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情緒智力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智力(intelligence)與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 簡稱為IQ)是大家耳熟 能響的概念,代表一個人是否聰明,在教育現場被廣泛使用,作為預測未來成就 的一項指標。然而,近年來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 簡稱為EQ)的魅力不亞 於智力商數,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其實情緒智力本應翻(emotional intelligence, 簡 稱為EI),然由於Golman(1995)在其《EQ-情緒智力》書中譯為「EQ」,在媒 體及社會大眾的口耳相傳下,「EQ」也就成為情緒智力的代名詞了。

一、情緒的定義

情緒一詞的概念,既抽象又複雜,因此定義眾說紛紜,美國心理學家 Drever 早在 1952 年便在心理學字典裡,將「情緒」定義為:情緒是一種有機的複雜狀態,

牽涉到身體各個部分的變化;在心理上,它伴隨某種強烈的情感,並讓個體想以 某種方式去行動的衝動(引自馮觀富,2005:5)。牛津英語字典:「心靈、感覺或 感情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越或興奮的心理狀態。」(張美惠譯,1996)。張 春興(1989)在心裡學辭典則將「情緒」定義為:某種次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失衡 狀態(包括: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這種狀態為個體主觀的感受,

且在身體上則伴隨著生理變化。

從上述 Drever 明確指出情緒是一種複雜的狀態,另張春興的七情之說,以及

12

牛津應與字典的詮釋,在在都顯示情緒是一種複雜的概念,亦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甚至牽涉到心理、生理與行動層面。

二、情緒智力的意涵、發展與理論演進

情緒智力的概念可追溯到 Thorndike(1920)提出「社會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

的概念,其認為智力和情緒不可分的論點,並指出社會智能包含在智力裡面。而 Gardner(1983)在《心智架構》(Frams of mind)一書,打破傳統智力較為侷限的 論調,駁斥 IQ 決定一生的謬誤,認為智能是多方面的,因此提出了「多元智慧理 論」,以更寬廣的面向來探智力,這種多元化的觀點為智力理論提供了重要的意 涵,如其中的「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與「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前者是了解他人的能力,後者是瞭解自己的能力,皆成為往後情緒 智力的先驅。

繼 Gardner 之後陸陸續續有些學者開始對情緒智力作更寬廣及深入的探究,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個理論分別為:Mayer 和 Salovey 認知能力取向的情緒智力理 論,Goleman 工作表現取向的情緒智力理論,以及 Bar-on 心理健康或人格取向的 情緒智力理論(王振德,2004),以下就其理論概念的演進及架構分別探討之。

(一)認知能力取向的情緒智力理論

Salovey與Mayer繼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結合「情緒」與「智力」,在1990 年時提出「情緒智力」的概念,Salovey更進而結合了Gardner的個人智能,將EQ 擴充為五大類(張美惠譯,1996):

1.認識自己的情緒:

此為情緒智力的基石,能瞭解自身的感受,對情緒才能進一步的管理與運用。

2.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繼於認識情緒之後的功課,掌控自我的情緒,學習面對正、負向情緒,進行調整 而後重新出發。

3.自我激勵:

13

能保持熱忱、發揮創造力是成功的動力因素,裡面還包括克制衝動與延宕滿足的 部分。

4.認知他人的情緒:

前三點都是根基於自己,後兩點則是著眼於他人,認知他人的情緒是同理心的基 本概念之一。

5.人際關係的管理:

EQ之所以能夠再近幾年風靡世界潮流,就是因為他牽扯到人際關係的管理,而這 個部分對一個人的家庭、工作及身心感受等都有甚大的影響力。

此外,Mayer 和 Salovey 也提出情緒智力的三個理論概念(Salovey & Mayer, 1990):

1.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評估與表達:

自己情緒的評估與表達部分有「語文」與「非語文」兩種,他人的部分則包含有

「非語文知覺」及「同理心」。 2.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調整與處理:

分為「自己」與「他人」兩部分,除了能對自己的情緒有調整的能力外,對他人 情緒的反應也能有所處理與回應。

3.合適的方法對於情緒的運用:

包含五個層面,分別為「變通的計畫」、「創造力思考」、「轉移注意力」以及「激 發動機」,能彈性的將情緒變化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必要時隨著情緒的波動,適時 的將注意力放在適當的地方,以利激發創意及提升動機。

而後Mayer 和 Salovey(1997)認為先前對於情緒智力的概念,僅限於覺察、

調整與運用,缺少了思考、推理等認知運作等中介因素的部分,對於情緒智力又 提出新的修正,強調認知的理論概念,並據此以認知、思考界定情緒智力的模式,

提出情緒智力由低到高分四個層次,依序如下:

1.知覺、評估、及表達情緒的能力:

14

此項和1990年提的第一點「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評估與表達」概念類似。

2.運用情緒促進思考的能力:

情緒能夠激發認知運作的產生與處理;在此,有別於以往,情緒加入了認知思考 的概念。

3.瞭解與分析情緒訊息,且能運用情緒知識的能力:

辨識情緒後,能瞭解情緒所帶來的訊息,個體可從情境推論週遭人物的情緒感受 及情緒間相互轉化的複雜狀態。

4.反省地調節情緒,提升情緒及智力的成長:

情緒概念的最高階層,不論是正向抑或負向的情緒,對情緒的產生持開放的態度。

與正負向情緒共存後,對情緒進行「後設評價」(meta evaluation)與「後設調整」

(meta regulation);前者指個體花費多少注意力在自身的情緒上,即能否瞭解與接 受此情緒,後者指個體嘗試轉變負向的情緒(張素媚,2008);此層次能調節負向 情緒,增加正向情緒的提升。

Salovey 和 Mayer除了延伸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拓展「人際智能」與「內 省智能」,結合情緒與智力,提出「情緒智力」的概念,並採用認知取向的觀點來 探究情緒智力,1997年的情緒智力理論在加上「情緒反省」的後設評價與後設調 整概念;而後Mayer、Salovey與Caruso(2004)以及Mayer、Roberts與Barsade(2008)

根據上述情緒智力的基本理論架構,以及情緒智力四層次等加以延伸,讓情緒智 力的概念與理論更趨於完備:情緒智力除了意指對於情緒能進行準確的推理,並 使用情緒以促進思考,情緒管理的反映還包含到其餘個性的部分,即情緒管理是 在個人目標、自知之明與社會覺知等背景脈落下交互作用的產物;另情緒智力也 成為預測不同群體社會關係、工作成果、心理與身體安康等重要的結果,並逐漸 成為預測智力及社會情緒的一種有效特徵。而把「情緒智力」這名詞變成家喻戶 曉、發揚光大的,便是Goleman了。

15

(二)工作表現取向的情緒智力理論

如上所述自Goleman(1995)出版了《EQ-情緒智力》一書之後,EQ引起了社 會大眾熱烈的迴響,Goleman更是一夜成名。繼《EQ-情緒智力》這本暢銷書後,

Goleman(1998)出版《EQII-工作EQ》(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裡面 不但將「情緒智力」的基本架構作更詳盡的延伸發展,更討論到情緒智力為標竿 人物需具備另類能力,讓Goleman成為工作表現取向情緒智力的代表人物了。此 外,其在《EQII-工作EQ》書中另提到「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的概念,

此能力以情緒智力為基礎,並能經由後天學習而來,可帶來工作好表現的能力,「情 緒能力」又二分為「個人能力」與「社交能力」,茲介紹如下(參考李瑞玲、張美 惠、黃慧貞譯,1998):

「個人能力」包含三組基礎情緒智力,包含自我覺知、自我規範以及動機,

而每組情緒智力下又包含幾項情緒能力。

1.自我覺知:情緒的覺察、正確的自我評量及自信。

2.自我規範:自我控制、值得信賴、良知、適應力及創新。

3.動機:成就驅力、承諾及樂觀。

另「社交能力」包含兩組基礎情緒智力,包括同理心和社交技巧,每組情緒 智力下又包含幾項情緒能力。

1. 同理心:瞭解別人、服務取向、幫助別人發展、善用多元化、政治意識。

2. 社交技巧:影響力、溝通、團隊領導、改變催化、處理衝突、建立連結、分工 合作、團隊能力。

這些情緒智力與情緒能力有以下幾點特性:1.獨立的:每種情緒能力各有其獨 特的貢獻;2.相依的:每種情緒能力雖然是獨立的,但或多或少有些取決於其他能 力,能力間彼此有所互動或關連;3.呈階梯狀:情緒智力每個都為下一個的基礎,

呈階梯排列,如自我覺知是自我規範的基礎;自我覺知又有助於自我規範的形成;

4.必要但非充分的條件:具有某項基礎情緒智力並不保證一定能彰顯相關能力,因

16

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壓力忍受度、衝動控制 適應力(adaptability) 現時檢驗、彈性、

問題解決 一般心情(general mood) 樂觀、快樂 資料來源:王振德(2004:5-5);Bar-On(2000/2006)

17

Bar-On根據分量表裡的十五個因素,經由因素結構分析,選出關鍵的十個因 素分別為:自尊、情緒自我覺察、自我肯定、同理心、人際關係、壓力忍受度、

衝動控制、現實檢驗、彈性及問題解決,以此十個因素作為情緒智力關鍵成份。

除了這些關鍵性的因素成分外,並指出在情緒在社會智力行為上的五個促進 因素:樂觀、自我實現、快樂,獨立、和社會責任。這些因素不只和情緒智力有 顯著的相關,並影響個體有效的應付日常生活現實經驗及壓力狀況(Bar-On, 2000)。

三、綜合評述

上述是目前國外情緒智力三個較具代表性理論之一,並都有自己的特色,讓 眾說紛紜情緒智力概念有了些探討的依據,研究者依探究模式與探究內涵進行整 理與評析,分述如下:

(一)情緒智力探究模式評析

Mayer 和 Salovey對情緒智力的研討較偏向垂直探究的模式,從情緒的評估、

表達到情緒調節及情緒運用,在在都圍繞著情緒的字眼與概念作漸進且層次漸進 式的延伸,在1997年提出情緒反省的概念後,讓情緒智力理論更趨於深入與完備。

Goleman和Bar-on對情緒理論的論述較偏向擴散性探究的模式,不只根著於情緒本

Goleman和Bar-on對情緒理論的論述較偏向擴散性探究的模式,不只根著於情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