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術分析之實證研究

在文檔中 圖目次 (頁 40-4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4 實證之文獻回顧

2.4.2 技術分析之實證研究

James(1968)以簡單移動平均線及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法則 為 基 礎 , 研 究 紐 約 證 券 交 易 所 所 有 普 通 股 月 資 料 , 樣 本 期 間 為 1926 年至 1960 年。其方法是以當日收盤價突破或跌破移動平均 線的 1.02 倍或 0.98 倍做為買賣訊號。結果發現:移動平均法則 的績效無法超越買入持有策略獲得超額報酬,所以無法拒絕隨機 漫步理論。

Brock, Lakonishok&Lebaron(1992)使用移動平均線及區間 突破交易法則4來探討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其以 1897 年至 1986 年 道 瓊 工 業 股 價 指 數 日 資 料 為 研 究 對 象 。 為 減 少 資 料 存 在 窺 視5

4 區 間 交 易 法 則 意 指 價 格 高 於 一 段 期 間 內 的 最 高 價 , 就 會 發 出 買 進 訊 號 ; 反 之 價 格 低 於 一 段 時 間 內 的 最 低 價 , 則 發 出 賣 出 訊 號 。

5 資 料 窺 視 偏 誤 是 指 如 果 我 們 形 成 一 組 交 易 策 略 即 定 這 組 交 易 策 略 是 使 用 相 同 的 樣 本 資 料 , 則 只 要 我 們 有 足 夠 的 時 間 和 設 備 , 我 們 就 可 以 找 到 一 組 獲 利 能 夠 最 高 的 交 易 策 略 。

32

(data snooping)的偏誤,採取下列三種方法來修正此偏誤:(1)

揭露所有交易策略實證結果;(2)使用非常長期的樣本;(3)檢 定交易策略在不同期間是否持續有效。此外,他們首先採用拔靴 複製法(bootstrap methodology)進行技術分析的檢定,由拔靴複 製法分別根據隨機漫步、一階自我相關模型、一般自我迴歸條件 異質變異 in mean 模型(GARCH M)和指數 GARCH 模型(E GARCH)等四種模型來模擬股價資料的實際分配,檢定實際資料 的 交 易 報 酬 和 這 四 種 模 擬 資 料 所 獲 得 的 交 易 報 酬 的 差 異 是 否 顯 著。結果發現:(1)採用傳統的 t 檢定,移動平均線法則和區間 交易法則皆可獲得顯著的投資績效,而前者的績效優於後者;(2)

由拔靴法可知,使用實際資料所獲得的交易報酬和四種模擬資料 所獲得的交易報酬的差異皆為顯著,因此本篇文章強烈支持所採 的技術分析的價值。

Szakmary, Davidson&Schwarz(1999)以濾嘴法則與移動平 均線法則來檢定那斯達克(Nasdaq)股票市場之 149 種股票是否 有良好績效,樣本期間為 1973 年至 1991 年。結果發現:(1)比 例較小的濾嘴及較敏感的移動平均線能有較佳的績效。(2)以指 數來研判買賣時點比用個股來研判更能獲得較佳的報酬,在考慮 交易成本之前,技術分析距顯著的有效性。

Coutts&Cheung(2000)使用移動平均線法則與區間突破交 易法則做為買賣之依據,其以 1985 年至 1997 年之香港恆生指數 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在考慮交易成本與投資相關之機會成本

33

後,並無法獲得超額報酬。

Gunasekarage&Power(2001)使用移動平均線法則研究南亞 洲的孟加拉共和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四個新興股票 市場,樣本期間為 1990 年 1 月 1 日至 2000 年 3 月 31 日。結果發 現:技術分析在這些國家具有預測能力,並可獲得超額報酬,故 作者認為南亞洲資本市場不符合弱式效率市場。

二、國內實證部分

李惠宏(1985)以濾嘴比率 1-20﹪及每日收盤價與 6 日、13 日、24 日、30 日、39 日、72 日移動平均線研究國內 33 家上市股 票,樣本期間為 1977 年至 1984 年 8 月。其方法是以當日股價突 破均線且均線呈上升趨勢則買進,反之,當日股價跌破均線且均 線呈下降趨勢則賣出。結果發現:在考慮交易成本後,個股均線 的投資績效均不優於買入持有法則。

林宗永(1989)使用濾嘴法則及每日收盤價與 6 日、13 日、

24 日、30 日、39 日、72 日移動平均線和 RSI 研究國內 32 種高 週轉率的股票為標的,樣本期間為 1977 年至 1977 年。其方法是 以 RSI 或均線向上突破長天期 RSI 或均線超過預設的比率為買進 訊號。反之,RSI 或均線向下跌破長天期 RSI 或均線超過預設的 比率為賣出訊號。結果發現:在考慮交易成本後,絕大部分之移 動平均線與 RSI 組合的投資績效不如買入持有策略;但 6 日 RSI 在預設值為 20、30、40 時,其投資績效優於買入持有策略。

34

洪慧美(1997)以 1985 年 8 月致 1996 年 3 月之台灣證券交 易所 90 家上市公司股票做為研究的樣本,使用乖離指標、移動平 均線,RSI 與買入持有策略做比較。結果發現:(1)在考慮交易 成本後,某些技術指標使用在短期是有效的,但長期仍無效;(2)

在多頭市場中使用買入持有策略優於各種技術指標,而在空頭市 場中技術指標才具有參考價值。

蔡尚儒(2000)以濾嘴法則與移動平均線法則研究台灣店頭 市場之 55 家公司與店頭指數,樣本期間為 1997 年至 1999 年。結 果發現:台灣店頭市場的股價呈現趨勢,使用技術分析可以掌握 趨勢。

魯秉鈞(2000)以 72 日移動平均線與成交量兩種指標做為買 賣訊號研究台灣證券交易所之塑膠、電子、金融等三種產業之個 股日報酬,樣本期間為 1993 年至 2000 年。結果發現:同時使用 上述兩種指標判斷買賣時點,研究期間的報酬顯著高於買入持有 策略,顯示技術分析確實可捕捉到股價的波動走勢。

綜上所述,可知移動平均線是成本的平均值,當平均成本提 高時表示市場的追價意願高,亦即趨勢往上;反之,當平均成本 下降時表示市場的追價意願低,亦即趨勢往下。但究竟要觀察哪 幾條均線,必須由使用者自行判斷,缺乏客觀性。因此,本研究 將參考文獻中較常使用的均線作為選取標準。最後,茲將國內外 的技術分析實證結果整理於表 2.5 至 2.6。

35

表 2.5 國外避險文獻整理

作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James

(1968)

紐 約 證 券 交 易 所 所 有 普 通 股 月 資

簡 單 移 動 平 均 線 , 指 數 平 滑 移 動平均線法則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 的 績 效 無 法 超 越 買 入 持 有 策 略 獲得超額報酬。

Brock,

Lakonishok and Lebaron

(1992)

道 瓊 工 業 股 價 指

移 動 平 均 線 , 區 間突破交易法則

採用傳統的 t 檢定,移動 平 均 線 法 則 和 區 間 突 破 交 易 法 則 皆 可 獲 得 顯 著 的投資績效。

Szakmary, Davidson and Schwarz

(1999)

那 斯 達 克 股 票 市 場之 149 種股票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濾嘴法則

比 例 較 小 的 濾 嘴 及 較 敏 感 的 移 動 平 均 線 能 有 較 佳的績效。以 指數來研判 買 賣 時 點 比 用 個 股 來 研 判更能獲得較佳的報酬。

Coutts and Cheung

(2000)

香港恆生指數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 , 區 間 突 破 法

在 考 慮 交 易 成 本 與 投 資 相關之機會成本後,並 無 法獲的超額報酬。

Gunasekarage and Power

(2001)

孟 加拉、印 度、巴 基 斯坦、斯 里蘭 卡 之股票市場

移動平均線法則

技 術 分 析 在 這 些 國 家 具 有預測能力,並可獲得超 額報酬。

資料來源:本研究

36

表 2.6 國內避險文獻整理

作者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李 惠 宏

(1985)

國 內 33 家上市 股票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濾嘴法則

考慮交易成本後,個股均線的 投 資 績 效 均 不 優 於 買 入 持 有 法則。

林 永 宗

(1989)

國 內 32 種高週 轉率的股票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濾嘴法則,RSI

考慮交易成本後,絕大部分之 移動平均線與 RSI 組合的投 資績效不如買入持有策略。

洪 慧 美

(1997)

台 灣 證 券 交 易 90 家上市股

乖離率、移動平均 線法則,RSI

考慮交易成本後,某些技術指 標使用在短期是有效的,但 長 期仍無效。在 多頭市場中使用 買 入 持 有 策 略 優 於 各 種 技 術 指標,而在空頭市場中技術指 標才有參考價值。

蔡 尚 儒

(2000)

台 灣 店 頭 市 場 55 加上櫃股票

移 動 平 均 線 法 則,濾嘴法則

台 灣 店 頭 市 場 的 股 價 呈 現 趨 勢,使用技術分析可以掌握趨 勢。

魯 秉 鈞

(2000)

台 灣 證 券 交 易 所 之 塑 膠 、 電 子、金融類股

移動平均線法則,

成交量

同 時 使 用 上 述 兩 種 指 標 判 斷 買賣時點,研 究期間的報酬顯 著高於買入持有策略,顯示技 術 分 析 確 實 可 以 捕 捉 到 股 價 的波動走勢。

37

在文檔中 圖目次 (頁 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