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探究教學法

繼前面兩節的文獻探討決策能力的重要性、框架和其相關文獻,並得知社 會性科學議題(SSI)的情境有助於學生培養決策能力。然而,教學內容的細節 該如何設計,才能發揮該情境的效益來精進學生的決策能力?為何本研究擬在 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情境下,使用探究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便是此小節 的核心所在。

一、探究教學法的內涵

探究這個字眼有時候被拼為 enquiry、有時候是 inquiry,前者是英式用詞、

後者則是美式用詞。它的興盛始於 1957 年蘇聯發射史波尼克號(Sputnik)後,

對於美國社會(尤其是教育層面)的衝擊。當時 Dewey(1910)、Dewey(1916)

即建議教師融入探究的概念來進行科學教育,他推薦的科學教學流程為:呈現 問題、形成假說、從實驗中收集資料、陳述結論,並且認為讓學生探討的問題 必須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關,也要合乎他們的智能發展情況(Barrow, 2006)。

對於探究一詞,科學教育界仍缺乏一定的共識。所以,Anderson(2002)

針對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簡稱 NSES)

的內容,歸納出探究的意義為:(一)對科學而言,探究指的是科學家研究自然 萬物的各種方法和執行邏輯,這類的探究稱為「科學探究(scientific inquiry)」,

此類的探究反映出對於科學進展的理解,而且該定義的內容獨立於教育層面的 意涵。(二)對學習而言,探究是學習者理解科學知識以及認識科學本質的主動 學習過程,這類的探究稱為「探究學習(inquiry learning)」。(三)對教學而言,

探究是教師規劃或安排學生發展、理解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的教學策略與內容,

這類探究則稱「探究教學(inquiry teaching)」。由上可知,教學的脈絡下,探 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呈現方式。本研究後續沿用第三種探究的定義-「探究教 學」。

首先,針對探究教學的形式,Colburn(2000)認為一個開放的、以學生為 中心的、有動手做活動的教室,就算是探究教學展現的樣貌。而且,這類教學 樣貌進行的形式,大約可以分為:(一)結構式探究-老師提供問題、素材、流 程再讓學生進行動手做活動,但不告知最終的研究結果。(二)引導式探究-教 師只有提供問題和素材,學生自己的發想研究的流程。(三)開放式探究-教師 不提供問題、素材、流程,全部都要由學生自己想。(四)學習環-常用在學生 學習新概念時,套用引導式的探究教學法,但是最後加上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 研究發現的環節,再鼓勵學生將新的概念應用到其它情境。此外,Bell、Smetana、

Binns(2005)和 Banchi、Bell(2008)以及 Wheeler、Bell(2012)認為探究教 學法的要素有「提問」、「資料分析」以及「批判性思考」,並將探究教學的形式 依照 「 教師 提 供的 資訊 多 寡」 分 為: 最具 教 師導 向 的( 一) 驗 證式 探究

(confirmation inquiry)、(二)結構式探究、(三)引導式探究,和最學生導向 的(四)開放式探究。在他們的分類中,第一種驗證式探究教學法的情況,比 如教師在實驗課中提供問題、資料與其處理過程,甚至先讓學生知道研究結果,

這樣的例子即屬之。當教師提供的資訊越少,該探究教學活動的性質就會越複 雜。所以,他們認為教師在探究教學法的過程中,是可以提供答案的。而在《The language of science education》一書中,McComas 與 Wood(2014)同樣依學生 自主程度的多寡,將探究教學的層次依序為:開放式、引導式、結構式,後者 為教師介入程度最多的情況,如表 2-3-1 所示。

表 2-3-1 不同的探究教學層次與內容(改自 McComas, & Wood, 2014)

探 究 教 學 的 層 次 結構式 引導式 開放式

選擇、提出問題者 教師提供 教師提供 學生形成

提供問題解決方法、過程者 教師提供 學生形成 學生形成

形成答案者 學生形成 學生形成 學生形成

然而,探究教學法適用於所有的學生嗎?探究教學法一定包含動手做嗎?

Colburn(2000)表示:使用學生越熟悉的活動形式、教學素材和情境,越有助 於學生透過探究而獲得學習。不過,Colburn 接著補充:如果活動設計得太難,

則無法讓學生有效學習;設計得太簡單,也無法幫助學生發展高階思考的技能。

個探究的過程。而且,資料可以由教師提供,或是學生上網收集,並不一定要 做實驗。

接著,探究教學法跟決策有何關係?本研究以表 2-3-3 整合與呈現決策和 探究兩歷程之間的對應情況。首先,由第一節文獻可知,決策和問題解決有其 歷程重疊、相似之處。再來,此小節的文獻也點出探究教學法的開端始於問題 的解決。基此,決策和探究兩者的過程,皆具有「問題解決」的特徵。譬如,

在做決策、從事探究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先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教師 或學生提出的問題);接著,展開解決問題的過程,後續階段-對決策而言,解 決的問題的形式為運用資料形成判準,再進行比較,而後作出最終選擇並自我 評估;對探究來說,則設計解決方法來分析資料並形成證據,以形成回答研究 問題的結論,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藉由上述的對照,決策框架中的辨識兩難 考量,可對應探究中面對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決策框架中的形成判準、進行權 衡、自評決策,對應到探究教學法中的設計解決方法而分析資料和形成答案。

由上述內容可知,決策和探究的歷程,都是為了解決遇到問題從而進行一系列 思考與行動。所以,決策的歷程和探究的過程有其對應之處。因此,應用探究 教學法實施決策學習活動,可謂合宜。

表 2-3-3 決策過程與探究過程之對應情況 決策的過程

(本研究擬用的框架)

探究的過程

辨識兩難考量 面對問題

形成判準 進行權衡

設計解決方法 分析資料

自評決策 形成答案

三、探究教學法與社會性科學議題

Sadler、Barab 與 Scott(2007)表示社會性科學議題(SSI)是個適合學生 從中經由探究來學習科學內容和練習推理的情境,換句話說,探究實作有利於 SSI 的協商(negotiation)。再者,SSI 的理念跟探究教學法皆以學生為中心、

都強調學生進行學習的自主性,亦即,這兩者都視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而且,

透過探究教學法或 SSI,都能夠進一步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Zeidler, Applebaum,

& Sadler, 2011),如表 2-3-4。

表 2-3-4 比較傳統、融入 SSI 的教學(參考自 Zeidler et al., 2011)

傳統教學 融入 SSI 的教學

學習環境 教師中心 學生中心

學習的驅動力 依賴教師 學生自主

四、小結:與本研究的關係

綜合文獻的探討,針對決策、社會性科學議題、探究教學法這三個構念間 的對應關係為:在本研究想培養學生做決策的能力下,使用社會性科學議題的 情境能幫助學生練習決策能力,然後在該情境下應用探究教學法是不衝突的。

雖然學界對於探究並無明確的定義、認為探究是一個隱晦的字眼,(Anderson, 2002;Martin-Hansen, 2002;Crawford, 2014),不同脈絡下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

但大體而言,探究是人們主動處裡資料,然後嘗試回答問題的過程。換句話說,

探究指的是參與者面對問題時,處理資料的主動思考歷程。譬如,國中、高中 學生做科展的歷程,或碩、博士產出論文的過程,這兩種例子皆屬之。Crawford

(2014)歸納許多研究的成果後表示,以探究為基礎的教學能使學生成為獨立 批判思考者,不過是什麼樣的情況讓探究教學法有效、有哪些模式可以作為探 究教學法有效的指標,仍然需要更多實徵研究深入探討(Anderson, 2002;

Martin-Hansen, 2010;Crawford, 2014)。

由於探究能夠以各種形式呈現(Banchi, & Bell, 2008),加上探究教學法、

的歷程和決策框架的流程有其對應之處;所以,文獻探討至此,本研究採用 McComas 與 Wood(2014)對於不同探究教學法的分類,並整合第一節中擬定 的決策框架:(一)辨識兩難考量、(二)形成判準、(三)進行權衡,和(四)

自評決策。再搭配社會性科學議題(SSI)的情境,進而統整出不同探究教學法 的內容。在此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因為 SSI 議題由教師統一提供,故學生並沒 有決定或提出探究問題的空間;還有,SSI 議題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須藉由 討論才能略之一二,故沒辦法事先提供讓學生對應的結果。所以,本研究才採 用 McComas 與 Wood(2014)對於探究教學的定義,沒有設計驗證式探究教學 法;但也無法搭配社會性科學議題已經提供問題的情境,而使用開放式探究教 學法。於是,僅能夠設計「結構式」、「引導式」探究教學法兩者的實驗對照。

最後,有關於研究設計、研究工具、教學介入等部分,請詳見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