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本研究目的、假設與結果歸納成以下結論,並配合研究發 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節 結論

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以下七點結論:

一、 研究對象的餐飲衛生知識各題答對率平均達八成以上,顯示 研究對象具有良好的餐飲衛生知識。而餐飲衛生態度及個人 衛生自我效能的表現程度均達「可能」至「非常可能」與「通 常做到」至「一定做到」範圍,顯示研究對象對於餐飲衛生 態度及個人衛生自我效能明顯偏往正向。以及研究對象之個 人衛生行為現況屬於正向良好。

二、 年長的餐飲衛生知識在程度上高於年輕的從業人員;滿五年 以上工作年資者的得分高於6個月以下者,得知工作年資較多 者的餐飲衛生知識在程度上高於工作年資較少。

三、 個人衛生自我效能的程度上,是年齡較多者高於年齡較少的 從業人員。

四、 研究對象的「餐飲衛生知識」越高者、其「餐飲衛生態度」

表現越好,但是「餐飲衛生知識」與「個人衛生自我效能」

及「個人衛生行為」兩者並無顯著相關。「餐飲衛生態度」

越好,其「個人衛生自我效能」表現就越好;而且,「餐飲 衛生態度」、「個人衛生自我效能」表現越為正向,其「個 人衛生行為」表現就一同越好。

五、 研究對象的「餐飲衛生知識」與「餐飲衛生態度」及「個人 衛生行為」呈現顯著相關。驗證了知識-態度-行為模式(KAP Mode)模式4的架構:知識與態度相關、態度與行為相關、知 識與行為有直接或間接之相關性。

六、 最為顯著相關性的變項因素則是「個人衛生自我效能」與「個 人衛生自我行為」所呈現的正相關,表示研究對象對於個人 衛生行為的自我把握程度越高其行為表現越佳。

七、 能有效預測與解釋研究對象個人衛生行為的變項為「個人衛 生自我效能」。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文獻探討、研究結果、討論與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實務工作方面

(一) 增進餐飲企業員工個人衛生行為最重要的因素為增強個人 衛生自我效能,因此,並非一昧地灌輸餐飲衛生知識給予員工們,

就能得到立即有效的良好個人衛生行為表現,甚至連持有專業餐飲 技術證照都不一定擁有良好個人衛生行為表現。但是,知識確實是 會改變態度,也因為態度改變之後增強了自我效能的力量,進而改 變了個人的行為。

(二) 由研究結果可知,自我效能對個人衛生行為之影響力最大,

因此,如何增進餐飲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的自我效能,是進行職場專 業訓練教育時值得努力加強之處。而分析中也發現同事間的相互勸 勉與持續實施訓練教育的情況下,員工能有較高的自我效能 ,所 以企業主應該要朝這些方面來提供支持性的政策與文化。

(三) 而在餐飲衛生知識題「凡手部有創傷、膿腫者,必須將傷口 包紮妥當,才可從事與食品直接接觸的作業」的答對率最低,僅有 61.9%,以及「A 型肝炎病毒最常見的感染途徑為不乾淨的飲水和 未完全煮熟的食物與餐飲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行為無關」的回答為 不知道者最多(有 12.4%),顯示研究對象對於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法

規(六之(二)第 1 項及第 2 項)的認知不足,建議於職業訓練中加以 衛生教育改進。

(四) 研究對象對於「參加餐飲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是為了符合政府 法令規定,對我個人並沒有任何好處」的態度,表示「不可能」及

「非常不可能」者,則是為 66.9%。顯示研究對象對於接受餐飲從 業人員健康檢查(不論是新進員工體檢或是年度定期體檢)的態度 意向,還是有努力改進的空間,建議是否應加以給予誘因利益,用 獎勵代替責罰,以利政策與員工福利同時雙贏。

(五) 個人衛生自我效能回覆程度最差的題項,為「如果有發燒或 是生病症狀出現時,我一定會請假,以避免影響工作品質與傳染他 人」,表示「一定做到」及「通常做到」者,僅達 64.9%。表示有 疑似生病症狀發生時,竟多達 13.9%的研究對象仍是繼續上班工 作 ,以健康促進立場考量,建議加強衛生教育改進,以維護公共 衛生利益優先,更是保護企業形象價值與人力資源。

二、 未來研究方面

(一) 本研究的受試者僅限於台北市某餐飲連鎖企業的員工,因 此 ,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台灣地區其他的餐飲業從業人員。將來 在時間、經費各方面條件允許之下,可以擴大研究的範圍,比較不 同地區餐飲業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行為,以提供更有意義的參考資

料,作為衛生教育或是相關行政單位參考用。

(二) 限於時間與經費的緣故,本研究採取橫斷式研究,因此無法 偵測到員工行為改變的連續性變化,研究結果也無法作為因果關係 的推論,而且在問卷的填寫方面,也會因為採取事後回憶的方式而 可能產生記憶上的誤差。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採長時間的追蹤研 究 ,以獲得更為精確的資訊,或是可以進一步的瞭解其間的因果 關係。

( 三 ) 本 研 究 對 於 餐 飲 從 業 人 員 個 人 衛 生 行 為 的 解 釋 力 僅 為 19.8% ,但仍有80.2%的部分無法解釋,所以希望未來的研究可以 再以不同的觀點切入,增列其他健康行為科學理論架構,譬如:計 劃行為理論、社會生態學模式等,以期提高對餐飲業員工個人衛生 行為的解釋力。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研究發展中心(2001)。餐飲服務能力本位訓練教材。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臺北。

李美華等譯著(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

臺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

李學愚(1999)。中式餐廳廚房工作人員衛生行為正確性量表之建構。

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24(3),288-297。

李婷、李延平、嚴隽德、周群霞、王金敖、高志勝、吳濤(2004)。

江蘇省民間厨師食品衛生法 KAP 及影響因素。中國公共衛生,

23(2),232 -233。

李蘭等著(2010)。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臺北市:巨流圖書。

邱浩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佳蓉、陳師瑩(2004)。台南地區托兒中心廚工餐飲衛生知識、態 度及行為探討。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29(3),83-96。

林靜(2011)。進出醫院人員手部衛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以 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健康 產業管理學系,雲林。

林貞慧(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衛生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

林雅真(2010)。社區民眾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自律學習與飲食、

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 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系,臺北。

洪羚孆(2011)。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口腔保健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研究-健康信念模式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

徐書慧(2008)。中餐從業人員在職教育訓練需求之研究-以某協會 衛生講習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業教育學系,臺北。

溫佳茹(2010)。台北縣市大專院校餐飲從業人員餐飲衛生知識、態 度、行為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餐飲管理學系,

臺北。

張月霞(2012)。醫院照顧服務人員對洗手之認知、態度與行為之探 討–以某區域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醫 務管理學系,臺北。

張簡俊杰(2010)。運用 PRECEDE 模式探討影響學校午餐從業人員 洗手行為之多重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食品餐飲 管理學系,臺南。

陳憲佐(2010)。臺北市某國中學生預防齲齒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 育學系,臺北。

陳環辰(2012)。國中女生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自我效能對體重控制 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嘉義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臺北。

陳奕志(2010)。臺北縣市觀光旅館餐飲從業人員衛生知識、衛生態 度與自我規範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餐飲管理 學系,臺北。

陳盈君(2006)。餐飲人員遵行菸害防制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 育學系,臺北。

陳國威、孫桂菊、黃杰、王少康、楊立剛、盛軍利、徐華珠(2006)。

南京市某大型超市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態度和行為狀 況調查。上海預防醫學雜誌,18(8),420-421。

黃韶顏(1993)。台北地區大專院校餐飲從業人員衛生知識、態度、

行為正確性之研究。輔仁學誌,27,55-80。

蔡中和(2001)。我國中餐證照制度對於餐飲衛生提昇與認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基隆。

崔秀杰(2010)。長春市綠園區食品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及衛生行為調 查分析。價值工程,30,84-85。

英文部份:

Ajzen I.& Fishbein M.(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Alyssa V., Bizu G., Nigusu A., Abera K., Yemane B., & Michelle A.W.

(2010).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KAP) of Hygiene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Angolela, Ethiopi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and Hygiene, 51(2), 73–79.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and self-motivation as predictors of weight loss. Addictive Behaviors,12(1),63~66.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Barbara M. & Cara W. (2010).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o design a Food Hygiene Intervention. Food Control, 21(11), 1524-1529.

Coleman P., Griffith C. & Botterill D.(2000) Welsh cater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safe food handling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2), 145-157.

Darawad M. W., Al-Hussami M., Almhairat I. & Al-Sutari M (2012) Investigating Jordanian nurses' handwashing beliefs, attitudes, and compli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40 (7), 643-647.

D.J. Bolton, A. Meally, I.S. Blair, D.A. McDowell, C. Cowan(2008) Food safety knowledge of head chefs and catering managers in Ireland. Food Control, 19(3), 291-300.

Kim J. E., Andrew J. P., Nam E. K., Woo K. K., Young S. K., Hyun K.

M., & Ae W. H.(2012) The effects of food safety education on adolescents' hand hygiene behavior: an analysis of stages of change.

Nutri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6(2), 169-174.

Krejcie R. V. & Morgan D. W.(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3), 607-610.

N. Sanlier, S. Bilici, B. Celik & E. Memis.(2012). Food safety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nursing students. Itali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4, 86-93.

Pengpid S. & Peltzer K.(2011) Hygiene Behavior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In-School Adolescents in Nine Africa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8 (2), 150-159.

網站部份:

世界衛生組織:2007 年。食品安全五大要點_培訓手冊。取自

http://www.who.int/publications/list/9241594632/zh/index.html。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法規資料檢索系統: 2013 年 1 月。食品良好衛生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法規資料檢索系統: 2013 年 1 月。食品良好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