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背景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性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探討背景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性

研究者於屏東縣任教十年的經驗中發現,學童的背景與其學業成就 表現有相當大的關聯,本節分別就族群、地區、社經地位與性別四項因 素來探討學童背景與學童學業成就之關聯性,分別敘述如下:

一、族群方面:

臺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不同的族群會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而 族群間的文化差異或多或少影響著學童的學業成就。Clifton, Williams &

Clancy(1987, 1991)發現族群是構成學業成就差異的主要來源,因此研 究者認為族群是值得探討一項重要因素。陳振新(2007)將台灣族群的 結構分為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與外籍配偶(後文中稱新住民)五 大族群,尤於閩南、客家和外省族群皆屬漢族,因此研究者將五大族群

20

簡化為漢族(包含閩南、客家和外省)、原住民和新住民三類。

楊肅棟(1997)以原漢族群做為分析對象,探討族群與學業成就之 間的關聯性,研究中證實省籍族群對於學業成就會有顯著的影響。陳建 志(2000)以台東縣國小五年級之原、漢族群的學生作學業成就之關聯 比較,發現族群對於學生的成就確有影響。更有研究顯示,原漢之間學 生的學業成就有明顯的差異,且原住民學業成就較低的差異,有愈來愈 多的現象(楊肅棟,2001;王天佑,2002)。李鴻章(2006)在探討原漢族 群之間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時,發現漢人學童的學業成就比原住民學童高。

另外,根據教育部(2010)的統計資料中指出,外籍配偶子女就讀 國、中小學童數自 93 學年 4.6 萬人成長至 98 學年 15.5 萬人,增加 2.3 倍,由外籍配偶子女學童占該教育階段學童數比率觀察,6 年來國小由 2.17%升至 8.35%,成長幅度快速。上述數據說明了新住民在臺灣成為一 群新起的少數族群,但是文獻中對於新住民子女和漢族子女的學業成就 的比較卻有不同的看法。林璣萍(2003)的研究指出外籍配偶子女的國 語能力與本籍子女之間有明顯差距。鍾文悌(2004)研究屏東縣國小新 台灣之子的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發現新台灣之子的學業表現確 實較一般學童落後。張慧貞(2005)的研究顯示,外籍配偶子女數感測 驗得分分布較 偏向低分群 ,而非外 籍配偶子女則 偏向高分群 。蘇雅雯

(2008)則是以臺中某國小四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發現本國籍子女的 數學科學習成就優於新移民子女。另一方面,蕭彩琴(2005)探討台中 縣新移民女性國小低年級子女的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關係,指出新 台灣之子的學業成就與一般學童沒有差異。陳湘淇(2004)以高雄市國 小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也發現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兒童在智力、語 文能力、各學習領域及整體學業成就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陳振新(2007)

針對台東縣不同族群學童,研究在學業成就上的差異時,發現漢族學童 與外籍配偶子女之學業成就無顯著差異,且皆顯著優於原住民學童。

從上述文獻中,我們能發現族群確實對於學童的學業成就有著相當

21

的影響。鑑於此,我國近年來秉持著教育公平性的理念,不斷推動相關 教育活動,研究者好奇目前在漢族、原住民族與新住民間的學習成就是 否仍存在著差異,故擬利用一份試題,將屏東縣國小四年級學童分成漢 族、新住民和原住民等三個族群,探討不同族群之國小四年級學童的解 題表現是否仍有差異存在。

二、地區方面:

在研究者的教學經驗中,曾讓班上學童回家後利用網路查詢資料,

但卻發現班上有近三成的學童家中沒有網路,甚至沒有電腦。兒童福利 聯盟的「2013 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中發現,偏鄉弱勢 學童家中的教育資源不足比例 71.5%,偏鄉弱勢學童和優勢學童也存在 明顯的數位和閱讀資源的落差,而教育資源的落差也實際反映在學童的 學習表現上。謝亞恆(2004)指出區域的差異往往是造成教育機會不均 的主要原因,也造成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學生學業成就有所差 異。吳裕益(1993)以臺灣地區國小學生的學業成就進行調查分析,所 得結果顯示,城鄉地區學生的學業成就確實有明顯差異,其都市化程度 愈高的地區,在學業成就上也會有較高之趨勢。還有許多研究也同樣指 出城鄉地區的學生學業成就有明顯差異,且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學 生學業成就較高(巫有鎰,1999;李坤榮,1990;張善楠、黃毅志,1999)。 從上述文獻中,我們看到了所謂的「城鄉差距」。換言之,不同地區 的學童會因為地區的差異而在學習成就上有不同的表現。政府為了改善 這些學習上的機會不均,針對偏鄉地區增加了許多的教育補助與推動相 關的教育政策。研究者好奇這些補助和措施,是否真如預期打破因「地 區」而產生的學習差異,因此研究者擬利用一份試題,探討屏東縣政府 所劃分之一般地區學校、偏遠地區學校及特殊偏遠地區學校的四年級學 童其解題表現是否仍存有差異。

22

三、家庭社經地位方面:

學童的學業成就與學習有關,而學童的主要學習環境有二:家庭與 學校。家庭教育影響著學童的心智發展與學習態度,當學童家庭經濟狀 況不佳時,家長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在工作上,相對無法兼顧 學童的學業,且學童能獲得的教育資源也跟著缺乏,這也影響著學童的 學 習 與成 就 。國 內外 都 有研 究發 現學 生 家庭 社 經背 景(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是造成學業成就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王天佑,2002;郭 丁熒,2000;Ryabov & Hook, 2007)。劉清芬(2000)認為父母的社經 地位對於孩子學業成就影響很深遠。周新富(1999)發現社經地位會直 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其中高社經地位學生的學習成就高於中、低社 經的學生。翟本瑞(2002)認為家庭經濟能力足夠時,便能提供學童更 多的學習資源,使學童能順利獲取更好的教育地位。賴金河(2012)指 出家庭經濟會影響學生的學業表現,而且家庭社經地位與學童學業成就 有正相關。林碧珍(2012)對 TIMSS 2007 臺灣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 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中指出,家中學習環境較豐富的學童,學習成就較 佳。

從上述文獻中,我們可以知道家庭經濟能力不佳時,將會影響著學 童的學業成就,陳淑麗(2008)也指出貧窮的弱勢家庭常伴隨著孩子成 就低落的問題。但家庭的經濟狀況很難界定如何才是「經濟不佳」,因此 研究者以學童是否有呈報縣政府「無能力繳交學校營養午餐費」為界定 標準,並分成兩類:一是有能力繳交午餐費用的學童,二是無能力繳交 午餐費用的經濟弱勢學童。近年來政府針對經濟弱勢的學童投入大量補 助和許多教育資源,期能達到教育機會均等和打破因經濟弱勢而存在的 不平等,因此研究者擬以一份試題來探討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四年 級學童的解題表現是否仍有差異存在。

23

四、性別方面:

研究者記憶中,小時候總會聽到長輩談論著「男生的理科較好,女 生的文科比較強…」諸如此類的話,當然這樣的言論夾雜著一些重男輕 女的觀念在裡面,但在研究者的求學經驗中似乎真有這麼一回事,如:

自然組的男生多於女生,社會組的女生多於男生。那麼,到底性別是否 會影響學業成就的表現呢?蔡淑鈴與瞿海源(1988)就以台大學生為分 析對象,於課堂上進行問卷調查來探討性別與教育成就的關聯性,研究 結果發現,即便控制了家庭背景因素後,女性之教育成就水準仍低於男 性。陳怡靖(2004)的研究則結果顯示高中男生的學業成績平均高於女 生。邵國志(2007)的研究中發現不同性別的五年級原住民學童,數學 學習成就之「總分」、「數方面」、「量方面」及「形方面」的表現都有顯 著的差異,且國小五年級原住民女童在數學學習成就表現上優於原住民 男童。另外有部分學者指出性別和學習成就並無關係,如張善楠、黃毅 志(1999)探討原漢族群、社區、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時,發現性別 與教育期望間無顯著差異;龔玉春(2003)、謝亞恆(2004)、蔡政賜(2006)

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男、女生的數學成就無顯著差異;

林碧珍(2012)針對 TIMSS 2007 的測驗結果作分析,發現我國和國際 的四年級男女童在數學成就表現皆無性別上的顯著性差異。

在上述文獻中,可以發現學者對於「性別」是否會影響學習成就的 看法並不一致,故本研究擬利用一份試題,針對性別此一背景因素,比 較不同性別之四年級學童的學習成就是否存有顯著差異。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