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術發展

在文檔中 中國大陸山寨產品研究 (頁 35-39)

第三章 山寨機分析

3.2 技術發展

2004年,聯發科在中國投資成立了一家名叫達智科技的手機設計公司,隨後推 出iMobile多媒體手機,同時向廠商推廣「Turn-key」模式,即將晶片、軟體平台 和第三方應用軟體捆綁,提供「Total Solution」模式。幾乎包括70~80%的手機研 發工作。作為一家新的手機晶片供應商,聯發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獲得中國 大陸主流品牌的認同,只有一些三線小品牌和部分山寨機廠商開始嘗試採用。然而 當時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經過短短的3、4年時間,中國山寨手機產業高速發展,達 到目前年產量超過1億台的龐大規模,不僅搶佔了大多農村鄉鎮市場,而且已經大規 模出口到國外市場。2007年,聯發科約握有中國手機晶片市場7成左右的市佔率,

是非中國本土公司的最大手機晶片供應商。

圖3-3、聯發科晶片示意圖 圖3-4、2004~2009年聯發科手機晶片(2G)出貨量發展預估 資料來源:聯發科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09

在2004年聯發科推出「Turn-key」模式之前,無論是TI、Qualcomm、Infineon 等國際大廠,還是韓國的一些晶片公司,主要都是提供硬體平台給手機生產商。而 為了完成從晶片平台到手機成品的全部生產流程,手機廠商不是選擇自己研發,就 是將中間環節的系統整合、調整測試、用戶介面設計、應用軟體集成等外包給專門 的手機設計公司,但不管哪種方式,都會增加研發費用、更重要的是拉長產品生產 週期,降低廠商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即時反應力。

所以聯發科減少山寨手機廠的生產時間,就是將中間環節的系統整合、調整測 試、用戶介面設計、應用軟體集成等問題都一次解決。且山寨手機業者,也沒有向 工信部申請入網檢測(這個過程就是給手機申請身份證,每支手機的ID都不相同)。

一款新手機的入網檢測費用通常在25~30萬元人民幣之間,檢測時間至少需要花費 1個月時間,有的甚至需要3個月或者更長時間。

山寨手機的生產模式是:生產商看中最近流行的某款手機,就買下交給專業手 機設計公司研究。設計公司經過分析後,會出具一份包括主板設計、軟體設計和結 構設計的「仿製報告」,這一過程需要八天。設計方案敲定後,接著十天就根據此

報告設計主板、開列零部件採購清單,進行軟體編寫,讓各項功能順暢銜接。由於 產業鏈成熟完整,山寨手機廠商最快可在1個小時內採購所有需要的零組件。第18 天能夠提供第一套樣機給客戶,看市場反應。如果客戶認為可行,下單訂貨,一般 在第45天就開始批量交貨。由於不需要進行入網檢測,從構思設計到最終量產,山 寨手機廠商只需要1~1.5 個月的時間,其相對於品牌廠商的速度優勢顯而易見。

品牌手機的生產流程

山寨手機的生產流程 品牌手機的生產流程

山寨手機的生產流程 圖3-5、品牌手機、山寨手機生產流程比較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09

如同台灣的兩大晶圓代工—台積電與聯電,造就台灣許多IC設計公司一般。聯 發科的「Turn-key」手機晶片,降低的手機製造門檻,也間接造成許多手機設計公 司的崛起。深圳成為手機設計的大本營,是有其歷史因素,因為中國第一批手機設 計公司來自深圳。從最初的中國電子收購Philips研發中心(後分離成立中電賽龍)開 始,深圳已經成為中國手機設計公司的大基地。而且深圳向來是高科技創新人才的 聚集地,因此保持有強大的人才優勢,一些老牌的手機研發企業又為手機設計行業 不斷培養出大量人才。

表3-1、中國手機設計公司的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09

最著名的逆向工程案例就是IBM PC的BIOS,被逆向工程破解後,造成IBM相 容PC的盛行,間接造成Intel與Microsoft的崛起。當時的PC製造商也是如同雨後春 筍般,陸續冒出頭來,例如Compaq、DELL等公司。所謂逆向工程,是通過對某種 產品的結構、功能、運作進行分析、分解、研究後,製作出功能相近,但又不完全 一樣的產品過程。深圳的一些手機設計公司也會針對某些熱賣的手機做“逆向工 程"。

正面 背面

正面 背面

圖3-6、品牌手機的分解圖 資料來源:手機設計天下

圖3-7、由逆向工程所得到的線路圖。

資料來源:手機設計天下

除了歷史因素與人才眾多外,深圳手機設計產業形成強大勢力的最大原因,在 於深圳及珠江三角的資源優勢,包括下游整機企業旺盛的需求和上游配套企業的集 中供貨和服務能力。

圖3-8、龐大的山寨手機產業供應鏈。

資料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09

依據電子時報(DIGITIMES)的整理,台商除聯發科外,還有許多廠商也是中國

資料來源:電子時報(DIGITIMES),2008/11

所以山寨機的經營模式,簡單可這樣劃分。聯發科提供一晶片解決方案的平台,

資料來源:各廠商,DIGITIMES整理,2009/03

在文檔中 中國大陸山寨產品研究 (頁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