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情緒、動機、注意力對於閱讀理解成效的影響

動(Mandler, 1975)。此外,情緒是個體對某種刺激反應時,所獲得的主觀情感 與個別經驗,它是一種意識狀態,對個體具有觸動或干擾的作用(黃德祥,1994)。 心理學家 Csikszentmihalyi(1996)指出,當人們從事於某種活動的感受是愉悅 時,會因為全心地投入活動中,使得從事該活動的效果會相對地被提升;而厭煩、

擔憂、焦慮、無趣等負面情緒,會在內心產生「精神能趨疲」(Psychic Entropy),

導致人們無法集中精神處理外在的事物。由此可知,人們閱讀時的情緒良好與 否,會影響閱讀的投入程度,進而影響閱讀成效。

再則,情緒為認知與行動的重要激發物,對認知、注意、記憶和閱讀等都有 著不可忽視的影響。(Bucci, 1997; Bower et al., 1998; Kneepkens & Zwaan, 1994;

範寧, 2010)。Bucci(1997)提出情緒會對以言語符號為基礎的閱讀過程產生影 響的理論假設,認為人類的心理表徵系統係由言語表徵和非言語表徵共同組成,

言語表徵一般用於調節和指導行為,而非言語表徵則包括圖像系統和情緒系統兩 部分,並且人們通常會無意識地使用情緒來應對環境變化並調整自己的行為動 機,言語表徵和非言語表徵在大腦中有著廣泛的連接,組成工作網路,會共同決 定人們心理的活動和狀態。此外,Bower 等人(1998)的研究則提出情緒狀態會 決定人們對於文本的記憶;Kneepkens 和 Zwaan(1994)的研究也指出,開心的 讀者對於快樂的情節較有記憶,而悲傷的讀者則對於不愉快的文本內容較有印

能適度掌握社會和情緒技巧,較能夠有效學習、解決疑惑、表達自我和結交朋友, 動機的高低往往會影響閱讀的成效(Watkins & Coffey, 2004; Guthrie & Humenick, 2004)。Waples(1940)將閱讀動機分成個人內在動機以及人際動機兩種,其中 與閱讀成效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Watkins 和 Coffey(2004)指出,即使閱讀者 有著高度的閱讀技巧(例如字彙量、文本知識背景等),如果缺乏閱讀動機,也 無法達到良好的閱讀成效;Wigfield 和 Guthrie(2000)的研究指出,閱讀動機的 提升確實可有效提升閱讀的成效;並且類似的結果也在 Guthrie 和 Humenick

(2004)的研究中被證實。

張春興(1988)指出,閱讀是學習和吸收知識不可或缺的媒介,要學習不同

領域的知識就必須透過閱讀來達成。而要培養兒童的閱讀能力,則必須進行持續 且廣泛的閱讀(Samuels, 2002),並且若要達到持續且廣泛的閱讀,閱讀動機扮 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閱讀動機是促使兒童自發閱讀的內在力量,因此閱讀動機 知覺度控制的選擇歷程(Carson, 1993)。王克先(1987)指出,注意力乃是對刺 激作預期的選擇,使重要的刺激透過感官輸入,並加以知覺,同時將無關的刺激 之一(鄭昭明,2006;Corno, 1993)。由於人藉由感官接受的訊息只有被注意到,

才能進一步處理與保留,注意力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起著相 當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沒有注意就沒有辨識、學習與記憶(鄭昭明,2006)。

而學習進行時會涉及的歷程—「閱讀」,同樣也需要注意力控制的介入,以記住 前文的內容並藉以理解下文的敘述(Posner & Rothbart, 2007)。注意力是集中還 是渙散,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果。Lam 和 Beale(1991)調查一般成長中的孩童 發現,注意力的集中與閱讀成效有著顯著的關聯。Shalev(2013)的研究也呼應

聯。當外界大量的訊息不斷湧入大腦時,注意力即扮演一個過濾訊息的角色,可 以減弱對於不相關訊息的處理量,使大腦可以專注於處理當下感興趣的訊息。由 於注意力與閱讀學習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本研究透過腦波生理訊號偵測方法,

取得兒童運用點讀筆進行紙本繪本閱讀時的注意力數值,作為探討閱讀繪本過程 中注意力對於閱讀成效影響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