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態度的定義、內涵、形成、功能與測量方法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態度的定義、內涵、形成、功能與測量方法

(一) 態度的定義

態度是一種心理與神經的準備狀態,它是由經驗而組織起來的,個人對所 有事物以及相關情境的反應,都會受到態度引導性與動態性的影響(Allport,

1935);Fishbein(1967)認為態度是人類的一種學習傾向,即個人對一事物,或 一群事物做反應,反應方式可為良好的反應,或為不良的反應。

Petty 與 Cacioppo(1981)將態度定義為對特定對象(人、事、物)的一般性 與持久性的正面或負面的感受;Cialdini(1993)認為態度是對於一些人、物、

事件的普遍性與永久性的正、負面感受;國內的學者張春興(1990)也發表類似 的看法,他認為態度是指個人對人、事、物所持有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而又協調 一致、有組織的、學得的、習慣性的內在心理反應的行為取向。葛樹人(1990) 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態度是指個體對其生活環境中的人、事、物所持有一 致性、組織性和持續性的內在心理傾向。

態度常被界定為個人依循某些情感與信念,以正向或負向之評價,對特定 目標刺激作反應之習得傾向(Zimbardo,1991);Engel、Blackwell 與

Miniard(1995)認為態度是對人、事物整體的評估,其範圍可能從極正向的接 受,到極負向的排斥。Kotler 與 Keller(2006)提出態度是一個人對某些客體或 觀念存有一種持久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情緒性的感覺及行動傾向。

8

態度是藉由學習而來的,並且具有一致性與持續性(樓永堅,2003);江伯 洋(2005)認為態度具有一致性,會導引個人對相似的事物產生一致的行為,因 此人們無須對所有的事物都做全新的解釋與反應,態度能使得經歷與思想較經 濟的發揮作用;Kotler 與 Keller(2006)也提出態度是一個人對某些客體或觀念 存有一種持久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評價、情緒性的感覺及行動傾向。

依據上述過內外學者對於態度的定義,可以整理出態度的幾項特質:

1. 態度有其對象,例如個人、情境、事物。

2. 態度具有一致性、持久性、穩定性與組織性。

3. 態度是一種心理或行為傾向 4. 態度是一種心理歷程

5. 態度可以經由學習而來

6. 態度的範圍可以從喜好的正向感受到厭惡的負面感受。

(二) 態度的內涵

Thurstone 與 Chave(1929)提出單一成分論,認為態度就是對於態度標的物 (attitude object)的情感或評價反應(affective or evaluative

response)。單一成分論的基本假設是認為個體的態度可由單一向度表現出 來,且態度的方向、強度是由單一成分所決定的。單一成分論是由基本上 認為態度是一種評價,但是對於此單一成分的性質究竟是基於認知或是情 感,研究者們的意見不一致。

Smith(1972)認為態度包括認知、情意、評鑑、行為四部分。態度是基於認 知還是情感為主,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 Fishbein 與 Ajzen(1975)認為 態度是基於認知之上,並由認知所主導的;Fazio 與 Zanna(1981)認為態度是由

9

情感作用為主;Bagozzi 與 Burnkrant(1985)則認為同時考慮認知和情感,比單 獨考慮認知或情感單一成分,更能解釋態度與行為的關係。

Rosenberg 與 Hovland(1960)提出三成份論,根據三成份態度模式

(tricomponent attitude model),態度是由三個構面所組成的:包括認知成 分(cognitive component)、 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及行為意圖 成分(conative component)。 大多數的學者都同意態度由此三個因素所形 成,早期學者的研究認為,認知先於情感,情感先於行為。而晚期學者的研究 認為,三者之間是 「互動歷程」(蔡瑞宇,1996)。

圖 2-1 態度概念圖

態度概念圖(Rosenberg 與 Hovland,1960;引自潘詩婷,2002,128 頁)

10

李美枝(1994)認為態度是一種信念組織體系,包括認知、情感與意向,是 人格的一部份;金清文(2001)則認為態度之內可分成認知、情感與行為。各 成份分述如下:

1. 認知成份係指由態度對人、事、物所知覺的意見、知識、想法 2. 情感成份係指由態度對人、事、物所引發的情緒或感覺

3. 行為成份係指由態度對人、事、物所展現的行為意圖

(三) 態度的形成

國外心理學家 Kelman(1961)認為態度形成的歷程需經過三個階段:

1. 順從(compliance):

「順從」是指個體在社會影響下,在外顯行為上的態度與別人一致,是屬於 態度內涵中的行為成分。

2. 認同(indentification):

「認同」是指個體喜歡某人或某團體並視之為楷模,套取其思想、感受其行 動而後主動的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是屬於態度內涵中的情感成分。

3. 內化(internalization):

「內化」是指個體經情感作用所認同的態度,而後與本身原有的態度與價值 觀協調統整的過程,是屬於態度內涵中的認知成分。

張春興(1995)認為,經由順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而形成的態度視為個 人人格的一部份,可以長久保持且不容易改變,若只經由前兩個階段所形成的 態度則容易改變;吳聰賢(1992)認為態度的形成由認知成份發展到行為成 份,時間上可能需要很久,也可能很短,或甚至同時發生。

11

張春興(1994)認為個人對某種對象(人、事、物)本無喜惡的態度,但後來 經由直接或間接的學習經驗,便產生正面或負面的態度,而所謂的學習是經由 練習,而使得個體在行為上產生較為持久改變的歷程,因此學習發生在練習當 中。Smith(1972)認為態度的形成是由認知產生情意,情意判斷好壞,再將判斷 的結果轉化為行為表現。

Aronson,Wilson&Akert(1999)則認為態度主要是建立在認知、情感或行為 的基礎上,分別敘述如下:

1. 經由認知系統產生

如同 Katz(1960)所說的態度具有工具性功能,個體在評估事物特性時,可 能會理性估計這些特性可以產生獎賞與處罰而產生態度。

2. 基於情感產生的態度

不是建立於客觀理性評估,而是基於情緒或是價值判斷而產生的態度;

Aronson 等人(1999)指出此類態度的來源有兩種,其一為建立在個體的價值 觀念上;其二為感官或審美的反應,主要是來自個體的學習制約經驗。經由 古典制約、工具性制約或觀察學習,個體對某些本來沒有情感反應的中性事 物會產生情緒反應而建立態度。

(i) 古典制約是指將一個個體喜歡或厭惡的事物,與另一個個體本來只 有中性感受的事物,經常配對出現,個體會對該中性事物產生與隊

原先喜歡或厭惡的事物相類似的感受(Cacioppo,Marshall-Goodell,Tassinars & Petty,1992)。

(ii) 工具性制約是指個體對某事物做出某種反應之後,得到獎賞或懲 罰,因此學習到對該事物的反應偏好。

(iii) 觀察學習是只看到別人的行為受到獎賞而感同身受,學到某些行為 反應是不被容許的。

12

3. 經由行為產生的態度

(i) 自我知覺理論(Bem,1972)假設人們在不清楚自己對某事物的態度 時,會反觀自己對該事物的行為,並經由自己的行為知覺自己的態 度為何。

(ii) 認知失調理論(Festinger,1957)認為個體的行為與他已有的態度相 矛盾時,如果他的行為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或藉口,他會處於一種 認知失調的狀態;為了解決此問種認知失調的狀態,他可以選擇修 改自己原有的態度或否認自己做過哪些行為;由於否認自己做過哪 些事可能不太容易,人們可能會因此改變其態度。目前的研究結論 是當個體做出某個行為時,如果他對行為的對象物原先並沒有立場 清楚的態度,或是只有模糊的態度,又缺少他為何會做出這個行為 的理由時,他會認為自己具有符合行為的態度。

(四) 態度的功能

Katz(1960)和Smith(1956)根據人們使用態度的方式,列出態度有四大功 能。晚近學者Herek(1987)又增列了一項,合計五項功能。分述如下:

1. 工具性的功能:表達態度獲取獎賞或避免懲罰。

2. 自我防衛功能:這是「否認」與「投射」等心理自衛機轉方式的產物,用以 避免人格成份間的衝突與隨之產生的焦慮感。

3. 知識功能:可以協助我們整理對態度對象物的知識與理解相關訊息,建立態 度對象物與其環境之關係,其作用有如使用認知結構來了解事物。

4. 價值表達功能:經由對各項態度對象物的態度表達,反映個人基本價值。

5. 社會適應功能:透過態度的表達來建立、維持與促進平順的人際交往。

13

(五) 態度的測量方法 (a) 直接測量

1. 自陳式單一項目測量:

以一個題目或問句,請受試者回答他對某態度物的喜歡程度或評價。

2. 由多項題目組成的態度量表:

以多個題目組成態度量表來測量對某一態度物的態度,幾種常見的量表 有以下四種。

(i) Thurstone Scales:Thurstone(1928)發展出等距量表,經由 受試者兩兩比較各各態度語句,建立每個態度陳述的量表值。

(ii) Guttman Scales:Guttman(1944)將刺激按其在某一向度的累 加特性上依序排列,得到各刺激量表值。

(iii) Likert Scales:Likert(1932)發展出此類問卷設計是撰寫一 系列針對某態度物的描述,每個態度敘述句表達正或負的情緒感 受,請人們表達贊成、同意或符合自己想法的程度,在評量表上 選擇意見落點,經由總加各題所得到的分數,而得到人們在態度 上的相對位置。

(iv) 語意分析量表:由 Osgood、Suci 與 Tannenbaum(1957)所編 製,經由呈現一系列兩兩對立的形容詞,要求受試者針對某一對 象,選擇他對該對象的感受比較偏向哪一個形容詞,所選擇的落 點代表其態度。

(b) 間接測量

1. 掩藏自陳式:

使用投射測驗,例如:Proshansky(1943)使用投射法,他請受試者針 對某物體或主題編故事,假設受試者會在較沒有戒心的狀態下,將內心 的想法編人故事情節中。

14

2. 行為指標:

使用非語言行為指標,例如:聽說服性演講時,聽眾點頭次數愈多、眼 睛看著演講者次數愈多,以及身體愈接近說服者,愈可能喜歡該說服言 論(Petty & Cacioppo 1981,p.17)

3. 非干擾性測量:

不會讓被測量者感受到他正在被測量的方法,例如:Milgram、Mann 與 Harter(1965)使用遺失信件法,他們在不同地區假作遺失已貼好郵票 的信件, 信封上寫著不同黨派總部的名稱與地址,而後計算被人撿到

不會讓被測量者感受到他正在被測量的方法,例如:Milgram、Mann 與 Harter(1965)使用遺失信件法,他們在不同地區假作遺失已貼好郵票 的信件, 信封上寫著不同黨派總部的名稱與地址,而後計算被人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