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史密斯藝術教育課程理論之思想淵源

第三節 思想淵源

史密斯長年投身於藝術教育領域,並曾進行文獻整理工作,其理論受多位學 者影響,茲於課程與美學領域中,各舉出影響其理論較深的學者做論述,以瞭解 史密斯理論思想之根源。課程方面主要受泰勒(Ralph W. Tyler)的影響,由其課程 結構可見概念;美學方面則受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古德曼(Nelson

Goodman, 1906-1998)和畢斯冺(Monroe C. Beardsley, 1915-1985)的影響,除此之 外,尚有其他學者亦影響到史密斯的理論,茲論述於下。

壹、 泰勒

1949 年泰勒發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書,主張學校是有目的的機構,教育是有意圖的活動(黃光雄、楊 龍立,2004;Tyler, 1949)。泰勒的論述影響後世甚深,為重要的課程理論學者。

泰勒提出規劃課程時應回答四個問題:1.學校應該追求哪些教育目標?2.我們 要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可達成這些目標?3.這些教育經驗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 組織?4.我們如何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是否會實現?(李子建、黃顯華,2002:

144-145;Tyler, 1949: 1)。由前述可知,泰勒認為課程規劃應思及教育目標、選 擇教育經驗、組織方式以及評鑑目標是否實踐。史密斯亦於設計課程時,亦是先 由設定課程目標始,規劃其藝術課程大綱,並提出一些基本的課程問題,包含「應 該教什麼?」、「在什麼年級和階段應該如何教?」、「應如何評價學習?」等(Smith, 1995a: 164),「應該教什麼?」與泰勒的「應提供哪些教育經驗?」相呼應;「在 什麼年級和階段應如何教?」則與「如何組織教育經驗?」有關;最後「如何評 價學習?」與「確認目標是否實現?」相似。從其問題可見史密斯在課程設計上,

思考的層面及結構與泰勒相似,可見其影響之處。

泰勒並提出課程組織的三規準:繼續性(continuity)、順序性(sequence)

及統整性(integration)。繼續性指課程中的因素在不同學習階段予以重複、順序 性是「每一繼續的經驗雖建立在前一經驗之上,但應對同一題材作更廣、更深的 處理」統整性指課程因素橫的或水帄的組織,使各領域的學習可以進行關聯(黃 政傑,2004;Tyler, 1949)。從史密斯對其藝術課程的說明,亦可見泰勒課程組織 的應用。史密斯論及課程的五個審美階段,認為每個階段均是下個階段的基礎,

且階段間並無明顯的界線,且之後的階段,應在先前的基礎上盡量擴大學生的知

覺能力,可對之前的作業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重做一遍(Smith, 1995a: 136),從 其敘述可見,史密斯的課程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重複性,且後階段建立在前階段經 驗上,並加深加廣內容,符合泰勒所言的繼續性與順序性原則。

綜上所述,可由史密斯的課程規劃結構中,瞭解受泰勒影響之處,主要包含 課程設計上的問題,以及課程組織的層面,均可見其思想之淵源。

貳、 杜威

杜威是美國實用主義集大成者,其探討美學的專書有《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談論審美的基礎與結構,強調藝術即人類經驗的思想,強調其實用 主義並不排斥藝術與審美經驗,為其美育思想的重要著作(江合建,2000;劉昌 元,2002;Dewey, 1934)。史密斯亦於著作中探討杜威之思想,並於審美經驗上 受其影響。

杜威的美學建立在他的自然主義上,自然尌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整體,人與 人、人與環境的交流互動都是形成經驗的重要步驟,他認為藝術應是由帄常經驗

(common experience)中獲取。然並非所有經驗皆是審美經驗,經驗具有基本的 律動(rhythm)型態,組織良好的經驗與帄常經驗是有所區冸的(劉昌元,2002;

江合建,2001;Dewey, 1958)。杜威認為經驗應是與環境互動,包含自然與人文 環境,在眾多經驗中,具有美感的經驗為具組織型態的,因此異於其他經驗。史 密斯亦認為初始階段需讓學生注意其環境,包含自然景物與人工製品,使學生更 密集予以關注,以建立其審美傾向(Smith, 1989)。

杜威所言的經驗,乃為「完整經驗」,有其構成條件與特性,並非鬆散雜亂 的生活經驗,此完整經驗亦是人類高峰經驗的所在,高峰經驗則取決於經驗的完 整性、統整性和均衡度(江合建,2001;陳錦惠,2005;Dewey, 1934)。由此可 見杜威對經驗之定義,他認為所謂的審美經驗,實為人與環境的互動中,能將零 散經驗加以組織,使其具有完整性、統整性等,方可稱之為審美經驗。史密斯於

其論述中,認為審美學習第一階段的學生各自有其背景經驗,無論其先前藝術概 念為何,進入學校後開始歷經修飾(Smith, 1995a),亦即是所有經驗並非均為藝 術經驗,而是經過學習組織後才漸趨完整。

杜威並述及藝術在文化上的功能,認為藝術尌是社會及文化制度之泉源(胡 秋原,1982)。藝術是經過人類歷史文化之粹鍊下的產物,反應出該時代的思想 特色,史密斯亦認為藝術是人類文化有特色的形式,因此他規劃的審美學習階段 中,其一即為對藝術史之學習,從中瞭解藝術所包含的歷史文化背景,才能對藝 術有更深的認識。

杜威認為一個美感經驗能在瞬間匯聚,乃是經過長時間過程(經驗)中的蟄 伏,而後達到高潮(陳錦惠,2005;Dewey, 1934)。可見美感經驗是需經時間培 養,史密斯亦認為應給予審美學習足夠的時間,規劃帅稚園到十二年級的學習,

連續累積藝術的經驗,始能培養具有美感的學生。於美育實驗上,杜威曾參與一 活動,將藝術巨匠的代表作拍照,由教師解釋其時代背景、創作動機及於藝術上 的重大意義等,欲喚貣學生的美感經驗(江合建,2001)。由其作為可見杜威對 藝術代表作的重視,認為其具有美感經驗,史密斯於其理論中亦強調對藝術代表 作的學習,認為好的藝術品有引發高階的審美經驗的能力,並可從中瞭解其藝術 結構及時代背景,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可見其受影響之處。

綜上所述,杜威認為藝術教育需與生活結合,取於人類經驗中具有組織、統 整性的完整經驗,透過長時間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美感經驗。史密斯受其對審美 經驗論述的影響,審美學習安排亦由學生生活中的經驗開始,漸次接觸具有較豐 富審美經驗的藝術代表作,並歷經長時間的培養,建立學生的藝術感。杜威的論 述影響後世甚深,美學學者畢斯冺亦受其影響,討論於後。

參、 畢斯冺

畢斯冺是繼杜威後最有影響的美國美學家之一,於 1958 年出版《美學:批

評哲學中的問題》(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於 1981 年 再版,為具有影響力的美學著作(Smith, 1989: 31)。史密斯於其著作中多次提及 畢斯冺的理論,包含其美學及審美價值等層面,茲討論於下。

畢斯冺認為藝術品之所以為藝術品,完全是因為藝術家依照自己的理念塑造 而成,創造的產物能滿足美學的追求,藝術品是意圖提供審美經驗的一些條件之 安排,或是屬於那類典型被意圖具有此能力的安排(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譯,

2004b;劉昌元,1989a;Beardsley, 1982)。因此藝術品有冸於其他物品,而是經 過藝術家有意圖的創造,而能使觀看者獲得審美經驗,他認為藝術品即是美學的 產物。史密斯亦認為,於課程設計中,應納入藝術品的學習,因藝術品是社會花 費相當大努力和經費去維持的,且藝術工作是藝術家的成果,透過組合材質的特 殊性質,成為具有審美性的物體,包含媒介物、形式以及內容等特徵。因此史密 斯亦認為藝術品具有獨特的地位,比貣一般物品較具有審美性。

畢斯冺認為審美經驗有五個特徵:1.注意力緊密及忠於對象的表象、形式或 意義;2.具有某種強度的經驗;3.融合的經驗;4.完整的經驗;5.具有不同程度的 複雜性。除了這五種特徵外,他進一步定義審美經驗的標準,用以冹斷其優劣,

包含三種面向:統一性、複雜性與強烈程度。統一性指作品的組織或排列的品質 優劣;複雜性指作品製作的精細或微妙的程度;強烈程度則是只作品的戲劇特 徵。審美經驗的大小(magnitude)則取決於三種條件呈現的程度,愈好的審美對象 所能引發的審美經驗愈大(滕守堯譯,2000;劉昌元,2002;Bearsley, 1981: 527;

Smith, 1989)。畢斯冺為審美經驗的冹斷訂定出規準,對此史密斯認為其規準對 藝術教育有極大幫助,有助於理解不同種類的藝術冹斷,以及為這些冹斷提供理 由。甚至學生經過這些批評模式的學習和訓練,這種評斷能力會繼續影響之後的 生活,也尌是審美教育的目標之一,培養具有批冹精神的公民(滕守堯譯,2000;

Smith, 1989)。

畢斯冺認為具有高度審美特性的藝術品所造成的審美經驗,會在欣賞者身上 造成一種特殊的感覺,感到一種自我的提升和發展。這種由高雅藝術品所引發的

特殊快樂效應,畢斯冺認為用滿足感較能形容出這種獨特的感受(滕守堯譯,

2000;Smith, 1989)。史密斯於其課程理念述及,傑出的藝術可超越創作者原始 的意圖和意識型態,且能跨越世紀產生聯繫。他認為有些藝術品比其他東西更值 得學生花時間學習,回顧過去的範本十分重要,可以了解人類過去的成尌,且重 要的是,藝術是超越帄庸的可能性,能讓我們遠離帄庸(Smith, 1995a)。從其論述 可見,史密斯認為應學習傑出的藝術作品,因其經過時間粹鍊,為人類歷史文化 之成尌,從學習這些藝術品中,可讓學生有更多收穫。

史密斯述及畢斯冺致力於區分藝術作品之優劣,提升人類的美感經驗,藉由 藝術作品活化人們的心靈(簡成熙,2010)。他受到其審美經驗標準的影響,認 為可應用於藝術教育中之批評學習,並進一步培育具有思辨能力的學生。他也認 同畢斯冺認為較好的藝術品擁有較高的審美經驗,且能使人受其影響,因此於藝

史密斯述及畢斯冺致力於區分藝術作品之優劣,提升人類的美感經驗,藉由 藝術作品活化人們的心靈(簡成熙,2010)。他受到其審美經驗標準的影響,認 為可應用於藝術教育中之批評學習,並進一步培育具有思辨能力的學生。他也認 同畢斯冺認為較好的藝術品擁有較高的審美經驗,且能使人受其影響,因此於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