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LU 每天認真地體會做麵包的過程,從了解各種麵粉的特性、打料、醱酵、

塑形揉製、窯烤火候的控制,到最後的烘烤熟成,每一個過程 LU 都毫不馬虎。

漸漸地,LU 學會了十餘種麵包的製作程序,也知道窯烤的火候及披薩製作訣竅。

過去前輩傳承時常說,學徒出師三年六個月!而 LU 因打算現學現賣,要將製作 Know-How 帶去大陸,所以必須縮短學程,但又擔心所學的技術完全沒有經過臨 床實驗—實際販售,不知所學的是否能致用,於是,LU 和合夥朋友商量,在台 灣先開一家門市,進行市場測溫。就在種種因緣巧合下,LU 的第一家窯烤麵包 店於焉誕生。

第二節 故事二

LU 的合夥朋友本身是從事印刷事業的老闆,也正因印刷事業逐年式微,意 圖透過轉投資事業進行轉型,LU 與合夥人看中內湖地區年輕上班族多、小家庭、

高消費力等特點,於是將第一家窯烤麵包店設在內湖,同時,在國父紀念館友人 開的冰淇淋館中開闢一家店中店的門市,企圖以雙管齊下及複合式的經營型態進 駐台北商圈,以犄角之勢,搶灘烘焙商機。

由於吳寶春的「天下第一麥方」電影剛剛上映,加上 LU 學習烘焙也將近 半年,所以,一股腦兒專注在烘焙的領域中,LU 不僅查閱了許多的網站、新聞。

甚至,連吳寶春的電影還看了兩次。更湊巧的是,LU 在政大修業 EMBA 時,一 天,蕭瑞麟教授邀請新加坡大學 EMBA 同學進行校際交流研討,吳寶春正好坐 在 LU 附近,兩人當了一天的同學,其間,LU 與吳寶春做了簡短的交流,領略 他當年創業的心路歷程及創業理念與執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的,創業是必須有理念的,更必須有所執著!LU 一方面按照與合夥人的 共識進行展業規劃,另一方面,LU 將在 EMBA 課堂中所吸收到的經營創業概念,

一一運用到創業中並進行驗證,從「產、銷、人、發、財」的五個面向一一布建,

以蔬食、健康、養生為理念,主打窯烤麵包及披薩,簡潔的店裝,親切的服務,

營造小而美的幸福美食概念。

在籌備三個多月的時間後,兩家窯烤烘焙店次第正式營運。由於 LU 曾是 媒體工作者,加上合夥人具有某扶輪社社長的經歷,一開店,不少好友來捧場,

也因人脈關係,團購的企業也有不少的訂單,業績及口碑還不錯。不過,這畢竟 只是創業蜜月期,過了沒多久,才發現真正的硬仗才開始,不僅人事成本、原物 料管控、生產線及門市管理等,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團訂、物流運送、員工 休假調班、獎勵制度等,也都得一一建立及訂定,最後連資金周轉及股東意見不 一等問題也都一一浮現,讓 LU 體會到萬事起頭難,創業大不易啊!

此外,麵包烘焙產業也有所謂的淡旺季,尤其是夏季炎熱的時候,麵包的 銷售就相對冬季清淡。LU 與友人共同設立的烘焙店才半年多,製作的麵包及披 薩雖然品質不差,但與在地的客源尚未建立足夠的黏著度及口碑,加上 LU 與合 夥人在員工管理上的想法各異,最後,雙方決定分家,LU 的創業計畫也面臨胎 死腹中。

兩岸情勢丕變 投資再度觸礁。當與合夥人拆夥後,LU 再度赴大陸,一方面 處理之前與合夥人在大陸的合作項目的善後工作,一方面在友人的推薦下,在廈 門市湖里區的一個新開發基地—「閩南古鎮」租了兩個單位的店鋪,打算在此重 啟爐灶,並正式進軍大陸市場。

得有位教授說,創業三要素: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當時在課堂 上聽到這句話,LU 還僅止於了解營業地點的選擇是重中之重,但後來才得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過的店家有院子,於是太太告訴 LU 再回頭去看一下,就這樣,經與店家主人 商談後,LU 就租下了這家店面。

有了店面自然不能沒有人手,在當時內湖烘焙店經營時,LU 曾聘用了一位 烘焙師傅,他自國中畢業就開始學做麵包,退伍後,因找不到合適工作,復因交 友不慎誤入歧途,在他母親臨終前的感化及教誨,這位浪子回了頭,找了一份烘 焙的工作,重拾本業。他在烘焙上的工夫頗有天份,惟二十多年來,輾轉多家烘 焙店,始終感嘆有志難伸,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師傅向 LU 表示,願意跟隨 LU 一起打拚,LU 也興起給年輕人一個舞台的念頭,於是,一位銀髮老人與一 位麵包師傅遂開啟了合作創業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