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探究教學

第二章 文獻分析

本章將分別討論「探究教學」、「資訊融入教學」、「學習動機」、「波的概念相 關研究」、「本章小結」等內容,以歸納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於以下各節分別介 紹。

第一節 探究教學

一、探究教學的意涵

探究教學是讓學生透過知識探究活動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教師藉由 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提供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資料等策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假設、

探索、驗證、歸納、解釋及討論活動,目的在於訓練學生能夠運用結構化的推論 方式,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先讓學生了解解決問題所需的方法與規則,再根 據發現的資料加以假設與規劃,以解決相關探究性的問題(Looi, 1998)。林進 材(1999)指出,探究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指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並解決 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法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跟傳統教學法相比有很 大的不同與轉變,在傳統教學法中,教師扮演主導的角色,學習者居於被動的角 色;而在探究教學法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學生從事探究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 積極的思考者。探究教學法強調以學習者的探究活動為主,培養學生高層次的思 考能力與建立正確的價值體系。張清濱(2000)認為,探究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思 考方法,在學習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認清問題所在、提出可能的 假設、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選擇最適合的方案、驗證假設並且獲致結論。探究 教學是一種歷程取向的教學方法,是經由發現而學習。翁秀玉和段曉林(1997)

8

也提出教師應營造一個類似於科學家探究的學習情境,也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使 學生像一個科學家一樣,去探究、去發現、去學習。洪振方(2003)認為非探究 取向的教學以學科為中心,教師的教學涵蓋了所有的教材,而探究取向的教學以 學生為中心,教師較關心學生認知與創造之成長,探究取向的教學是為了促進學 生多元才能的發展。Gibson 和 Chase(2002)與 Hodson(1990)也指出科學教 育在教學上的改變,是將以往在傳統上著重事實記憶的學習,轉為以探究為主的 學習,學生能在此過程中尋求問題的解答,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是更有效的科學學 習方式。Bybee(2006)指出探究教學應包括使學生有科學探究的能力;學生能 藉由探究教學學到什麼、使學生瞭解科學探究的本質、使學生瞭解科學知識內容;

所以學生可以在教師安排的適當情境下進行學習,並且藉由自己的建構學到知識。

Bybee(2006)同時也指出探究教學應包含科學的探究技能、有關科學的探究知 識以及合適的方式來教科學的內容。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探究教學是以探究活動為工具,問題的產生與解決為 過程,教導學生知識為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

而探究教學的目標,除了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得知識外,更要讓學生學習「如 何學習」。Bruner(1996)提到,教學生學習任何科目,絕對不是在學生心靈中 灌輸一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和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 生教成一個活動書櫥,而是教導學生如何思維;教學生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那樣 研究並分析史料,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於自己的知識。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 活動歷程,而非只是被動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結果。

以往課室中的探究活動都半都是以實驗教學來展現,但是實驗活動並不完全 等於探究活動,實驗過程技能也不等同於探究能力,探究應產生於學生想主動且 願意追求問題真相的同時,而不是在某些特定的實作活動就能使所有學生進行探 究,也不是只有某些特定情境才能發生探究。所以,探究精神應該不只是存在於

9

實驗室中,舉凡任何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願的教學活動,都能真正地讓學生產 生探究;探究能力還需要批判、邏輯等高階思考能力,預測、解釋、推理、論證 能力,以及對整個探究過程整體理解、架構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刺激學 生思考,強化學生對整體探究架構的理解,將有助於學生提昇科學過程技能及預 測、解釋、推理等探究能力。

因此,研究者希望以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問題設計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使其願意積極參與,透過分組讓學生在科學社群中,主動探索問題、研究問題,

探究精神蘊含在探究教學活動設計中,營造探究情境,學生能從這些活動之中學 習科學,在社群的討論或是辯論過程中,激發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期能透過探究 學習環境的營造,激發學生動機,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和成效。

二、探究教學的模式

已有多位學者依據探究教學的理論主張與研究,發展出多種結構化的探究教 學模式,常見於探究教學相關文獻中的五種探究教學模式如下(王美芬、熊召弟,

1995;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1;歐陽鍾仁,1987):

1. 探究訓練模式(Inquiry Training Model):

Suchman(1966)提出的教學模式,主張學生在困惑的情境中會激起學習動 機,思考如何將有關資料組織起來,進而形成新的概念,並思考如何運用這些概 念以解釋所面對的問題,並且認清之間的因果關係。此教學模式的重點在協助學 生認清事實,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並形成假設以解釋新接觸到的現象或事物,

且於學習中訓練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技巧(歐陽鍾仁,1987)。

探究訓練模式可分成以下五個階段(張清濱,2000;Joyce & Weil, 1992):

(1) 問題的遭遇:由教師布置一個困惑的情境,並提出足以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問 題,且說明探討問題的步驟與規則。

10

(2) 資訊的蒐集─驗證:學生就其蒐集的資訊來認清問題中的事物本質和各種情 況,並認清問題是怎麼樣產生的。

(3) 資訊的蒐集─實驗:學生引進新的要素到問題的情境中,觀察是否產生不同 的變化,並驗證每一個因果關係。

(4) 組織、擬定法則:學生對資料進行組織整理並加以解釋,並根據探討的結果 對問題提出說明。

(5) 探究歷程分析:檢討分析探究的過程,改進發展更有效的方法。

2. 科學探究模式(Scientific Inquiry Model):

由 Schwab(1962)所提出的教學模式,其主張「學習科學就要像研究的過 程」,認為教材內容和過程方法同等重要。他提出每一個探究活動都是一個獨立 單元,都含有一個主要概念和一個甚至多個科學方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並練 習科學方法。此教學模式的目標在使學生能應用科學家探討科學的方法來學習自 然科學,故重點在於科學方法的訓練(王美芬、熊召弟,1995;歐陽鍾仁,1987)。 科學探究模式中,每單元的教學活動可分為四個階段(歐陽鍾仁,1987): (1) 教師提出所要研究的範圍,並提示研究討論的方法。

(2) 學生組織問題,以便指出探究過程中技能上需要解決的困難。

(3) 學生分辨問題,指出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

(4) 學生設法排除困難以解決問題。

3. 前置組織因子探究模式(Advance Organizer Model)

由 Ausubel(1963)根據其「有意義的學習理論」所發展出的教學模式,主 張學習的教材和學習的方法,與學習者本身的認知結構要能相互配合才是有意義 的學習,並認為任何學科都有階層式的概念結構,是可以和認知結構相互配合的。

11

此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在於加強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需要在學習活動開始前,

提供一些引導性的中心概念或基本概念,稱為前置性組織因子,以作為引導性學 習的媒介,幫助學生運用其認知結構中的知識,組織新知識,而強化其認知結構

(歐陽鍾仁,1987)。

前置組織因子探究模式的教學活動可分為三個階段(甘漢銧、熊召弟、鍾聖 校,1991):

(1) 提示組織因子:說明本單元學習目標,並提示概念、認明定義屬性,以喚起 有關的舊經驗以及背景知識。

(2) 學習活動(提供學習材料):進行預先邏輯安排的學習活動、維持學生學習動 機,並運用組織因子以促進學習。

(3) 加強認知結構:統整新知與舊知,使和諧、促進自動而活躍的接受式學習並 且評鑑所學新知。

4. 概念達成模式(Concept Attainment Model)

由 Brunner(1996)所提出的教學模式,其主張分類的概念對於整理自然世 界萬象的知識有極大的幫助,並可避免重複學習的麻煩。他認為分類活動有「概 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和「概念達成(concept attainment)」二種,在概念 達成的教學模式中,包含了對概念屬性的討論(王美芬、熊召弟,1995)。此種 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在於加強學生概念分析、發展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甘漢銧、

熊召弟、鍾聖校,1991)。概念達成模式的教學活動可分為三個階段(王美芬、

熊召弟,1995):

(1) 提示正或負例的數據指認概念給學生。

(2) 決定屬性概念定義或定理法則。

12 (3) 檢驗達成之概念是否正確。

5. 5E 教學模式:

由 Trowbridge 與 Bybee(1990)將學習環教學模式擴充後,提出以探究為基 礎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包括:參與(engagement)、探索

(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精緻化(elaboration)與評量(evaluation)

等五個階段。各階段的內容如下:

(1) 參與:以創造觀念衝突或類似真實生活的情境為教學活動,來引發學生學習 興趣,使學生願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並能將日常生活的經驗與課程內容連 結,以聯繫起舊經驗。此外,教師亦可採用提問、呈現矛盾的異例等方式,

引導學生探討與教學主題相關內容。

(2) 探索:學生參與活動後,經由動手操作,建構共同的、具體的經驗,以引出 學生的想法,進行實際的活動。教師再以學生的共同經驗為基礎,給予時間

(2) 探索:學生參與活動後,經由動手操作,建構共同的、具體的經驗,以引出 學生的想法,進行實際的活動。教師再以學生的共同經驗為基礎,給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