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決策

一、決策的重要性

首先,自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2006)在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劃(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 強調:「當學生面 臨生活中有關於科學、科技的社會議題時,能使用科學證據來支持本身的主張 或論點、能解決問題,以及能做出合理的決策。如此,便符合現代社會對公民 素質的要求。」因此科學教育開始注重「決策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廣泛地被 認為是科學教育的目標之一(Ratcliffe, & Grace, 2003;Acar et al., 2010;

Papadouris, 2012;Böttcher, & Meisert, 2013;Eggert, Ostermeyer, Hasselhorn, &

Bögeholz, 2013;Jho, Yoon, & Kim, 2014;Kim, Anthony, & Blades, 2014;Burek,

& Zeidler, 2015)。Pedretti(1999)也曾主張:應該讓學生發展自主探究、批判 思考、做決策的能力,才能檢視他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社會和科技相互關聯的 議題。而且,身為公民的學生,應透過教學讓他們培養決策能力以及有能力審 視當代複雜議題中不同立場的看法(Acar et al, 2010)。Burek 與 Zeidler(2015)

亦表示:「如果學生缺乏練習決策技能的話,則會造成日後經濟、環境、社會等 混亂(pp.434-435)。」

二、決策的定義、框架

學者 Levy Nahum、Ben‐Chaim、Azaiza、Herskovitz 與 Zoller(2010)指出,

現代的科學教育中,決策是一種高層次認知的能力,類似的能力還有:批判性、

系統性、評估性思考,和提問、問題解決等,而且這些能力之間重疊的特性,

讓它們彼此產生可能的學習遷移空間(如圖 2-1-1)。

圖2-1-1 科學教育脈絡中的高階認知能力(Levy Nahum et al., 2010, p.1316)

決策在心理學、經濟學等領域已被長年涉獵。廣義來說,決策指的是人們 做決定的權衡、斟酌歷程。有學者指出,決策和問題解決有相似之處。例如,

心理學家 Payne、Bettmann 與 Johnson(1993)認為人們遇到問題時,「決策」

可分兩種:一種是從中「產出」解決方案,另一則是從中「選擇」可行的方案。

前者隸屬於「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部分(Pokras, 1994),有較大的決策空間;

但是,後者的決策空間則較小。換句話說,前者決策空間較大意旨:在面對的 情境中,參與者必須先產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才進入決策的歷程(例如:比較 方案)。然而後者的決策空間比較小,指的是參與者聚焦於現有的方案或選項,

予以比較、選擇即可。

舉例來說,臺灣為了龐大的用電量而設法解決民生問題時,提出各種發電 的提案與相關背景資料,這樣的歷程則包含問題解決和決策。可是,如果只是 單純思考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何者比較適合臺灣,此類歷程主要著重於比較,

而並非強調解決問題的成份,因而所擁有的決策空間比較小。所以,人們必須

透過決策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以解決問題。因此,雖然決策和問題解決有部分 重疊之處,但是它們並不完全相同。

認知心理學者用「雙重系統理論」的觀點,將決策的運作歷程分成兩種

(Kahneman, 2003;Klaczynski, & Cottrell, 2004;Grünig, & Kühn, 2005;

Papadouris, 2012),一為「經驗、直覺式(heuristic)」,另一種為「分析式」。

前者的運作歷程常常出現自動化的、下意識判斷出來的決策;然而,後者則是 付出努力思考後的決策。因此,經驗式、直覺式的決策歷程雖然快速、省時,

但缺乏縝密的考量;然而,反觀分析式的決策雖然較耗時、較辛苦,卻能產出 較高品質的決策(Papadouris, 2012)。

此外,決策的框架(framework)各有千秋,因為影響決策過程的因素不等,

所以學者們提出或使用的決策框架也有其不同的適用情況。例如科學教育學家 Aikenhead(1985)認為科學發展、宗教、經濟、意識型態等都交織在決策歷程 中。他更指出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決策框架,並不適用於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情境。

因為個人價值觀、經驗和對於訊息的解讀都會影響決策的形成,進而造成不同 立場間的意見分歧,增添決策者的千頭萬緒。由此可見,社會學或心理學的決 策模式並無法支援社會性科學議題情境中的決策複雜程度(Aikenhead, 1989;

Aikenhead, 2006)。基此,本研究依循社會性科學議題情境之下實施的決策框架。

Siribunnam、Nuangchalerm 與 Jansawang(2014)回顧近 30 年有關社會性科學 議題的文獻中用過的決策框架,本研究再補充 2013 至 2015 年的相關研究,統 整歷來的決策框架如表 2-1-1 所示。

從表 2-1-1 可窺探有關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決策特徵元素包含:定義問題所 在、辨識利益相關者、辨識兩難、收集資料、產出可行方案、考量選項或方案 的優點和缺點、考量判準的權重、針對方案形成判準、做出決定、透過同儕互 動進行反思、從不同文化中反思等,其中又以 Mary Ratcliffe 在 1997 年的決策 框架最被廣為應用,而且她後續與學者 Marcus Grace 的合作中,更依照研究需 求修改決策框架的內容。故先介紹 Ratcliffe 和 Grace 的決策框架,再依年份順 序接著說明其他學者的想法。

表 2-1-1 歷來社會性科學議題中的決策框架(改自 Siribunnam et al., 2014)

:定義問題(defining the problem)

:辨識利益相關者(identifying stakeholders)

:辨識兩難(identifying dilemmas)

:針對選項形成判準(formulating criteria

:收集資料(collecting information)

:產出選項(generating options)

CO

(considering pros and cons of options)

for evaluating options)

:考量判準的權重(weighing criteria)

:做出決定(making decisions)

:透過同儕互動進行反思(reflection among students)

:從不同文化中反思(reflection in a different location)

早期,Ratcliffe(1997)為了檢視 15 歲學生從事決策活動時的本質,基於 該年齡之認知發展程度,在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情境之下,將心理學中的規範性 決策模式(Norma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強調個人應該如何進行決策,

和描述性決策模式(Descriptive decision-making model)-強調個人形成決策的 真實過程,兩者的特點相互結合再經過前導研究的修正之後,提出六個步驟的

接續先前的研究, Ratcliffe 和 Grace(2003)將決策框架融入教學之中,

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釐清決策問題,也能協助他們更系統性地進行考量。而且,

他們表示這一套決策理論框架還能夠客製化;亦即,教學者能依不同教學需求,

自行調整之。而後,Grace(2009)將此決策框架結合生態保育議題,發現學生 在決策活動中,其高品質的同儕討論,擁有的關鍵特質有:(一)提出令人深省 的問題(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s)、(二)引用科學內容知識、(三)依決策 步驟謹慎地的取用資訊、(四)以不同角色的立場來思考問題。根據第四個決策 對話的特徵,他後來在 2010 年(與學者 Yeung Chung Lee)、2015 年的研究中 額外加入「辨識利益相關者(identifying stakeholders)」該元素,作為學生進行 團體決策活動的新框架。另外,Lee 與 Grace(2012)當次合作中,在決策歷 程的最後為了檢視學生「傾聽不同文化想法後的自省表現(reflection in a different location)」而又新增此一反思性的步驟。

Kortland(1996)則以圖象呈現決策的歷程(如圖 2-1-2 所示),他認為規 範性模式中的反思成分,更能體現理想的決策進行過程。故以規範性模式為基 礎,設計決策活動所需的教學流程,裡頭的內容從(一)辨識問題、(二)發展 判準、形成備案並行,再到(三)評估備案,最後是(四)選擇備案,而整個 流程皆經由「行動和監控」輔助之。然而,他也提到:在每天的生活中,決策 的發生蘊含個人的預設立場、先備經驗、偏好等因素不時左右,其實並不像規 範性模式那般的線性發展。Aikenhead(2006)表示 Ratcliffe 綜合規範性以及描 述性模式兩者的特性而產出的決策框架,不僅考量到決策的理想性,而且也顧 慮到真實生活中影響決策形成的個人內在、社會外在等各項因素。教室中的決 策活動也遠比預料中的複雜,所以 Aikenhead 他認為 Ratcliffe 的框架優於 Kortland 的。

圖2-1-2 規範性的決策歷程模式(Kortland, 1996, p.675)

另外,Edelson 等人(2006)覺得學生須能有系統地在決策歷程中運用自 己的價值觀,因此他們以價值觀的融入為核心,設計了一套教學方法來幫助學 生發展決策能力。這套決策教學法 稱為「利益相關者之因果型決策 (the Stakeholder Consequence Decision-Making,簡稱 SCDM)」。這套框架的內容有:

(一)建立限制與考量、(二)辨識因果關係、(三)評估對於利益相關者的影 響,再加上(四)權衡對於利益相關者的影響。該教學法的進行內容,即依框 架的流程帶領學生做決策。

除此之外,近幾年的科學教育學者們 Papadouris、Eggert、Sakschewski 等 也各別提出幫助學生進行決策的不同框架。例如:Papadouris(2012)為了幫助 學生更完善地分析決策選項的優點和缺點,其步驟分別為(一)形成判準以及 比較各選項的優點和缺點、(二)對各選項進行 0 到 10 的評分、(三)給予判準 權重,和(四)進行分數的加總以找出最終決定。接著,Eggert 等人(2013)

則是強調決策歷程中的反思成份,以(一)描述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爭議處、(二)

針對議題發展解決方案、(三)評估解決方案,作為決策教學活動的框架。

Sakschewski、Eggert、Schneider 與 Bögeholz(2014)將(一)進行權衡的方式、

(二)衡量主張的能力、(三)反思整個決策歷程框架的能力,視為決策的三大 特徵。近來,Zhang 等人(2015)則認為:如果想評量學生的決策能力,至少 要包含這三個元素,分別為(一)考量議題所包含的各種層面、(二)分析議題 中的各種因果關係,還有(三)評估這些因果中的優點與缺點。

綜覽 1996 至 2015 年學者們所提出的決策框架,探討的面向共有:了解議 題背後的爭議所在、針對議題形成判準、收及所需資料、提出解決的方案或選 項、考量各種選擇的好壞、進行決定、自我或同儕反思。再者,這些學者們也 將各自擬定的決策框架,作為決策活動進行的教學流程。

三、歷來對於決策的教學建議

為了讓學生在科學、科技的社會議題(science-technology based social issue)

中可以順利地參與決策活動,Aikenhead(1985)他提出十項教學建議,包括:

(一)了解與議題相關的社會面向、(二)辨識這些社會面向在議題中的比重、

(三)產出可行的選項、(四)預測這些選項的短期與長期效益、(五)仔細地 檢查這些預估的效益、(六)澄清自己的價值觀、(七)選出情境所需的價值觀、

(八)利用價值觀來衡量選項、(九)挑出一選項並說明判斷的理由,和(十)

說明科學、科技在這個選項中的角色。

Grace(2009)則建議決策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包含下列三個要素:(一)

Grace(2009)則建議決策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包含下列三個要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