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評量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前述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共分成三節,第一節為教學評量的理 論基礎,第二節探討音樂教學評量的理論基礎,第三節為教師評量素養的意涵,

以下於各節分別探討之。

第一節 教學評量的理論基礎

本節內容為教學評量的基本理念、各類教學評量、教學評量之相關法規與政 策以及教學評量之相關研究,分別詳述如下:

壹、教學評量的基本理念 一、教學評量之意涵

教學評量在整個教學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評量可以從中瞭解學生 的學習情形,同時檢驗教師的教學成效。Linn 和 Miller(2005)強調評量能提供 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進展以及教育品質相關的訊息。李坤崇(2006)指出教學 評量為教師將所得的訊息資料加以選擇、組織,並解釋之,以幫助學生作決定或 價值判斷的過程;張春興(2007)提出教學評量為有系統地蒐集有關學生學習行 為的資料,加以分析處理後,再根據預定之教學目標給予價值判斷的歷程。

紀雅真(2007,頁 11)將教學評量定義為,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持續蒐集 學生的學習資料,加以選擇、分析、組織,將測驗分數或其他資料加以轉換,並 根據學生個人潛能、特質等相關因素,對學生學習成果作價值判斷。

綜上所述,教師要瞭解學生的表現情形,須靠教學評量來達成。教學評量涵 蓋了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包含量與質的資料),以及教師根據資料解釋結果所形

10

成價值判斷的一個歷程。

張麗麗(2002)將教學評量歸納為五項特質:(1)評量能力的多元,包含認 知、情意、技巧與後設認知…等;(2)評量方式的多元,如:紙筆、實作、觀察、

晤談、札記、計畫、檔案等;(3)評量情境的多元,包含結構與非結構、模擬與 真實的情境;(4)評量包括蒐集與綜合資料的歷程;(5)評量涵蓋結果的解釋及 教學有關的決定。歐凔和(2006)則認為教學評量有以下特徵:(1)以改進學生 的學習行為為目的;(2)由授課教師主導;(3)與學科及班級文化密切配合;(4)

形成性評量重於總結性評量;(5)提供豐富回饋,以增進教學相長。

從教學評量的特質可發現,目前的教學評量已漸漸脫離分數、等第的傳統包 袱,從強調結果轉變為多元的評量向度與情境,以及提供教師改進學生學習的學 習方式。

二、教學評量之定位

教學評量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教學歷程包含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活 動與教學評量(如圖 2-1-1),一般的教學順序依循箭頭次序前進,下面的箭頭是 回饋路線,藉由評量給予教師與學生回饋,以下藉由教學的基本模式(Glaser, 1962)

說明評量在教學中的地位(劉向欣,2008):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相當重要,教師在選擇教學目標時會根據學習者傳遞 出來的訊息,加以彙整後訂定教學目標,其主要資訊為「學習之前學生能做些什 麼」;「學習之後學生應該能做些什麼」;以及「可用的教學資料」。此外,教師將 九年一貫課程裡的能力指標納入,並訂定可觀察的行為、行為的情境以及用明確 的評量標準之行為目標,使教學結束後得以確切獲得相關資訊。

11

(二)起點行為

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起點行為相互影響,教師若明確瞭解學生的起點行 為,則可精確的訂定教學目標,而教師的教學目標也要隨時檢核學生的起點行為 是否具備相當的能力來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學生的起點行為是從學生行為的觀 點來瞭解和敘述學生的實際狀況。其中包括:學生已經具有的學習、智慧、能力 和動機等,以此作為決定教學程式的參考和依據。在教學流程圖中所顯示的過程 雖然以教學目標先於起點行為,但二者之間的關係,卻是可以交互變換的。

(三)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是教學實際的過程,其中包含的範圍很大,而教師在教學流程中將 以學生為中心,依據學生的起點行為、教學目標、能力指標,發展或選擇教材,

並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動機,維持學生興趣,指導學生有效的學習。

(四)教學評量

教學評量以教學目標為主要依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形式與方法

(包括文字與非文字的方式)來進行評量,並在評量過後蒐集學生各種量化與質 化的資訊。教師在教學目標、起點行為和教學流程三個階段中,不斷的進行教學 評量結果的修正,當教學評量的結果沒有達到所訂定的標準時,就表示學生尚未 達成教師先前訂定的教學目標,有可能是:學生先備知識不足、教師高估學生起 點行為或是在使用的教學方法、策略、教材有所缺失…等種種可能。因此,教學 評量在教學流程中所擔任的工作就是協助各項歷程進行檢核,並提供回饋。

圖 2-1-1 教學的基本模式(Glaser, 1962)

教學目標 起點行為 教學活動 教學評量

回饋 回饋 回饋

12

從上述的教學基本模式中可發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須建立明確的教學目 標,經由起點行為的分析及適當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學習到知識與技能,在此過 程中藉由教學評量可給予教師回饋訊息以進行不斷的修正,同時可看出,教學評 量在教學歷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三、教學評量之功能

許多學者分別提出教學評量之功能,國內學者黃光雄(1996)認為,評量在 教學過程中具有以下四種主要功能:(1)瞭解學生的潛能與學習成就,以判斷其 努力程度;(2)瞭解學生學習的困難,作為補救教學及個別輔導的依據;(3)評 鑑教師教學的效率,作為教師改進教材、教法的參考;(4)獲悉學習進步的情形,

促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郭生玉(2004)更提出教學評量對教師與學生都具有正面的功能,對教師分 別有以下三種回饋功能:(1)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2)瞭解自身教學的效果;

(3)瞭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另一方面,教學評量對學生則有:(1)增進學生瞭 解教師的教學目標;(2)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3)增強學生的自我瞭解的正面 回饋功能。

由此可看出,教學評量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教學評量可 作為學生瞭解自己的學習進步情形,同時作為教師補救教學及個別輔導的依據,

以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評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是每位教 師需要思考且重視的課題。

四、教學評量之原則

教師如何改善現行的評量方式,發展符合評量原則的教學評量。歐凔和(2006)

指出教學評量的一般性原則為:(1)事先告知評量的內容與範圍;(2)要依據教 學目標選擇評量方法;(3)評量內容應綜合三大領域;(4)試題內容要公平且具 代表性;(5)尋求合作改進評量技術;(6)實施上兼顧學習歷程與結果;(7)評

13

量結果力求客觀與精確;(8)施測後應尊重學生隱私權;(9)要能提供師生立即 回饋;(10)要能充分利用評量結果。

李坤崇(2006)提出實施教學評量時應掌握以下原則:(1)掌握活化教學與 教學評量的趨勢;(2)兼顧認知、技能與情意;(3)納入小組評量、同儕評量或 自評;(4)兼顧平時評量與定期評量;(5)適切結合學習檔案與學習成果紀錄;

(6)兼容能力與努力,兼顧質化紀錄與量化紀錄。

高博銓(2007)則認為相關的基本原則包括:(1)綜合性:指教學評量的內 容能夠涵蓋各種不同種類的學習內容;(2)全程性:指教學評量的實施兼重過程 與結果,掌握學生全程的學習狀況;(3)真實性:強調必須在班級教學的情境下,

由教師設計,並且在教室課程的脈絡之下,針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評量;(4)有效 性:評量必須確有效地測量出學生的實際表現;(5)多樣性:指評量的方式採取 多元的策略。

紀雅真(2007)則結合各學者的觀點,將教師進行評量時應遵守的原則分為 三類:(1)實施程序: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來規劃評量活動,在評量前向學生說 明評量內容、方式、程序與範圍,評量過程要兼顧歷程與結果;(2)評量方式的 選擇:應具有彈性,兼用不同的評量方式與技術;(3)評量結果之運用:妥善運 用評量成果,將其視為蒐集資料之方法,作為改進教學之依據。

因此,研究者認為不管原則標準為何,教師在實施評量的過程中需有自己的 準則,才能使教學評量發揮良好的功效。

14

五、教學評量新趨勢

順應教育的改革與趨勢,教學評量也須有所改變,過去的評量較重智育及知 識性的背誦,忽略了高層次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意。現今的評量強調學生個人本 位,評量內容多元化且方式也不再局限於筆試才能提升教學的品質,進而達到教 學的目的。Line 與 Gronlund(2000)提出美國教學評量之趨勢,包括以評量作 為教育改革的手段;科技進步、電腦化測驗日漸普遍、國家與社會大眾對評量的 重視。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2005)則認為評量的趨勢為:

(1)靜態評量變為動態評量;(2)機構化評量變為個人化評量;(3)單一評量 變為多元評量;(4)虛假評量變為真實評量。

高博銓(2007,頁 51)認為教學評量的革新之道,可以從以下六方面著手:

(1)擺脫傳統教學評量的束縛;(2)建立適切的教學評量指標;(3)擴大教學 評量的參與面;(4)兼顧制式和非制式的評量;(5)正視教學評量的文化脈絡;

(6)強化教學與評量的聯結。

從以上趨勢可發現,教學評量愈來愈受到關注,不同以往只著重記憶層面的 評量,教師開始運用不同的評量方式來測量學生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 須落實教學與評量的統合概念,讓評量與課程目標、教學方法、內容及活動上做

從以上趨勢可發現,教學評量愈來愈受到關注,不同以往只著重記憶層面的 評量,教師開始運用不同的評量方式來測量學生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 須落實教學與評量的統合概念,讓評量與課程目標、教學方法、內容及活動上做