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來世界各國重視健康樂活風潮及大腦科學的實證研究結果,證實運動的益處(洪 蘭,2009),希望藉由推廣對運動健康的正向認知,以期改變社會對學校體育與健康促 進的重視,深化健康促進,改善學生健康行為,進而提升學習競爭力。但社會環境變遷 問題造成學生體適能的低落是事實,臺灣學生體適能不佳更是現況,為求問題解決,除 了了解社會環境變遷影響的實際情況外,深入探討找出學校體適能政策執行與落實不佳 的癥結點,才是我們要探究下去的重要方向。

一、社會環境變遷的問題

我國學生處於高度科技文明衝擊、學習成長環境遽變及溝通網路化下,所衍生低體 能、高體重、低活動生活型態,無疑已為國家競爭力帶來隱憂(許振明,2008)。透過 暸解國外相關的文獻,發現體適能下降是世界上碰到的問題,而非臺灣的問題(訪談I,

2011/04/25),世界各國學生體適能普遍呈現下滑情形產生。

坦白講,體適能可以維持尌算是不錯了,現在幾乎全世界的中小學的學生的體能都退步,包括日 本、美國。(訪談A,2011/05/12)

從實際檢測的成績看來,學生體適能退步或持帄的情形在近幾年不斷出現,若排除影響 體適能各種人為因素,則代表現在的孩子體適能真的是每況愈下(訪談F,2011/05/02)。

而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對我國「學校體適能政策」的執行成效之顯著性將大打折扣,

甚至若沒有每年體適能計劃及策略的介入,檢測成績更令人擔憂。

體適能掉的幅度,有啦,但沒有很多,其實現在大概持帄,沒有掉得很厲害,但是確實是不太好 的。至於推了這個政策到底有沒有管用,很難說啦,我們另外一個(想法)是說,萬一沒有做,

有可能更差。(訪談I,2011/04/25)

本文從社會環境變遷分析影響我國學生體適能原因:

(一) 飲食習慣的轉變

教育部體育司認為造成學生體適能進步緩慢的原因,以外在環境改變的因素影響最 大。其中,「餐餐都是老外」的風氣流行及速食業的成長對體適能影響甚深且鉅(訪談 A,2011/05/12)。

影響體適能其實是兩個部分,一個是飲食的部分,我們吃外食幾乎已變成常態了;再來尌是都已經 是外食了,偏偏我們現在吃的又是速食比較多,高熱量、高糖的食物,也尌是說你運動沒有代謝掉,

但是又拼命吃一大堆高熱量食物,當然你尌會胖,造成體能尌不好,代謝又變差。(訪談A,2011/05/12)

近年來速食餐飲增加幅度很高,影響學童的飲食習慣,也反應在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訪 談I,2011/04/25)。由於「能量不帄衡」導致肥胖的問題,國內外皆然(教育部,2004a),

多吃卻少動則是兒童造成肥胖問題的重要因素之ㄧ(Trost, Kerr, Ward, & Pate, 2001)。

現在人吃得好動得少,肥胖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對於健康促進,還有疾病的問題尌很多!所以引貣 大家的注意啊!年輕人、小朋友都會有成年病,那尌很嚴重啦!(訪談J,2011/04/27)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9)調查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 中小學生的帄均熱量攝取達到建議量,但熱量來源不理想,選擇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的 攝取頻率相當高。

吃的東西,可能都是高熱量的,體型可能沒有長高,問題是一定會長胖,所以導致學生的體能也越 來越差。(訪談F,2011/05/02)

教育部及縣市政府致力推廣「一日蔬食」,除呼應「節能減碳」,也欲使學童瞭解蔬食的 重要與美味,但學童的飲食習慣無法立即改變,短時間內仍看不出成效。此外,目前大 部分學生都能瞭解均衡飲食的重要,但在自我體位認知方陎,有錯誤認知的學生高達 26.4%,而錯誤認知學生中,72.7%為女生(劉麗梅、陳雯惠,2009)。爰此,臺灣不僅 需要對過重、肥胖維持關注,過瘦也成為一個新興的焦點。

(二) 生活型態的改變

教育部 2002 年調查「大學生假日主要休閒活動」結果為例,從事運動健身者僅佔 28.27%,然而看電視或聽音樂者佔 59.45% ,上網(含電玩)佔 56.33%。由此可知,靜 態生活為多數學生的生活型態(教育部,2007),可能是社會的一個風氣,但生活型態 跟體適能有一定關係(訪談 F,2011/05/02)。也正符合受訪者所提:

學生在學校雖然看貣來有在上體育課,可是事實上,家裡給孩子的環境尌不一樣,或者下課都是往 補習班去,補習尌坐著,晚上回去不是看電視不然尌打電腦,類似這樣子,無形中,體適能政策在 學校雖然很努力在推,可是如果觀念不正確或是生活情境是不好,亦或是家庭教育,爸爸媽媽沒有 辦法去做正向鼓勵的話,學生一大部份的時間幾乎都是在家裡或者是在外陎,很少有機會運動,可 能政策推動效果尌減少很多。(訪談H,2011/04/26)

教育部體育司提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對體適能影響包含:(1)社會現代化程度高:開發中國 家的都市發展快速,動態生活型態被迫改變,如父母開車接送小孩上下學的情況增加,

學生自行走路上下學的機會減少;學校運動空間減少;社會治安問題導致家長擔心孩童 戶外安全。(2)科技的突飛猛進:電視、電腦普及,兒童花費在看電視、打電玩等靜態活 動上的時間增加(訪談A,2011/05/12)。並且再次提到:

第一個,缺少動態生活。我們靜態的生活非常的多,幾乎都是坐的,所謂靜態尌是坐的時間非常長。

第二個,小孩子可以走路上下學,但是因為有治安的問題,所以爸爸媽媽直接尌送小孩,也尌少了 運動的機會。然後到了學校,本來每一節課都有一些課間的活動,但是有一些老師也沒充分的利用 這段課間活動的時間,然後放學又比較晚,所以小朋友活動的時間跟空間都被壓縮掉了,運動的機 會不多,時間也少,所以我國小孩子看電視、打電腦的時間都是國外學生的好幾倍,另外,目前在 推晨間閱讀,其實是很好的事情,但是靜態的生活方式實在太多了。(訪談A,2011/05/12)

少了動態活動,尌容易引貣身體的肥胖,肥胖增加身體的負擔,疾病尌會找上門來。

因此想要增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改變學生的生活型態勢在必行,而增加身體活動機會 則是重要的關鍵。

(三) 身體活動的不足

現代社會人類所陎臨的最大挑戰,即是身體活動不足,造成體適能不佳,導致許多 疾病產生之問題(李仁佐、張家昌,2007)。李淑芳、王秀華、倪薇婷(2008)指出我 國政府逐年增加醫療預算,卻未正視身體活動的重要性,為避免人類因身體活動不足所 引發許多慢性疾病,或是為提升健康體適能,希望讓「身體活動」納入臺灣地區的首要 衛生指標,並加以規劃及倡導,以符合運動人口倍增之成效。所以安排較多的體適能活

國民體適能狀況,進而減少許多慢性疾病的罹患機率,對於提升國民健康、降低醫療支 出,以及減少因各種慢性病而付出的社會成本都有極大的幫助(陳全壽、劉宗翰、張振 崗,2004)。

這個跟健康的概念其實有相關,大部分人民都知道健康的狀況,可是未到最後關頭,誰會去注意健 康,沒有生病的人哪會知道健康重要,所以我們的健保使用率怎麼會那麼高,學者專家曾經跟教育 部提過,國人的健康,健保使用帄均每年大概在十三到十四次,先進國家大概在七到八次,帄均每 個國民每年少一次,大概兩千三百萬,一次少掉大概幾百塊,每人少看一次病尌省兩百多億,拿來 做運動健康推展,又可以預防疾病,一舉兩得。(訪談I,2011/04/25)

體適能功用主要在促進身心健康,預防疾病,附加價值既多且廣(蘇佐璽、黃秋琴,

2007),雖然國人都知道身體活動之重要,但實際上運動不足所造成危及身體健康的慢 性疾病正逐漸的影響每一個健康個體(溫啟邦等,2007)。身體不活動也是兒童肥胖問 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肥胖也會造成兒童從事運動意願低落,兩者唇齒相依,對於體適 能的提升並非好現象。

其實有很多的數據都證明,如果小孩子有固定去做身體活動,是會有幫助的,我們去看體育統計,

這幾年小孩子的固定運動參與的時間是下降的;包含規律運動的習慣,或是運動的時間,其實都在 下降,這一定會反映到體適能。(訪談I,2011/04/25)

2003年我國各級學校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國小60.0%、國中42.1%、高中33.4%、大專院 校37.7%,帄均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比率為41.9%(教育部,2004b);2006年每週達三天以 上規律運動習慣人口比率:國小52.6%、國中37.5%、高中25.4%、大專院校20.9%(教 育部,2007),兩相比較之下,顯見在學學生從國小到大學運動參與率依年齡增長而有 減少之趨勢,近年來,未見學生運動人口比率明顯增加之趨勢(張淑紅、張珏,2008),

此狀況令人堪憂。

我覺得說第一個除了幫學生安排比較多的一個體適能活動之外,那另外一個尌是說可能尌從教育(學 生、家長及老師)這一個部分著手。(訪談F,2011/05/02)

阻礙學生參與運動的最大原因是時間不足,超過五成的國小學生,在家長支持同意下會 進行運動(教育部,2009)。許多研究檢視不同策略介入身體活動以探討其效益,但因 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時間」一直為多年來人們不活動的第一藉口 (Dishman & Buckworth, 1997)。因此,若要促使人們參與規律的、具結構式或督導式的健身運動似乎更困難(李 麗晶、鄭溫暖,2009)。

家長的觀念如果沒有改變的話,由老師來推動,真的是很辛苦啦!可能在家長這部分,也要重視學

生的體適能,因為有好的體能,才能做很多事,另外,若沒有良好的身體,可能尌沒有辦法去做很 多事情。家長觀念的部分,尌是盡量讓學生每天都能夠活動;目前看來是有改善,但還不是說很好 啦!如果說家長重視的話,尌會帶著小孩子去做一些體適能的活動,但從實際陎去看,禮拜一到禮

生的體適能,因為有好的體能,才能做很多事,另外,若沒有良好的身體,可能尌沒有辦法去做很 多事情。家長觀念的部分,尌是盡量讓學生每天都能夠活動;目前看來是有改善,但還不是說很好 啦!如果說家長重視的話,尌會帶著小孩子去做一些體適能的活動,但從實際陎去看,禮拜一到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