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股價操縱條款立法沿革及主觀構成要件分析

第二章 股價操縱條款之國內外立法例比較分析

第一節 我國股價操縱條款立法沿革及主觀構成要件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章 股價操縱條款之國內外立法例比較分析

第一節 我國股價操縱條款立法沿革及主觀構成要件分析 第一項 我國證券交易法之制修4

一、民國 3 年制定「證券交易辦法」

民國 3 年開始延續清末在「上海眾業公所」買賣外國股票 之風氣,成立「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買賣國內股票,民國 7 年 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買賣公債,民國 9 年成立「上海華商 證券交易所」,此一時期之證券買賣多屬投機性之期貨買賣,

這個階段證券之法令,則一直沿用民國 3 年制定之「證券交易 辦法」。

二、民國 18 年制定「交易所法」

此法係為規範當時專作外國股票買賣之「上海華商證券交 易所」而制定之交易所法。

三、民國 43 年制定「台灣省證券商管理辦法」

政府遷台後,於民國 38 年發行愛國公債,42 年初,為配 合土地改革,將台泥、台紙、工礦、農林等 4 家公司開放民營,

以股票搭配作為補償地主之價款,但地主對股票價值不甚瞭 解,多急於脫手求現,因此,擁有資金之人士乃組成證券行號,

應運收購股票,政府為規範此一階段證券商號之收購行為,乃 於 43 年初頒布「台灣省證券商管理辦法」,並於 44 年 7 月起 實施。

四、民國 50 年制定「證券商管理辦法」

為因應台灣證券交易所之創設,改善以往缺乏集中證券交 易市場,而經由店頭市場進行交易之缺失,乃於民國 50 年依 據國家總動員法第 18 條之規定,制定「證券商管理辦法」,

4 李開遠,證券管理法規新論,五南,2006 第四版,頁 13 以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作為證券交易法未制定前之過渡權宜措施。

五、民國 57 年制定「證券交易法」

由於我國店頭市場之發展先於集中交易市場,台灣證券交 易所至民國 51 年 2 月才建立,且民國 50 年制定之「證券商管 理辦法」屬臨時性之法規,其所規定之內容較為狹隘,疏漏之 處甚多,且未經立法機關依立法程序制定通過,因此,經濟部 證券管理委員會乃參酌美國、日本之證券交易法規草擬我國首 部證券交易法草案5,於 53 年由經濟部呈報行政院之證券交易 法草案共 205 條,而於立法院審議草案時,適逢台糖之股價大 跌,致證券交易市場休市 10 天,行政院遂撤回該草案而重擬 並完成第二次草案,分 8 章,共 183 條條文,該草案於 57 年 4 月 16 日在立法院完成三讀,同年 4 月 30 日經總統公布施行。

前述我國於民國 3 年制定「證券交易辦法」、民國 18 年

「交易所法」,其目的在於便於管理證券交易市場,民國 43 年制定「台灣省證券商管理辦法」及民國 50 年制定「證券商 管理辦法」,其目的則除了加強管理證券市場外,更為了防範 投機、操縱之不良風氣6。而民國 57 年制定「證券交易法」,

則因為我國證券交易市場規模隨著經濟成長漸趨發展,投機、

操縱之風氣及紛爭日增,原有規定內容已不敷需要,且未經立 法程序制定通過,乃草擬並送立法院審議立法,成為較為完備 之法律,便於證券管理單位執行相關管理措施。7

我國自 57 年 4 月 30 日總統令公布證券交易法全文 183 條完成立法後,迄今歷經 18 次修正紀錄8如下:

5 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第一冊),三民書局,1991 年 8 月,再版,頁 4。

6 姚志明,證券交易法導讀,三民書局,2008 年 9 月初版一刷,頁 6。

7 施東亮,證券集中交易市場反操縱條款之實務運作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第 1 項刑事責 任為中心,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6 月,頁 56。

8 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http://www.selaw.com.tw/new.asp,檢索日期:2014 年 3 月 18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1.中華民國五十七年四月三十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全文 183 條。

2.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一月十三日總統(70)台統(一)義字第 7393 號令修正公布第 3、17、28、95、156 條條文。

3.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五月十一日總統(72)台統(一)義字第 2546 號令修正公布第 37、157 條條文;並增訂第 18-1、

18-2、25-1 條條文。

4.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一月二十九日總統(77)華總(一)義字 第 0270 號令修正公布第 6、7、17、18、18-1、20、22、

25、26、32、33、36、41、43~45、51、53、54、56、60

~62、66、71、74、76、126、137、 139、150、155、157、

163、171~175、177、178 條條文;增訂第 22-1、22-2、

26-1、26-2、28-1、43-1、157-1、177-1、182-1 條條文;

並刪除第 9、52、101、176、182 條條文。

5.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七日總統(86)華總(一)義字第 8600104880 號令修正公布第 54、95、128、183 條條文;

並自九十年一月十五日起施行。

6.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九日總統(89)華總(一)義字第 8900178720 號令修正公布第 3、6、8、15、18-2、28-1、

41、43、53、54、56、66、75、89、126、128、138、155、

157、171~175、177、177-1、178 條條文;增訂第 18-3、

28-2~28-4、38-1 條條文;並刪除第 80、106、131 條條 文;並自九十年一月十五日起施行。

7.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四日總統(90)華總一義字第 9000223500 號令修正公布第 25、27、43、113、126、177 條條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8.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一 年 二 月 六 日 總 統 ( 91 )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100025050 號令修正公布第 7、20、22、43-1、157-1、

174、175、177、178 條條文及第二章章名;並增訂第 43-2

~43-8 條條文及第二章第一節至第三節節名。

9.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一 年 六 月 十 二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100116790 號令修正公布第 30、37、178 條條文;並增 訂第 14-1、36-1 條條文。

10.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三 年 四 月 二 十 八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30008062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71、174、178 條條文;並 增訂第 180-1 條條文。

11.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五 月 十 八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400072521 號令增訂公布第 174-1、174-2、181-1 條條 文。

12.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一 月 十 一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500002801 號令修正公布第 3、6、14、18、20、22、25-1、

28-3、44、45、51、54、60、95、155、156、157-1、172、

178、182-1、183 條條文;增訂第 14-2~14-5、20-1、21-1、

26-3、181-2 條條文;並刪除第 17、18-2、18-3、28、73、

76~78、180 條條文;除第 14-2~14-5、26-3 條條文自九 十六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13.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五 年 五 月 三 十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50007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71、183 條條文;並自九十 五年七月一日施行。

14.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六 月 十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800145151 號令修正公布第 43-5、183 條條文;並自九十 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15.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一 月 十 三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900005591 號令修正公布第 54 條條文。

16.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二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09900133481 號令修正公布第 21-1、36、157-1、171、177、

178、183 條條文;除第 36 條條文自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施 行外,其餘自公布日施行。

17.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900317071 號令增訂公布第 14-6 條條文。

18.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一 月 四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000299631 號令修正公布第 4、14、22、36、38-1、141、

142、144、145、147、166、169~171、174~175、177、

178、179、183 條條文;增訂第 165-1~165-3 條條文及第 五章之一章名;刪除第 146 條條文;除第 36 條第 1 項第 2 款自一百零二會計年度施行外,自公布日施行。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 行 政 院 院 臺 規 字 第 1010134960 號公告第 3 條所列屬「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 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

19.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二 年 六 月 五 日 總 統 華 總 一 義 字 第 1020010615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4-1 條條文。

第二項 股價操縱條款立法沿革

我國股價操縱條款於民國 57 年訂定時,仿照美、日立法 先例(美國 1934 年證券交易法第 9 條及日本 1948 年證券交易 法第 125 條【現為金融商品交易法第 159 條】)明文禁止操縱 行為,嗣後歷經民國 77 年、89 年及 95 年三次修正,前後條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觀構成要件維持上開三類型迄今。

從主觀構成要件之立法沿革,最初六個款次均有明定,歷 經三次修正後,共有四個款次具有主觀構成要件,分析法條文 字內容之修正趨勢,對主觀意圖之敘述似較為明確,觀察其修 法用意乃為符合實務適用上需要之考量,惟實務上於具體個案 之認定,亦非毫無疑義;畢竟主觀意圖存乎於心,法院實務認 定上對具體個案見解亦顯紛歧,學說見解亦是仁智互見,故而 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曾於民國 99 年間提出修法之 議,惟行政機關提出之本條修正草案包括主觀意圖要件在內之 修正,並未獲得立法院審議通過,現今適用者仍為民國 95 年 1 月 11 日修正後之條文,本文將於第三章、第四章分別對股價 操縱條款各類型主觀要件之分析及認定進一步探討。

第二節 外國立法例(美國、日本、歐盟、新加坡、韓國)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