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預測方法

在文檔中 圖目次 (頁 47-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預測方法

3.2.1 單變量 ARIMA 模式

ARIMA 模型是由 Box&Jenkins(1970)所提出,由資料的過 去實際值和隨機振動(random shock)來組成時間序列。ARIMA

(p,d,q)模式表示一序列有 p 階的自我迴歸過程、q 階的移動平

6 AIC 是 由 Akaike 於 1973 年 提 出 。

39

均過程和差分 d 次可成為定態序列,可表示如下:

( )( )

d t q

( )

t

p B B Y =C+Θ Bε

Φ 1 (3-1)

( )

B = φ Bφ B φpBp

Φ 1 1 2 2 ... (3-2)

( )

B = θ Bθ B θqBq

Φ 1 1 2 2 ... (3.3)

其中,Yt是由一種隨機過程(stochastic process)所產生的等時距 序列,具有定態(stationarity)與可逆轉性7(invertibility)。B 為 後移運算子(backward shift operator),BYt =Yt1。P、d、q 為非負 整數,φ為自我迴歸參數,φ為移動平均參數,C為常數項,εt為 白噪音(white noise)。

在 ARIMA 分析中,我們的目的是自時間序列中取出所有可 能的資訊,使得誤差項的分配為白噪音干擾,依據 Box&Jenkins 的方法論,建立 ARIMA 模式的流程如圖 3.1

7 所 謂 定 態 性 是 讓Φ Bp

( )

=0的 所 有 根 皆 位 於 單 位 圓 之 外 ,Yt可 表 示 成 MA(∞)的 形 式 。 所 謂 可 逆 轉 性 是 讓Φ Bq

( )

=0的 所 有 根 皆 位 於 單 位 圓 之 外 ,Yt可 表 示 成 AR(∞)的 形 式 。

40

圖 3.1 ARIMA 模式之建構流程圖

1. 模型鑑定

首先將原始資料依時間先後繪圖,觀察資料的趨勢。從趨勢 圖中可以初步判定資料是否呈現平穩,若序列資料為非平穩型,

則 對 資 料 進 行 差 分 使 其 平 穩 。 然 後 利 用 自 我 相 關 函 數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ACF)值,和偏自我相關函數(parti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PACF)作為判定 p 及 q 之階次。若模型 僅為自我迴歸模式(Autoregressive Model:AR)或移動平均模式

(Moving Average Model:MA )過程,判定的準則如下:

模型鑑定

診斷檢查

模型預測分析 模型參數估計

41

表 3.1 模式判定之準則

模型區分 ACF PACF

AR(p)

呈 現 指 數 衰 退 或 正 負 相 間

衰退的方式 P 期後截斷

MA(q) q 期後截斷 呈 現 指 數 衰 退 或 正 負 相 間 衰退的方式

ARMA(p,q) 逐漸衰退 逐漸衰退

其中”截斷”的意義為 ACF 與 PACF 僅僅只有少數幾階顯著,

通常是以兩倍標準差做為判斷顯著的依據。

2. 模型參數估計

若 時 間 序 列 資 料 被 鑑 定 為 ARIMA 模 型 中 之 某 種 特 定 模 型 後,通常自模型中含有一些未知參數在內,此時需對未知參數進 行 估 計 。 一 般 可 利 用 最 小 平 方 法 來 估 計 模 型 中 的 參 數 , 但 因 ARIMA 係數為非線性狀態,而須採用非線性反覆求解的過程來 估計模型中之參數。

3. 診斷檢查

當模式被鑑定且求得參數之最佳估計值後,欲判定模式是否 適合,可利用原始資料與依模型所得到的預測值兩者間之差距,

即為殘差值,我們依據 AIC 準則檢驗殘差序列做為選取模型的標 準:

( )

M n

( )

M

AIC = lnσˆε2 +2 (3-4)

42

其中,M 為模型中參數的個數;n 為有效觀測值個數;σˆε2為σε2之 最大概似估計量,AIC 越小越好。

4. 模型預測分析

經由診斷檢查後被認定為最適模型,則可以此最終模式進行 預測分析。假設YT+l是在 T 時點預測l個時期後的觀測值,YˆT

( )

lYT+l 之預測值,而YˆT

( )

l 值為使得均方誤差ET

[

YT+l YˆT+l

]

2為最小。欲求 得

l

T + 期最佳預測值須先求得T +1期之預測值,在依此計算T +2期之 預測值,以此類推直到T +l

在文檔中 圖目次 (頁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