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

Copied!
2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

認同(1971-2013)

Contemporary Landscape Change and Identity of The Lin

Settlement at Liuzhangli in Hsinchu(1971-2013)

研究生:羅玉伶

指導教授:羅烈師 博士

(2)

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

Contemporary Landscape Change and Identity of The Lin Settlement at

Liuzhangli in Hsinchu(1971-2013)

研 究 生:羅玉伶

Student:Yu-Ling Lo

指導教授:羅烈師 Advisor:Lieh-Shih Lo

國立交通大學

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June 2014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I

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

研究生:羅玉伶 指導教授:羅烈師 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班

摘要

六張犁,一處北台灣聞名的林姓單姓客家聚落,兩百多年後,卻消逝在現今 地圖上,取而代之的是特意形塑、具文化象徵的「六家民俗公園」。昔日的農村 田野已被高樓大廈取代。此一劇變起源於廿一世紀具農村殺手之稱的都市計畫, 短短十年間促使地景丕變,人口遽增。相對於聚落外的高樓林立,公園內保留的 六座傳統建築、兩座傳統寺廟,與新建的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土樓意象建築, 顯得壁壘分明。聚落原住戶與社區新住戶是如何詮釋此地景?本研究以「在地關 懷」為出發點,探究歷史與社會發展下,地景與認同間的連結。 筆者認為,即使地景變遷,人們仍難以割捨對於地景的認同,且六張犁聚落 內富涵「多種認同關係」,故本研究探討問題有四:1.六張犁聚落保留下來的地 景有哪些?保留原因為何?2.這些地景的關鍵行動者分別為何?3.不同行動者對 保留與興建的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為何?4.如何詮釋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 的共通性與差異性? 因此,筆者進行文獻分析、深度訪談及(祭祀、社區活動)參與觀察,配合 理論架構,期盼能提供一份六家地區較完整的人地關係學術論文。 關鍵字:地景象徵、地景變遷、都市計畫、單姓聚落、新竹六張犁、認同

(4)

II

Contemporary Landscape Change and Identity of The Lin Settlement at

Liuzhangli in Hsinchu(1971-2013)

Student: Yu-Ling Lo Advisor: Lieh-Shih Lo, Ph.D Degree Program of Hakka Societ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Liuzhangli was a well-known Hakka settlement in northern Taiwan, with all the inhabitant having a single-surname, the Lins. Two hundred years have passed, the settlement has since disappeared from the contemporary map, and instead was replaced by a specially shaped and culturally symbolized park called “Liujia Folk Park”, with modern skyscrapers substituted for farms in former times. The drastic changes was caused by twenty first century urban plannings, killers of rural

villages,which fostered great changes in landscape and rapid growth in pop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all buildings outside of the settlement, the park has preserved six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two traditional temples, all quite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newly-built tulou building image of the College of Hakka Study at NCTU. How did the settlement residents and the community interpret the changes of the landscape? This study would like to begin with the local concern and disco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ndscape and identity under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pite of all the changes in landscape,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it was still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part with identity in landscape. In addition, the Liuzhangli settlement contains various relationships to identity. Henc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four questions: 1) What were the landscapes preserved in Liuzhangli settlement? Why were they preserved? 2) Who were the key agents of these landscapes? 3) For

different key agents, what were those relationships of identity between the preserved and newly-constructed landscape symbolization? 4) How to interpret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ndscape symbolization and identity?

Thus, this study carries out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sis, in 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observations on ancestral worship and local community events. Under the thesis guidelines and frameworks, this study hopes to depict a picture of the comple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landscape in Liujia District.

Keywords: landscape symbolization, landscape change, urban planning, single-surnamed settlement, Liuzhangli in Hsinchu, identity

(5)

III

誌 謝

2011 年 9 月,我初步踏進交通大學客家學院的先修班生活。當時只是懵懂, 沒有專業的素養、更沒有論文的概念。當我正式展開了這本論文研究,才發現研 究是一段開創人生新觀點、新體驗的道路。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很多,請容許我 在這一篇誌謝裡,表達我對你們的感謝,篇幅很長,但是我誠心誠意感謝你們。 首先,我要對我指導教授兼導師的羅烈師老師表達萬分的感謝。您的專業指 導,開拓我的視野,引導我用不同的方式去觀察、思考事物,使看似平凡的東西, 也變得非凡。研究者之眼,並非一般人隨意看看,當仔細去解構、分析深層意義 時,就會發現「研究」與「觀看」是全然不同的兩回事,因此也提升了自己更高 層次的思辨、研究能力。即使有時我解讀錯誤,您還是很細心地分析我的思路, 引導我走向正確之路。您常以提問、激發我思考能力的方式指導我,也花費許多 時間看我的論文,一次次地修改,您在我身上用心付出的心血,真的令我相當感 動,也很珍惜那段受啟蒙的日子。其次,是要感謝您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所提供的 書面資訊,還有您進行社區營造多年建立的人脈,使我在進行田野時,更容易進 入受訪者的網絡之中。您對社區的關懷與付出的精神,感染了我,也讓我感受到 這社區的不同的氛圍。最後,是要謝謝您的耐心、關懷與包容、體諒。研究之路 並非平順無挫折,在多次的受挫當中,很感謝您耐心地陪伴我,一次又一次的鼓 勵我,不厭其煩地指導我,也包容、體諒了有小脾氣和任性的我,讓我順利度過 那段難熬的過渡時期。因為體會您的用心和付出,所以真的打從心底地想和您說 聲謝謝,也想跟您說聲抱歉,有時給您添麻煩了。 其次,我要感謝我的口試委員,許維德老師與陳板老師。在我就讀研究所三 年的日子裡,維德老師很熱忱地提供課業上的協助與專業的指導,很感謝也很感 動。在口試前一週還趕往美國開會,在忙碌的行程之下,依然很仔細地看完我的 論文,做了許多筆記,並給予很專業的建議與鼓勵,在您的實事求是、認真督導

(6)

IV 之下,相信我的論文寫作功力能更晉級。陳板老師研究六家庄文史多年,六家地 區是您最熟悉的領域,很感謝您在這篇論文中不足之處提供專業見解與經驗上書 寫的修正方向的建議。對於論文中整體社區的探討與各地景間連結性您也指引了 一條明路,很謝謝您的幫助,除此之外,您對在地關懷的精神值得我永遠學習。 再來,我要謝謝我的受訪者,前新竹縣長林光華先生,提供了許多六張犁相 關資訊,除了對於他主導的大夫第重建與規畫感佩之外,也使我對整個六張犁以 及祭祀公業有更深層的了解。謝謝新竹縣政府文資科的劉敏耀先生與張熏予小姐, 有了您們提供的相關計畫書與區域內規劃的資訊,使我對研究場域更熟知。謝謝 東平里里長林灝峰提供永昌宮與社區活動的資訊,也很感謝您對我論文的關心。 謝謝新瓦屋林保煙大哥毫不藏私地提供了許多林家的活動照片與之前第三工作 室所蒐集的一些資訊,您在擔任文史工作者的精神也令我佩服,真的很謝謝你。 六張犁關鍵受訪者林保添先生、林合錦先生、翁滿女士,很感謝你們的協助,讓 我能即時掌握六張犁活動與實況,也謝謝你們提供許多聯絡人資訊,使我受訪順 利。沒有你們,將無法進行我的田野研究,真心感謝。謝謝江鋆景大姊與林祺富 大哥、魏阿進大哥,在我全程參與永昌宮的平安戲及食福活動時,給予相關的資 訊與解說。也謝謝彭啟原導演及吳慶杰先生所提供的六張犁老照片,這些照片勾 起了一群住戶的回憶,也讓我對原聚落有更深層的了解,謝謝兩位大哥的鼎力協 助,小妹感激不盡。還有謝謝其他匿名及具名的受訪者,謝謝你們提供的資訊與 照片,很開心和你們結緣,也感謝您費心地將資料從箱底找出來,讓我有書寫的 依據。 最後,我要感謝的有三大群體。第一群,是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裡的所有 任教老師。尤其是有教過我的莊英章老師、呂欣怡老師、羅烈師老師、連瑞枝老 師、潘美玲老師、黃紹恆老師、許維德老師、張宏宇老師,因為有您們的專業指 導與用心付出,增加了我學術上的涵養,也提升了我對研究的執著與熱忱,讓我 受益良多。課程訓練紮實,教授們也提供許多經驗分享,在課程指導上不遺餘力,

(7)

V 這些課程是我來交大收穫最豐富、也最享受的一段。非常慶幸能在您們的指導下 成長,感謝! 第二群,也是最重要的一群,是一起陪伴我走過艱難之路的家人:媽媽、哥 哥、姊姊(和小銘)還有我們家西施犬(小肥)。在幾次睡不好、生病吊點滴的 日子,很謝謝媽媽的體貼照顧,您總是對我說:「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媽媽 沒辦法幫你論文,只能煮些營養的菜,燉補給你。」但是你的心意和話語,都讓 我很感動。感謝哥哥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講笑話給我聽,煮好吃的給我吃,你大 而化之,把所有事情都看很開的人生態度真是令我欣賞,掃除了我想太多的憂慮。 謝謝姊姊的身負重任,和小銘兩人一起身兼軍師、輔導師,除了解決困難以外, 還在大熱天陪我跑兩次田野,真的很謝謝你們,若非有你們,無法順利完成研究 之路。欠姊姊的太多了,我會知恩圖報。也很謝謝小肥提供最大的撫慰,只要抱 著你就覺得很開心。寫完論文會請小肥吃牛肋條。謝謝全家人在我的人生路上耐 心地陪我一步步達成所有的心願,讓我在一家人的扶持與疼愛之中成長。 第三群要感謝的是一路相伴的親友團。謝謝小白常常在 FB 和 Line 給我支持 和打氣,你的幽默與貼心實在令人開懷,喇賽內容常讓我笑翻,國文造詣不好的 我,也很謝謝你專業的解答,研究之路感謝有你的相伴,使之趣味無窮。謝謝船 長在研究的一開始就積極協助,提供相關書籍與參考資料,時時給予關懷,替我 分憂解勞與鼓勵我以外,也謝謝你曾經提供論文內容的建議,你很重要,謝謝你! 謝謝 Irene 在我論文最後衝刺的時刻大力相助,將我的緊張程度降到最低,麻吉 果然不是叫假的。謝謝仁清擔任後援部隊,如同及時雨般給予許多問禮堂相關資 料上的補充,也提供碩士生涯的經驗分享,還有謝謝你的鼓勵與搞笑。謝謝慧珠、 郁珍、文正好姊妹團融入我的研究生活,每日的關心與加油打氣,讓我每次進入 Line 的世界裡有如插上充電裝置,活力充沛。特別感謝慧珠,沒有你,或許會改 變了我當初的選擇,從先修班至今,謝謝你經常性的給予鼓勵與互相切磋,消除 了我一半的煩惱,和你一起打拼的日子,會讓我永遠懷念的。也謝謝當日前來助

(8)

VI 陣的小白、慧珠、郁珍、曉燕,真開心與你們並肩作戰,改天一定要去大吃一頓。 感謝光仁學長和小華在我請公假的日子裡,協助學校事務,幫忙照顧本班那一群 活潑的小朋友,忙碌的你們,願意體諒與協助我,真的很令人感動。已畢業的 901 班同學,謝謝你們能體諒我的部分時間無法相伴,或是接你們的電話。我進 入交大先修班,正是你們一年級的時候,這三年中,我們相互學習,你們也越來 越懂事,我會永遠記得一起入校,一起畢業的三年。謝謝志偉在我 FB 閉關的日 子裡,用 Line 來關心,跟我分享你的研究經驗,也三不五時地幫我祈禱,感謝。 謝謝曉燕學姊的寫論文與研究生涯的經驗分享,也謝謝妳的扶持和鼓勵,讓我有 不怕困難、往前邁進的動力。謝謝貼心的旻秀在研究所之中協助的所有事物,真 的很高興能認識你,是個很不錯的朋友。謝謝璧君學妹和您的先生幫忙蒐集都市 計畫的資料,那幾份重要的文件真的幫助我不少,太感動了。在我書寫客家土樓 時,很謝謝彥甫在百忙之中,願意撥冗提供專業的意見與看法,讓我受益良多。 謝謝 101 級客家專班的所有同學,在研究所的日子,有數次班級聚餐、班遊,還 有平日的互相打氣、幫助,我們一起走過喜、怒、哀、樂的日子,是最珍貴、最 值得回憶的,感謝上天讓我們相遇,使我們在交大生活多采多姿。 這一路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無法一一道盡,從研究之初到那段邊寫邊流 淚的受挫日子,少了你們的陪伴,我想我無法突破難關,繼續前進。對我而言, 研究上的自信是「靠累積的」,走下去的動力是「靠支持的」;要「勤奮」才能增 強實力,要「壓力」才能刺激成長,要「堅持」才能邁向終點。與所有研究者共 勉之。 玉伶謹誌於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學院 民國一○三年六月

(9)

VII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 II 誌 謝... III 目 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15 第二章 六張犁聚落... 25 第一節 聚落地理與歷史 ... 25 第二節 當代聚落之地景變遷(1971-2013)... 32 第三節 六家民俗公園 ... 44 第四節 小結 ... 56 第三章 宗族地景象徵與認同... 59 第一節 林家祠 ... 59 第二節 大夫第 ... 72 第三節 義靈祠 ... 87 第四節 小結 ... 95 第四章 家屋地景象徵與認同... 97 第一節 竹北問禮堂 ... 97 第二節 竹北六張犁問禮堂 ... 110 第三節 忠孝堂(東平里 13 號) ... 119 第四節 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 ... 129 第五節 消失的家屋認同探討 ... 138 第六節 小結 ... 144 第五章 客家文化、信仰與社區地景象徵與認同... 148 第一節 客家文化認同探討 ... 148 第二節 信仰與社區認同探討 ... 157 第三節 新文化地景的社區認同探討 ... 171 第四節 小結 ... 183 第六章 結論... 1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理論詮釋 ... 186

(10)

VIII 第二節 研究貢獻、限制與未來研究發展 ... 191 參考書目... 194 附錄... 203 一、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整體規劃報告書》 ... 203 二、 林家宗族世系 ... 214 三、 林家祠內牌祿位 ... 215 四、 《新竹縣六家民俗公園結案報告書》960907 之附錄會議內容 ... 222 五、 永昌宮土地公-天上聖母值年爐主一欄表(中華民國乙巳年立) ... 228 六、 家屋認同訪談問卷 ... 231 七、 東平社區發展協會-土風舞蹈班活動紀實 ... 232

(11)

IX

表目錄

表 1 國內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各階段... 11 表 2 六家地區論文研究整理表... 14 表 3 受訪者一覽表... 21 表 4 參與觀察活動一覽表... 23 表 5 竹北鄉民之籍貫... 28 表 6 竹北大事紀... 46 表 7 六張犁聚落六座傳統建築地景資料彙整... 50 表 8 六張犁聚落地景與認同探討... 58 表 9 林家祠祭祖行事一覽表... 65 表 10 林家祠大事紀... 68 表 11 祭祀公業林先坤管理委員會祭祖行事一覽表 ... 77 表 12 祭祀公業林先坤管理委員會大事紀... 80 表 13 大夫第歷年香公一覽表... 81 表 14 大夫第修繕大事紀... 85 表 15 近代義靈祠歷年香公一覽表... 92 表 16 問禮堂三大階段興修大事紀... 102 表 17 忠孝堂歷史發展年表... 121 表 18 平安戲儀式流程... 163 表 19 地景與認同觀察結果... 189

(12)

X

圖目錄

圖 1 1999 年 5 月六張犁聚落空照圖... 2 圖 2 2009 年六家民俗公園周邊... 2 圖 3 地景結構圖... 5 圖 4 研究架構流程圖... 17 圖 5 六張犁聚落基地內文化地景策略規劃配置圖... 18 圖 6 六張犁聚落區域位置圖... 26 圖 7 日治時期六張犁與六家庄街庄區位圖... 27 圖 8 六張犁地理位置... 28 圖 9 六張犁水圳圖... 29 圖 10 六張犁船型聚落航行方向圖示... 31 圖 11 東平里歷年人口數統計圖 ... 33 圖 12 1985 年六張犁聚落航空照片... 35 圖 13 1971-1987 年聚落景觀 ... 37 圖 14 2000 年六張犁聚落空照圖... 39 圖 15 1988-2002 年聚落景觀 ... 41 圖 16 竹北市與東平里人口調查... 42 圖 17 2010 年六張犁聚落空照圖... 44 圖 18 竹北都市計畫分區示意圖... 45 圖 19 林家祠、大夫第、義靈祠... 52 圖 20 傳統家屋象徵地景... 53 圖 21 消失的家屋地景... 54 圖 22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之土樓(圓樓)意象建築... 55 圖 23 永昌宮... 56 圖 24 林家祠正廳祭祀空間... 61 圖 25 林家祠祭祀空間平面圖... 63 圖 26 2011 年林家祠登龕大典 ... 70 圖 27 1971-1981 年間大夫第建築格局 ... 74 圖 28 2000-2001 年之大夫第建築平面圖 ... 75 圖 29 1950 年代大夫第產權(地上物)分佈圖... 76 圖 30 旗桿石座... 83 圖 31 來臺祖歷史文... 84 圖 32 大夫第建築修建對照圖... 86 圖 33 義靈祠重修對照圖... 91 圖 34 1950 年代問禮堂產權分佈圖... 101 圖 35 問禮堂掛牌成立「國立交通大學義民客家文化學院籌備處」... 104

(13)

XI 圖 36 問禮堂活化計畫執行組織... 105 圖 37 問禮堂活化空間配置... 106 圖 38 1999-2001 年問禮堂拆遷前照片 ... 112 圖 39 問禮堂增建空間... 113 圖 40 問禮堂原使用空間與產權分佈圖... 114 圖 41 約 1945 年問禮堂前林保藏祖孫三代同堂合影... 115 圖 42 問禮堂活化空間配置圖... 118 圖 43 1945 年祺熾家族暫居忠孝堂期間之空間配置圖... 122 圖 44 1968 年 A2 家族增建忠孝堂之空間配置圖 ... 124 圖 45 未來忠孝堂活化空間配置圖(已定案)... 128 圖 46 忠孝堂(東平 18 號)《土地及家屋賣渡預約訂頭收領證》... 131 圖 47 忠孝堂原使用空間與產權分佈圖... 132 圖 48 忠孝堂今昔對照圖... 135 圖 49 消失的家屋... 139 圖 50 新竹縣立文化局演藝廳圓樓建築... 150 圖 51 新竹縣政府與交大互相移轉土地權狀書及象徵性支票... 153 圖 52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土樓(圓樓)意象建築... 154 圖 53 東興國小與興隆國小圓樓景觀... 155 圖 54 改建永昌宮樂捐芳名... 160 圖 55 2013 年永昌宮新舊爐主交接儀式... 161 圖 56 永昌宮與附近鄰里信仰中心區位圖... 162 圖 57 永昌宮廣場活動... 173 圖 58 竹北問禮堂社區營造活動... 175 圖 59 2012.03.08 問禮堂戲夢女伶小美園─謝玉鳳展演... 176 圖 60 交通大學客家週「劉阿昌與打幫你」樂團演出... 176 圖 61 2012 年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公共藝術剪紙活動... 177 圖 62 東平里集會所活動... 179

(14)

1

第一章 緒論

六張犁聚落位於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成立於乾隆 23 年(1758),是北台 灣著名集村型的單姓聚落之一。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客家聚落,終在廿世紀末 期的都市計畫中瓦解,聚落內原住戶全數搬遷,聚落外新住戶蜂擁而至,政府 沿著水圳保留聚落內傳統建築六座、聚落內伯公廟兩座,與後期興建的國立交 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土樓意象建築形成一新文化地景。 聚落中唯永昌宮獨樹一格,連結新、原住戶的認同關係。其餘建築如林家 祠、大夫第、義靈祠、四座清代傳統民宅(問禮堂與忠孝堂),與交通大學客 家文化學院,各具不同層次的認同概念。除上述地景之外,筆者亦將當代拆除 的現代化家屋納入討論範圍。這些地景對於新、原住戶的意義為何?地景中存 在著什麼樣的認同?筆者將以「地景」與「認同」概念探究這聚落裡的人地關 係。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013 年春天,是筆者就讀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的第二年,就讀 先修班至今,卻從未仔細查看校園附近的景觀建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看 到了一張十多年前六張犁聚落的空照圖,1999 年,聚落周遭仍是碧綠農田,相 對於今日森然羅列之高樓地景,簡直有天壤之別(參見下一頁圖 1 與圖 2)。從 鄉村聚落變成都市,也許是某些人所嚮往的生活,但對於在鄉下長大、愛好農 田鄉野的我來說,心中只有說不出的惋惜。因此,我想了解當初因都市計畫搬 遷此地的居民,是否帶著錯綜複雜的心情離開?現今的地景,是否還聯繫著某 些人的認同?踩在六家民俗公園的土地,一眼望去,公園內存在著充滿古意的 傳統建築與交通大學興建的客家文化學院土樓意象建築,公園外則是現代化高 樓。沿著公園周圍行走,船形地景的界線彷彿切分了古代與現代。入口處的永

(15)

2 昌宮香火依然鼎盛,在此交會的又是何人?為解決我的疑問,決定從校園出發, 展開一場在地關懷之旅。 圖 1 1999 年 5 月六張犁聚落空照圖 資料來源:羅烈師提供/彭啟原拍攝。 圖 2 2009 年六家民俗公園周邊 資料來源: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都市計畫是犧牲農村聚落地景而催生新的經濟活力。聚落 4.3 公頃中,保 留六座充滿歷史回憶的傳統建築、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永昌宮以及地方所有的 活動都屬六張犁林姓聚落的地景與文化,這些地景的保留、活化與興建,文化 象徵為何?如何產生認同?本文研究問題有四: 一、六張犁聚落保留下來的地景有哪些?保留原因為何? 二、這些地景的關鍵行動者分別為何? 三、不同行動者對保留與興建的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為何? 四、如何詮釋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的共通性與差異性?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以「在地關懷」為出發點,將「地景」與「認同」 放在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下,解讀本聚落的人地關係。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之文獻回顧包含四大面向:首先,根據地景的定義、文化地景與象 徵意義的產生,以及觀看地景的方式作為正確解讀地景的先備知識。其次,探 討地景、象徵與認同之間的關聯。第三,探討地景與文化資產在台灣的發展, 以理解六張犁聚落內保留的建築意涵。第四,檢視六家地區(含六張犁)相關

(16)

3 的文獻,是否具有地景與認同面向的討論,並分析地方文化與人地互動為主題 的研究。最後,本研究將四大面向整合,以六張犁為題材,結合地景與認同的 理論,發展出研究架構。

一、 地景(landscape)

關於地景(landscape;亦稱為景觀)觀念的探討,Cresswell(2006: 19) 表示:「地景觀念始於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和法蘭德斯商業主義資本主義的出 現。地景繪畫隨著「光學」科學的重新發現、新航海技術,以及新興商人階級 的發展而誕生」。十九世紀中後葉,德國史學者和法國地理學者開始有了文化 地景觀念的討論。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亦稱為文化景觀)成為特定名 詞則始於 20 世紀前葉。1920 至 1930 年代由 Berkeley 學派人文地理學者 Carl Sauer 將文化地景的觀念帶到美國,樹立地景研究的學術風潮(李光中 2009: 39-40)。由此可知,文化地景的討論是地景觀念的延伸。 本研究主要以文化地景作為討論,接下來本段落將分述地景的定義、觀景 者的角度與詮釋。 (一) 地景定義 廿世紀前葉,文化地理學家 Sauer(轉引自 Leighly 1963: 343)提出: 文化地景是文化團體對自然地界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是作用力,自然 區域是媒介,文化地景是結果。在一種隨著時間改變的文化影響之下, 地景經歷了發展,穿越了許多階段,或許最終會抵達其自身發展循環 的終點。當另一種不同文化,亦即「異」文化介入後,文化地景將再 度獲得新活力,或者,一個新的地景將疊置到舊有地景的殘骸上。 Sauer 認為:「除非同時考慮空間關係與時間關係,否則無法形成地景的觀 念。地景是連續的發展過程,或是分解與取代的過程」(轉引自 Crang 2003: 27)。為了回應 Sauer 這段話的論述,Crang 提出「地景是張刮除重寫的羊皮紙—

(17)

4 我們可以用這個觀念來類比銘刻於特定區域的文化,指出地景是隨時間而抹除、 增添、變異與殘餘的集合體」來說明地景的發展與變遷(Crang 2003: 27)。透 過這個觀點,我們可得知文化地景之所以有別於自然地景,在於文化團體為原 本的自然區域注入了新生命,而經由時代的更迭,使地景發生變化,形成當下 探討的文化地景。為了補充說明文化團體的特殊性,另兩位學者 Wagner and Mikesell 進一步指出:「文化地景是一具有某種文化偏好的人類社群,和他們所 在的特殊自然環境背景之間交互運作下的一種具體的、有特色的產物,它是許 多時期的自然演變和許多世代的人類努力的遺產」(轉引自黃貴財 2012)。依 兩人的定義來看,除了反映我們當下探討的地景未必是終點以外,更能得知文 化地景的結果是隨著社群的偏好而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產物,是人類世代累積的 產物,「人」與「地」之間的關係,會隨著文化發展的動態過程,形成一種聯 結,而每個社群、團體的居住經驗,都會在這個地景上刻劃出文化的痕跡,故 研究時不得不依循時間與空間的脈絡,深入了解文化,才可以正確解讀文化地 景。

上述的觀點中,引導了我們思考地景中的人地關係,Stewart and Strathern (2003: 4)更明確地指出:「地景是構築出人們的地方感與社群感的感知環境 (the perceived settings);地方是指一有社會意義且可識別的空間,歷史面向即 歸屬於它」。這也就是說,地景除了是人地互動下的結果,它同時也可能使人 們產生地方感和社群感。 何立德(2009:22)曾以圖表示地景形塑的結構,他指出地景人地互動過 程中包含了三個面向,分別為人文社會、自然、識覺與美學(參見圖 3)。其中 識覺與美學概念包含象徵、記憶、聯想、偏好與感覺…等,人們會因為生活經 驗與學習背景的差異,而對地景產生不同的認知和想像。呼應了 Stewart and Strathern 所述感知環境的內涵。

(18)

5 圖 3 地景結構圖 資料來源:何立德(2009:22)。 經過眾多學者對於「地景」理論的爬梳,本研究將其定義為「人地互動下, 人們將文化發展刻畫在一地方,使之形成具有文化價值的地理景觀。」要如何 正確的解讀地景觀念,必須更深入地探討地景形塑與保留、活化的歷史背景, 並放在當代社會脈絡下去思考。 (二) 觀景者的角度與詮釋 筆者將觀景者的角度與詮釋方式分為三種:(1)主、客位的觀景方式。(2) 文化鑲嵌的觀景方式。(3)經驗透視的觀景方式。 首先,以主、客位做為觀景方式與詮釋地景的代表學者有 Hirsch and O’Hanlon 與 Cresswell。Hirsch and O’Hanlon(1995: 1)指出,觀看「地景」的 方式可分為:客觀的角度及當地人的角度來解讀,前者將「地景」視為屬於某 一群特殊的人(the landscape of a particular people),後者則強調「特殊的地景」 如何看待它地居民(how a particular landscape “looks” to its inhabitants)。

(19)

6

Cresswell(2006: 20)引述了小說《邊界國度》(Border Country)來說明「地 景」與「地方」觀點的差異。小說主角 Matthew Price 在英格蘭大學度過多年 後,回到威爾斯邊界的童年地方,他反思自己對於村莊的觀點: 他看著這些他離開之後產生的事物產生的事物而有所體悟。人們接受 了做為地景的山谷,但它的運作卻遭人遺忘。訪客見到了美景,居民 見到的是他工作與交友的地方。他閉上雙眼,在遙遠的地方曾經見過 這個山谷,但卻是以訪客的眼光、以旅行指南的眼光來看(Williams 1960: 75)。 後來小說裡的主角 Price 又將自己融入村莊之中,再度觀看時,「它不再是 地景或景觀,而是為人們所用的村莊。」;「山谷又再度成為地方,不再是山丘 上的景觀。」Cresswell 舉出了這個例子,就是表達多數地景的定義,觀景者把 自己放在地景之外,並沒有真正融入該地區的日常生活。他提醒我們:「唯有 融入該地區的日常生活,才能將它不再視為『地景』,而是『地方』。」他認為 「地方」是一種觀看、理解世界的方式,一般人書寫「地方」時,都會將意義 和經驗視為重點(Cresswell 2006: 19-21)。因此,他將研究地方的層次區分成 三種:地方的描述取向、地方的社會建構取向、地方的現象學取向。三種層次 之間互相重疊,而人文主義地理學者與現象學哲學家都採用地方的現象學取向, 要了解地方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三種層次的分析缺一不可(Cresswell 2006: 85-86)。

Hirsch and O’Hanlon 與 Cresswell 提出的理論分析,使我們得知地景 (landscape)有別於地方(place)係因建構意義與觀景角度不同。前者提到地 景可以由當地人的角度來看待,後者指出融入該生活以「地方」來解讀,並可 察覺地景與地方的相異處。以某種程度而言,這樣的觀景方式其實與文化人類 學常爭論研究趨向以科學家取向的客位觀點(etic),或是以當地人取向的主位 觀點(emic)相近。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只能觀察到某一地方的現象,若要 論及對地景的認同與記憶,進入當地人觀點觀察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充要條件。

(20)

7

其次,我們要討論的是著名的文化鑲嵌的觀景方式。Crang 受 Sauer 的論 述影響,使用鑲嵌(mosaic)的概念,將文化視為可鑲嵌在地景之中的產物, 應放進特定時空背景下觀之。於是我們可以說在地人群和地方都是全球的一小 部分,鑲嵌是想像在地與全球的一種關係(Cloke, P., Crang, P., and Goodwin, M. 2006)。 第三,以「經驗」透視理解世界。Tuan 主張用「經驗」去透視「空間」與 「地方」,值得我們用另一角度去認識地景。他更進一步說明經驗乃「感覺」 和「思想」的綜合體,是跨越人之所以認知真實世界及建構真實世界的全部過 程。感覺是一種主觀的表露,它是經由長時期許多經驗的記憶和預期的結果, 與思想是不同的認知方式,思想則是一種客觀的真實(Tuan 1998: 7-8)。他雖 然沒有直接以「地景」談論,但經由 Hirsch and O’Hanlon(1995: 4-5)對於地 景相關概念的詞組分類,地景概念仍存在於空間與地方交互作用之中,因此, Tuan 的經驗透視似乎也提醒我們地景除了觀看以外,身體的感覺與思想亦是理 解地景的一種方式。 簡言之,觀景者可選擇不同的角度詮釋地景。地景的內涵廣闊,重視的人 地互動產生感知的環境,因此不論是用主、客位的觀景方式、文化鑲嵌的觀景 方式、或經驗透視的觀景方式都可以詮釋地景。然而,研究者也可以透過這三 種方式,理解居民或關鍵行動者如何看待地景。 除了觀景的角度以外,若要探討文化地景的形成過程,那麼就必須將居住 者的日常生活、文化與地景本身的象徵意義納入考量。接下來要探討的是居住 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對地景產生認同?如何實踐象徵?

二、 地景、象徵(sybolization)與認同(identity)

地景、象徵與認同三者間的關聯為何?Crang 認為地景是一個可以閱讀當 地居民故事的文本(texts),他們的信念與認同意義都呈現在故事裡,而使地

(21)

8

景具有象徵性。他們透過日常生活實踐這些象徵意義,因此地景成為居民意義 競爭的公共場所(Crang 2003: 27-41)。因此,地景本身就連帶著居民的認同, 認同也可以透過某種方式表現在地景上。而在這一段論述之中,看到了地景、 象徵與認同之間是以日常生活實踐的交互作用。

Greider and Garkovich(1994: 1)表示:「地景是被人類賦予自然意義的活 動所創造出來的象徵環境」。他們認為每個地景都代表某個象徵的環境,因為 地景的形成,與某特定觀點有關,是經歷篩選特定的價值和信念,將某種定義 和形式賦予在環境中。Crang(2003: 31)從市民們日常生活的文化差異與地理 空間之關係的角度出發,提出「地景總是牽涉特定的文化內涵,文化在某些地 理空間投入特定意義,以及分佈在不同的地理區域」。由上述三位學者提出的 論述可知,地景因不同的居住者與團體賦予不同的文化意義,象徵性的產生, 可能是特定個觀點或信念經篩選而來。象徵意涵因文化差異與地理空間而相異。 在理解地景象徵時,我們也必須將地理空間與場所的關聯性納入考量。 在認同方面的探討,Norberg-Schulz(1979: 22)說:「人類的認同必須以 場所的認同為前提。認同感和方向感是人類在世存有的主要觀點。因此認同感 是歸屬感的基礎。」他以人類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進一步指出認同與場所的連 結,並且提出認同感的形成是來自於場所。

Stewart and Strathern(2003: 4)認為地景是一種過程,形貌是地景變遷的 一部分。也就是說「地景通常作為過去連續性的重要標誌,也作為現在認同的 再保證,以及作為未來的承諾」。因此我們可以將地景解讀為一種記憶,調和 或豐富時間與空間的內涵。 然而,以下幾位學者則以社會觀點探討地景、象徵與認同。Cosgrove and Dainel(1988)以文化再現的思考邏輯取代以往僅專注於地表形貌,經驗上、 物質化的客體來解讀地景。他認為地景是一種文化想像,是圖像再現。它象徵 著環境,是一種源自於社會結構或權力的文化符碼。Zukin(2010)指出地景

(22)

9 除了含文化意義外,同時也帶有社會觀點的解讀。她說:「地景概念經過一段 長期的物化,近年來逐漸成為分析文化的重要工具。它意味了一種有爭議、妥 協性的社會產物,也是一種觀念的體現。」 根據上述學者的理論,地景是被人類所創造而形成一種特殊的象徵意義, 這個象徵意義的背後包含了社會權力與文化認同。不同團體的觀點、價值與信 念可能經由篩選而表現在地景上,而形成了相異的地景象徵符號。在探討地景 象徵意義的背後,必須理解時間的面向、社會面向以及相關而重要的居住者或 行動者,依據其文化發展做為解讀方式。

三、 地景與文化資產

除了學術方面對於文化地景的論述之外,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亦對 文化景觀有其定義與討論。六張犁林姓聚落歷經兩百多年的歷史,聚落中保存 的建築分別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古蹟」。雖然在目前並非以「聚落」或 「文化景觀」方式保存整體聚落,但我們可以依循〈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文 化景觀、聚落、歷史建築、古蹟…等下的定義以及法規做一討論。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第三款載明「文化景觀」:「指神話、傳說、事 蹟、歷史事件、社群生活或儀式行為所定著之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2006 年 修正公布的〈文資法施行細則〉使文化景觀的定義與範圍更加廣泛。第四條所 述:文化景觀項目「包括神話傳說之場所、歷史文化路徑、 宗教景觀、歷史 名園、歷史事件場所、農林漁牧景觀、工業地景、交通地景、水利設施、軍事 設施及其他人類與自然互動而形成之景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09)。 然而,也因為文化景觀是包羅萬象的範疇,難以用法條的字面上去判準, 黃貴財(2012)透過上述的規範意義與學術觀點,彙整文化景觀的四個特點「傳 承文化與歷史」、「地域性」、「系統觀」、「獨特性」。本研究認為文化景觀項目 廣泛,但回歸原本立法定義的核心,若一場域內即包含所有神話、傳說、事蹟、

(23)

10 歷史事件、社群生活或儀式行為,即可看見全面性文化景觀的縮影。若單一性 質的指定文化景觀項目,如:在交通地景裡,我們難以看見文化景觀的其他面 向(如神話、傳說、儀式)。以六張犁聚落的整體觀察而言,可能具有文化景 觀的全部內涵,值得仔細探究。 若比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第一款「古蹟、歷史建築、聚落」的定 義:「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 即可得知文化景觀的範圍已涵蓋古蹟、歷史建築以及聚落。聚落範圍又較古蹟、 歷史建築廣大。而在保存的方向上,已從獨棟的建築保存,趨向整體性、區域 性、擴大範圍的保存。 近年來,六張犁聚落內建築都以不同方式活化經營。至此,本研究先理解 大環境下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發展情況。 台灣對於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保存概念源於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9:11)。真正進入「文化資產」的討論,首見於 1982 年 5 月頒布的〈文化 資產保護法〉。該法將文化資產區分為以下 6 種:(1)古物;(2)古蹟;(3)民族藝 術;(4)民俗及有關文物;(5)自然文化景觀。1984 年,又頒布了〈文化資產保 護施行法細則〉,使古蹟保存擁有法源地位。2000 年 2 月,文資法中新增第(6) 項「歷史建築」。由此可知,2000 年以前的台灣,並未擁有聚落與文化景觀的 保存型態。 2005 年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第五次修正,其中第三條將文化資產區分 為七類九種,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包含在第一款之中,而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屬第三款。其法條內容如下:「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文化、藝 術、科學等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資產: (1)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 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 (2)遺址: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所遺留具歷史文化意義之遺物、遺跡及其所

(24)

11 定著之空間。 (3)文化景觀:指神話、傳說、事蹟、歷史事件、社群生活或儀式行為所定 著之空間及相關連之環境。 (4)傳統藝術:指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之傳統技藝與藝能,包括傳統工藝美 術及表演藝術。 (5)民俗及有關文物:指與國民生活有關之傳統並有特殊文化意義之風俗、 信仰、節慶及相關文物。 (6)古物: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活及 儀禮器物及圖書文獻等。 (7)自然地景:指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地形、植物及礦物。 國內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的發展與其重點為何?中華民國建築學會(2009: 11-12)在《古蹟保存與都市更新經濟議題》中提出四個階段。早期文化資產概 念尚未發展成熟的階段,大部分是以拆除式或凍結式的單點保存為主,1960 年代後,始與觀光業者結合,1980 年代〈文化資產保存法〉地頒布與文建會的 推動,進入文化消費的年代。1990 年代至今,各縣市將古蹟與歷史建築以大範 圍區域保存,將歷史建築本體活化利用與文創產業結合,部分縣市甚至以此形 成文化園區,朝向更多元、更生活化的方向發展(參見表 1)。 表 1 國內古蹟與歷史建築保存各階段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現階段 年代 1950-1960 1960-1970 1970-1990 1990-至今 發展方式 拆除重建與 凍結式保存 與觀光結合 文化消費 空間活化再 利用與文創 產業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2009:11)。 由上述台灣的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發展而言,本研究當代的時間

(25)

12 向度正符合第三階段的文化消費與第四階段的空間活化再利用與文創產業。若 進一步探究以「聚落」保存經營的發展方向,其價值存在於三方面: 第一,宗親血緣社會生活文化及建物周邊環境關係的保存。 第二,推動社區營造及民眾參與。 第三,常民福祉、生活文化的永續性保存。 以聚落保存經營管理的意義而言,包含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三 個層面的交互作用(台灣造園景觀摩會 2009)。本研究認為這三個層面的意義 適用於所有的文化資產,包含文化景觀、聚落、古蹟與歷史建築。而本研究場 域是六家民俗公園,這座公園裡面包含著文化資產。廖淑婷(2002)指出都市 公園有教育、經濟、社會性與政治性功能。這四大功能裡,除政治性外,其餘 都與文化資產的意義相互重疊,教育功能,也可以視為是對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因此,六家民俗公園中,應兼具文化教育性、社會性、經濟性與政治性的因子。 在本研究場域中,竹北問禮堂於 1985 年受指定為三級古蹟(2006 年重新 指定為縣定古蹟)。2007 年,林家祠指定為歷史古蹟,竹北六張犁問禮堂、大 夫第、忠孝堂(東平里 13 號)、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指定為歷史建築。法 源上屬文化資產中第一款的分類方式,聚落歷經了文化消費與空間活化再利用 的階段,儘管都市計畫來臨,六張犁聚落的文化資產保存仍有其象徵意涵,但 在保存的各建築中,關鍵行動者對於其象徵意涵的詮釋是否一致,值得探討。 政府推動活化管理方向與發展是否與原地景象徵與原住戶認同產生交集?接 下來筆者必須檢視六家地區相關研究,以利分析其參考價值與不足之處。

四、 六家地區相關研究的檢視

以地景研究而言,需充分了解該區域的歷史與地理。六張犁的地理環境背 景及林姓聚落的崛起過程研究,首推莊英章(1994)與林桂玲(2005)的專書, 前者分析 1984 至 1994 年的田野調查資料,後者是分析清領時期的宗族發展過

(26)

13 程,而林保萱的《西河林氏六屋族譜》(1982)補充說明林家族譜與家族史、 聚落建築史研究,此三著作成為本研究的重要資料。 此外,陳板的《六家庄風土志》(1998)提供許多六張犁風俗文化與歷史 變遷的介紹,並提出三個重要概念,引發筆者對於六張犁聚落的「文化」與「認 同」的關注。其一,林家對六家地區拓墾具相當程度的重要性,但將林家家族 史並不等同於六家史。其二,1997 年,六家庄逢高鐵計畫降臨,迫使當地居民 搬遷,搶救六張犁、新瓦屋聚落文化成為凝聚聚落的首要任務。其三,六家庄 已由宗族聚落成為一個現代社區,居民應該要有一個作為「新六家庄人」的社 區身份確認的過程。由此可知,林家與六家的開發有歷史上的連結,都市計畫 迫使聚落改為新的社區型態,地景變遷後,居民的認同感與聚落文化都值得重 新思考。 針對六家地區碩士論文研究的分析結果,大致可分:傳統聚落活動、聚落 文化保存,以及人地關係三類。 傳統聚落活動的研究以陳怡妃(2008)與劉如意(2010)為主,前者以花 鼓與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觀察而言,書寫十分詳盡,但缺少哲學或是學理的詮 釋,小看了能發展社區能動性。後者雖數度提出記憶、認同、地方、地方感與 空間等詞彙,但以「全球化發展下地方文化的再思考」作為結論時,卻缺少了 「認同」、「地方感」與社區能動性的詮釋與連結。 聚落文化保存方面,柯鑑庭(2002)、吳英鳳(2004)、王舒虹(2010)、 陳賢仙(2012)、涂美芳(2012)皆以六家、新瓦屋、六張犁為研究場域,著 重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策略,針對歷史描述居多,未依循歷史與人文脈絡解 讀文化資產的本質與意義。 人地關係的探討,戴政欣的《一個農村聚落人地關係轉化之研究─以新竹 縣六家地區為例》(2003)成為本研究的前身,與本研究相同的看法即是國家 機器對於鄉村的解離需要靠文化來重建。全文僅廣義地談論六家地區聚落的人

(27)

14 地關係,因範圍廣大,缺乏特定研究對象對於「認同」的深入剖析,精神層的 傳統文化探討較無法具體掌握實際發展內涵。 總體而言,六家地區論文研究多半以文化資產政策分析、文化活動為主, 但卻「缺乏整合地方文化與人地關係的研究」(參見表 2)。 表 2 六家地區論文研究整理表 研 究 類 別 作者 題目 研究內容優/劣勢 傳 統 聚 落 活 動 陳 怡 妃 (2008) 《新瓦屋客家花鼓之研究》 以花鼓與社區發展協會的活動觀察而 言,書寫十分詳盡,但缺少哲學或是 學理的詮釋,小看了能發展社區能動 性。 劉 如 意 (2010) 《社區如何展現能動性:在地與空 間的研究,以台灣竹北六家地區為 例》 文中雖數度提出記憶、認同、地方、 地方感與空間等詞彙,但以「全球化 發展下地方文化的再思考」作為結論 時,卻缺少了「認同」、「地方感」與 社區能動性的詮釋與連結。 聚 落 文 化 保 存 柯 鑑 庭 (2002) 《傳統聚落再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 竹北市六張犁林姓聚落為例》 皆探討歷史建築再利用下,如何保有 精神並發展特色與魅力,並評估未來 發展。著重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策 略,針對歷史描述居多,未依循歷史 與人文脈絡解讀文化資產的本質與意 義。 吳 英 鳳 (2004) 《新竹六家傳統聚落保存效益之評 估》 王 舒 虹 (2010) 《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之探討-以竹 北林姓聚落「新瓦屋」之發展計畫 為例》 陳 賢 仙 (2012) 《歷史建築聚落保存再利用之探討-以竹北市六張犁聚落、新瓦屋聚落 為例》 涂 美 芳 (2012)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 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較劉如意(2009)更深入探討當地的能 動性,同時論及林姓宗族祭祀對抗國 家文化霸權的反思。 人 地 關 係 戴 政 欣 (2003) 《一個農村聚落人地關係轉化之研 究─以新竹縣六家地區為例》 此論文將成為本研究的前身,全文僅 廣義地談論六家地區聚落的人地關 係,因範圍廣大,缺乏特定研究對象 對於「認同」的深入剖析,精神層的 傳統文化探討較無法具體掌握實際發 展內涵。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

五、 小結

經過文獻的爬梳,如何彌補六家地區相關文獻「缺乏地方文化與人地關係 的整合」這個缺失?如何以一份六張犁的個案研究,帶給地景象徵與認同理論

(28)

15 的新思考方向與研究發現?解決上述兩項問題已成為本研究的重要任務。 Crang(2003: 27-41)明確指出地景與認同的關聯,認為地景是解讀當地居 民故事的文本。因此將以此概念理解六張犁居民的故事,分析認同與象徵的形 成與狀態。呼應 Sauer 對文化地景的定義,筆者認為六張犁地區以地景象徵與 認同研究意義在於地景的變遷牽涉歷史、地理、社會背景,文化亦是地景的作 用力,以及關鍵行動者如何表現認同。本研究分別探究行動者對於地景的主觀 感受,與觀察行動者對於地景從事的相關活動,以理解行動者對於地景的認同 狀態,即可整合六家地區的「地方文化與人地關係」。 六張犁聚落屬於何立德(2009:22)提出的人文社會面向,象徵、記憶、 聯想則屬於識覺和美學的面向,聚落周圍的水圳、過去的農田景觀則屬於自然 面向。本論文將「當代」建立在 1971-2013 年的地景變遷論述,若依循上述學 者描述地景的建構歷程與形塑的成因,顯然無法單純以 1971 年做為文化地景 的起始點,必須回溯更早之前的歷史與地理背景,以流動的概念理解刻畫六張 犁聚落地景的文化團體以及文化作用力為何。然而,本研究場域受都市計畫影 響從聚落轉變為公園,此一變遷與文化資產的保留與活化方向,將以 Cosgrove and Dainel(1988)和 Zukin(2010)的社會觀點去檢視是否為權力地景。

第三節

研究架構

一、 研究架構與流程

本研究題目為「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之地景變遷與認同(1971-2013)」, 筆者將本研究分為兩部分執行,即「文化地景象徵」與「關鍵行動者的認同」。 「文化地景象徵」方面,因六張犁現今地景與過去地景相距甚遠,現存地 景(含保留的舊建築與新建的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土樓建築)的象徵,應建 立在建築文化背景、性質、日常生活、精神的層面分析,故本研究採用建築物

(29)

16 分棟個別分析,再做全區的象徵性與認同探討。最後,以地景觀念去理解六家 民俗公園的形成與意涵。 「關鍵行動者的認同」方面,首先必須瞭解以建築物、整體聚落而言,誰 是該建築最關鍵行動者?而這些行動者如何表現認同?這些認同與地景之間 呈現何種連結?地景是構成認同的要素,行動者的認同也會表現在地景上,彼 此交織揉合而成,在研究上,兩者關係並非呈現斷裂,而是環環相扣。本研究 有別於單一群體之心理層面認同程度的研究,而是探討地景關鍵行動者的認同 狀態,探討方式詳述於下文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此處不予贅述。 「認同」一詞常因為「定義的混淆」或是「動態的性質」而使認同研究陷 入爭議。許維德(2013)為調和強概念揉雜的「實踐範疇和分析範疇」與弱概 念的「流動的認同」,因此在認同研究方法上提出應注意「脈絡化」、「停格化」、 「相對化」以調和認同研究中的困境。本研究呼應許維德(2013)提出的三項 解決認同研究困境的方式,首先是「脈絡化」:他認為應考量該認同的脈絡或 場域,故本研究以歷史與社會發展為背景,研究特定地景。其次是「停格化」: 他認為應該探討某特定認同在某特定時間的內涵,故本研究以理解當代 (1971-2013)的發展,將時間停駐在研究當下。最後提到的是「相對化」:本 研究處理的是地景象徵性與關鍵行動者的認同研究,並非探討單一研究對象, 因此筆者欲提出另一種研究概念「象徵性」,以地景的象徵性作為認同類型的 主軸,則形成認同研究。 筆者在地景與認同地研究裡,以鮮明的象徵性探討認同主軸,觀察、訪問 以及實際現象的詮釋,以理解該行動者或文化團體的認同狀態。 地景探討的時間面向,以莊英章(1994)、林桂玲(2005)、林保萱(1982) 三著作自清代至民國的六張犁聚落歷史為背景,配合當代(1971-2013)社會變 遷做統合分析。空間層面以六張犁聚落(今 4.3 公頃六家民俗公園)為主,周

(30)

17 邊水圳與整體六家地區則為相關地理空間的輔助說明。1整體研究架構流程(參 見圖 4)。

研究架構流程圖

圖 4 研究架構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 六張犁聚落 4.3 公頃的範圍,實際上包含古蹟保存區 0.11 公頃、文大用地 2.5 公頃與六家民 俗公園 1.69 公頃,本研究因便於稱呼,下文皆以「六家民俗公園」代稱 4.3 公頃的區域範圍。 研究動機:探究當代新竹六張犁林姓聚落 地景變遷與認同 問題意識: 1.六張犁聚落保留下來的地景有哪些?保留原因為何? 2.這些地景的關鍵行動者分別為何? 3.不同行動者對保留與興建的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為何? 4.如何詮釋地景象徵性與認同關係的共通性與差異性? 文獻回顧 研究方法與架構 文獻分析 1.聚落地景歷史與文化 2.都市計畫、人口變遷研究 3.地景保留與活化相關報告書 地景與認同探討結論 田野工作 1.深度訪談-了解新、原住戶憑藉經驗、記 憶、文化對地景的詮釋與認同的形塑 2.參與觀察-居民對社區活動與信仰的參與 度、宗族祭祀與嘗會實際運作

(31)

18

二、 研究對象與場域

(一) 研究對象 (1) 住戶與耆老:原住戶(包含林家人、林家嘗會、姜家人)、新住戶與地方 耆老。新、原住戶則以時空背景切割,因六張犁聚落住戶於 2000 年全數拆 遷,因此將以此年為界,2000 年以前設籍於東平里屬原住戶,2000 年以後 入住設籍者則稱新住戶。 (2) 學術單位:交通大學。 (3) 政府單位:新竹縣政府相關單位。 (二) 研究場域 本研究主要據點為新竹縣東平里六張犁聚落,現存都市計畫街廓之基地4.3 公頃,其中包含2.5公頃文大用地,1.69公頃的六家民俗公園,以及保存區(三 級古蹟問禮堂範圍),面積為0.11 公頃(林欽榮 2009)。本研究以「六家民俗 公園」通稱4.3公頃之研究場域(參見圖5)。 圖 5 六張犁聚落基地內文化地景策略規劃配置圖 資料來源:林欽榮(2009:80)。

(32)

19

三、 研究方法

聚落「地景」的部分,將以文獻分析(含聚落歷史古文書資料、都市計畫、 人口變遷等官方資料),及深度訪談(耆老訪談)以理解聚落地景歷史與文化。 「認同」部分,先釐清聚落內各建築功能,整合在地文化與活動,透過新、 原住戶的深度訪談與聚落內及社區的活動參與觀察,評估分析認同狀態。 (一) 文獻分析 (1) 官方報告:此部分所欲蒐集並分析的內容包含兩項,其一為竹北都市計 畫:《變更竹北(斗崙地區)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其中變更綜理 表新編號第三十案計畫說明書》、《竹北(含斗崙地區)都市計畫三通說明 書》。其二為新竹縣政府委外針對六張犁聚落之修復與活化計畫書: 《98 年度新竹縣竹北問禮堂空間活化計畫委託專業服務案報告書》、《古蹟 保存與都市更新經濟議題》、《竹北六家民俗公園林家祠調查研究》、《竹北 六張犁大夫第調查研究暨修復評估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整體規劃 報告書》、《新竹縣六家民俗公園及園內相關古蹟、歷史建築經營管理評估 總結報告書》、《新竹縣六家民俗公園志工培訓與古蹟活化計畫》、《新竹縣 第三級古蹟問禮堂修護規劃研究報告》、《新竹縣歷史建築竹北六張犁忠孝 堂及週邊環境研究調查計畫結案報告》、《新竹縣第三級古蹟竹北問禮堂修 護工程施工紀錄工作報告書》、《聚落保存及經營管理計畫成果報告書》… 等。經由雙方面去探討都市計畫發展下客家聚落的變遷與發展。 (2) 專書、古文書:以莊英章(1994)與林桂玲(2005)為本論文參考的重 要著作,分析林家嘗會發展、土地拓墾、歲時祭祀、宗族關係。其次,根 據古文書及相關檔案做一統整,分析當代鬮分書、嘗會會份簿、族譜、土 地申告書…等作研究論證。最後,加強蒐集近代書面檔案,以利了解目前 發展情況。

(33)

20 (3) 其他參考資料:地景保留與活化對於居民認同感調查─參考國立交通大 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計畫《98 年度成果報告書─文化產業、戲劇與傳播: 多元建構的客家》及新竹縣政府官網、竹北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研究主 題相關網站…等,所提供之檔案進行分析。 (二) 深度訪談 (1) 開放式訪談、半結構性訪談:此部分的深度訪談對象分為四類。第一, 原住戶:建築居住者、關鍵行動者。第二,新住戶:社區參與。第三,嘗 會會員。第四,其他:含政府、學術單位、里長、永昌宮爐主、當地文史 工作者及鄰近居民。 (2) 生命故事:拿出本研究所蒐集到的 1999 年六張犁聚落的地景照片,與舊 建築翻修前後的對比照片,請林家人講述對於過去地景的記憶,也期待林 家人能提供更多的舊照片與其他檔案佐證當時的變遷情況。此部分調查以 林家人的心理層面上的分析為主,根據關鍵受訪者的記憶與內心感受,試 圖找出他們認同感與歸屬感,作為此研究中對於地景與認同的連結。訪談 列表(參見下一頁表 3)。

(34)

21 表 3 受訪者一覽表 類 受訪者 訪談地點 訪談時間 訪問主題 新 住 戶 翁滿 永昌宮 2013.05.24 下午 2:00 永昌宮平安戲事宜 東平社區發展協會與土風舞社團辦理情況 江鋆景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06.05 下午 7:00-9:00 永昌宮平安戲事宜 東平社區發展協會與土風舞社團辦理情況 原 住 戶 A1 竹北防疫所 2014.04.11 上午 9:30-10:00 六張犁聚落生活 忠孝堂(東平里 13 號)舊居生活與回憶 A2 芎林農舍 下午 3:30-6:00 2014.04.11 A3 芎林農舍 2014.04.11 下午 3:30-6:00 B1 餐廳 2013.06.23 下午 1:00-5:10 六張犁聚落生活 消失的家屋回憶與認同 夫:C1 妻:C2 女:C3 C1 住宅 2014.03.17 下午 6:00-8:00 六張犁聚落生活 竹北六張犁問禮堂(東平里 9 號) 舊居生活與回憶 林保添 林保添先生 住處 2013.06.23 上午 9:30-11:30 六張犁聚落生活 林保添先生 住處 2014.03.17 上午 9:00-10:50 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舊居生活與回憶 D1 永昌宮 2013.05.26 上午 5:10-6:00 永昌宮祭祀輪值與平安戲辦理情形 永昌宮的信仰與參與 D2 永昌宮 上午 5:10-6:00 2013.05.26 永昌宮祭祀輪值與平安戲辦理情形 永昌宮的信仰與參與 林合錦 林合錦先生 住宅 2014.03.11 下午 2:50-05:10 六張犁聚落生活 竹北問禮堂(東平里 24 號) 舊居生活與回憶 E1 問禮堂 2013.12.22 上午 9:00 竹北問禮堂(東平里 24 號) 舊居生活與回憶 夫:E2 妻:E3 E2 住宅 2014.01.06 下午 3:40-05:00 六張犁聚落生活 大夫第舊居生活與回憶 嘗 會 會 員 林光華 林家祠 2014.02.14 元宵節上午 10:00-10:20 林家祠祭祀、林姓宗親會春祭 林光華先生 住宅 2014.04.16 下午 02:30-3:50 六張犁歷史 大夫第改建與祭祀 先坤公嘗運作情況 F1 電訪 下午 7:45-08:30 2013.12.25 義靈祠香公經歷 先坤公嘗運作情況 六張犁聚落生活 竹北問禮堂(東平里 24 號) 舊居生活與回憶 F2 問禮堂 2013.12.22 上午 8:00 義靈祠、大夫第香公經歷 先坤公嘗運作情況 六張犁聚落生活 大夫第舊居生活與回憶

(35)

22 說明:本研究因考量部分受訪者之匿名要求以代號稱之 資料來源:本研究製表。 (三) 參與觀察 (1) 社區活動:社區活動的參與觀察包含官方與非官方的活動。非官方活動 指的是無官方提供的資助與策劃下,由社區人員自發性參加的活動,如: 永昌宮的平安戲祭祀活動,可根據首事、委員的輪值情況以及住戶祭祀情 況做為觀察對象,企圖探究永昌宮是否能形成社區新、原住戶認同的核心。 另一方面,官方活動如:問禮堂活化業務所辦理的六家路跑、跳蚤市場、 新闢菜園與志工導覽活動、才藝課程…等,並根據民眾參與情況與策劃辦 理單位的成果展,做為一觀察分析的指標。 表 3(續) 類 受訪者 訪談地點 訪談時間 訪問主題 政 府 單 位 劉敏耀 文資科 辦公室 2014.04.18 下午 2:00-3:00 六家民俗公園規劃與各建築活化情況 里 長 林顥峰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09.10 下午 4:30-6:00 永昌宮平安戲祭祀事宜 學 術 單 位 羅烈師 羅烈師教授 研究室 2014.04.18 下午 4:00-4:20 忠孝堂(東平里 18 號)活化業務 六家民俗公園活化發展 文 史 工 作 者 陳板 網路訪談 下午 9:30-10:10 2014.06.28 六張犁船型聚落與象徵意涵 附 近 居 民 林章榮 六張犁 2013.06.25 下午 16:00 六張犁原聚落景觀與早期生活 永 昌 宮 爐 主 魏阿進 魏阿進先生 住家 2013.09.12 下午 4:30-6:00 永昌宮爐主輪值事宜與平安戲祭祀

(36)

23 (2) 林家祭祀活動:六張犁聚落內目前有供奉神主牌的祭祀場合為林家祠與 大夫第,林家祠為六屋總祠,除了春秋二祭以外,六屋族人分別會在每年 不同時間點為各自的祖先舉行歲時祭祀,另外,因大夫第正進行修復工程 中,故暫將堂內神主牌存於竹北問禮堂中,每日皆有林姓後代一至二人到 此焚香打理。除了祖先祭祀以外,問禮堂後方的朱羅伯公有別於祖先崇拜, 但朱阿羅本是林家家將,為林家犧牲奉獻,讓林家人感念,至今已逾百年, 仍每日承受林家子孫香火,亦列入本研究的觀察對象之中。 上述參與觀察活動列表(參見表 4)。 表 4 參與觀察活動一覽表 類 觀察重點 活動名稱 活動地點 活動日期 時間 關鍵行動者 社 區 活 動 社區組織 社區認同 跨東平社區- 土風舞社團活動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06.04 下午 7:30-9:00 新住戶 東平社區發展協會舞蹈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06.05 下午 7:00-9:00 新住戶 東平社區發展協會慶祝端午 節暨親子照顧宣導活動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06.08 上午 8:30-11:30 新住戶 東平里 CPR 宣導活動暨里民 歲末聯歡晚會 東平里 集會所 2013.12.22 下午 7:00-9:00 新住戶 林 家 祭 祀 先坤公嘗 運作 宗族認同 大夫第冬至祭祀 竹北問禮堂 2013.12.22 全天 先坤公嘗 先坤派下員 大夫第除夕祭祀 竹北問禮堂 2014.01.30 全天 次聖公嘗 運作 宗族認同 林家祠元宵春祭 林家祠 2014 .0 2. 14 上午 9:30-11:50 次聖公嘗 永 昌 宮 祭 祀 與 管 理 新、原住戶 認同狀態 社區組織 永昌宮平安戲 永昌宮 2013.09.19 上午 6:20 至 下午 10:30 新住戶、 原住戶、 里長 永昌宮二月初二食福活動 永昌宮 2014 .03.02 上午 9:00-11:00 新住戶、 原住戶、 管理人林祺富 新竹縣竹北市六張犁伯公文 化發展協會成立大會 東平里 集會所 2014.01.01 上午 9:00-12:30 新住戶、 原住戶、 管理人林祺富 資料來源:本研究製表。

(37)

24

四、 章節安排

章節安排的部分,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章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描述筆者研究動機、相關文獻探討、研究架構與流程,並依 照訪談與參與觀察列表,將研究方法清楚呈現。 第二章六張犁聚落:將六張犁聚落做整體介紹,包含聚落歷史、地景變遷, 第三節的部分將都市計畫與六家民俗公園的規劃做一詳細說明,第四節小結將 新文化地景的象徵意涵與現存地景象徵意涵彙整簡介。 第三章宗族地景象徵與認同:本章內容探討範圍是林家祠、大夫第與義靈 祠,探索關鍵行動者與地景象徵認同狀態。 第四章家屋地景象徵與認同:本章內容包含現存家屋地景竹北問禮堂、竹 北六張犁問禮堂、忠孝堂(東平 13 號及 18 號),以及消失的現代化家屋,經 過訪談與現象觀察分析關鍵行動者認同狀態與地景象徵性的連結。 第五章客家文化、信仰與社區認同:本章探討的範圍包含交通大學客家文 化學院、永昌宮以及六家民俗公園(本研究稱新文化地景)的全區探討,將新 住戶、交通大學納入研究對象,並做整合分析。 第六章結論:含研究發現、研究貢獻與限制,最後提供未來研究的建議。

(38)

25

第二章 六張犁聚落

六張犁聚落為本研究場域,關於六張犁的歷史與人文背景,以及都市計畫 發展前後的整體地景變遷,本章將分三小節介紹。第一節為六張犁地理環境與 歷史的簡介。第二節則以時間向度介紹當代(1971-2013)的地景變遷。第三節 以重點式指出政府單位將六張犁聚落轉變至六家民俗公園的過程。第四節的小 結說明「新文化地景象徵意涵」與「現存地景象徵意涵」的探討,並依性質、 主要探討的認同類型、研究對象分類整理,作為後續章節探討的主軸。

第一節

聚落地理與歷史

一、 地理位置與景觀

六張犁聚落位於新竹縣竹北市東南方的六家地區,現今行政規畫區域屬東 平里,聚落佔地 4.3 公頃,隔 30 米的文興路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相望。聚 落西側臨自強南路、南北分別連接六家五路與六家一路、東側為嘉豐二街,鄰 近經國大橋,行駛縣道 117(自強南路)可通往新竹科學園區,往北走則通往 枋寮義民廟。而東西走向之對外道路則以縣道 120(東興路)為主要道路,可 通至竹北市區及中山高速公路。區域內鄰近六家高鐵站,交通極為便利,是人 口激增、發展快速的區塊(參見下一頁圖 6,紅色虛線內為本研究場域)。

(39)

26

圖 6 六張犁聚落區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筆者參考 Xy1904312(2011); Liaon98(2013); Tony(2012)改 繪。

現今所見之六張犁位於竹北市東平里,其地名及地域行政劃分隨時代變遷 而有所不同。在清朝末年,該地區位處六張犁莊(日治時期新竹廳稱六張犁庄),

(40)

27 共 24 戶,丁口數 109 人。日治時期(大正 9 年至昭和 16 年﹝1920-1941﹞), 係屬涵蓋在六家庄範圍內的一個小聚落。六家庄內轄有頂斗崙、中斗崙、下斗 崙、泉州厝、番子園、鹿場(包括十張犁)、六家(六張犁)、番子寮、芒頭埔、 蔴園、隘口、十興、界址、犁頭山下、安溪寮、石頭厝、東海窟、旱坑仔、三 崁店、水坑口、九甲埔、二十張犁、鴨母窟、下山水尾、上山等聚落(新竹文 獻委員會編 1953:3-4)。六張犁聚落僅是六家庄內的一小區塊(參見圖 7,紅 色區塊為六家庄,六張犁位在六張犁庄內,以黃色圈圈標示)。而今日所稱之 六家地區大致包括東海、隘口、東平、中興、十興等六個里的範圍。 圖 7 日治時期六張犁與六家庄街庄區位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依(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n.d.)改繪。 整個六家地區鄉民以客家人為主要族群,莊英章(1994:22)引用竹北區 鄉貫別調查,說明六家庄民籍貫以潮州府居多,故將「六家庄」視為「客家村 落」(參見下一頁表 5)。

(41)

28 表 5 竹北鄉民之籍貫 祖籍/人數/庄別 六家庄 舊港庄 合計 泉州府籍 900 11,000 11,900 漳州府籍 200 ─ 200 福州府籍 100 ─ 100 興化府籍 100 ─ 100 潮州府籍 1,900 ─ 1,900 嘉應府籍 800 2,600 3,400 惠州府籍 1,700 ─ 1,700 共計 5,700 13,600 19,300 資料來源:1928 年鄉貫別調查(轉引自莊英章 1994:22)。 在地理環境上,新竹縣六張犁位處頭前溪沖積平原地帶,相隔頭前溪與新 竹市相望。東北方有犁頭山作為天然屏障,隔開鳳山溪之水,該山山形尖銳似 犁頭,故稱之為「犁頭山」,是六家庄之地標(參見圖 8)。而整體六家地區, 年均溫於廿五至三十度左右,雨量豐沛,適合稻作,早期農業社會此地皆以務 農為主,水圳為當地自然地景。1919 年六家堤防興建竣工,水源豐沛宜灌溉種 稻,日治時期之後,水利建設使灌溉更趨便利,周遭遍佈的農田,成為新竹縣 重要的糧食作物產區(劉可強建築建築師事務所 2007:9)。 圖 8 六張犁地理位置 資料來源:筆者改繪自(Google 地圖 2014)。

(42)

29 六家地區內水圳系統以水圓環為起點,引頭前溪水分成兩舊港圳與東興陂 圳(原六張犁圳)。根據《新竹文獻會通訊》六張犁圳灌溉田畝三百七十餘甲, 灌溉水路自三崁店-隘口庄-東興圳-番仔寮-(在此分南北二汴)南汴-芒 頭埔-六張犁-十張犁-八張犁。北汴-蔴園庄-鴨母窟-鹿場-泉州厝溪 (新竹文獻委員會編 1953:7)。六張犁圳至番子寮水汴分成高圳、低圳、十 五朗圳、麻園圳(高鐵徵收後已廢)四條小圳,而低圳正是行經六張犁聚落的 水圳(參見圖 9)。 圖 9 六張犁水圳圖 資料來源:第三工作室。 六張犁圳是六家地區相當重要的灌溉水圳。新竹縣竹北市的高鐵特定區, 在 1996 年都市計畫時,為了爭取保留六張犁水圳,由文史工作者陳板和在地 社區居民,紛紛向監察院等單位陳情,於是台灣省住都局市鄉規畫處捨去常用 的棋盤式道路規畫,而是沿著水圳開路,改以人為主體來規畫特定區(黃文垚 2013)。水圳是六家地區特殊地景,也顯示著六家人民愛護水圳與鄉土之情。

數據

圖 6  六張犁聚落區域位置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section we investigat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are used to model population growth: the law of natural growth, the logistic equation, and several others.... The Law

• However, these studies did not capture the full scope of human expansion,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models not allowing for a recent acceleration in growth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