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家屋地景象徵與認同

第四節 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

忠孝堂目前狀態處於已修復但從未實際進行活化的空間,本節除討論原住 戶對於家屋的認同外,更能以小見大的方式看待新竹縣政府對於整體聚落的發 展與經營狀況。

一、 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簡介

六張犁保存下來的六棟建築之中,另一棟名為「忠孝堂」的建築為前新竹 縣長林光華先生的祖屋,位於聚落內中央偏後側,正身有七開間,左右橫屋均

130

改建,屬三合院式的傳統建築。其創建年代不詳,只知是原為老屋(彭城公派 下)所有,老屋先坤公派下人林疇(林光華先生之祖父)於大正 10 年(1921)

向其購買,爾後祖孫三代皆於此宅居住,建築歷史達百年以上。

縣治二期計畫土地徵收時,拆除原橫屋旁增建建築,僅保留三合院建築。

日據時期曾增建圍牆,形成雙圍牆形式,是六棟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群中唯一 具有雙圍牆的合院建築。2007 年 9 月 12 日,此處因「保留客家傳統合院風格,

為聚落重要建物之一」登記為新竹縣歷史建築(新竹縣文化局 n.d.)。忠孝堂 之建築本體已於 2009 年修復完畢,建築上方仍保留修復時所架設的鋼鐵棚架,

目前水電、網路…等室內設備尚未設置,處閒置待活化空間。

二、 空間建築

忠孝堂前對聯題曰:「忠著商家三仁垂譽」、「孝傳宋代十德流芳」,正廳大 門以石材為框,門扇以樟木製成,內部供奉神明。格局為 7 開間、2 橫屋、2 護龍的形式(廖俊添建築師事務所 1988:57)。林疇購屋後,祖孫三代於此共 居,後分產祺興、啓雄二子,以正廳中軸劃分,產權各半,右為啓雄、左為祺 興。下文將針對此屋建築空間演變、居住者生活記憶與後期活化情況做一整合 描述。

(一) 售讓時期

忠孝堂原為老屋彭城派下所擁有,大正 10 年(1921),林疇向林其濶、林 其壽以 1,320 元購得土地、家屋以及圍牆周圍在內之所有物,在現存的《土地 及家屋賣渡預約訂頭收領證》中,清楚標明林疇先支付訂金 200 元,於大正 10 年 2 月 13 日登記業主權移轉時,需支付尾款 1,120 元,又批明賣渡人林其濶得 700 元,林其壽得 620 元。買賣當時之忠孝堂正廳 7 間、左右橫屋各 2 間,右 外橫屋 2 間,外圍亦有圍牆(參見下一頁圖 46)。

131

圖 46 忠孝堂(東平 18 號)《土地及家屋賣渡預約訂頭收領證》

資料來源:林保民提供。

1988 年廖俊添建築事務所針對忠孝堂調查時,發現當時除了正身維持 7 開間不變以外,左右橫屋約在 1940 至 1950 年代時改建成磚造型式,各有 4 個 房間,外圍還有左右護龍,但當時右護龍已倒塌。日據時代因考量風水,在原 有圍牆內增設一圍牆,形成聚落內特有的兩道圍牆形式。現存之外圍牆為土磚

132

建築,內圍牆為磚造建築,兩道圍牆各設有壁龕一座。正堂牆面下方以卵石勒 牆角,中庭地面鋪設卵石,正廳與其它房間之地面以水泥覆蓋原有的紅磚與泥 土地。以傳統合院建築而言,僅正身保有原貌,左右兩橫屋之磚造牆未能展現 古意,有些可惜(廖俊添建築師事務所 1988:57)。

(二) 擴建時期

林疇與二子祺興、啓雄家族共居於此,因人口增加,左右橫屋外有增建建 築,林疇曾居住於正身之左、右次間,以正廳中軸劃分,右半部為啓雄家族居 住,左半部為祺興家族居住,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先生即為祺興之子,曾經居住 於正身的左側房間。祺興家族因子女人數眾多,因此左半邊之使用空間多為房 間,啓雄家族人數較少,因此右半部則多為倉庫或農具擺放空間。土地徵收前,

右護龍已倒塌,增建之左護龍也因應拆除,僅保留原三合院建築與磚造內圍牆 與土磚的外圍牆,外圍牆則有部分坍塌(參見圖 47)。

圖 47 忠孝堂原使用空間與產權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根據居住者訪談繪製。

133

134

135

1989 年忠孝堂 2014 年忠孝堂

圖 48 忠孝堂今昔對照圖

資料來源:1989 年由彭啟原提供,2014 年為本研究拍攝。

(三) 修復與活化時期

2009 年,六張犁聚落內修復完畢之竹北問禮堂(東平里 24 號)、竹北六張 犁問禮堂(東平里 9 號)與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相繼展開活化業務。如前 幾節所述,2009 年至 2013 年間竹北問禮堂承接《98 年度新竹縣竹北問禮堂空 間活化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藉由社區營造方式活化辦理,竹北六張犁問禮 堂則活化為「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唯獨忠孝堂活化業務定位尚未明 確。

新竹縣文資科劉敏耀表示,現階段整個六家民俗公園內建築屬於過渡期,

目前以「分棟」方式接計畫活化,竹北問禮堂就是以獨棟為單位承接活化業務,

未來將採用 BOT 委託經營管理的方式公開招標,尋找符合整個區域發展最優 的廠商進駐規劃管理。27忠孝堂的活化業務經歷過三個單位的實地勘察與規劃,

卻未能確實執行,至今仍處於閒置狀態,以此建築觀察之,可發現在新竹縣資 產活化辦理的定位未明之下,室內硬體設備並無設計準則可依循。

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教授羅烈師表示,自 2009 年以來,至少有三個單位規 劃進駐忠孝堂。早期「光環舞集」創辦人劉紹爐先生,曾經到現場實地勘查環 境,但若斥資高成本投注室內硬體設備安裝,卻又須考量合約問題,因此打消 了進駐忠孝堂的規劃。其次,客家歌曲創作藝術家阿淘哥(陳永淘先生)計畫

27 上述資料為 2014.04.18 訪談新竹縣文化局文資科修復工程承辦人劉敏耀而來。

136

進駐忠孝堂,並以此作為音樂創作與表演空間。據羅烈師教授的回憶,交通大 學曾有一年的時間聘任阿淘哥為駐校藝術家,當時兩人曾到忠孝堂仔細規劃每 一個空間的利用,除親自整頓環境外,室內則提供個人現有資源作為硬體設備,

計畫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活化忠孝堂。後期因阿淘哥駐校藝術家合約期滿,又未 與新竹縣文化局達成活化忠孝堂的共識,活化計畫未能如期執行。第三,原住 戶林家人曾回祖屋勘查修復後的忠孝堂,並將其規劃成茶文化館活化利用,也 願意出資進行內部整修。但文化局現行的規劃上,進駐的活化單位除簽訂合約 外,須定期接受考核機制,決定續約與否,因此進駐單位投注的心力是否達成 對等的意義或利益,常成為裹足不前的成因,其委託經營管理服務案評鑑要點

(參見附錄四)。28

六家民俗公園內保留的文化資產如何進行活化,是否為同一單位進駐管理 全區,抑或分棟單一接洽廠商辦理活化?在文化資產活化發展定位不明確的過 渡時期,羅烈師更進一步指出,以目前的現況,林家人、新竹縣政府、交通大 學和社區都缺乏了一個溝通討論的平台,唯有將上述四個單位加以整合建立一 個平台討論,才能讓區域內有發展的機會。29由此可知,忠孝堂的閒置狀態並 非單一個案而已,如何有效解決六家民俗公園區域內活化業務發展遲緩的情況,

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三、 家屋象徵與認同

當代原住戶為此地景之關鍵行動者,又因忠孝堂產權屬於新竹縣政府,故 本研究將其視為另一關鍵行動者,以下將分析兩者對地景的象徵與認同關係。

(一) 原住戶

源自於彭城派下的忠孝堂,經過林疇家族三代的居住以後,已成為儲存林 家獨有共同記憶的空間。80 多歲的老母親,自 16 歲成為林疇的媳婦開始,就

28 上述資料為 2014.04.18 訪談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教授羅烈師而來。

29 同前註。

137

紮根於此,即使搬離了,還是每天要走路會去看看老家,懷念以前居住的房間、

飼養雞、鴨的地方、祭拜天官賜福的神位…等。過去在這建築物發生的生活趣 事與勇敢事蹟,透過回顧舊居而重現在眼前。對於原住戶而言,保留下來的建 築已成為緬懷過去的記憶地景。他們仍以忠孝堂做為「家屋認同」的象徵地景。

(二) 新竹縣政府

目前順應新竹縣政府文資科以分棟辦理 BOT 委託經營管理的方式,對於 進駐忠孝堂的團隊而言,必須簽訂合約並接受定期考核,可是卻要面臨室內水 電、網路…等管線與硬體設備匱乏的問題。文資科本身也因發展目標未定向,

無法量身打造屬於某個單位或是某個取向的室內設計,因此不利於區域內的長 期發展。六家民俗公園整體規劃與委託方式資料(參見附錄四)。

針對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過去的三個活化計畫而言,唯林家人回祖屋 設立茶文化館的想法,較有可能將環境打造為貼近家屋性質的活化展演方式。

餘兩項計畫皆為舊建築再利用的發展,本質上較接近於以藝術家駐村的文化發 展取向,而非以建築背景作為考量的活化應用方式,因此同樣陷入家屋認同與 活化業務背道而馳的窘境。

在進駐團隊與政府單位雙方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下,交通大學教授羅烈師 認為建立一個溝通平台不失為一解決之道。雖歷經地景變遷,當代的林家人仍 然試圖規劃忠孝堂的活化業務。林家自行出資修復宗族認同地景─大夫第之外,

未來還考慮將區域內建築群納入考量,不可否認的,林家人在活化業務的推動 與參與上已然形成潛在的經營管理團隊。鄰近的學術單位─交通大學以及周圍 的東平社區里民皆為使用六家民俗公園的主要對象。因此,忠孝堂的閒置情況 透露出縣府資產的規劃使用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的重要性,建立溝通平台與安 排詳細的配套措施,將決定未來整體區域發展的契機。

然而,自忠孝堂 2009 年修復至今,新竹縣政府對於忠孝堂的活化方向未 明確,且目前無水電、網路等室內硬體設備的情況觀之,本研究無從判斷該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