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聚得企管顧問 55

表 3-2 本案探討產業方向彙整

主要標的/運用方式 相關重點產業 主 要 / 次 要 探討產業 發展再生能源 太陽能、風能、生質

能、氫能與燃料電池、

水利、海洋能、地熱、

LED 及其應用

能源業(包含 LED 等綠能科 技)

主要

節約能源 節能照明、效能空調、

節能運具、高效能能 源管理

建築業、

運輸業

主要

減碳、減廢及 效能提升

智慧化、自動化(生 產力 4.0)

製造業、農業 次要 資料來源:本團隊編製

聚得企管顧問 56

經濟部能源局為我國能源技術開發與綠能產業發展之主 導單位,根據其公布之 2014 年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我國 各綠能產業發展策略略述如下:

 太陽光電產業:

 太陽光電系統普及化環境建構:營造有利產業發展的 環境,積極紮根下世代應用(智慧電網、電能監控、儲 能技術、綠建築)之環境建構。

 開發高效率低成本技術、掌握關鍵材料與設備:投入高 效率低成本技術開發,關鍵材料與設備技術自主,掌握 高值化產品所需關鍵性材料與設備,減少並取代關鍵 材料與設備進口。

 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進行國際商情資訊蒐集,建立國 際行銷與合作管道,推動國內廠商與國際通路商及系 統開發商策略合作關係。

 LED 照明光產業:

 以我國 LED 元件優勢,配合突破性創新技術,確保產 業競爭力。

 確保 LED 照明模組核心技術與專利,開發全球 LED 照 明模組市場。

 建構燈具及個別應用場域的設計能力,建立利基型 LED 燈具與系統市場品牌與通路,拓展國際市場。

 擴大內需並研擬法規、標準、標章、補助等各項制度,

鼓勵優良之技術與產品開發。

 風力發電產業:

 透過政策引導創造國內市場。

 完善基礎建設建構應用環境。

 開發先進技術有效降低成本。

 推動國際合作建立產業自主。

聚得企管顧問 57

 生質燃料產業:

 料源建置收運機制與海外布局,降低成本、自主供應。

 非糧料源技術開發與商業運轉系統服務化。

 利用休耕地、沼氣發電、熱電應用等推動,結合企業節 能減碳計畫,應用在地化。

 利基關鍵技術輸出,扶植國內企業國際化。

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

 關鍵元件技術自主,發展自動化量產技術,以降低成 本。

 開發高溫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藉由系統零組件簡 化,成本再降低。

 加速完成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標準與法規建立,

推動與國際接軌之標準驗證平台,建立測試驗證能量,

並藉由示範計畫進行標準確認。

 能源資通訊產業:

 配合推動智慧型電表基礎設施(AMI)政策,以國內建置 案培植廠商技術 能量與產品應用實績;著眼新興市場 AMI 建置標案,以技術聯盟模式整合國內廠商,打造 全系統解決方案承接相關標案。

 以利基市場為基礎,推動智慧化能源系統,並滿足再生 能源併網及需量反應之目標。

 優先推動資通訊共通標準及特定場域節能技術,降低 系統整合成本,提升智慧加值服務效益。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 105 年 1 月公布之綠色能源產業躍升 計畫推動成果,103 年度我國綠色能源總產值達 4,558 億元,

較 102 年成長 13%,104 年度總產值預估約 4,518 億元,主 係因 LED 元件及背光模組產量成長趨緩且單價下降,使 LED 產業產值衰退約 10%。

聚得企管顧問 58

(二) 相關研討會或訪談摘要

為了解能源業人力供需現況及未來人才缺口,本研究訪 談經濟部能源局及工業技術研究院之專家,以了解我國綠能 產業之現況及產業未來人才培訓方向建議,詳細訪談紀錄請 詳附件一,節錄訪談重點如下:

 目前已辦理多項綠色產業人才之訓練課程,如中部地區近 年開辦綠能空調技術人員之訓練課程。

 太陽能產業已邁入成熟期,因此目前所需為應用人才,如 太陽光電技術士。

 離岸風力產業尚屬起步階段,短期內常無大量人力需求,

能源局亦無培訓計畫,而多以研討會導入國外相關知識。

 LED 產業則多以宣導替換 LED 產品之方式,並輔以政策 面之推行,近年來 LED 產業之綠領人才需求亦偏重於整 合型應用人才。

 能源技術服務業則因我國電價相對便宜,且對於省電之基 準線亦有爭議,致民間使用意願不高,故較無相關人才需 求。

二、 建築業

(一) 產業綠化重點研析

根據聯合國每二年公布的《世界都市化展望》(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report: 2014 revision)報告指出,全球 目前 70 億人口中,約有 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其中 超過 1,000 萬人口的「超級城市」(mega city),已從 1990 年的 10 座成長至目前的 28 座。

面對全球都市化迅速發展的狀況,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 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於 2014 年發佈的《氣候變遷 2014:氣候變遷的减緩策略》

(Climate Change 2014: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報告 中,估算當今全世界城市生產的 GDP 約佔全球 80%,而能

聚得企管顧問 59

源消耗達全球的 67%~76%,以及 CO2 排放量達全球的 71%~76%(IPCC, 2014)。若配合人口成長的趨勢來看,依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5 Revision)(United Nations, 2015b),推估於 2030 年全球人口數預計將達到 85 億人,到 2050 年將達到 97 億 人,搭配前述《世界都市化展望》報告的估算,到 2050 年 時全球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的比例將達 66%,也就是超過 60 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較現況增加約 25 億人,相應增 加能源消耗。

在城市耗能中,建築物的耗能為主要項目,因此,近來 各國陸續推動綠建築法令及認證標章,期望透過綠建築設 計,減少建築耗能,而綠建築在各國有不同的名稱,定義及 內涵也略有差異。以鄰近的日本為例,其綠建築最早之發展 稱環境共生住宅(Environmental Symbiotic Housing),其內涵 包括「地球環境的保全」、「周邊環境的親和」、及「健康快 適的居住環境」等三個層次;在歐洲國家則稱為「生態建築」

(Ecological Building)或「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

主要強調生態平衡、保育、物種多樣化、資源回收再利用、

再生能源及節能等永續發展課題。而在美國、加拿大等國,

即稱綠建築(Green Building),主要講求能源效率的提升與節 能、資源與材料妥善利用、室內環境品質及符合環境容受力 等。由此可知,雖然「綠建築」的內涵,具有隨著各國能源、

資源及環境條件不同而調整的特性,但整體而言,各國對建 築開發行為的訴求,也都具有減少環境負荷,達到與環境共 生共榮共利的共識。

除此之外,近來因應物聯網之發展,建築產業亦興起智 慧建築的風潮,其主要目標係營造更為人性化的空間,使得 建築物的使用者生理、心理獲得滿足感,此乃建築專業長久 以來追求的理想之一。我國內政部長期推動「智慧建築」,

即是以達成「人性化空間」目的為出發點,並善用臺灣資通 訊科技產業優勢,期盼透過建築與資通訊技術的整合,進一 步發展出具有前瞻性、時代性的優質建築技術,同時也能夠

聚得企管顧問 60

促進臺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智慧建築」是以融合建築設計 與資通訊主動感知與主動控制技術,以達到安全、健康、便 利、舒適、節能,營造人性化的生活空間為目標。

我國於 1999 年研訂完成綠建築評估系統,及建立綠建 築標章制度,並於 2001 年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迄今,

已完成綠建築法制化,累積綠建築節能、節水、生態環保等 實施經驗,更於 2008 年起擴大實施「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 方案」,並配合我國在資通訊科技所累積的優異製造、低成 本研發等優勢,進行智慧型創新技術、產品、系統及服務之 研發,以建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優質居 住環境,同時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掌握龐大創新產業產值與 商機,使我國的智慧綠建築更進一步邁入永續都市的階段,

未來擬透過法令之推動,由智慧綠建築邁向智慧綠都市。

(二) 相關研討會或訪談摘要

為了解建築業之綠領人力供需現況及未來人才缺口,本 研究訪談綠領協會陳重仁理事長,該協會以培養綠領人才、

推廣綠色產業與媒合綠色工作機會為宗旨,協助綠色產業 成長與發展,而陳理事長則為我國第一位取得美國 LEED AP 認證者,亦曾受邀擔任臺北市政府節能委員會委員數年,

並輔導過數千萬坪廠房之節能作為。

此外本研究亦訪談臺灣建築中心,其上承內政部營建署 之政策,協助建築業界進行整合發展,舉凡與建築相關之材 料,綠建築、智慧建築,防火評定,耐震,友善無障礙設施 等皆有涉獵,亦為材料或規劃設計案之技術認證單位。

前述單位之詳細訪談紀錄請詳附件一,訪談重點節錄如 下:

 建築方面建議可仿效美國的 LEED AP 制度,將建築專業 進行分工,因其橫跨建築、能源、景觀等領域,需要跨領 域多元學習方能勝任。

聚得企管顧問 61

 建材方面則著重於綠色材料之引進使用,推動落實之最 大重點為木工、泥作等工班主管可學習及接受綠色材料 之新知,亦可效法歐美之綠色工地稽核機制(大陸稱作

「文明施工」),透過立法來規範工地應進行綠色稽核,則 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 建築業界需要顧問型、整合型專業人才,以因應智慧化,

或綠建築標章等等,有可能由既有專業人力升級,亦有可 能發展出新興職務。

 公部門已組成節能委員會之相關組織輔導廠商廠房節能,

大專院校亦有引進綠領專業認證課程

 目前國內正在推動建築智慧化,導入更多電子、智慧家居

(ICT)於建築中,目前物業管理(保全業)已漸漸導入 相關服務,未來相關的系統整合商及設備維護也衍生出 相關人力需求。

三、 運輸業

(一) 產業綠化重點研析

隨著經濟發展,台灣商業發展已趨成熟,根據行政院主 計處的統計,至 2015 年我國商業的產值已占我國 GDP 的 64.4%,就業比重近六成,儼然為台灣內需市場的主力產業,

對台灣經濟影響十分重大,而因應近來綠色經濟之興起,人 類環境保護意識開始覺醒,十分關心和重視環境問題,認識 到地球只有一個,不能破壞人類的家園。於是,綠色消費運 動在世界各國興起。消費者不僅關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更 關心地球環境的改善,拒絕接受不利於環境保護的產品、服 務及相應的消費方式,進而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

目前對綠色物流尚未形成較成熟的定義,隨著供應鏈管 理理論的發展,綠色供應鏈、生態供應鏈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綠色物流理論主要是改變原來由「資源—產品—廢棄物排 放」所構成的開環型物質單向流動模式,而構成一種「資源

—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型物質流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