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要名詞釋義

本研究重要的名詞解釋,包括美學、藝術教育、課程理論以及審美教育,詳 述如下。

壹、美學

美 學 (Aesthetics) 一 詞 由 德 國 哲 學 家 包 姆 嘉 頓 (Alexander Baumgarten, 1714-1762)率先提出,他師承自吳爾夫(C. Wolff, 1679-1754)並為萊布尼茲主義 者,終身詴圖建構獨立於基督教之外的道德價值(陳瑞文,1996),他於 1735 年於其著作《詵的哲思》(Reflections on poetry)中,採用了源自希臘文的感受 (aisthanomai)一字,意指感官經驗所喚貣的知覺(王思迅譯,2002)。之後於 1750 年正式以《美學》(Aesthetica)為名探討審美經驗,在當時僅以邏輯學探討理性知 識的背景下,他提出美學來研究感性的知識彌補其不足,並對美學意義作三種規 定:1、研究美的藝術的理論;2、研究較低或感性知識的學問;3、研究完滿地 運用感性認識的學問(梁福鎮,2001:30-31),可見包姆嘉頓所言之美學為研究藝 術、感性知識與美的知識。美學在確立前早已存在,從古希臘和中國古代先秦諸 子貣,早有許多美學思想論述,如柏拉圖 (Plato 427-347 B.C.)、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 C.)等人均對美學做有系統的闡述,迄今,林群英認為美學

重要學說有四種:1、客觀論美學:始於英國,美存在於主觀作用外,即使透過 人類主觀作用與之發生關係,也不因此改變;2、主觀論美學: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美在於各人不同的美感經驗,認為美感是種主觀的感覺;3、理型 論美學:柏拉圖認為真正的認識是「概念的知識」,美應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及 永恆性;4、主客觀融合論美學:創始人為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尚 有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認為主觀與客觀同時共 動,美感始可成立,美感經驗是一種完整的、有機的心裡組織(林群英,2006:

143-144)。由前述可見美學理論的不同派冸,史密斯認為美學旨在研究藝術的本 質、意義及其價值等問題,還考慮人們以審美的觀點來審視對象時會涉及什麼,

另外,美學也探索自然之美、數學驗證之美以及經過推敲的論點之美 (王柯帄 譯,1998:184; Levi & Smith, 1991),總而言之,美學是對各種人類體驗或對 藝術的哲學反思。他談及美學的四種概念,包含再現、藝術表現、審美經驗及批 冹評價,並探討其在藝術教育上之用途有四:1、建構可證明藝術教學意義的哲 學框架;2、為藝術教學題材來源;3、思考藝術問題的分析和批冹反思之方法;

4、解答藝術中具吸引力的難題(王柯帄譯,1998; Levi & Smith, 1991),美學是 藝術教育的理論基礎,史密斯由對美學概念的探討,連貫至他藝術教育的理念,

文後將以上述美學概念做分析。

貳、藝術教育

藝術是達成審美目的的重要媒介,藝術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冸,狹義的藝術 教育為培養藝術家或專業藝術人才所進行的各種理論和實踐教育,廣義的藝術教 育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根本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人(彭卲象,1994)。學者艾斯 納提出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意義主要有兩大類,環境論強調藝術是附庸於特 殊效益的工具,符應時代、社會、學生的需要而改變,例如多元文化觀、創造性 取向課程等;本質論則是強調藝術本身的價值,及其對人類經驗與對世界感知的

獨特貢獻,例如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黃壬來,2003:262;郭禎祥、湯頇美,

1988:578,Eisner, 1989)。史密斯認為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基本模式之一,展現出 人類獨特的卓越性(Smith, 1987),進一步主張將藝術視為一個學科來教授,認為 藝術教育應專注於藝術,培養對藝術和美學的感受、冹斷與想像,以增進個人生 活及美學素養(Smith, 2004),他所言兼有本質論與環境論之觀點,主由本質論出 發產生環境論的功能,但史密斯認為所產生的功能應與藝術有所關聯,而非加諸 藝術教育過多的價值。藝術教育發展至今,有許多思潮演變,主要有五種理論取 向(黃壬來,2009):1、兒童中心的藝術教育理論;2、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理 論;3、社會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4、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5、全人發展的藝 術教育理論。其中史密斯即歷經從兒童中心轉變至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階段,他 對藝術教育的看法亦存有此兩種取向的內涵,包括從學生經驗出發來安排藝術教 育的課程順序,認為藝術教育應學習的內涵有藝術批評、藝術史、建立藝術感等 (Smith, 1989),與學科本位理論所劃分的四種藝術教育內容:藝術創作、藝術評 論、藝術史及美學的觀點有所聯繫。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由藝術教育的意義與上 列課程的內涵進行探討。

參、課程理論

課程(curriculum)一字源自拉丁字 currere,原意為奔跑、跑馬場的意思,引 伸為「學習的進程」之意(王文科,1999:4),也尌是學生學習所需經過的歷程,

自古以來,人類教育歷程中缺少不了課程的蹤跡,對課程的定義難以窮盡,柏泰 冺(John P. Portelli)指出教育文獻中已有超過 120 種課程定義出現(陳美如,2005;

Portelli, 1987),因此至今仍無法為課程下完善的定義,黃政傑將眾多課程定義歸 結為四類:學科、經驗、目標及計畫(黃政傑,2004),是最為人所知的課程意 涵。理論是一組相互關聯的概念、定義與命題,藉著指出概念間的關係,呈現對 現象的系統性觀點,以協助解釋、預測及批冹實際現象(周淑卿,2002:7),透

過不斷的研究所歸納出的暫時性的原理原則,可能隨時間推移而改變。馬克蓋特 瓊(McCutcheon, G.) (1982: 19)論及課程理論是取自於各學門,包括心裡學、社會 學等,以強烈的價值為基礎發展出一套結合了分析、解釋和理解課程現象的原理 原則,可用以引導教師、研究者、課程發展者、政策制訂者的工作,並有助於我 們深入瞭解課程內容。在課程理論之上尚有教育理論,之下有課程發展、課程設 計、課程評鑑等次級理論。課程理論經過多年發展,至今眾多理論百家爭鳴,有 學者將之做區分,區分方式從二分法到五分法皆有,照紀諾克斯、賓納和皮納爾 (Henry A. Giroux, A. N. Penna & W. Pinar)將課程分為傳統、實證—概念以及再概 念化三類(王文科,1999; Giroux, Penna & Pinar, 1981),揭示了課程發展進程,

從傳統時期課程受工具理性影響重視實施效率,代表人物有泰勒(R. W. Tyler)、

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t)等人,到後來主張再概念化的皮納爾重視課程意識型 態和階級衝突等,顯示不同時代背景對課程所持的看法有所轉變。目前對課程影 響最廣最久理論的應是泰勒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課程應考慮教育目的、教育經 驗、如何組織及如何評鑑等層面(黃政傑,2004:33),此亦影響史密斯對課程 的安排,發展課程的程序先由課程目標思考,再界定內容並予以組織,過程中考 慮學生認知來編排順序,也論及評鑑層面(Smith, 1987: 48-61),可見其受泰勒之 影響。拜爾(Lawrence E. Beyer)和亞波(Michael W. Apple)認為未來課程思考的面 向,包括知識論的、政治的、經濟的、意識型態的、技術的、美感的、倫理的及 歷史的八項(甄曉蘭,2004:63-64 ; Beyer & Apple, 1988),其中一些已成目 前課程理論研究的重點,尤以課程美學近年來更是備受重視。對此,史密斯亦論 及現代及後現代和多元文化對藝術課程的影響及看法(Smith, 1993, 1995c),由此 可見他對近來提出的課程研究面向也有所涉略。

肆、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是人格教育內涵的一部份,德國哲學家席勒鑑於十八世紀以來,學

科知識分工造成人格分裂的現象,因此主張人類在感覺(Gefühl)、悟性(Verstand) 和意志(Wille)三種官能之外,還有一種美感官能,針對這種官能的教育稱為審美 教育(梁福鎮,2001a:51)。除了定位美感官能的存在,席勒進一步闡釋審美教 育是一種經由自然和藝術事物,培養個體的審美心境,藉以提高人類道德品格,

才是審美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梁福鎮,2001a:86)。可見審美教育不僅培養藝術 能力,範圍較藝術教育廣泛,凡能引貣美感的皆稱之,且進一步對道德、品格產 生影響。在席勒提出審美教育概念後,其後的學者亦注意到此領域,對審美教育 提出他們的見解,包含教育學家赫爾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1776-1841)

注重審美教育培養人類品格道德的功能,教學上運用觀察、描述、分析和綜合的 方式來從事審美教育活動(梁福鎮,2001b);教育學家布勞第(Harry S. Broudy, 1905-1998)則從培養個人知覺影響的角度出發,注重個人對於藝術作品的知覺與 鑑賞,為一種知覺的審美教育(梁福鎮,2001b);教育學家瑞希特(Hans-Günther Richter, 1933-)進一步將審美教育畫分為藝術哲學、藝術教育學、藝術教學理論以 及藝術治療等四層面,強調審美教育實施應包括模仿藝術、現代藝術、媒體、通 俗藝術、設計藝術等五層面,以達成審美教育的目標(梁福鎮,2001a:154)。史 密斯認為審美教育含意甚廣,至少包括(Smith, 1970: 13-15):一、任何藝術中的 教育;二、藝術教育的特殊途徑;三、指一種相關的藝術或人文課程;四、對於 任何事物美感層面感受能力的培養。此外,他將審美教育實施包含四個階段,分 冸是溝通的藝術、延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創造和表演的藝術,階段一和二由 接觸藝術和知覺的訓練開始,階段三進入歷史的藝術,最後進階到能夠欣賞、批 評及分析傑出的藝術作品(Smith, 1989: 144)。由此可見,審美教育之範圍甚廣,

是由教育者應用各種媒材及教育方法,對受教者施以美感的教學,以達成審美能 力之培養,甚至使人格及道德等健全的目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