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有關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探討有關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用。

第一節 探討有關個人衛生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探討有關個人衛生行為之相關研究中,以洗手行為和口腔衛 生(潔牙行為)為最多數量,其重要性不僅是醫學上預防的策略而 已,更是健康促進的實務基礎。而許多研究結果與討論也多數指 向個人知識態度與衛生行為是正相關的結果,也不論研究對象是 誰,自我效能的預測解釋力皆大於其他變項的影響。以下摘要說 明近年來個人衛生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運用 PRECEDE 模式探討影響學校午餐從業人員洗手行為之 多重因素(張簡俊杰,2010)。研究發現:洗手行為與洗手 知識、洗手態度、洗手信念、洗手設備、洗手規範、主管或 同事的支持與主管或同事的回饋等變項呈現顯著性正相關。

最佳迴歸模式包含洗手信念、洗手態度、主管或同事的支持、

是否具有烹調相關的技術士證照等四個變項,可以聯合解釋 洗手行為 42.2%的變異量。

二、醫院照顧服務人員對洗手之認知、態度與行為之探討–以某區 域醫院為例(張月霞,2012)。以新北市某區域醫院內有照顧 病患的照顧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數為213人。研究 發現,照顧服務員的臨床照護年資、學歷及服務科別的差異性,

對於洗手認知、行為會有所影響。而同儕間的洗手習慣、服務 單位明確清楚的規範,對於洗手認知及態度有顯著之影響。

三、進出醫院人員手部衛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以某區域教 學醫院為例(林靜,2011)。研究對象為進出中部某區域教學 醫院之人員,包括院內工作人員及院外人員,問卷內容包括(1) 對手部衛生的知識、(2)對手部衛生的態度及(3)手部衛生的行 為。由問卷研究結果發現,進出某區域教學醫院人員對手部衛 生的知識平均得分為7.48分(分數範團為0分至10分),研究結果 也顯示醫師、護理師、醫技人員及照顧服務員對於洗手知識比 傳送及清潔人員高,而醫院工作年資不會影響洗手知識之高 低 ,但卻顯示工作年資為5年以上者較工作年資為1~3年與3~5 年期洗手態度較為正向。至於洗手行為則受性別、教育程度、

教育訓練的次數影響,由問卷也得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若 填答者對洗手設備維護非常滿意者,其洗手頻率是比較偏低 的 ,另外由填答者在醫院觀察到認為醫院最不常洗手之『醫

療/服務人員』,以傳送人員最多,依序為清潔人員、照顧服 務員、醫師、醫技人員、護理人員。

四、探討約旦護士洗手行為的信念,態度,以及預測其遵從性

(Darawad M.W. et al., 2012)。研究對象為登記註冊於約旦政 府的護士和護士助理(n = 198),並實際仍在醫院中工作與進 行醫療服務者。數據收集工作超過3個月,期間是2011年2月到 2011年4月,研究工具為洗手評定量表。結果顯示:受試者的 平均得分洗手依從率為74.29%。表現出積極的態度,但似乎缺 乏相關洗手知識。分析顯示預測方程式,護士洗手依從性僅佔 37.5%。護士信念相對最高的預測效果(β= 0.309, P<0.01),

其次是皮膚的測試評估(β= 0.290, P<0.01)。結論發現,該地 缺乏關於洗手行為協議的知識,建議增加為醫療教育的課程,

同時本研究提出了遵守洗手協議的重要性之認識。

五、衣索比亞某農村國小學童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研究 (Alyssa V. et al.,2010) 。 本 研 究 對 象 為 位 於 衣 索 匹 亞 農 村 (Angolela)的小學,在一至六年級的669名學生。研究調查包括 衛生和洗手的方法,有關衛生知識、個人衛生等重點,並調查 研究對象其胃腸道寄生蟲感染的數據。結果大約有52%的學生 具有足夠的知識,良好的衛生習慣。並且大多數學生報告顯示

是有飯前洗手(99.0%),但只有36.2%的人是使用肥皂洗手。

雖然有76.7%的學生認為,排便後洗手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 14.8%的人會去實際做到。學生有足夠的知識,良好的衛生習 慣,便會容易有乾淨的衣服(AOR 1.62,CI 1.14-2.29),同時 也 會 有 一 個 較 低 風 險 的 寄 生 蟲 感 染 率 ( AOR 0.78 , CI 0.56-1.09),雖然後者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其研究結果強調 有必要提供洗手和學校的衛生教育之實證資料,將可指導於衣 索比亞發展全面的健康和衛生干預計畫。

六、探討非洲9個國家之青少年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Pengpid S.& Peltzer K.,2011)。此研究共抽樣25,760學童,年齡在13-15 歲,從9個非洲國家的全國代表性樣本。方法:探討衛生行為 與流行病率之間的關係,如刷牙,洗手吃飯,如廁後用肥皂洗 手,和一系列的社會心理因素,如社會人口特徵,健康行為,

心理健康或福祉保護因素。結果:刷牙(每天一次)為最常做 的衛生行為(77.3%),其次為經常洗手,飯前洗手為(62.2

%),廁所後洗手為(58.4%),並且有用肥皂洗手的總比例 為(35.0%)。使用多變量分析,結果是增進健康促進的行為,

如每天食用水果或蔬菜及照顧者的監督和保護等因素均與刷 牙、洗手、如廁後用肥皂洗手、飯前洗手有所相關。結論:從

九個非洲國家的跨國數據資料,證實了衛生行為的各種決定因 素,可以從而進行各項指導方案,以提高青少年的的衛生行 為。

七、食品安全教育對青少年手部衛生行為的影響(Kim E.J. et al., 2012)。對在首爾和京畿道的400名中學生(1-3年級)進行手部 衛生行為研究,以確定接受食品安全教育之後各階段的行為變 化(注重手部衛生和一般食品安全)。研究對象分別為51.3%男 性和44.3%的女性。大約是40%的受試者在行動期的階段 , 42.7%的人在沉思期的階段,16.4%的人在預備期。最重要的 因素,也就是影響正確的洗手方法是自我效能感覺。正確的洗 手也呈現顯著,與積極的信念和各階段的變化相關。當教導前 的沉思期為(11.1%)的學生,其中(88.9%)的學生之後的 食品安全教育則表現出顯著的進展,呈現出為行動期階段。教 導正確的洗手行為和食品安全知識,凸顯出介入教育的差異 性。

由以上的各種健康行為科學理論對不同研究對象進行的個人 衛生行為研究,包括︰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PRECEDE模式、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等 ,都是在述明個人行為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探討個人衛生 行為,其實不僅是單一理論或是模式就有很好的解釋說明或是推論 預測,即使是運用其中兩種或是參雜混合而加以測量調查,仍會見 到相同的控制變項產生不同結果的差異現象,這當然是由於「行為」

是人和當下環境相互牽動的實際現況。綜合本節文獻探討得出,自 變項的差異性計有︰「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

「服務類別」、「教育訓練與否」等。而中介變項之「知識」與「態 度」是與個人衛生行為形成正相關,尤其是「態度」相較「知識」

為高(張簡俊杰,2010、林靜,2011、Darawad M.W. et al., 2012),

但是顯著性相關為「自我效能」變項,並且更是預測及解釋個人衛 生行為的重要因素(Kim E.J. et al., 2012)。

第二節 探討有關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及其相關研究

表 2-1 (續)

W.,2010、Kim E.J. et al.,2012)。同時經調查性研究,也認為「食 品安全衛生」與「個人衛生行為」是呈現顯著性正相關(D.J. Bolton 2008、溫佳茹,2010、張簡俊杰,2010、N. Sanlier et al., 2012)。

因此,「餐飲知識」、「餐飲態度」與「個人衛生行為」確實是 息息相關並且會從而產生差異不同。另外,「自我效能」是最能 解釋及預測「個人衛生行為」的變項因素(陳盈君,2006、陳奕志,

2009、Barbara M. & Cara W., 2010、Kim E.J. et al., 2012)。因此,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AP Mode)配合「自我效能」才會更完整地 說明關於餐飲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行為的影響因素(變項)。此外 , 本研究對象為餐飲從業人員,而前列文獻探討中對於社會人口學 變項認為,是否持有專業證照(技術士證照)是與餐飲衛生知識、

個人衛生行為(包括洗手行為、製備餐點行為)形成相關(張簡俊 杰 ,2010、蘇俊旗,2012)。在知識上,因性別不同而產生差異(陳 奕志,2009、N. Sanlier et al., 2012)並不顯著,但是因年齡不同而 產生差異(陳奕志,2009、崔秀杰,2010、張簡俊杰,2010)較為 明顯;而因學歷不同而產生差異(陳國威等人 2006、李婷等人 2007、

陳奕志 2009、崔秀杰 2010、張簡俊杰 2010),則是自然不在話下。

在態度上,因工作年資不同而產生差異並達到顯著差異(陳奕志 2009、N. Sanlier et al., 2012);但在行為上,因工作年資不同以及

年齡不同而產生差異則並無達到顯著差異。而較明顯的差異處是

「培訓/教育訓練與否」是與知識、態度、行為皆會發現有所差異 (D.J. Bolton et.al, 2008、張簡俊杰,2010、蘇俊旗,2012) 。

第三節 探討知識-態度-行為模式及其應用

健康行為模式中最早被提出的是 Allport 在 1935 年所提的知 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模式,其理論基 礎為個人得到行為相關資訊後,會發展出預期的反應,最後產生 與態度一致的行為。「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AP Mode)」,一向是 應用於教育訓練上最常使用的理論架構,其理論架構可以連橫亦 可合縱作用,如圖 2-2 所示︰

圖 2-2 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AP Mode)

模式 1:態度介於知識與行為之間;且知識與態度相關、態度與行 為相關、知識與行為無相關。

模式 2:知識與態度相互作用而影響行為。

模式 3:知識與態度各自獨立而影響行為。

模式 4:知識與態度相關、態度與行為相關、知識與行為有直接或 間接之相關性。

在應用於餐飲衛生的研究上,黃韶顏(1993)對大專院校餐飲

知識 態度 行為 模式 1

知識

態度

行為

行為

行為

模式 2

模式 3

模式 4 知識

知識 態度 態度

從業人員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正確性之研究,顯示餐飲衛生知 識與態度成正相關,即知識越好、態度越佳,但餐飲衛生知識與 餐飲衛生行為正確性、態度與衛生行為正確性無相關;黃韶顏 (1993)對台灣地區餐飲從業人員衛生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方面,

態度與行為正確性成正相關,但餐飲衛生知識與行為正確性、衛 生態度與知識無關係。Coleman P. et al.(2000)針對南威爾斯地區的 承辦宴席業者、管理者和員工所做的調查研究中亦指出受訪者在

態度與行為正確性成正相關,但餐飲衛生知識與行為正確性、衛 生態度與知識無關係。Coleman P. et al.(2000)針對南威爾斯地區的 承辦宴席業者、管理者和員工所做的調查研究中亦指出受訪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