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原因及其相關因素

第五章 討論

第二節 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原因及其相關因素

本研究分別收集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其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 原因,同時亦收集從未接受過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其未曾接受預防保健的 原因;在接受過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原因部分,以希望能早期發現潛伏疾病早期 治療的比例最高,約58%,另外分別有 32%與 31%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原因 是醫院、診所或衛生所主動通知做檢查,及醫護人員提醒可做檢查,在過去的研 究中發現醫護人員的衛教對民眾預防保健的利用有所影響(季瑋珠、賴佳君,

2004);若醫護人員主動提供預防保健的資訊,鼓勵及提醒民眾接受預防保健可增 加預防保健服務的利用率(Hogg et al., 1998);另外在 Lerman 的研究中意指出,醫 師的建議是促進婦女定期乳房篩檢的最大因素(Lerman, 1990),由此可見醫療機構 與醫護人員的提醒、鼓勵確實對於預防保健的實施與民眾的利用有所影響。

接受過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對目前服務的提供對象主要為40-64 歲民眾 3 年一次,65 歲以上一年一次的受檢年齡規劃,有將近 59%認為不需要做任何的 修改,但仍有41%民眾認為應降低其受檢年齡,而在本研究第一年的結果,37%

的醫師認為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受檢年齡應調降至35 歲,無論是預防保健的提供 者或接受者皆有相當高的比例建議調降,也許未來可以針對此部分進行討論。另 外,接受過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中反應,對於目前成人預防保健的檢查項目感到 不足夠,其比例高達74%,認為最需要增加的檢查項目為骨質密度檢查與胸部 X 光檢查,分別佔了37%與 35%,其次包括建議新增 B 型肝炎檢查(25%)、C 型肝 炎(17%)、高密度脂蛋白(17%)、大便潛血(16%)等檢查的比例亦不低,在第一年的 研究結果中,65-80%的醫師建議新增「平均血球容積」、「高密度脂蛋白」、「低密 度脂蛋白」、「B 型肝炎表面抗原」、「C 型肝炎抗體」、「糞便潛血」,而民眾認為最 需要新增的骨質密度檢查與胸部X 光檢查在醫師的意見中並未出現,然本研究認 為主因在於醫師與民眾在思考是否需新增預防保健服務檢查的重點方向不同,醫 師主要考量該項檢查是否可以提早發現問題而預防未來疾病發展,而民眾主要考 量自身較可能罹患或較為關心的疾病或症狀,但該項檢查對於疾病的預防可能關

致的部分如高密度脂蛋白、C 型肝炎、糞便潛血等三項在民眾與醫師的意見一致。

而未曾接受過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有23%民眾雖然知道這項服務,但卻不 知道是免費的,另有17%的民眾是完全不知道有這項服務,這與國民健康局在 2005 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中所發現約有 25%的 40 歲以上的民眾的不 知道這項服務的結果雷同(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2006);然而因本研究的收案 地點為醫療機構,也是民眾獲得醫療訊息的來源之一,其結果尚有17%的民眾不 知道這項政策,故對不知道有這項政策的比例有低估的可能,也就是說實際上不 知到這項政策的一般民眾可能比例更高。不曾接受服務的最主要的原因除了不知 道這項政策而未接受服務外,以沒有時間,佔了41%,另外覺得檢查項目太少、

已有其他單位如公司或保險公司提供健康檢查各佔了約19%,而覺得自己身體很 健康而不需要健康檢查的比例也高達16%,這些且都與過去的研究結果相符。在 本研究中亦發現,有少數民眾未曾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原因在於擔心檢查結 果發現有異常情形而不敢接受檢查的鴕鳥心態,或者對於檢查過程或抽血打針感 到害怕,過去在翁慧卿的研究中及曾指出,部分民眾認為健康檢查是不吉利、害 怕檢查而影響其預防保健的利用(翁慧卿,2006) ,在在都顯示出民眾對於預防保 健的認知與心態有待加強。

在瞭解民眾接受預防保健服務與從未接受預防保健的原因後,本研究嘗試的 分析民眾的特質、健康行為與對預防保健的認知等對是否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的影響,結果發現年齡、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是否有固定就醫場所、個人疾病 史、及對定期健康檢查的必要性、預防保健服務的檢查項目瞭解程度對是否接受 預防保健服務檢查有顯著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年齡越高者接受預防保健的機率是年齡低者的1.03 倍,而過去在 女性子宮頸抹片預防保健服務的研究中,年齡越大較不易接受檢查(陳慈怡,

2005;黃月桂,1998;白崇田 1988),與本研究結果相反,但是因子宮頸抹片檢 查有其特殊性與子宮頸癌為病毒型癌症,故與本研究的結果可能有所不同;另外 Elnichi 在 1995 年的研究中指出,年長者可能會因費用問題而減少預防性健康檢

查的使用機率,但在台灣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為免費服務,年長者不會有任何的經 濟障礙,故與其研究結果不同。

在過去的研究中(Weissman et al.,1991;Jenkins et al.,1996)曾提到有無固定求 診醫師或醫療機構者會影響預防保健的利用,而Hogg 等人(1998)則指出若醫護人 員有提供預防保健服務相關資訊亦會提升民眾預防保健的利用。在本研究中亦發 現有固定就醫場所者相較沒有固定就醫場所者使用預防保健的機率顯著較高,可 見民眾若有固定就醫場所,其接受的醫療訊息可能較多,較願意接受預防保健服 務。

在基本資料中,受檢者與未檢者的疾病史資料經過卡方檢定發現P<0.05,顯 示是否接受過預防保健檢查與其疾病史有顯著關係,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在 受檢組中,有接近80%的受檢者並不是第一次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檢查,也就是說 其已知的疾病很可能是在過去的檢查中發現的;此外,另依據是否為第一次接受 預防保健服務與過去的疾病史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過去有接受過預防保健服務的 受檢者其自述有相關疾病史的比例高達65%,與第一次接受預防保健服務的受檢 者自述有相關疾病史的比例為50%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也就是說表五中過去有 疾病史在受檢組有64%雖然高於未檢組的 45%但其主因應該是因過去已經曾接 受過「預防保健檢查」而發現有相關疾病。而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後,目前沒有相 關疾病的民眾其接受預防保健的機率亦顯著較高,本研究認為因為若已知自己的 健康問題,比較會利用一般的醫療利用進行治療與追蹤,使得使用預防保健的機 率可能會降低;過去曾有研究指出民眾參加健康檢查的的目的在於想瞭解自己有 無生病(陳武宗,1984;白崇田,1988;于漱,1994;張素綺,1994),意味著若 已知有病則比較不會利用預防保健,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在國內外許多研究中皆指出女性使用預防保健服務的比例高於男性(李世 代,1997;陳志強等,2001),本研究結果亦同。但對於是否接受服務,男性與女 性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而本研究在研究之初認為健康行為越好者,越注重自己的 健康情形,應會影響接受預防保健的行為,在研究結果中,雖然顯示經常抽煙者、

經常喝酒者與沒有運動其慣者,其接受預防保健服務的機率較低,但皆未達統計 上顯著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