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職教育政策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技職教育政策的意涵

壹、教育政策的概念

顏國樑(2014)認為,教育政策係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配合國家 與社會發展需要,解決或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根據國內外環境情勢,以 及相關團體與利害關係人的意見,經過資源分配與教育價值選擇的決策過 程,提出的法令、計畫與方案等,以作為推動的準則或依據。宋美瑤(2014)

指出教育政策是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配合社會、國家與國際發展趨勢,採 取的政策行動,包括政府對教育問題的作為與不作為,訂定的過程除主管 教育行政機關之外,包括利害關係人的參與,秉持公共性的價值取向,為 謀求解決教育問題,滿足人們需求,所採行的活動,均需符合教育目標的 要求。教育政策的影響往往是久遠的,教育政策的制訂是在追求某種價值,

是一個充滿政治性的歷程;教育政策是一種價值選擇,是在利益衝突中的 政治妥協;教育政策價值是一種意識型態,但會隨著多元的社會氛圍和環 境而變遷,因此,教育政策之制定,宜先確立教育政策的核心價值(顏國 樑、宋美瑤,2013)。武曉霞(2014)更指出,教育政策價值指標的功能在 於專業標準是價值的展現,代表主流的意識型態,標準的實施,需要考慮 到其所面臨的實際脈絡。宋美瑤(2014)也指出教育政策價值係指教育政 策所帶有的價值,可以區分為內容價值、過程價值與目標群價值,而教育 政策的價值主要表現在行使教育權力分配關係和賦予權力的政治價值;有

26

效利用資源的經濟價值;有意義、合理、有序教育活動的教育價值;個人 潛能發展、自我實現的人本價值;以及促進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和公 共利益為表現教育政策的社會價值,教育決策者依據其價值觀和政治信仰,

對教育權利、教育權力與教育資源依公平原則進行評估分配;而自由價值 則注重自由選擇與政治妥協。因此,從政治學的角度看,公平與自由可以 作為教育政策價值層面。

黃蘭媖、鄭國泰(2006)則將教育政策規劃分為五大階段:(1)確定 問題:包含政策問題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政策問題的變遷發展以及所面 臨的問題與困境等;(2)蒐集相關資訊:針對未來政策實施的「外在環境 脈絡」進行相關資訊流的過濾與分類,其中包含資訊蒐集和民意蒐集之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層面;(3)權衡相關政策措施的利害關係:針 對政策相關資訊,對政策施行之政策標的團體間不同的價值觀和衝擊、意 見或議題等進行釐清與權衡分析之工作;(4)確立適合的規劃方案且付諸 實行:根據相關資訊的蒐集、整理與分析後,確立未來政策規劃之方向與 目標,並將其政策與相關配套措施之內涵予以明確化,進一步地分析採行 的政策如何落實實施、執行單位的權責劃分為何、法源基礎的授權與如何 加強政策的落實推動;(5)評估政策及其執行成果以為反饋:最後分析政 策之可行性和政策的執行程度以及政策是否達成既定目標評估,以作為未 來政策調整與規畫之回饋與修正。

任何的教育政策都應先有周延的學術研究以及廣泛的公共探討,才能 達成具有共識的教育政策。建構一個決定正義原則的公平程序,而廣泛的 專題探討,則是希望藉由吸收各方人士的意見,可以將教育政策訂定地公 平、公正,以符合各地區、族群、家長及學生所需要,並充分分享教育資 源與設備(陳信智,2009)。

綜上所述,可知教育政策係指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配合國家與社會

27

發展需要,解決或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收集相關團體與利害關係人的意 見,經過教育價值選擇的決策過程,必需符合教育目標的要求,且影響相 當久遠。

貳、技職教育政策的概念

技職教育係技術與職業教育的複合詞。職業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係指培育職業資格或職業階層中較低層級的單位或群集行業、職業之技術 人才,包括普通教育、特定職業的技能、實務訓練以及相關的職業理論;

技術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即培育中、高級之技術人員或管理人才,包含 普通教育、科學、專業理論、技術科目及相關技能訓練。技職教育係指藉 由一套有系統的教育方式,教授技術科目、專業理論以及相關技能訓練,

以培養具有專門技術和特定職業之需求人才,學以致用(康龍魁,許順發,

2004)。

我國技職教育一直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除不斷地為 國家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實用技術與專業人才,締造了舉世傲人的經 濟奇蹟,更是技職教育是培育經建人才的搖籃,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原動力,

回顧過去,我國能成功地由農業社會轉型為現代化資訊社會,並邁入知識 密集社會,技職教育在每一個發展與轉型的階段中,都適時適分地提供了 產業發展所需的豐沛人力資源,擴大產業技術發展的利基,功不可沒(周 燦德,2008)。技職教育可分為中等技職教育及高等技職教育兩大階段。中 等技職教育包括國中技藝教育課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型高級中 等學校附設專業群科或綜合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高等技職教育體系包 括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以適性地提供了不同能力特質的學生,

可以依據自己的性向與興趣,在多類型、多樣性的技職校院中選讀自己喜 歡的科系。

28

我國經濟建設與技職教育發展關係密切。自1950年起,政府開始推行 經建計畫。首先,大幅改進農業生產技術,並積極發展勞力密集之民生工 業。此時,技職教育以高級職業學校的農業與商業類科為核心,為經濟建 設提供充分的基層技術人力。1960年以後,我國經濟進入出口擴張時期,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工、商業人力。技職教育之農業職校學生 因之減少,而工業商業職校學生則大量增加。1968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廢除初級職業學校,迅速擴張高級職業學校。又為適應產業升級,教育部 鼓勵私人興學高級職業學校及專科教育,為臺灣經濟轉型提供充足之中級 人力。1970年之後,傳統產業轉向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發展,對經建人力 的需求,不僅從量的擴充也邁向質的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高等技職教育品 質,1973年教育部成立「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74年設立第一所技術學院

(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建立了技職教育一貫體系(高職-專科-技術學 院)。1980年後政府逐漸提高高職生對高中生的比例,達到7:3之目標,高 職培育出大量的產業人力,使得臺灣經濟得以快速成長。1980年中期以後,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國際化與自由化的強大挑戰,高等技職人力的需求大幅 提升。故於1996年,鼓勵績優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具規模的技術學 院改名為科技大學;並增設綜合高中,逐年調整高級職業學校(含綜合高 中專門 學程、五專前三年)與普通高中(含綜合高中學術學程)學生人數,

2011年學生比例約為 5.5:4.5,使人才培育工作更為符合產業需求與時代 發展。2009年以後,政府推動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精緻農業、觀光旅遊、

文化創意及綠色能源等六大新興產業;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智慧綠建 築及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智慧型產業;美食國際化、國際醫療、流行音 樂與數位內容、會展產業、國際物流、創新籌資、都市更新、WIMAX、華 文電子商務及高等教育輸出等十大服務業,以促進研發創新,提升產業價 值,強化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技職教育亦全力配合國家上述重點發展產業,

29

培育各項適才適性的應用性專業人才,期共同為國家創造下一波產業榮景

(中華民國技職教育簡介,2016)。

我國教育行政體系,最高掌理機構為行政院,其下設有教育部主掌全 國教育工作,教育部設「技術及職業教育司」(簡稱「技職司」),負責掌理 全國技職教育業務,並直接主管及督導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

直轄市市政府教育局,則負責掌理督導轄內中等技職教育事項。而教育部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負責督導中等教育階段的國立高級中等學校、 國立 學校附設國民中學部及非直轄市的私立高級中等學校。縣(市)政府教育 處負責掌理督導轄內縣(市)立高級中等學校的職業教育及國民中學的技 藝教育等事項(中華民國技職教育簡介,2016)。

我國的技職教育,具有下列特色(中華民國技職教育簡介,2016):

一、體系完整制度健全

我國技職教育已形成從國民中學、高級職業學校、專科學校、技術 學院及科技大學到研究所碩博士班的完整體系,學制間注重縱向銜接與 橫向的彈性轉軌,且與回流教育管道相互暢通。使在學青年與社會人士 在任何階段,均可找到與自身程度相適應的求學管道。

二、私人辦學優質積極

私人辦學是我國技職教育體系發展的重要力量,私立學校占技職校 院中的多數。以學生數而言,2015年就讀私立學校者占 61.4%(273,560 人),遠高過公立學校的38.6%(171,853人)。私人辦學與企業界合作,使 技職教育與企業界的需求得到更緊密的結合。

三、學制類科多元適性

技職教育以多元的學制與多樣的類科,因應企業界不同的人才需求 與學生不同的性向發展,務求適才適性。技職教育體系除包括高級職業 學校、普通高中附設職業類科、綜合高中專門學程、專科學校、技術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