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潘俊任手捏壺創作理念分析

第一節 手捏陶壺的由來與定義

自明代開始,泡茶流行茶與茶湯分離,只喝茶湯。於是茶器從茶碗轉變成茶壺,

壺就成為茶具中的主角了。泡茶除了要有好茶葉、好水之外,更要有好茶具,因此茶 壺就更具重要性了。一般茶壺以成型方式分為手捏成形、拉坯成形、及灌漿成形幾大 類,其中以手捏成形是一種完全自由展現個人創作特色的成形方式,值得研究探討。

手捏茶壺是中國傳統的製壺方式之一,然而近年來才在臺灣追求手工、個性化的 風潮中崛起,成為另一種風行的製壺方式,它有別於注漿、手拉坯等成 型的茶壺,其 特色在於造型變化是多元的,每一把都是獨一無二的。

一、手捏壺的來源

壺,原本是指一種帶蓋的細頸雙耳乘酒器,和在北宋新出現的飲用的茶壺毫無瓜葛 但從用盌、盞飲茶發展到使用茶壺也不是偶然的事。

唐宋人飲茶,主要是用「團餅碾屑」(茶貢記)點茶,但亦有用到芽茶的。到了明 代,烹點之法大異,一般是「先握茶手中,俟湯先入壺,隨手投茶,以蓋覆定」(許次 紓〔茶疏〕)。 (資料來源:鐘長朗。1985。古茶壺精華錄。頁 13)

於是,一種有蓋可覆,有流可供傾洩,有提樑或把手可提拿的茶壺便應運而生,

並成為明清兩代的主要茶具。可見在宋朝喝茶是煮茶湯的,所以從唐至宋朝流行以茶 碗喝茶,直到明朝才開始製作有把有流有蓋的「壺」,而這流、把、蓋也就因為使用上 的需要成了後來茶壺的主要特色,一直延用到今日。

說到手捏茶壺,不免要從明朝說起,明正德年間有位金沙寺僧,他選細土澄練,

64

手捏茗壺很受當時人喜愛,但是他的作品在明、清專著中未有記載,同時他的作品上 亦未署名、鈴章,因此,即使人們看到它也無法辨識,自供春學了他的本領之後始為 流傳。供春是宜興人,是位書僮,伺候他的主人吳頤山,在金沙寺讀書時,偷閒向寺 僧學得製壺的技術,還自製工具,削竹為刀、刻木為模,創造了不少專用製壺工具。

他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供春壺,仿照寺旁大銀杏的樹瘤做成樹癭壺,造型十分古 樸可愛,大受各方文人歡迎。壺底上刻有供春二字,人們叫它供春壺。此壺後來由儲 南強先生在地攤購得,相傳曾是吳大徵所藏,本無蓋,吳大徵請當代名家黃玉麟為其 配蓋,當時配北瓜蒂柄。後被黃賓虹看到,認為壺身為樹瘤,蓋為瓜蒂,不相稱,遂 請現代名手裴石民重作蓋。這件壺是唯一供春壺傳世品,1953 年儲南強先生捐獻給蘇 南文館會,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供春儼然成了手捏壺的鼻祖。

圖 4-1- 1 供春壺

(資料來源:翻拍自徐秀棠。2002。紫砂珍藏。頁 41。)

二、手捏陶壺的定義

手捏壺是中國傳統製壺方式之一,甚至是最原始的製造茶壺方式,其方式是單純 以雙手捏土成形,與手拉坯、檔坯、模具注漿等方式不同。近年來臺灣陶藝家中有許 多位以手捏的方式創作茶壺,每位作者對手捏的定義不同,舉例來說:

65

(一)、許斐琳

許裴琳在 1990 年代臺灣陶者在壺藝創作上的表現研究上提到:

「手捏茶壺在國內是非常興盛,每一件茶壺都是獨一無二的,其製作隨性,不用 工具下任意揮灑,就如國畫的寫意,在精神上更是自由。手塑可做出在外型上如拉坯 式的茶壺,亦可做寫實的表現。」

(許裴琳,2001。1990 年代臺灣陶者在壺藝創作上的表現研究。碩士論文。頁 84)

(二)、陳才崑

陳才崑在《手捏壺入門》,序文提到手捏壺的定義

何謂手捏壺?一言以蔽之,就是指運用耐高溫泥坯,單靠雙手精心捏塑,不倚賴 轉盤拉坯,僅配以簡單的小工具製作而成的茶壺。

(陳才崑,2005。手捏壺入門。頁 1)

(三)、林春輝

林春輝在「陶藝雜誌第 48 期」上也說了手捏壺的定義:

經手捏塑,造形成粗坯再細部堆、捏、雕塑、刻劃而完成一件雕塑型的藝術茶壺。

(紙上茶壺特輯。2005。陶藝雜誌第 48 期。頁 61)

(四)、潘俊任

潘俊任對於水番流手捏陶的定義有更深入的解釋,潘俊任(2010)說

「一般提到手捏,給人的感覺就是粗造、簡單、隨性,而水番流嚴謹的〈方法養 成〉到〈熟練控土〉、〈美感比例〉、〈功能考量〉、〈藝術內涵〉都是基礎要求,

66

做陶不只是給陶新生命,而且以提升陶壺在藝術創作的地位為目標,不停留在給人只 是冰冷的工藝表現,我們給它〈溫度〉給它〈柔軟〉,給它不同的〈皮膚〉讓它呼吸,

讓陶土似乎能有生命般地告訴我們,它要表達的是甚麼。」

(水番流手捏陶藝師生合輯,2010。頁 1)

「手捏能改變土的密度排列,在不斷的捏塑中,能將細泥與粗砂分別漸層的分佈 在厚度的裡外,在捏製過程中自然把精,氣,神融入,使得作品更具靈性,所以本技 法需要命名,因為它有別於一般對手捏的認知。」

(水番流手捏陶藝師生合輯,2010。頁 1)

從以上可知潘俊任以「水番流手捏陶」的命名來區分他的觀念與技術和其他作者 或工法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