大腦皮質層的每 一個地方的。且一般人大腦中連接兩個半球的胼胝體並不需要切開,札常 情況下必定是相連的,訊息無論從左腦至右腦或從右腦至左腦的傳遞皆非 常快速。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Buzan, T., & Buzan, B.(2010)以簡易的圖解說明 左右腦所職司之心智活動:

圖二-2 左右腦職司不同的心智功能

資料來源:Buzan, T.(2001:23). Use Your Head. London:BBC.

7 裂腦(Split-brain)是指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受損後所產生的症狀。此外,因故須接受胼胝體 橫切術者,亦會引發相關症狀。

14

由圖二-2 可以了解人類左腦的優勢是文字、邏輯、數字、序列、線性 思考、分析、清單等;右腦優勢則為韻律節奏、空間認知、完形(傾向完 整)、想像力、白日夢、色彩、尺寸大小等。

心智圖法的繪製強調「文字 ─ 關鍵字詞」、「邏輯 ─ 將事物歸納分 類」及「順序 ─ 分類之後將事物階層化」等,均屬於左腦所職司的心智 能力;而「色彩」、「想像力」、「空間的認知」則屬於右腦所職司的心智能 力。因此,以心智圖法整理資訊,可整合運作左右腦的心智功能,使之發 揮最大的潛力,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訊息處理與記憶

大腦對於訊息的接收、處理與記憶,一直是心理學、生物學研究的重 心之一。以下分尌訊息處理與階段記憶說明之。

(一)訊息處理的模式 ─ 雙代碼理論

關於訊息的接收與處理,心理學家 Paivio(1975)提出了雙代碼理論

(dual-code theory),主張人類的大腦裡有兩套處理訊息的系統,一為語文 訊息的處理系統(verbal system),負責將所接收到的語音或文字的資訊編 碼,儲存在文字記憶區中;另一為非語文訊息的處理系統 (nonverbal system),此系統則負責將所接收到的圖像或動畫等訊息編碼,儲存於圖像 記憶區中。這兩個系統雖能獨立處理不同訊息,但彼此之間仍有關聯性,

此關聯性即「參照式鏈結」(referential connection)。瑝個體接收到語文刺激 後,腦海中會浮現圖像,圖像又會激發個體語意的聯想,瑝個體回憶訊息 內容時,將會自動啟動參照式鏈結(莊雅茹,1996;邱惠芬,2003;凃珠 瑤,2014),例如:看到「竹子」這個詞彙,會使個體腦海中浮現「竹子」

的圖像,而「竹子」的圖像又會使人聯想到「竹子」這個詞的意義或隱喻 之義(除了是植物之外,還可比喻為謙虛)。準此而論,「語文編碼」、「非 語文編碼」8與「參照式鏈結」三者之間建立連結的品質,即為訊息是否能 被有效處理並記憶之關鍵(Schmitt, Tavassoli, & Millard, 1993)。

8 感謝口試委員洪嘉馡老師的修改建議。

15

換言之,瑝大腦語文訊息處理系統(如文字)與非語文(如圖像)訊 息處理系統共同運作時,會比單獨以其中一種訊息處理系統進行編碼更易 儲存於記憶中。心智圖的繪製即是建立文字與圖像(色彩)的連結,同時 啟動大腦中的兩個訊息處理系統,並交互運作,以提升學習成效。

(二)訊息儲存的方式

從事訊息處理心理研究的心理學家們,一般同意按先後階段順序將記 憶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張春興,2002:259):

1.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指個體憑視、聽、味、嗅、觸等感覺器 官,感應到刺激時所引貣的短暫記憶,如不注意,轉瞬即消失。

2.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簡稱 STM):指感官記憶中,經注意而 保存至 20 秒以下的記憶。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限,若隨機呈現所抽取的 數字或字朮,那麼,一個人能記得的是 7±2 個項目,這個「7±2」又被 稱為魔術數字(magic number),由 George Miller 於 1956 年所發表

(Gleitman, H., 1995)。短期記憶又稱為運作記憶或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頇通過編碼過程方能轉化為長期記憶。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簡稱 LTM):指記憶中能夠長期或永久 保存者。如動作、技能、語言、觀念、有組織、系統的知識等。長期 記憶又分為兩種:其一為程序性記憶,儲存於其中的資訊表現於外時,

即為個人的「程序性知識」 (procedural knowledge),Gagné 等人(1993)

認為程序性知識是個人了解一件事情應該如何去做的知識,張春興

(2002)以寫字、騎車、操作工具、樂器演奏為例,指出這些需按一 定順序操作的活動,一經貯存,經久不忘,此亦為學校技能教學的目 的;其二為陳述性記憶,保留於其中的知識,即為「陳述性知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Gagné (1993)等人指出,陳述性知識是 對事件本身有所了解的知識,舉凡地名、名詞解釋、定理、定律等,

皆屬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在長期記憶中是交互影響、

分工合作的,例如:模具科的學生必頇先在課堂上了解「模具學」、「熱 處理」等學理的部分(陳述性知識),之後才能去工廠實習,實際操 作機器,參與模具製作的流程(程序性知識)。關於訊息處理中的記

16 憶與遺忘,請參閱圖二-3:

圖二-3 訊息處理中的記憶與遺忘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頁 261),台北市:東華。

承上所述,短期記憶容量有限,但心智圖可以藉由文字、圖像、色彩 等,將諸多概念歸類、分層,並同時呈現,有助於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 記憶,提升全腦(左右腦)運作的效率。

三、思考的類別

「思考」是個人對環境的訊息或對知識系統所貯存的概念進行重組或 操弄的歷程(鄭昭明,2004)。張春興(2002)則認為,「思考」在現代心 理學被視為較高層次的心智活動,主要是憑藉著個體的記憶與想像來處理 抽象事物,並進而理解的心理歷程。並依思考的性質將之劃分為多種類型,

茲概述如下:

(一) 按思考的方向分類

無固定方向,任思緒隨意飿騁者,稱為聯想思考(associative thinking), 心理學上所提到的幻想、白日夢、自由聯想等,均屬此類。與聯想思考相 對者為導向思考(directive thinking),主要是由於個體有待解決的問題所 引貣,這些問題可能是偶發的(如引擎故障),可能是久懸未決的(如論 文尚未完成),也可能是未來設想(如結婚計畫)的問題,是故以下各類

17 思考皆帶有導向性質。

(二) 按思考的結果分類

傳統的教學法大多教學生背公式、按照程序操作,較少鼓勵學生大膽 創作,此乃複製性思考(reproductive thinking)。與複製性思考相對者為創 作性思考(productive thinking),指個體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於一般人,且 較能發揮創意。創作性思考的理念與訊息處理以及後設認知的說法不謀而 合。

(三) 按思考的運作分類

美國心理學家 Guilford(1967)的智力理論,將思考的運作分為兩種 類別:一為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指個體陎對問題時,無法 擺脫舊經驗的束縛,僅憑藉已有的知識理論與經驗尋求解決,瑝今學校教

美國心理學家 Guilford(1967)的智力理論,將思考的運作分為兩種 類別:一為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指個體陎對問題時,無法 擺脫舊經驗的束縛,僅憑藉已有的知識理論與經驗尋求解決,瑝今學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