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潘俊任手捏壺創作理念分析

第二節 茶壺的結構與部位名稱及其功能

茶壺是為了泡茶而衍生出來的器具,茶壺與茶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因為飲 茶習慣改變,人們為了能泡出好茶、方便泡茶,也從茶碗喝茶演變到茶壺泡茶了。一 支茶壺的各個部分、配件組成都是有所功能的,先有了功能,才進一步要求工藝水平 及美感。

在結構上可分為:壺身、壺蓋、壺嘴(流)、壺把、與壺底(足)等主要部位。

而每部位又有細部名稱:如壺蓋又分為壺鈕、壺蓋及蓋裙(蓋延、內牆或蓋唇)三部 分,壺把又稱壺柄或「提」。壺底又稱「足」,若是一圈圍底又稱「圈足」。

各部位名稱以下面圖標示可清楚明白。

67

圖 4-2- 1 茶壺結構名稱

(資料來源:文雄手工壺 http://chailight.blogspot.tw/2010/06/blog-post_23.html)

1. 壺蓋

2. 壺鈕(珠、蒂)

3. 蓋延(牆、唇)

4. 壺嘴 5. 肩

6. 流(鎏)

7. 腹 8. 底 9. 圈足

10. 壺柄(提)

在(2)壺鈕的中心是「氣孔」,(4)壺嘴內部則有蜂巢狀的內網,另(9)如果 沒有這一圈足,也就是整只壺感覺以(8)底來支撐的話可叫「底著」,若設計鼎腳支 撐的便叫「鼎足」;而(10)壺柄上方有時會設計一片狀物是「扣」,也就是方便用 拇指壓扣的位子,通常是大型壺才需要以用來平衡持壺或倒茶時的重心。

這各部名稱均沿用宜興茶壺的說明,當然現在使用上似乎也不如此挑剔用詞了,

但是賞析一把茶壺時可就受用不盡。

以下分別來探討一下茶壺各部位結構及功能:

68

一、 壺鈕

壺鈕為壺蓋的一部分,位於壺蓋上方,功用為手拿取壺蓋時比較直接方便不燙手。

在壺藝表現上也是重點之一,常常會是聚集視覺焦點之處,所以陶藝創作者非常重視 此處的工藝美感表現,要好拿不滑手不燙手,在視覺表現上要能與其他部位融成一體,

甚至是最集中表現之處, 猶如畫龍點睛,一支壺成敗幾乎取決於此。

圖 4-2- 2 壺鈕

(資料來源:葉劉金雄。心塢陶風。頁 36)

圖 4-2- 3 壺鈕 (資料來源:紫泥清韻。頁 151)

二 、壺蓋與氣孔

壺蓋的作用除了防塵之外,發展到現代,講究密合。壺蓋能完全密合無縫隙,主 要目的在於悶出好茶,所以在設計上常常會看到壺蓋是鼓起的,那會形成一個「氣室」。 在沖茶蓋上壺蓋後通常會在壺外淋上些許熱水,這個動作是為了讓水在壺蓋與壺身中 間與上方氣孔上停留,停留的水會在此形成,蓋與壺身之間的密封現象,讓壺蓋氣室 中的空氣與熱水產生對流熱交換,所以壺中熱度,在這時會瞬間降下一點,之後持溫。

能悶出不過熟的好茶。當然,沖泡的時間不能過久,過久這功能仍然會失去功效的。

開蓋的手法一般分為:嵌蓋、壓蓋及截蓋。而水番流手捏陶內部,稱之為內蓋、

外蓋與內外蓋。

69

圖 4-2- 4 蓋的型式

(資料來源:翻拍自徐秀棠,1998,中國紫砂。頁 16)

至於氣孔的功能是在於倒茶時,能讓空氣進入壺身解除水壓,順利出水。所以一 般會設計在壺鈕的最高處,或鈕的側邊。當然有的作者有創意會設計在別的地方,如 陳景亮老師作品的氣孔曾經設計在壺把最高處,非常獨特。

氣孔底部利用通常鑽出像喇叭口般的孔洞,上小下寬,進氣量與進氣速度會更快 些,外表上的氣孔看起來就不會很大比較美觀,功能又好。明清時期的古董壺,在工 法上就沒有這種設計,只有一個圓孔,與鈕是分開鑽孔的,鈕為中空再結合到壺蓋上。

70

圖 4-2- 5氣孔底部較大。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氣孔另一個功能是,假如壺蓋夠密合,在倒水的過程中壓住氣孔,因產生氣密現 象,能使水流瞬間停住。常使用於沒茶海的泡茶分茶時,分次到如每個茶杯以均勻茶 的濃度,有停水功能方便於保持乾淨茶水不至於倒在茶杯外。

三、流與壺嘴

流與壺嘴設計功能在於出水順暢,讓水流勻整出水,在視覺與茶壺使用上皆能心 曠神怡,水流注入茶杯也不至於外洩。「流」與「壺嘴」應分開說明,「流」指壺身出 水孔至壺嘴段的水流管道,而「嘴」指的是「流」的出口,也就是水流出口處。一般 人都通稱壺嘴、流嘴或嘴流。

「嘴流」傳統分唯一彎流、二灣流、三灣流及直口。看壺身整體搭配,在製作上 三灣流的困難度高,出水也較緩和,茶藝上講究者喜好此種壺嘴,相對價值性也較高。

71 圖 4-2- 6 一彎流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7 二灣流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8 三彎流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9 直口流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要使出水順暢,重點在於從流的根部至壺嘴這過程的設計,如果設計不良茶湯將 從壺嘴順著「流」往壺身方向流下,俗稱「流口水」。這個技術部分將會在後面章節息 細說明。

四、壺身出水孔的設計

在「流」的根部與壺身接合處,有出水孔的設計,功能在於倒出茶湯從這出水至

「流」,再從「壺嘴」出茶湯,所以這裡若設計不良,仍然影響出水。

壺身出水孔設計一般分為幾種,單孔、七孔、九孔、多孔排列與蜂巢設計種類。

除了單孔設計外,多孔設計功能是為了擋住茶葉不進入「流」裡面塞住水流影響出水。

單孔設計在現代壺比較少用了,一般出現在早期壺或古壺。

72

以下圖片實例說明:

圖 4-2- 10 單孔出水孔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11 七孔出水孔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12 多孔排列出水孔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13 蜂巢式出水孔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五、壺把

所謂「壺把」是茶壺讓手能提拿的地方,有時又稱「提」。壺把關係到執壺時比 重問題,支撐點要設計在壺體重心上,才能省力,若是滿握的把手須考慮到手指與手 掌的支撐點。依造型大致分為幾種:

73

(一)耳把

壺把成耳狀,壺把繞成類似耳朵形狀成員或橢圓,上下兩處接點,隔著壺身與前 方嘴流程一直線的壺把,稱為「耳」,此為最常見的壺把型式。

圖 4-2- 14 菊瓣秋水壺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二)側把壺

壺把位於壺身的側邊,與壺嘴流程九十度,倒茶時手腕的運行方式不同,一般認 為這樣比較符合人體工學。

74

圖 4-2- 15 側把壺

(資料來源:徐秀棠,1998,中國紫砂。頁 68)

(三)提樑

握把在壺身上方,兩頭皆與壺身接合,把身成彩虹狀圓弧,或類似屋樑一樣的結 構者,稱為「提樑」。

圖 4-2- 16 曲壺

(資料來源:徐秀棠,1998,中國紫砂。頁 132)

(四)半邊提樑

壺把以單邊接於壺身,往上伸展成半個圓弧的提樑形式,簡稱為「半提」或「單 提」,臺灣本土又稱為「飛天」,飛天意從敦煌飛天神女飄逸之感而來。

75

圖 4-2- 17 守財壺

(資料來源:潘俊任提供)

(五) 無把壺

圖 4-2- 18 潘俊任作 多瘤南瓜壺 (資料來源:潘俊任提供)

76

在設計為了某種視覺效果,犧牲實用性,將壺把省略,泡茶時直接握取壺身倒茶 之壺,稱為「無把壺」。無把壺須有好的設計讓握取處不燙手,以利泡茶。

六、 壺底

壺底的構造分為底和足兩部分,底又分平底與捺底兩種。平底是指全平的壺底 形式,捺底是指平底中間往上微凹。足的部分又分為圈足與釘足,圈足是以一圈壁層 貼在壺底,一般為平置的圓圈狀,可有高低厚薄,隨整體美感而定。其功能在於隔熱、

止滑的效果。釘足是將圈足衍化為最少三個支撐壺身的足,可高矮或做造型。

圖 4-2- 19 平底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20 捺底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21 圈足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4-2- 22 釘足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77

七、有關陶壺的燒製

陶壺的燒製在古代明清時期大部分都採取柴燒來燒製。在現代燒製有許多方式,

包括柴燒、煤炭燒、瓦斯窯及電窯四種類別。燒窯的上取決於作者需要哪種效果而定,

現代作者為求精準度,一般以電窯為主。有上釉的作者,會有電窯及瓦斯窯兩種選擇。

近幾年柴燒作品非常受歡迎,主要中國大陸開放之後,對於柴燒那種自然落灰與 火痕感到新奇與著迷,因為在早期大陸一般都傳統陶瓷,柴燒作品比較少見。所以在 臺灣許多陶壺創作者也將茶壺作柴燒的方式燒製,產生的效果特別有風味。以柴燒方 式燒製陶壺,在壺身產生火痕及落灰效果,古樸內斂、變化萬千,尤其柴燒所產生金 色銀色類似金屬光芒的效果,更是吸引觀者目光,非常受歡迎。

八、小結

製作一把好的手捏茶壺,必須先了解手捏茶壺的組成及各部位名稱與功能,在製 作時才能徹底考量其構成所該具備的要素及在工藝要求上該注意的事項之後,進而在 設計上能夠符合美感。假若在設計上只有美感而實用功能喪失,例如壺鈕要好拿、壺 把要好握、壺蓋要密合及最重要的嘴流出水要順暢等等,這些基本陶壺工藝條件若不 具備,那也是美中不足,成了只是擺飾用的茶壺了。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